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江东突击营 >

第15部分

江东突击营-第15部分

小说: 江东突击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弱弱地求一声:大家给本书投点推荐票吧!



第一卷厉兵袜马023东北军的军士长     “立正!稍息!立正!向左转……”

    朱山镇突击营新建的兵营里,50名招募进来的新兵和20名突击营的老兵在同时接受着训练。站在队伍前发号施令的,居然是同为新兵的许良清。

    把新兵和老兵放在一起训练,是罗毅的主意。陆双勇等人都没在正规军队里呆过,对于部队的操练既陌生又不感兴趣,认为这种立正、稍息之类的队列训练没有任何作用。罗毅和袁静是仅有的两个接受过军队训练的人。袁静接受的要正规一些,但毕竟是早期军队里的条令,有许多动作不够规范;罗毅是在学校的时候接受过军训的,时间不长,要求也不严,但学习到的东西是多年积累下来的,规范性更强。

    罗毅最早的安排是由自己来做新兵的训练,训了两天,他就烦透了。以他的性格,实在不是干这种事情的材料。当年军训的时候,教官天天念秧似地对他们说立正的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脚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库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平视……罗毅勉强能记起几条,但要让他去念给士兵听,再一条一条地检查,可就要了他的命了。

    袁静倒是有兴趣干这些事,不过她根本就树立不起权威来,这里毕竟不是红军队伍,女性本身没什么地位,加上她还有点来历不明,不是突击营的人,大家更不听她的了。她的嗓音甜甜的,听起来很好听,但没什么威严。只要她一喊口令,大家就嘻嘻哈哈地笑起来,实在是没法训练了。

    折腾了一两天,罗毅意外地发现许良清的军事素质非常不错,像立正、稍息这样的动作,别人做起来别别扭扭的,只有他做得十分自然而且标准。很明显,他应当曾经是一名非常职业化的军人。

    “许良清。”休息的时候,罗毅喊道。

    “到!”许良清从坐着的地方站起来,立正,响亮地答应着。

    “过来一下。”

    “是!”许良清一路小跑来到罗毅面前:“长官,有什么吩咐。”

    “为什么要跑步过来?”

    “报告长官,条令规定,三步以上就得跑。”

    “谁的条令?”罗毅问,其实他也知道这个规定,但他从来没有跟士兵讲过,许良清显然是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

    许良清愣了一下,回答说:“我在东北军呆过一段,是东北军的条令。”

    “你在那是做什么的?”

    “当兵的。”

    “不对。”罗毅说,“你的素质不一般,如果东北军的士兵都能有这样的素质,那这支部队就太可怕了。你肯定当过军官。”

    “报告长官,我……我当过排长。”许良清承认了。

    “我说嘛。”罗毅高兴了,“我现在就需要一个排长,这帮人正好就是一个排的人,你负责带他们训练吧。你的职务嘛,我现在还不能任命你当排长,你就当军士长吧。”

    “长官,什么叫军士长啊?我们东北军,没有这个职位。”

    罗毅说:“军士长就是兵头将尾。在所有的军官面前,你是下级;在所有的士兵面前,你是上级。现在我就任命你当军士长,负责训练所有的士兵。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许良清挺着胸脯说。

    突击营到目前为止也只有90多个人,其中除掉在矿山执勤和在朱山镇内外执勤的,参加训练的大约是70人左右。罗毅把大家召集起来,当众宣布了许良清任军士长,负责训练的事项。新兵们倒是无所谓,老兵里面有人开始嘀咕了:

    “这个姓许的是什么来头?怎么一来就当了军士长了?”

    “听说过去在国军干过。”

    “在国军干过就了不起了?”

    一个叫杨金水的老兵忍不住喊了一声:“营长,要不,让许军士长给大家露一手吧。要不,大家也不服他啊。”

    陆双勇站在一旁,正打算训斥杨金水一句,被罗毅轻轻按住了。罗毅站在那里不吭声,等着看许良清有没有本事摆平这样的事情。他知道,如果自己出面弹压,许良清的威信就树不起来,而这样,训练的事情就又得落到自己头上了。此外,他对这个许良清还真有些好奇,想利用这个机会,试试他的水到底有多深。

    许良清微微一笑,对杨金水一拱手,说:“这位兄弟,我一个人也露不了什么,要不请你过来,咱们过两招,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杨金水敢这样喊,自然也是有所准备的。许良清不过是个中等个头,杨金水比他高出五六公分。论块头,杨金水也比许良清要壮实一些,所以还真不怕许良清向他叫板。

    杨金水走到许良清面前,大大咧咧地还了个礼:“兄弟,开始吧。”

    说完,他拉开架式,抡起拳头向许良清胸口打去。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许良清不躲不避,生生地用胸膛应了杨金水一拳。只听抨地一声,杨金水向后退了两步,许良清脚下却稳稳地扎着马步,纹丝不动。

    “好!”许多新兵喊起来了。许良清和杨金水过招,新兵们自然是向着许良清一方的。

    “有两下子。”杨金水也赞了一声,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说完,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向许良清扑去,挥拳直击。

    许良清见杨金水来势凶猛,向一旁微微侧了侧身,让开杨金水拳锋,伸出右手一把抓住了杨金水的右手腕,往自己怀里一拽,杨金水身不由己地转了半个身。不等所有的人反应过来,许良清手腕一翻,左胳膊正压在杨金水的右手肘关节上,杨金水当即就单膝跪倒在地上了。这一手擒拿术中的“扣掌压肘”使得如行云流水,全场无论是新兵老兵一齐鼓起掌来,连陆双勇都忍不住叫了声好。

    许良清放开杨金水,抱拳道:“兄弟,得罪了。”

    杨金水站起来,在当地愣了一小会,忽然抱起拳向许良清说:“服了,我服了。军士长果然有两下子,改天这一手一定要教教我。”

    许良清做了个手势,示意杨金水归队,然后板起脸对大家说:“蒙罗营长看得起,让我当了个军士长。兄弟我过去当过几天兵,有点部队里的小招式,可以跟大家一起切磋一下。请大家给我这个面子,按我的要求做。纪律是军队的生命,我希望,所有的士兵,都要严格服从命令,完成训练任务。”

    “好!”士兵们响亮地答应着。这些士兵,无论新兵还是老兵,都是山里的农民出身,没什么特别多的城府,谁有本事就服谁。许良清露了这样一手,让大家服气了,大家也就接受他了。

    “好,听我的口令,向右——转,齐步——走。”许良清熟门熟路地下着命令,然后认认真真地纠正着每一个人的动作,看起来,比罗毅要职业多了。

    陆双勇在一旁小声地对罗毅说:“罗子,你看中的这家伙,还真有两下子。刚才那一下,我过去见大当家的使过,还没有这家伙使得利索。看来,这家伙还有点水。”

    罗毅说:“我第一眼看他的神情,就觉得像是个老兵。他的眼里有一股杀气,这种东西不是一般人能够装出来的。所以,我判断他肯定有点来历。”

    罗毅没有告诉陆双勇,他过去看到过的眼里有这种杀气的人,是一位从两山轮战下来的老兵。此人平日里跟朋友们打牌喝酒,寻欢作乐,真没什么特别的,但遇到紧急事情的时候,眼睛里光芒一闪,真有点不怒自威的气质。

    “双勇,以后咱们要特别注意招收这种老兵,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部队迅速地形成战斗力。咱们过去的聚义帮,没打过几次正规的战斗,咱们的士兵缺乏大仗、硬仗的经验。这些年,到处战乱不断,我估计周围的农村应当散居着不少当过兵的人,我们要去把他们找出来,把那些道德品质不错的人招进队伍。”

    “罗子,我明白了。”



第一卷厉兵袜马024抗日队伍     有了许良清这样一个得力的军士长,罗毅轻松极了。许良清军事素质很好,懂得训练的方法,而且有一种能够震慑士兵的威严,基本上不需要罗毅操什么心。不过,当有一次他申请对一名做不好动作的士兵打军棍的时候,罗毅把他拦住了。

    “良清,这样不好吧?”

    “这种情况,就该打军棍啊。”许良清说,“慈不掌兵,如果不给他点教训,他怎么能记得住?”

    罗毅抓耳挠腮,不知道该怎么说服许良清:“这个嘛,我们是新型军队,要搞军事民主,官兵平等,不能体罚士兵,要尊重士兵的人身权利……”

    “哪有军队里不打军棍的。还有,你说什么?官兵平等,这怎么行,长官如果没有威风,打仗的时候怎么能够指挥士兵啊?”

    罗毅在这个问题上辩论不过许良清,很明显,在带兵和打仗方面,许良清是有着实践经验的,而罗毅仅仅是知道一些理论。他想到的是,解放军是讲究官兵平等的,论战斗力,有哪支部队能和解放军比呢?但这个道理……

    他突然一拍大腿,乐了。眼前就有一个现成的人选,能够跟许良清辩一辩。袁静是在红军的连队里当过指导员的,和许良清一样,都是实际当过兵的人。论政治思想工作,估计许良清肯定不是袁静的对手吧。

    他把袁静找过来,对她说:“袁静,这些天许良清在训练新兵,发现一些不听话的,他要打他们的军棍,要不,你给办一下吧。”

    袁静一听就急了:“这怎么行,怎么能用军棍来对待士兵呢?”

    “是啊是啊,我跟他说要官兵平等,爱护士兵。可是他说军队里必须这样,要不就没有战斗力了。”

    “他胡说八道,我们红军的战斗力会比他那个东北军差吗?”袁静被罗毅挑拨动了。

    “那你去跟他说吧。”

    袁静果然去找许良清了,两个人开始激辩起来。一开始,许良清对袁静的说法很是不屑,但袁静列举的红军士兵英勇作战的事例,打动了许良清。他是一个带过兵的人,袁静说的事情,他是能够理解的。很显然,红军的官兵关系对许良清产生了触动。

    “为什么红军的弟兄打仗能够这样拼命呢?”许良清问。

    袁静说:“因为我们是穷人的队伍,每名士兵都知道自己是为穷人打仗的。我们的士兵都是穷人出身,所以他们是为自己而战,自然就英勇无畏了。”

    许良清想了想,问袁静:“可我们突击营不是红军啊,大家又是为什么打仗的呢?”

    这个问题袁静回答不上来,于是两个人一起去找罗毅。对于这支部队的属性,他们两个人都有相同的疑问,而且都急于要罗毅给出答案。

    “建立这支队伍,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抗日救亡,保家卫国。”罗毅简单地回答道。

    “抗日?”许良清眼睛里闪着光芒。

    “良清,你是从东北过来的,现在中国的形势,你还不清楚吗?中日之间,几年内必有一战,我养这支兵的目的,就是要跟日本人一决雌雄。”

    “可是,腐败的国民党反动派根本就不抗日,他们只是热衷于打内战,不惜出卖国家权益。你想抗日,反动派能同意吗?”袁静一口的政治腔。许良清看了袁静一眼,没有说什么,他毕竟是东北军出来的,这样明目张胆说政府的坏话,他还有点不能接受。不过,他对袁静的话还是有几分认同的。

    罗毅说:“现在时局很复杂,即使是蒋委员长,也没有说不抗日,而是说攘外必先安内。一旦社会上的压力大了,他也不敢不抗日。也许等到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候,国共两党还会再次携手呢。”

    “呸,谁跟反动派携手!”袁静愤愤地说。

    许良清沉思了一会,缓缓地问:“营长,你说的,可是真心话?”

    “皇天可鉴。如果我罗毅有违抗日,让我死于乱枪之下。”

    许良清站住身体,严肃地说:“营长,有你这番话,我许良清万死不辞。我与日寇有不共戴天之仇,我一定把突击营训练成一支精兵。”

    “你……和日军交过手吗?”罗毅问。

    许良清眼睛里闪过一缕忧郁,他点了点头,说:“九一八,日军炮轰北大营,几十万关东军不战而逃。我当时所在的那个团,是仅有的几个拼死抵抗的团之一。我们凭借工事、关隘,与日军血战了七个昼夜,400多弟兄为国尽忠。最后,我们弹尽援绝,不得不撤出战斗,退入关内。我们与国民政府联系,请求国民政府给我们提供补给,我们愿意重新杀出关去。结果,国民政府不但没有给我们补给,反而派出重兵缴了我们的械,撤了我们团长的职。我们整个团被完全肢解了,许多士兵被迫编入中央军的部队。……我实在不愿意受那个气,就脱了军装,躲到这铜州的山沟里来了。”

    罗毅听着许良清的叙述,不禁肃然起敬:“如此说来,你还是抗日英雄啊。你既然已经灰心了,为什么又来报名参军了呢?”

    许良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办法,我跑到铜州,身无分文,蒙一位好心的农民收留,又把女儿嫁给了我。我不会种田,也不会手艺,唯一的本事就是当兵。听说咱们这里招兵,我想,干脆把自己卖了,换点钱给老婆和岳父母,也算报答他们收留之恩了。”

    罗毅哈哈大笑:“好啊,老许,如果你能帮我带好兵,我赏你200块大洋,让你老婆穿金戴银。”

    许良清说:“这倒不用了,如果营长有抗日的心,我这个兵就当得值了。钱不钱的,只要够家里人花就行了。如果我有朝一日阵亡了,倒是要请营长帮我照顾一下家人。”

    袁静在一旁撅着嘴问:“罗毅,听你这个意思,你这个突击营,是要打算跟着国民党了,是不是?”

    “为什么呢?”

    “因为你说的抗日,肯定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