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异世红楼 >

第10部分

异世红楼-第10部分

小说: 异世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办事爽快豪迈,来去自有一本帐在心中,分毫无爽,也确实不需要认得字。不认字已是英雄,认了字叫我们这些须眉浊物一个个脸往哪搁。
  北郊的园子在一点点地向修建成功靠拢,我有空的时候会过去看一看进度。归农叟不紧不慢地吊着,三年两年,总有个盼头。这一年的秋季,竹林已经小有规模,桃林也已经有了点风味。归农叟倒是厉害得很,疏浚河道时挖出来的淤泥都叫他高价卖给了京中做盆景的大户。拓宽的水面上,荷叶已经成了田田的样子,鲜藕嫩莲子近在眼前。芙蓉垂柳,一色鲜亮如画。
  张挥墨终究说服了张老汉,来到别苑里帮忙。他没有插手卖藕卖莲子荷叶卖竹笋的事,他帮我计算那二百亩地的租子和花费,一边做这些,一边打听小妹妹霜红的下落。他找过人牙子,人牙子自己也记不清霜红是哪一个,但是人牙子能确定那段时间收来的女孩儿,都在京城就卖掉了。张挥墨和张老汉也有了希望。
  张老汉还指望挥墨给他带个媳妇回去,挥墨在城里谋了事,未尝没有躲着张老汉的催婚的意思。我一拿这个说话,张挥墨就面红耳赤。我其实很想问他,如果张老汉不管三七二十一给他定了房媳妇,他这样的孝顺,难道会驳了张老汉定的人?只问不出口,没两天就忘了个干净。 
  父母亲人兄弟姐妹和我的园子,我曾经以为,这些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将成人(修改bug,看过勿入)
  当日子成为一种习惯,它就会飞快地流走。我的声音逐渐在变得低沉,个子也在飞快得往上蹿。胡子的到来让我摆脱了青涩的年代,同时也给我一些新的困扰,比如怎么学会使用刮胡刀——好吧,必须承认,万幸穿越没有改变我的性别。看着可怜的元春妹妹每个月都有那么一段时间只能闭门不出,我打心底里庆幸我是个男人。
  这是我来到红楼世界的第三个年头。事情的发展让我觉得我离那个世界很远很远。直到几个非常有分量的人登场。
  先是老太太收到了姑父的信。林如海一脉一直子息不盛,贾敏在花朝这日,终于为林家诞下了一名女儿。不用说,这是黛玉了。
  老太太立刻打点好礼物,准备了人手,却在派谁去姑苏道贺的问题上犯难。最后她老人家才想起我这个已经满了十七的孙儿来,王夫人也不愿意,但是贾政却几乎是命令我必须去一趟姑苏。我对林如海一家早已神往已久,哪里有不肯的。老太太和王夫人合计了三五日,又问过太医的意见,方同意我下姑苏去探望姑父一家。家中为我第一次远行做足了准备,忙了十来天才送我离家出行。
  从水路往姑苏一路行去,十分便宜。时节正是夏初,水面开阔,雾气如蒸,越往那边去,风景越小巧秀致。及到了姑苏地界,林如海早已派了人来接。我到他家时,离黛玉满百日只有三天了。
  我与贾敏还是血亲同族,晚上说话的时候,贾敏便没有回避,和林如海一起在偏厅见我。林如海和贾敏的风采丝毫不减当年,所谓神仙眷侣,正是这对夫妻。
  第一个晚上我匆匆收拾了一番,第二天将老太太命我带来的贺礼一一呈上。林如海也有谢礼托我带回去的,便清点完毕之后造册登记。这天晚上我见了小黛玉一面,那时她睡得正甜,小小的五官看起来十分招人疼爱,比宝玉或迎春要灵秀许多。次日黛玉满百朝,林如海如得了儿子一样地宴请亲友,取了名字,果然是黛玉。
  我想起手上恰有一个青黛色杨柳枝挽百花的上好玉佩,临走前最后一次见黛玉的时候,便悄悄挂在她襁褓的带子上。
  在姑苏地面我只徘徊了十天就启程回京,到家时五月已过,六月初临。
  
  六月中的一天,赖大来找我说园子的进度,两年间花苗都已经种下了,我那两千多两银子并这里这一年来的收成已花得干干净净。虽花费了许多,但这园子还未修成,进项已有了一些,却也难得。着实是选的树木花草的品种很好,大多是公府贵门里用的,外头难得一见,故许多小门户争着来买。
  洗砚已经开始帮忙打理这个园子,挥墨只帮我管外面的地租,两人配合得极为默契。说来他们两个打小也是一起长的,关系极密切,自然比胡乱拉过来的人配合得要好。
  我随赖大去看了一次园子,略备雏形,风景已有些动人,不知再过个十年会是什么景象。这日我有些得意地回来,给老太太请安时,赖大的母亲赖嬷嬷也在。
  赖嬷嬷是老人,自家也有个园子,常和老太太走动。这天她和赖大一起出的门,赖大陪我去了别苑,她就在府里陪老太太。赖嬷嬷跟前有个极其聪慧可爱的小丫头,我不在的这一个月已经来过几次了,就在我回房前不久,赖嬷嬷把这个小丫头孝敬给了老太太。
  老太太给这丫头取了名字叫晴雯。此时老太太房里的丫鬟,大的几个不必说,小的里头出挑的就是鸳鸯、琥珀、桃儿、枣儿和晴雯。王夫人跟前添了小丫头彩霞、玉钏儿。
  入冬时家中照样计划着打发大了的丫鬟出去,给成年的小子们配丫鬟。我房里的阿福和水风香都大了,此时不动明年也要出去的。因此老太太还算着再给我两个丫头。其他各处也略有改动。
  老太太跟前多了几个小丫头,其中就有一个叫花珍珠的,正是未来的袭人。而与她前后时间进来的,总逃不离媚人、可人、翠墨、翠缕、茜雪她们几个。
  这些人都已经来了,且赵姨娘又传了喜讯。老太太趁着年前给她开脸,放她做了姨娘,指了两个丫鬟给她使唤。赵姨娘腹中的孩子已有了五个月,算算出生的日子,正是三月。这个定是探春,而探春之后,湘云、惜春她们也就都快到了。
  她们都来了,我却因为杂事越来越多,与兄弟姐妹相处的时间被压得越来越少。我估计,这种情况至少要到明年我科考结束了才能改善。科考之前,我永远得把时间花费在名士之间奔波往来上。
  
  十八岁这年,老太太和王夫人终于确定了要与李守中家联姻。只是考前完婚还是考后完婚,贾政与她们有异议。
  每次科考的第一场考试都在八月初九,今年我身子还好,为我家看诊的太医也说可以一试,于是今年这场考试我必要参加。若要赶这个时间之前,婚礼的准备就变得非常紧张了。
  老太太发现左右时间有些短,那家的女儿又才虚岁十五,有些稚气,老太太也怕娶进来不能为我操持内务,反而惹我为她分神。索性等会试完了,明年春季或秋季成婚倒更好。且我又不是十分愿意这么早成亲,王夫人亦怕我成亲之后走了读书的性格,因此也变了主意。老太太想想觉得有理,便又压了一年,到明年提亲,后年才能完婚。这事上,原是老太太让了步。
  三四月花事既盛,三月赵姨娘生了一个女儿。她的失意,王夫人的高兴。那个小女孩儿将来也要放在王夫人跟前养的,倒比她母亲还尊贵些。
  四月初三,我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王夫人也在那里。老太太与我说了婚礼的事。她说的是最后的决定,不是商量,我只要照做就可以了。
  另一件事是我房里水风香已经十六,阿福十七,我不想收房,留着总不是个意思。王夫人让放了她们出去。阿福和水风香都已经攒够了银子,足够赎身之用,且王夫人喜欢阿福恪尽职守又忠心,当下兴起把她叫进来看了看,额外赏了她一包锞子。只等宝玉三岁生日之后就放她和风香走。阿福和水风香便一起进来向老太太磕了头。
  老太太瞅着水风香看了看,笑道:“好机灵俊俏的丫头!可惜,可惜。”忽又道,“我想起有个小丫头子,有几分像这丫鬟,是谁来着?”
  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翡翠笑道:“老太太好记性。去年赖嬷嬷敬上来的小丫头晴雯,不就有几分像风香?偏她也极擅女红针黹,性情又爽利。”
  “是这样的。你这一说,我也想起来了。”老太太点点头,道:“她虽年纪小,却着实聪明。我再调教两年,留着可有大用了。”
  我料老太太这个“大用”,就是拿给宝玉做妾,不免想到《红楼梦》里晴雯的结局,于是道:“老祖宗要把我身边最擅长针黹的丫头放出去,如何不补一个给我?”
  老太太笑道:“难得你开口要个小丫头,便依你。”她又向喜鹊道:“到外面让人把一个叫晴雯的小丫头叫过来,让我先看看。”
  喜鹊应一声去了门口,吩咐一声,不一会,金钿带着一个四五岁大十分可爱的小丫头来了。两人一起道:“给老太太请安!给二太太、大爷请安!”
  老太太让她们起来,单把晴雯招过去仔细看了一回,道:“果然是个美人坯子,模样好,皮肉也好。给你使唤真真可惜了,只我已答应了,倒不好收回来。”
  我笑一笑,王夫人道:“老太太既然喜欢,何妨自己留着。珠儿一向不喜欢人在跟前凑,哪里就真缺人了。”
  “这是哪里的话?”老太太道,“大家子三房四妾的多了,偏我这孙子身边竟没个人。这也罢了,他原就是被他老子娘管死了的。如今竟然连个丫头都局促起来,知道的说我们怜惜这些女孩儿,不知道的还当咱们家悭吝呢。”
  王夫人站起来道:“老太太教训的是,媳妇知道了。”
  老太太方道:“原是我说重了,不干你的是,坐下罢。”说着又看我道:“一个大家的儿子女儿,身边的大丫鬟没有四五个,洒扫的没有六七个小丫鬟,会被人看轻了去。我看宝玉身边也先备下一些好,省得像珠儿一样几年换一遍,连我这已经准备好要享福的人还要为他筹谋。晴雯,你以后就跟着大爷去吧。大爷身边人少,差事也轻,你要好好当差。”
  晴雯伶俐地向我磕头,认了主子。老太太又道:“风香再教她一些时候,等你去了,她才好接手。”
  水风香连声应下,带着晴雯退了出去。
  
  这一节完了,老太太才叫人请元春、迎春和宝玉来。元春、迎春先请安,只宝玉一路小跑撞进老太太怀里,像只猴子一样地爬来爬去。
  老太太忙搂着他叫“猴儿猴儿”,又道:“还不给你母亲请安,给你大哥道个早。”
  宝玉撇一下嘴,到底照做了。元春在老太太另一侧坐了,迎春木木地坐在我旁边,把整个人都埋进我的侧影里。老太太摩挲着元春的头发,道:“元丫头今年十四了吧?也是个大人了,眼见着明年将笄,后年就是成年了。”
  元春听出了老太太的弦外之音,红着脸,低头绞帕子。王夫人有些担忧地看着她,子女之中,毕竟女孩儿的事更让她担心些。
  老太太看出她不自在,岔开话题,问宝玉道:“宝玉最近跟着元丫头,学了些什么?”
  元春方笑道:“才刚教了《三字经》,正要教《百家姓》呢。眼见着又要教《千字文》了,我想央大哥哥给画几张画,我好教宝弟弟认认画上的事物。”
  “如此很好。你大哥哥的画也是好的,文章也好。若宝玉能让你教得一般好,那便真好了。”老太太说着让我给元春画几张画,我常涂鸦一些小东西,元春的要求也简单,于是满口答应下来。
                  石榴
  不论现代还是古代,十八岁几乎注定是为了考试而存在的年纪。现代的我十八岁那年为了高考忙得像狗一样,现在的我十八岁这年为了科考累得像牛一样。区别只是高考考三天,科举考两年。
  今年八月考了乡试,若是考上了,明年还有会试,若不幸会试也过了,还有殿试。在此必须感谢我家系属官僚,我生来就有监生的名分,不用多考一个院试。即便如此,离考试还有几个月,我已经对经史子集心生厌恶。
  若非这时代还有我心仪已久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以及骑、射、御,早把我闷成个疯子。
  元春绕着我的桌子转来转去,瞅着我画完一张,就拿起来收在手里,再放一张白纸,说这个要画何物,工笔还是写意,然后催着我继续画。
  阿福和抱琴在门口侍立。水风香带着晴雯在屋外栏杆上做女红,听我们在房中说话,不时笑两声。她两个真合得来,也罢,一个泼辣一个爆炭,自然有些相合。
  因为分神,下笔迟了一步,元春已经拿笔在敲我的手了。我不好意思地揉揉手背,按她说的,画石榴花。
  石榴花开的季节到了,属于元春的季节也来了。十四岁的元春正处于少女最美的时候。她本就生得好,略略丰满的柔媚体态,眉目分明如画。她既有属于林妹妹的那份袅娜灵秀,也有宝钗的艳丽端庄。乌亮的长发紧束,吐珍珠的小凤钗,石榴鬓边花。
  我看着她鬓上的石榴花,火一样的红色,两点绿叶掩在花下。她似察觉了,伸手把它摘下来,道:“早上抱琴才给我取来的,大哥哥喜欢就照这个画好了。先画写意,再画工笔的。晚上大哥哥用石榴红绫纱给我堆几支石榴花吧,我听采萍说大哥哥会堆这个。每天早上抱琴都去摘石榴花,过几天就该摘没了。”
  “依你!”我拿笔沾一点朱砂,慢慢地调着颜色,“只别叫太太和老爷发现了,不然我又该被老爷训斥说成天在这些花儿粉儿里打滚,终不成个大事了。”
  元春拿起一旁晾干的玫瑰花向我一笑:“当然不会了,听说老爷和太太今天要去给什么将军祝寿,要晚上才回来,老太太又不大去你的书房,不正好给咱们玩?等他们走了,我只和老太太说找你练琴,不就过来了。”
  我觉得不错,有几分感谢老太太当初为了方便元春学琴把王夫人的厢房旁边的侧间做成了小书房,这样元春不用找借口出二门了。到时候王夫人不在,老太太自逗弄宝玉,我和元春就能做些不能让长辈知道的事。
  元春添一张白纸给我,道:“这个要桂花,用桂花香的墨画。你送我簪花,回头我正好绣个蟾宫折桂的荷包给你。正好大哥哥要考的是桂榜,又合这个意思。”
  我用这张纸画了只兔子,道:“到时候桂枝没折回来,玉兔倒有一只。只是你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