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

第197部分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第197部分

小说: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那些狼狈不堪回到英伦三岛的人,他们使用的词语是“逃回来”而不是“撤退”。对于他们来说那是一场事先没有想象到的悲惨战役,远征军几乎可以用全军覆没来描述,有的是战死有些是被关押进战俘营。
    尽管英国管辖着几乎大半个世界,治下人口更是达到数亿,可是这掩盖不了英伦三岛的人口本就不多的事实。哪怕殖民地有再多的人口,在英国绅士的眼里殖民地的土著永远都是奴隶和废物,是不能成为英国皇家军士的,平时发点武器武装起来镇压殖民地还行,至于和日耳曼人打仗那就算了。
    在英国绅士眼里,让殖民地的土著和德意志第三帝国强悍到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陆军去打仗,基本上是在浪费武装土著的金钱。至于土著会死多少……老实说,英国人还真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钱。
    尽管面对惨败,但是首相丘吉尔还是不愿意接受战败地事实。是的,不管是可有可无的盟友波兰,还是忠实盟友法国,这两个国家先后被德意志第三帝国征服。再说早一些的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还不是说卖就卖了?发生过的每一件事情都在说明英国已经无法阻止德意志第三帝国崛起的事实,不知道为什么丘吉尔就是不肯承认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国际地位。
    战争是英国和法国挑起地。这点英国民众十分肯定。毕竟是英法率先向德意志第三帝国宣战。战争是残酷地。这点从英国民众收到家人地阵亡通知书后更加认可。但是就不知道丘吉尔和德国佬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什么一直不肯接受不列颠无法对抗德意志第三帝国地现实。
    丘吉尔喊出“不惜一切代价赢得战争”地口号强硬地让议会签发征召令。正在召集每一个可以拿起枪地男人准备死战到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躲躲闪闪偷偷雇佣未成年士兵地事情到了现在成了正大光明地事情。妇女们收到传单后只能目瞪口呆地送自己地孩子去接受军事训练。准备在日耳曼人登陆英伦三岛地时候抵抗到死。
    虽然政府极力掩盖。但是无法掩盖第一次世界大战地真相。第一次世界大战总共有将近21万儿童士兵战死沙场。其中法国占了2万、英国3600、德国8万余。残酷地例子还在当前久久无法遗忘。英国地母亲们每天总是在担惊受怕中度过。深怕哪天突然收到自己孩子已经失去年轻生命地事实。
    “马莲。我找哈里斯中将!”
    “约翰上校。哈里斯中将正在预警大厅。不过你现在不能过去。那边已经执行紧急军事措施。我可以帮你提前预约?”
    “我正是为了报告这次入侵来地!”
    “好吧……?我先打个电话帮你问问。”
    或许约翰会在心里暗骂一声“该死!”作为一名加拿大人他简直收购英国佬的傲慢和所谓的“绅士礼节”。他觉得就是因为英国佬地傲慢和官僚主义才让战争达成这样。而更加该死的是……他妈的英国佬的霸权危机为什么要让加拿大人来巩固,难道就因为加拿大也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之一么!
    哈里斯中将生于892年,身体微胖,满头白发,留着一撮小胡子,说话铿锵有力,颇能鼓舞人心。他生于英国,长在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皇家空军的前身——皇家飞行队的一员。
    和许许多多的英国将军那样,哈里斯也是一个看起来十分骄傲的英国将军。事实上尽管英国一直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但是英国人永远不会去正视是什么原因造成。
    约翰废了很大的力气才见到哈里斯这个在英国战斗机部地一个组长,他隐藏心里的不痛快
    那张十分可恶的嘴脸,举手敬礼:“中将先生,我法国那边的紧急情报。”
    奇奇怪怪地,英国佬总是保持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哈里斯高高昂起头用下巴对着约翰,漫不经心问:“上校,是什么情报?”
    约翰就奇怪了,掌管着整个英国空军地空军上将休斯沃尔丁都没这么牛气,见面时都还能和蔼说话。而眼前这个只是战斗机部的一个小部门负责人哈里斯凭什么用下巴对人?难道还真是因为自己是加拿大人!?
    不爽归不爽,也正是因为不爽,约翰有些机械化地说:“是关于轰炸地情报。”
    或许是关于这次德国佬的轰炸引起了哈里斯注意,这位傲慢地将军总算不再高高昂着头颅……
    英国在918年建立了独立的空军,致力建设一个以远程轰炸机为主地空军。935年3月,德意志第三帝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公开展示了隐蔽多年的航空兵部队。德意志航空兵部队最初也受“杜黑理论”的影响,重点发展远程轰炸机。但936—939年的西班牙内战,却使日耳曼人改变了看法。
    德意志第三帝国在实战中发现,空军直接支援地面部队可以取得惊人的效果,而轰炸城市、工业中心却效果甚微。因此德意志第三帝国研制出一系列支援地面部队的双引擎和单引擎轰炸机,其中最著名的是Ju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这种飞机造型独特,有一对海鸥状的机翼,最高时速为255里,有三挺机枪,能挂00至3500公斤的炸弹。俯冲投弹时发出一种凄厉刺耳的呼啸,令人魂飞魄散。
    二战初期,靠着装备这种飞机的德意志航空兵部队的支援,军队可谓所向披靡,打垮了波兰、法国和低地(即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国家,“斯图卡”式轰炸机也出尽了风头。英国空军没有受德国人的影响,继续发展自己的战略轰炸机部队。
    战争初期,英国空军的轰炸机在没有战斗机的护航下,企图在白昼轰炸德占领区内(指法国北部)的军事目标,以把平民伤亡降至最低程度。没有护航的英国轰炸机遭到德国战斗机和高射炮的拦截,损失率高达50%。
    英国人被迫放弃白天精确轰炸的方法,改为夜间向城市投掷装满传单的宣传弹。
    5月,0德意志He—型轰炸机向荷兰鹿特丹闹市区投下97吨高爆炸弹,炸死平民(当时盟国宣传说有25万至3万人被炸死)。这可把英国人吓坏了,为了证明自己也有大规模轰炸的能力,英国空军也开始轰炸德国城市。
    英国空军或许是在多次交战中意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他们经过多次考虑后决定将战斗机全部集中起来,如此“战斗机部”也就顺应而生。
    现在,面对日耳曼人“出人意料”地大规模空中入侵,自扇形站到战斗机,全部高效运转起来。他们还不知道德意志第三帝国已经知道自己拥有雷达优势的事实,还抱着“弃多击少”的妄想在紧急部署和关注德意志航空兵部队。
    “什么!?你说国社党的那个战争狂徒(指徐阳)到了法国!!”
    “是的。中将先生,我们在法国的情报系统十分肯定德国人的这次大规模轰炸是因为卡恩达克亲自下令的关系。”
    “难怪……难怪了……。德国人的空军在过去的一周一直没有动静,这一次肯定是遭受那个战争狂徒的压力才出动。这样一来就好办了。我们一直在迷惑德国佬的空军这一次怎么集成大规编队(指200以上),没有像以前进入英吉利海峡就分散……”
    哈里斯沉默了一会突兀问:“你是说那个战争狂徒亲自下达的命令?”
    约翰十分配合地答:“是的。是他亲自下达的命令!我们还有情报指出,卡恩达克表露对苏维埃加盟共和**事动向的忧虑。这表明他或许是等不及了或是虚张声势。我们在暗藏在卡恩达克身边的特工会尽力查出相关动静。”
    哈里斯吃惊极了,他十分清楚一个国家元首身边的防卫力量:“有人能接近那个战争狂徒?”
    约翰笑说:“是一位极为迷人的姑娘……”他说到一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紧急闭嘴。
    哈里斯像极没听到约翰在说什么似得,自言自语:“情报相当重要没错。不过,目前最紧急的是应付德国佬的入侵啊!”

  (。。)

    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八十一章:噩梦来袭(一)
     更新时间:2009…11…3 11:33:46 本章字数:3465

    上帝啊!我听到防空警报突然响起的时候心脏差点满脑子都在想‘防空炮都被调去了军事设施,要是德国人轰炸城市该怎么办?’。
    没错,英伦三岛上的防空炮基本都被安排在相关的军事基地或是兵工厂,政府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是德意志第三帝国轰炸拥有大量平民的城市该怎么办?政府给出的解释是,德国人会害怕英国皇家空军的报复,不会对平民进行轰炸行为。丘吉尔更是恶狠狠地示“如果德国人的轰炸导致英国有一名平民伤亡,我们一定会百倍地报复过去!”。问题是,英国人有能力去报复么?
    那吓人的声音还在继续着,“嗡嗡嗡”响得令人心惊胆颤,多佛尔市区街道上到处都有在乱跑的市民,他们拥挤着想要前往防空洞,可是因为没有良好次序的关系显得混乱不堪。
    在港口,原本停在那里的几艘驱逐舰和轻巡洋舰都紧急出港了,没人知道它们要出海躲在哪里避过德国人的轰炸。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军舰紧急出港“避难”才造成多佛尔市民的恐慌,毕竟连军队都紧急逃命,谁还能奢望有什么人能够安全?
    940年月日夜……
    对于28岁的德意志航空部队上尉勒斯多夫来说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当他驾驶Bf109E…1战斗机从加莱空军基地起飞,驶向茫茫夜空时,他的心情就无法压制心里的激动。
    对于所在的编队的每一个人来说,他们都知道担负着一项重要任务,那便是突袭英国的几个重镇,为将来的登陆作战开辟战场。
    当然,勒斯所知道的也就那么多了,除了几个核心人物之外,谁能够清楚地知道黑色方案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计划呢?
    现在还没人知道轰炸会是一个怎么样地情景,不过光是想象都能够让人止不住地激动。这可是三百余架各型号飞机的联合行动,再次之前一百余架已经足以引起轰动,而一次出动三百余架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当然,勒斯所不知道的是他们这三百余架只是冰山一角。
    这一晚,多佛尔的荣光大剧院本来是在上演话剧《偶然的夜空》,或许是有所凑巧吧?不但是多佛尔有剧院在上演《偶然的夜空》,英国的几个郡包括首都伦敦也有剧院在上演这出话剧。
    不同地地方不同地剧组同样在上演一出话剧可不是一件偶然地事情。如果相信巧合地话那就太假了。因为首相温斯顿吉尔就在百忙之中专门抽空前去观看。而在这之前可是没有发生过放下手中事物去看一出话剧地事情。这不由让人联想太多。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英国号称在情报领域上地成功那里去了。真地会不知道今晚德意志第三帝国地行动么?不!早在三天之前。情报部门就紧急向丘吉尔报告称。英国白金汉郡地布莱切利公园地科学家们通过破译密码截获了德军即将在月有大规模轰炸地重要情报。
    丘吉尔获得情报后久久不语。他甚至比白金汉郡地布莱切利公园地科学家们更早知道这一情报。而之所以先一步得知当然要归功于一些谍报特工。
    专家们建议丘吉尔应该提前发出警告。然而丘吉尔认为。公开这一消息不仅会引发市民不必要地恐慌。也将引起德意志第三帝国方面地注意。给日后截获德军情报带来困难。丘吉尔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惊人地决定。他下令不做防御疏散。做出必要地牺牲来掩护情报人员。为日后英国赢取战争地胜利创造条件。于是。一场灾难如丘吉尔所愿。即将降临……
    无论从哪一项来说。徐阳评价丘吉尔是一个虚伪地小人都是不过份地。如果徐阳知道丘吉尔不发出警告绝对不会感到意外。徐阳用膝盖骨都能想出丘吉尔是想牺牲平民来博得中立国地同情。哪怕在空袭中死人无数丘吉尔都不会皱一下眉头。所以说。作为一个政客丘吉尔是合格地。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地首相却是让人深感不耻。
    按照英国事先“截获”地情报。他们从出动地飞机规模上判断。德意志航空兵部队地这次轰炸意义绝对重大。
    他们经过多次讨论,一致认为德意志航空兵部队的目标是英国首都伦敦。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个月,凯塞林为了能够引起足够地注意一直在对伦敦进行了“闪电战”式轰炸,可是效果实在有点差强人意。
    英国人认为这一次不一样,德意志航空部队轰炸机在空中突然转向,仪盘显示,他们能认出德意志航空兵部队的编队正飞往英国中部城市,至
    轰炸目标是哪里还十分难猜。可以肯定地是,德意目标肯定是一些工业区,毕竟那些是有价值地军事目标。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城市一直是英国地工业中心,有着英国最为重要的飞机制造厂,如果失去这些工厂,难以想象在未来战争中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情景。
    扇形站一直是一个成熟的雷达系统,它也无愧于建造者的期望,发挥出了自己的作用。
    早先哈里斯收到日耳曼人只出动三百余架并没怎么放在心上,他甚至猜想那三百余架等一会就该四散前往自己的轰炸目标。当日耳曼人的编队分散,他那时就该派出空军分别进行拦截,有理由相信一定会像过去一般给德国佬一个难忘的教训。
    但是,事情的发展出乎了哈里斯的意料之外,后续的报告中指出,日耳曼人不止从加莱派出空军,巴黎、瑟堡、圣马洛、莫尔莱等地都有发现飞机升空,日耳曼人集结了超过一千五百架飞机正来势汹汹,吓得他几乎连杯子都拿不稳!
    “德国佬到底想干什么?”
    哈里斯能听出自己声音的心虚,他甚至连掩饰都无法掩饰心底最身处的恐惧。
    “中将!中将!又发现德国本土有飞机起飞!”
    哈里斯浑身一个哆嗦,他有些麻木地看过去……
    “初步预计,从德国本土起飞的飞机超过五百架!”
    许许多多的人无不在心里惊呼“我的老天!”,他们经过数次的统计,惊恐地发现来袭的飞机数量已经超过两千架。如果不是得到确切情报表明德意志第三帝国没有在近期登陆英伦三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