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江东突击营 >

第200部分

江东突击营-第200部分

小说: 江东突击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做测绘的时候,一点差错都不允许出许良清道:“日军的军官。大部分都是从军事院校毕业的,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这么多年的战争中。他们又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小看他们。”

    张二虎道:“我倒觉得,鬼子虽然也很聪明。但跟咱们营长比起来。还是差那么一点。这次晓峰如果不是犯糊涂,而是照着营长说的办法,今天往东。明天往北,鬼子就抓不住你的破绽了。这叫反”,反什么来着?”

    “反侦察手段乐家林在一旁提醒道。

    “对,反侦察手段张二虎说,“从这次我们出击武汉外围的战斗中,我算是服了,只要是营长想出来的招。鬼子就只有干瞪眼的份

    罗毅心中暗自得意,张二虎说的,倒也不算是吹牛,现代战争的许多理论都是在二战中以及二战之后的历次局部冲突中发展起来的。罗毅的眼界在那个年代里是绝对超前的。

    “其实这不是我想出的招。早在古代的时候。咱们的老祖宗就说过了。他们说”罗毅想谦虚几句,结果有些卡壳了,兵法上好像说过啥来着,怎么想不起来了。

    许良清淡淡一笑,替他说了:“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打仗,就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要让敌人永远都猜不出我们下一步耍干什么,这样才能让敌人永远都在明处,而我们永远都在暗处。”罗毅道,“我跟你们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国家,在地下挖出了石油,为了保守商业秘密,这个国家没有公布油田的个置,也没有说明油田的产量。而它的邻国,却从这个国家发布的一张照片上把所有的资料都分析出来了,他们从照片上石油工人穿的服装,判断出这咋小油田是在严寒的北方。又从输油管的粗细,判断出了油田的产量。你们说,这种情报技术是不是非常可怕?。

    “这么神啊?”苏晓峰感叹道。

    “就是这样的罗毅说,“情报战现在已经发展到无孔不入的地步了,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都会被对方的情报人员捕获。然后用来分析你的一举一动。这一次,晓峰的错误就在于不懂得情报战的厉害

    “我明白了,罗子,以后我一定小心再小心苏晓峰连忙表态。

    许良清说:“今天这咋小会。并不仅仅是为了讨论一支队的事情。主要是想通过一支队的事情,给大家提一个醒。我们现在是在敌后作战,每一步都要谨小慎微。根据大成他们搜集到的情报,黄州的鬼子已经急眼了,这次为了合围晓峰的一个支队,竟然动用了近刃。人,所以,我们各支队都要特别注意,稍不小心就可能陷入鬼子的重围,导致重大的损失

    乐家林问道:“罗子,老许。要不,咱们是不是先撤回讳春去。避一避风头啊?”

    张二虎道:“乐乐,你怎么这么胆小?。

    “不是胆小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咱们就这么点人,万一陷到鬼子的圈子里,不就麻烦了吗?。乐家林辩解道。

    许良清说:“家林的杰旧。允不是没有道理。不讨,不是要撤回滞春尖。而是要左边呆下来。和鬼子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军官都瞪大了眼睛,这个说法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许良清说:“这咋。和平共处是有条件的,我们只是做出一个和平共处的姿态,让鬼子觉得我们不构成威胁,免得逼他们狗急跳墙。隔三岔五地,我们再打它一个运输队,或者拔它一个据点,让它觉得有点小疼。但又不是疼得无法忍受,闹腾几天就认了

    罗毅笑道:“这个战术,叫作温水青蛙法。”

    “啥叫温水青蛙法?。苏晓峰问。

    罗毅解释道:“青蛙要煮着吃,但如果把青蛙直接扔进开水锅里,它就会烫得跳起来,有可能跳出锅来,最不济也会溅你一脸的热水。所以呢。我们要先放一锅冷水。把青蛙扔进去,慢慢地加热。因为水是慢慢热的,青蛙呆在温水里,觉得挺舒服。就不会蹦了。再热一点。它还能适应,最后就不知不觉地被煮熟了

    “这样打,不过瘾啊张二虎嘀咕道。

    王大成说:“我觉得罗子和老许的想法也是对的,其实,我们打下一个据点之后,本来也要花上一些时间来建立地方武装的,还要在当地招收新兵,新兵的教育和练都需要花一些时间,这样放慢一下节奏,对于我们倒也合适

    罗毅突发奇想:“老许,你觉得,咱们既然打算跟鬼子和平共处了。是不是有必要把这个决定通报一下黄州城里的伊藤啊?”

    众人再次被雷住了,目瞪口呆地望着罗毅。许良清倒是乐了:“罗子。你这咋。想法不错呀,我也觉得,我们应当告诉伊藤一声

    罗毅说到做到,两天后,一封写着“伊落先生亲启”的信件被人用飞刀钉在了黄州宪兵司令部的大门上,当时正在站岗的两名日军哨兵也被人打了闷棍,不过只是被打昏了,没有送掉性命。罗毅既然发出了和平共处的要约,自然也得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如果换在从前,突击营的手下可是决不会留下日军的活口的。

    “和平共处?”伊藤拿着这封由罗毅口述、袁静执笔、王大成翻泽的中日双语的信件,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罗毅在信中非常客气地表示小自己所率领的江东突击营在稀春根据地呆不住了,白长官耍轰他们走小被逼无奈。只好到武汉周边几县来找个栖身之处,并不是想跟伊藤为难的。如果伊藤同意,突击营愿与日军和平共处,只占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再大规模地攻打日军据点,像大闹黄州城这样的事情,更是不会再发生了。不过,罗毅也希望伊藤不要派兵去扫荡突击营的新驻地。

    “这实在是欺人太甚了吧?。伊藤的副官也跟着看了这封信,他怯生生地提醒伊藤道。

    “唔,实在是太狂妄了。”伊藤道。

    “那,大佐先生,你打算怎么处理这封信上的要求?”

    “暂时,”接受他们的要求好了

    “什么?。副官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么狂妄的要求我们大日本皇军怎么能够接受呢?。

    伊藤道:“他们已经表现出了和解的愿望,如果我们不接受,他们就会像前一段时间一样,疯狂地攻击我们的据点,而且黄州城也可能再次被他们攻破。你也看到了,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打倒了我们门口的哨兵,还把信件用刀扎在我们的大门上。

    如果昨天晚上他们向司令部扔进来几枚炸弹,又会是什么结果?”

    “可是,我们可以向大本营耍求,派出重兵来进行清剿啊。据我所知,江东突击营对皇军非常不友好,他们现在说是和平共处,也许只是想暂时休整一下,休整完毕肯定还会跟我们为难的

    伊藤叹了口气:“我何尝不想彻底消灭这些中国人,可是,他们的战斗力非常强,而且作战灵活,单靠我们的兵力,要想消灭他们是做不到的。时下,大本营最关注的是华北地区,八路军集中了几十万人的兵力,在石太线对我军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我们的机动兵力都要调往华北去对八路军进行扫荡了。哪还有兵力来对付一个小小的突击营?他们提出和平共处也好,我们可以争取一些时间了

    “我明白了副官道,“这件事,要不要告诉福田一男先生

    伊藤道:“不,不要告诉他。他是一个狂热的情报人员,是绝不会允许我们接受这个条件的。这件事对谁都不要说,通知各部队,近期内不要发起军事行动


第三卷保卫长江334风声起         “白长官,江东突击营兵出武汉周边的团城、新州等炮嘿钾似了日军的十几个据点,还攻进黄州城。烧毁了日军宪兵司令部,闹得很凶呢。”

        在白长官的指挥部里,卓立然正与白长官讨论着突击营的事情。

        白长官叹道:“这个罗毅,真能折腾啊。可惜了,这样的人才怎么会到新四军那边去了。”

        “白长官,你看这件事我们是不是应当干预一下?”

        “干预什么?”白长官诧异地问。“他毕竟是在打鬼子嘛,而且团城、新州一带也没有**的部队。他们是跟鬼子抢地盘。”

        卓立然道:“末大必折,尾大不掉。突击营此次挺进敌后开辟新的战区,如果碍手,未来部队的规模必然进一步扩大,迟早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啊。”

        “他们在武汉周边如此挥腾,日军就没什么反应?”

        “听说黄州驻屯军曾经组织了烈口人的兵力试图合围突击营的一个支队,结果还是被他们突围出去了,而且趁着黄州兵力空虚的间隙,突击营还横扫了一遍黄州城,把黄州搅了个底朝天。从那以后,黄州的日军也就不再管突击营了,突击营在武汉周边几县占了十几个镇,已经开始着手建立民兵了。”

        卓立然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把突击营占领的村镇做了个标记。白长官看着那一片代表着突击营的密密麻麻的小旗子,也不禁感慨起来:“看来,罗毅的心不小啊。这么大的一片地盘,他拉起一万人的队伍也荐放得下。”

        “是啊,他现在才一千多人,就已经敢和我们叫板了。如果让他发展起一万人的部队,我们再想制约他,就不容易了。”

        “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理?”

        卓立然道:“日本人奈何不了他。就只能是我们出手了。我建议。派出一个师的兵力,先占领讳春,然后卡住他的退路。新州、团城这些地方都在敌后,打游击没问题,但要想建立稳定的根据地,是不可能的。白长官,如果你同意。不需要你亲自下命令,我去安排就可以了。”

        白长官摆摆手:“这事先不急。八路军和新四军发展过快的问题。并不仅限于我们眼前这一块,华北和华东都有这样的情况。这一次八路军破击石太线,竟然动用了哟万兵力,号称百团大战。这件事不但震惊了日本人,重庆也很受触动。要知道,当年红军改编成八路军的时候,才一咋,军的编制,定员是暖功人,短短四年时间,他们已经有田万人了,相当于中央给的编制的旧倍。这可不是一个好的苗头,重庆方面肯定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

        卓立然道:“红军一向擅长于动员民众,他们到了敌后,的确有如鱼得水的感觉,兵员的扩充是很自然的。”

        白长官道:“现在我正在与何总长商议,命令江南的新四军全部移防到旧黄河以北去。等新四军的主力离开了,我们再慢慢处理江东突击营的事情也不迟。”

        白长官和卓立然在算计着突击营,罗毅却是毫不知情的。突击营按照温水青熊战略,果然停止了对日军的骚扰,只在先前拔掉了据点的各个乡镇抓紧建立地方武装,把这些乡镇建设成突击营的游击作战区。

        突击营一向是不缺枪支弹药的,不但有战前储备的美制武器,还有战争中从日伪军手里缴获的大批武器,罗毅命令各支队派出士兵负责帮助各乡镇的民兵进行练,把在淆春建立的军民共建模式又用在了新占领的地区。突击营的品牌知名度足够高,仅凭这一条,就吸引了大量的当地农民踊跃报名参加民兵,还有一些家里无牵无挂的年轻人则被招收加入了突击营,使突击营的兵力迅速扩充到了互曲多人。        兵员的数量增加了,突击营的财政负担开始沉重起来。突击营长期以来的养兵支出主要来自于金矿和海外收入。罗毅与美国的山寨四兄弟组合一直保持着联系,为他们提供新歌,并收取他们演出收入的分成。不过,四兄弟组合在红火了一段时间后,已经开始有些走下坡路了。从美国汇来的分成款金额开始日渐减少。罗毅还有一项收入就是发明创造带来的专利费,他根据后世的经验设计的工兵锹、行军背囊等产品在美国投入生产,每年也能给他提供一笔专利使用费,不过,这些新概念只能暂时出一出风头,时间长了,其他更专业的设计师受到了启发,发明出更好的产品,罗毅能收到的专利费就日益减少了。

        一边是收入在减少,另一边则是队伍规模在扩大,罗毅也不得不操心挣钱的事情了。

        在沈红英等地方干部的帮助下,稀春和新开辟的游击区都建立起了征收公粮的制度,每年可以为突击营提供一部分的财政来源。罗毅挣钱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打劫日伪军,尤其是在长江截击日军的运输船队,缴来的物

        游击区的工作千头万绪,罗毅只负责出主意,具体跑腿执行的事情是由其他人办的。袁静、唐荣、乐家林、薛插文等在搞根据地建设方法都颇有心得,罗毅也就放心地把事情交给他们去了,自己和许良清一起回到稀春竹园镇,毕竟这里是突击营的中枢,无论是生活的舒适性还是安全性,都比在游击区要强。

        “罗营长,许参谋长,你们回来了?”沈红英高高兴兴地出来迎接罗毅等人。

        “红英,我们不在期间。你辛苦了。”罗毅客套道。

        “不辛苦,不辛苦。”沈红英说。“听说你们在新州遇险了,大家都担心坏了。”

        罗毅道:“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还害你担心了。”

        大家又寒暄了几句之后!沈红英把罗毅拉到一边,告诉他说:“罗营长,杜大小姐又来了。”

        公雨?”罗毅一愣,“她怎么又来了?”

        “你见不见?”

        “当然见。”罗毅道,“她在什么地方呢?”

        “住在她上次来住的那个院子里,看她的样子挺着急的,总问怎么能跟你联系上,我一想,咱们是新四军,她毕竟是国民党的人,就没告诉她。罗营长。我是不是犯错误了?”沈红英说。她主动说自己犯错误了,其实是以进为退的方法。她没有着急帮杜心雨去联系罗毅,主要原因还是想到了袁静,毕竟沈红英和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