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

第75部分

梦-第75部分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少年微微一怔,回过头来,咬了咬下唇,眼眸之间有些愧疚,随即却又瘪了下嘴,眨巴着眼睛说:“阿玛这么大费干戈地找侍卫来打我,就是为了报复儿子吗?”
  
  男子敲了下小孩儿的脑门儿:“朕没那么孩子气!朕长这么大,只看过别人挨板子,自己都没挨过,更别说打别人了,就算不在气头上,用不好力气也会伤了你,圣人无常师,这种事自然交给经验丰富的人来完成,没关系,朕这次仔细观察了,下次一定亲自来!”
  
  小少年瞪大眼睛,摇着脑袋:“儿子才不要挨板子!阿玛好狠的心,尺子还嫌不够……”随即却被自家阿玛拉到腿上,裤子也被剥了下去,太子殿脸一红,几乎忘记了自己刚刚嚷嚷到哪里了。
  
  男子看着小孩儿只是泛了淡红的屁股,很直白地评价道:“二十三下?连两三下都抵不上。”
  
  太子殿心里打鼓,自家阿玛莫不是嫌打得轻了,还要亲自再教训自己一顿吧。刚想到这里,就觉得屁股上挨了不轻不重的一巴掌。男子不紧不慢地问道:“知道那些侍卫为什么打这么轻吗?”
  
  小少年无奈地保持着丢脸的姿势,闷闷地说:“因,因为儿子是太子,他们不敢伤了儿子……”
  
  男子保持着同样的力道拍红了小孩儿的屁股,凑满了三十下,淡淡地说:“你总是和朕说,普通人家的小孩儿哥哥娶媳妇能去迎嫂嫂,普通人家的小孩儿没有那么多顾忌,但是普通人家的小孩儿犯了错,挨板子能不能也是这个力道?朕教过你很多次了,不要只看到你吃亏的一面!退一步说,就算是普通人家的小孩儿也知道‘出必告,反必面’的道理吧,你倒是胆子大得很,天地不怕似的,做爹娘的有多担心,你想过没有?”
  
  小少年趴在自家阿玛腿上,屁股上麻麻的,心里也酥酥的,吸吸鼻子道:“阿玛,儿子真的不敢了……”
  
  男子松开手,帮小孩儿系好裤子,捏捏小孩儿的脸颊道:“朕且再信你一次,你也再信阿玛一次,好不好?”
  
  太子殿点点头,又很邻家少年地揉揉眼眶。
  
  男子握住小孩儿的手道:“今儿是你堂哥大喜的日子,看看你那憋憋屈屈的样子,就是这么做人家弟弟的啊,不是要去凑热闹吗?再不出发就要迟到了!”
  
  小少年结了账,刚刚离开御书房就接收到旁边的小侍卫充满钦佩的小眼神,太子殿一阵莫明,狐疑地看回去,问道:“怎么了?”难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会儿全皇宫都知道自己挨板子了?
  
  小侍卫见自家小爷发问了,马上凑过去说:“回殿下,奴才刚刚听说了,您果真是爱民如子,为了体验刑罚的轻重,还特意亲身尝试……”
  
  小少年表情一僵,回想到那两个侍卫一进门时说的话“委屈殿下了”和一脸惶恐不安的神色,呜,好像又被自家阿玛欺负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随便看看吧,捂脸…… 
                  一零八
  又是冬日里的一个晴天,地面上还留着未融的残雪,深深浅浅地随意堆积着。
  
  清晨,众臣踏雪而来,齐齐伫立殿中,照常早朝,虽然殿内有暖炉,但是温度依旧不容乐观,诸多臣子启奏的时候,还是有阵阵白烟吐出来。
  
  一身橙红色太子装的小少年观看了一会儿不同的大臣“冒白烟”,一到年底又是例行地汇报各省各部财政状况,小少年坚持听了一会儿,还是挺胸抬头,目视前方地走了神。
  前几日自家小堂哥的婚礼实在是热闹得紧,自己赶到的时候,自家小丫头早已揽下了负责发放喜糖和点心的任务,一大包捧在怀里,笑得有牙没眼,穿着浅红色的小皮袄,年画儿上的娃娃一般,看到自己却放下了点心包裹,冲过来要礼物。
  
  逗了小丫头一会儿,才把从北原带回来的礼物交给她,是一套十二生肖的小面人,走遍了北原的集市上,找了十二个不同的面人师傅捏的,手法上的差异还是挺明显的,正好满足小丫头的搜集癖。
  
  结果小丫头马上取来了一包点心给自己,说是前些日子里,和小四哥哥吃遍京城点心铺搜集来的精华,看来解小四这个家伙,趁着我不在,没少带小丫头出去玩儿……
  
  想到这里太子殿叹了口气,有些愤愤地撇撇嘴。于是正在汇报中的巡抚一怔,一脸惶恐地抬起头,难道有什么重大纰漏被太子殿下看出来了?看小少年没有进一步指示,才又继续汇报下去。
  
  早朝结束,太子殿跟在自家阿玛身后,朝着御书房走去。其实今天本来是三天一次的休息日,也就是小少年出宫的日子。但是,自从上次瞒着自家阿玛出发去迎亲,除了挨了板子,附加的惩罚还有一项,就是禁足一个月,小少年一脸委屈地据理力争:“阿玛,儿子该罚,可是这样一来,先生和师父每天都要进宫来授课,不是太辛苦了吗?”结果做阿玛的很通情达理地回答道:“那好办,依旧是上两天课,休息一天,到了不上课的日子,就到御书房来给朕帮忙,做一天的小侍卫。”什么叫偷鸡不成蚀把米,太子殿顿时领悟了。
  
  今日便是小少年小侍卫生涯的第二次经历。一进御书房,小少年便很自觉地开始磨朱墨。
  
  衣着龙袍的男子坐在桌案前,颇为随意地问了句:“今儿早朝,你听了多少?”
  
  太子殿的动作定格了下,小心地打量了下男子的神情,咧咧嘴道:“儿子,没听多少……”自家阿玛老神仙似的,说谎根本是跟自己过不去。
  
  男子轻哼一声,戳戳小孩儿的脑门儿:“倒是实在!自己记着点儿,到晚膳前一起算账!”
  
  小少年撇撇嘴:“阿玛,那些收入多少银子,几成赋税,儿子根本就没什么概念嘛,又不知道上一年是多少,听了也是白听!”
  
  男子浅笑,比比旁边的椅子:“依你的意思呢?”
  
  小少年听话地坐下来,一本正经地提议道:“为什么不干脆只汇报增加多少,减少多少呢?”
  
  男子把帕子递给自家小孩儿擦手,解释道:“变化的情况会在折子中写出来,在朝上汇报的话,容易出现各省攀比的情况。”
  
  太子殿皱起眉:“那还在朝上汇报什么啊,干脆取消算了,走这个过场有什么意思!”
  
  男子倒是丝毫不恼,揉了揉自家小孩儿的脑袋,淡淡地说:“为了表示朕对民生收入的重视啊,儿子,确实有很多事情并不是有实际的直接的作用,看上去就是走过场,但是有些过场却是偏偏省不得的。”
  
  小少年想了会儿,点点头,刚要说些什么,侍卫送来了今日的折子,太子殿起身接了过来,照例开始分类,果然大部分都是财务汇报,分好了折子,看看快到上茶点的时间了,小少年赶在小侍卫送点心到门口之前,亲自去了御膳房。
  
  小半个时辰后,太子殿再次出现在御书房,手里捧着一个大托盘,上面放着一整套的京城“小八件”,每种四小块,喜滋滋地回来了。
  
  男子抬头看了眼,无奈地摇摇头。平日里侍卫来送点心,最多也不超过四种,自家小孩儿这是明显地假公济私了,不知在御膳房怎么闹腾的,折腾了这么多种回来。
  
  小少年倒还一脸无辜地放下点心,倒了热茶,乖巧地说道:“阿玛,休息下,用些点心吧。”
  
  这么多点心,自然不是男子一个人吃得完的,做阿玛的瞥了眼眨巴着眼睛抿着茶水的小孩儿,轻哼道:“装什么相啊,吃吧。”
  
  得到许可的太子殿马上咧嘴笑了,坐到旁边,享用美食。
  
  用过点心,小少年心满意足地抹抹嘴角,撤下了盘子。再回到书房时,便被分配到了新的任务――在没批改过的折子中挑出两本来写批语,做得不好,晚膳前一同算账。
  
  太子殿直接略过财务折子,唔,告假的,也不要,到底找出了两本,一本是元宵节花灯展的准备情况汇报,另一本是关于来年的科举。
  
  小少年窝在椅子上,像模像样地写起批语来,很有心地把小孩子们想要的花灯展在折子上描述了一番,很是自得其乐。科举倒是依旧如常,小少年也中规中矩地批示了两句,
  写了些强调诚信,选拔人材之类的话。
  
  最后自然还是交给自家阿玛过目,男子在这些方面倒是对自家小孩儿纵容得紧,在旁边补充了几句,基本上就是随了小少年的意。
  
  晚膳前,例行的算账时间。早朝走神,五下巴掌。折腾御膳房,两下巴掌。折子批得还不错,减两下。最后还是剩下五下。
  
  太子殿一脸无语地看着“斤斤计较”的阿玛,瘪着嘴巴,磨磨蹭蹭地不肯趴在桌案上。
  做阿玛的干脆俐落地把小少年按在腿上,连着拍了五下巴掌。冬日里本来衣物就厚,隔了裤子,这几下巴掌根本就是属于吓唬小孩儿级别的,小少年却还是咧了嘴,嚷嚷道:“呜啊啊,奴才不敢了,皇上饶了奴才吧。”
  
  男子放开手,捏捏小孩儿的脸颊,笑斥道:“又胡说!”
  
  小少年却乐此不疲地继续道:“奴才好可怜啊,次次都要挨打,要是我爹爹知道了,肯定心疼!”哀怨地看着自家阿玛。
  
  男子失笑,配合道:“你爹爹心不心疼,朕不知道,朕只知道,你家爹爹很想再赏你一顿家法……”
  
  太子殿一怔,连忙摇头,转移话题:“阿玛,儿子好饿,咱们用晚膳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捏捏米虫太子,下周见。 
                  一零九
  寒冬过后,草长莺飞,很快到了春末夏初时分,随之到来的还有三年一次的殿试。
  
  这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后一道科举程序,辰巳之时,保和殿内策论考试正在进行中。
  
  虽然太子殿对于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当半个月前小少年和自家阿玛商量着可不可以一同监考时,做阿玛的很大方地邀请自家小孩儿一同写篇策论来看看,小少年很有自知之明地婉拒了。于是这会儿,小少年虽然没有待在考场,但也处于一个重要地点,坐在小少年身边的都是这次殿试的最初评判人。
  
  名义上说,殿试的评判人应该是当朝圣上,但是通常的做法是先由选出的阅卷大臣们挑选出前十名的试卷,然后呈给圣上来选出前三名。
  
  不知保和殿内的气氛如何,非考生的小少年却是兴奋得紧,一开考就立刻找人去问题目是什么,问来了题目又蹿到阅卷大臣之一的太傅旁边问道:“先生,先生,他们说这次的题目是‘如何劝农垦荒,督科有效?’,您觉得难度如何?”怎么看都像是考生亲属,忙着找各种门路帮着考生作弊。
  
  太傅有些好笑地看着激动的小少年说:“殿下若是感兴趣,不妨亲自一试?”
  
  太子殿弯下眉眼:“不要,待会儿我要帮着先生看卷,先想好答案就有了主观倾向了,影响公正!”借口理由顺手拈来,还能说得一本正经,小少年也算是炉火纯青。
  
  考试时间为漫长的两个时辰,等着阅卷的臣子们聊起天来。
  
  隋大学士喝着茶说:“听说,这次参加殿试的年纪最小的贡生才十二岁,倒真是英雄出少年。”
  
  旁边的李学士摇摇头说:“前几场考试那都是按照固定的格式来,刻苦一些倒也有机会通过,不过这殿试可是要联系实际的,怎么说也是个小孩儿,阅历有限,怕是要吃亏。”
  
  太子殿咬了口点心,歪着脑袋想了想:这解小四自从回淮南过年就没了音信,算算年纪倒也符合,就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巧了。
  
  两个时辰一过,考卷很快被送了过来,一切能透露考生信息的地方都密实地糊着,力求公平。本朝阅卷大臣的权力更大些,不仅可以选出前十份,还可以把前三份放在前面,提出倾向性的意见,当然最终的名次还是由皇帝来定夺。
  
  几位大臣亲力合作加上太子殿的“协作”,选出了本次的前十名以及前三名,前三份的答卷可谓各有千秋:一份是联系了很多实际的例子,看得出此人阅历很是丰富,细节处也考虑得很清晰;一份是能巧妙地把圣人之学运用到劝农垦荒里,论理深刻,通篇读来琅琅上口,气度不凡;最后一份是提出的想法独辟蹊径,倒也能自圆其说,让人眼前一亮,似是怪才一枚。
  
  太子殿明显很支持第三份,看的时候就兴奋地和太傅说:“先生,先生,您看看这文章写得多巧!”但就不知最后圣上会定夺哪一篇了。
  
  凑热闹的小少年尽职尽责地陪着侍卫一同护送试卷到自家阿玛所在地点。衣着龙袍的男子细细地看着策论,太子殿坐在旁边啃着点心,喝着茶水,一脸好奇地期待着最后结果的出现。总算是等到自家阿玛看完了所有的卷子,小少年立刻凑过去问道:“怎么样?阿玛看上哪个了?”此话一出,殿试顿时有了几分选妃大典的味道。
  
  男子顺手敲了下小孩儿的脑袋:“让你自己写又不肯,这会儿倒是心急!”说完从中拿出一份来,太子殿一看,是有很多实例的那份,小少年搔搔脑袋:“阿玛最中意这个啊?”
  
  男子浅笑:“探花。”
  
  小少年顿时多了几分兴奋,指着独辟蹊径那份说:“阿玛也喜欢这个是不是,儿子就觉得这个好!”
  
  做阿玛的不慌不忙地喝了口茶,淡淡地说:“嗯,是不错啊,适合榜眼!”
  
  太子殿一怔,随即拿出琅琅上口的那份来:“原来阿玛中意的是这份啊,为什么?”
  
  男子倒是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揉揉小孩儿的脑袋说:“朕一直相信文中可见其人。”
  
  小少年耸耸肩:“榜眼也不错啊……”
  
  接下来便进入到写榜的程序,臣子们齐聚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