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逼嫁良妻 >

第31部分

逼嫁良妻-第31部分

小说: 逼嫁良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款谈判正在进行,这样的消息戴维当然清楚,但许良辰是代表团的翻译这件事他却还不知道,不过想到凯瑟琳的才华和她对国家的感情,戴维又觉释然。

这个理由无疑冠冕堂皇,就算对联姻启事有很多疑问,戴维也没有办法,只好请罗宏义代为转告许良辰自己来过,很是失望地告辞而去。

“大小姐,你差点好心做了坏事呢。”罗宏义看着戴维上车离去,笑着低声对段祺萍道。

“怎么了?”祺萍有些迷惑地看着他,就算两人见面,依许良辰的性格,谈判那样的大事也未必会不知轻重,若戴维杂志社真有什么公事耽误了可不好。

“大小姐没看出来?”罗宏义看着旁边开的热闹的碧桃笑道:“那也是一树开得正盛的桃花……”

段祺萍脚步一顿,旋即明白过来,不由愕然微笑。自己只当那位年轻的军备专家是大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想不到这位美国记者也情有独钟?看来这些游戏的男子眼光都十分不错呢。

五国银行团借款谈判已经举行过第一次秘密会谈,作为谈判的翻译,许良辰有大量的文件要整理。

对联姻之事,她虽外表平静,实则心绪难宁,备受煎熬。一边是大义深情,一边是对自由的渴望,许良辰在逆来顺受和抗争之间彷徨徘徊;对段奕桀是怎样的感觉,她只觉越来越糊涂——但就这样默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她心有不甘。

这样的心理状况令她工作效率大减,做了半夜才将文稿整理完成让彭秘书派人送出去。自谈判开始那天,彭明霞便奉命更了过来,每天贴身相随,有了以前的经验,许良辰倒是平静地接受了她。

知道婚事迫在眉睫她不想逆来顺受,仓促之间却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只好暂且忍耐,暗寻时机,心思反倒放在了谈判上。

目前局势下,南北两地政府面临的最大问题,都是财政困难。

一个国家的财政不外呼开源与节流。中国的经济命脉自清末以来都掌握在帝国主义手里——满清政府以关税等抵债,不管哪一政权暂时都无法收回,政府所能依靠的,只有不稳定的地方性税收,开源很难做到;再者政权初定,民生凋敝,用钱的地方不可胜数,节流就更做不到。

不借外债难以度日,借外债就要付出断送主权、放弃经济命脉的灾难性代价,两方政府都明白这一点。所以北方军政府的谈判反反复复进行了多次,而南方军政府则更谨慎,现在只为救灾开启谈判。

“国内政权,尚没有得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承认,前清债权及各省所欠外债,合计已达英镑一千两百万镑之巨。”谈判日益艰难,最后连许良辰也不得不住进了代表团所在的秋雨园。

这天外交部总长和大家共进晚餐,在分析局势时笑说:“民间的说法,北方军政府的任财政总长就是借债总长,起初借两百万、一百万,后来则几十万,最后乃至几万甚至一万都在借,有时甚至一万的小数目也无法借到,政府能抵押的东西都在抵押,自来水公司押了四万,还闹出双包案,为此大打国际官司。”

“北方军政府另设有财政委员会,主持另辟借款途径,电令各驻外代表觅求借款路线,所以驻外人员均已找寻借款为主要工作对象。要知道,负责达成借款的中间人,是有佣金可拿的,借款既是救国又可利己,何乐不为?也算是一时之大观。”财政总长萧明华苦笑着说道。

大家说起政府财政之艰,纷纷摇头叹气,许良辰没有说话。对国事了解越多,她的心情便越是沉重,想不到一向认为地大物博的国家,眼下竟是这样一种处境,由此对谈判越发上了心。

无奈,谈判进行了半个多月,始终没有什么进展。借款南北两地军政府都在谈,北方军政府的款项用途是伐南,以统一中国,若是该计划完成,五国贷款所获得的报酬自然相当优厚。

而南方军政府的借款用途是救灾和发展民生,能给出的条件远没有北方军政府答应的那样外方有利,自然更是难有进展。看着有关灾情的报道,许良辰也不禁心急。

这天谈判结束,回到居处用了晚饭,彭秘书匆匆走进来:“许小姐,大少来了。”

除有时听彭明霞有意无意说起婚礼的准备,许良辰从没主动问起关于结婚的事,谈判开始后,更是没有见过段奕桀的面,他怎么忽然来了?

还没来得及问,彭明霞已经转身笑着叫了声:“大少”,便见段奕桀大步走了进来。

彭明霞端上茶水退了出去,段奕桀细细看了看许良辰的脸色,才坐到沙发上:“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我最近在组织收回引水权之事,也没来看你……今晚为借款谈判的事约了几位美国朋友,请你和我一起去,好吗?”

段奕桀张口说的便是公事,许良辰有些紧张的情绪慢慢放松了下来,她点头答应,两人起身向外走去,段奕桀忽然伸手过来意欲拉她的手,良辰一怔,旋即退身躲避。

段奕桀伸出的手停在半途,他看了看自己的手,接着抬头凝视许良辰,薄唇轻勾微微苦笑摇头,却没有迫身向前,之事微不可查地幽幽叹了口气:“良辰,你……怪我吗?”

听他问起这样的话题,许良辰心里极不自在,一边随了段奕桀往外走,一边故意顾左右而言他地引开话题:“……你刚才说引水权,是怎么回事?”

段奕桀看着她绷起的小脸和倔强的神情,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一笑,嘴里却转而开始回答她的问题:“收回主权、重振国家,是军政府以及有识之士都想做的事,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等为国为民熟识,引水权却极少为人所知。”

引水,也称领港或领江,引航,许良辰颔首表示自己明白,两人坐进汽车,段奕桀接着说:“港口水道的通航条件,是一个国家的自然屏障,与国防有着密切关系,欧洲一些国家和日本,都只用本国公民担任领水内的引水人,并要求进出口的外籍船舶,接受强制引水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引水权是国家主权的一种体现。”许良辰接过话头:“那我们在这方面的状况是怎样的?”

“清末以来,我国被迫加入世界性竞争,主权严重受损,引水权也丧失在外。”段奕桀剑眉紧皱:“《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之后的条约,都暗含规定,外籍船只进出中国口岸有权自由雇用引水人;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在中国担任引水人;引水事权操于外国领事手中。在燕州,”他看着许良辰,声音低沉而缓慢:“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几十年中,这里竟然没有一个中国引水人执业;不仅在燕州港,其它沿海通商港口莫不如此。”

引水权的丧失,不仅侵害了中国引水人及航运业的利益,也严重威胁中国的国防安全。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中法战争——一八八四年,英籍引水人托马斯引领法国军舰长驱直入闽江,参加中法马尾海战,后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对外籍引水人这种助敌行为,中国政府竟毫无办法。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民众和政府官员大多都不了解水权的意义,许多人甚至连引水为何物都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将之与国家主权、国防安全联系起来考虑。”段奕桀深为忧虑地说道。

“政府立刻利用报纸等传播媒体、给民众知晓的权利,呼吁社会行动起来,支持政府修订相关法案,逐步收回包括引水权在内的相关国家主权。”许良辰看了他一眼,轻声说道。

她心情有些沉重,这样重大的话题,作为新闻人的自己和同行以前竟没有人注意到过。滴水穿石,若是前几年已经在做相关工作,说不定现在的状况会有所不同。

“嗯,”打酱油赞赏地看了她一眼,不愧是新闻界人士,良辰在这方面的感觉异常敏锐:“我已经上书政府,呈请交通部和海军联合城里海界委员会和海道测量局,开始研究收回引水权的途径和办法,相信很快会有回音。”

两人说着,车子已经停了下来,许良辰抬头,美国会所的大字霓虹灯闪闪烁烁。

二人下了车,早等在门前的副官快步迎上来:“军团长,客人已经到了,罗副官在招呼。”

段奕桀点点头,带了良辰迅速从旁边的秘密通道上了楼。一边走段奕桀一边低声道:“客人是摩根和坤洛公司,及花旗银行的人。”

许良辰心中一动,这是美国财团的主要组成代表,看来段奕桀也清楚知道会谈各方的态度,想各个击破。

“这还是你给王总长提的建议呢。”段奕桀转头微微一笑,许良辰没吭声。

基于对美国人了解和他们在谈判时的表现,许良辰直觉,美国人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所以透了想法给王总长,想不到这想法很快被执行,来的还是段奕桀。

副官疾步走上前,推开了雅座的大门,正坐在茶几上聊天的几个人停下话题,转头看过来。

正是摩根公司的首席代表司坦寒、坤洛公司的第一代表汤米,以及花旗银行的戴尔、第一国民银行的爱德华,和军政府顾问西里尔、副官罗宏文。

双方谈判已经有半月多时间,对这位相貌出众、留学哈佛一口美式英语的凯瑟琳小姐,几个代表都是相熟和感觉亲切的。不过除去罗副官,连西里尔都不知道她就是报上炒的炙手可热的大帅府未来少夫人,只当是段奕桀带来的翻译,倒也免了许良辰的尴尬和不自在。

于是很客气地相互招呼过,大家落座。

从中美之间的关系,逐渐说到见面的主题,段奕桀道把酒举杯到鼻下,轻轻闻了闻,慢慢说道:“借款不成功,对遭受重灾的我军政府来说,当然非常困难,而这种困难形成的后果,对于将和南中国建立密切商务关系的美利坚也极为不利。”

司坦寒等人停下饮酒,询问地看过来,许良辰微微一笑,接着说道:“目前银行团开出的借款条件,明显有损中国的主权,这很容易引起中国人民普遍的反对。就算军政府答应,由民众反对引起的行动,也很大可能会动摇军政府的根基,这很值得各国注意,尤其是想和我政府发展进一步关系的美国。”

司坦寒饮完杯中的红酒,点了点头:“说实话,我个人的看法和两位完全一致,不过大家都明白,借款的条件,一部分是银行团磋商,另一部分则受各国外交部的提示。”

段奕桀剑眉轻皱,看着杯中殷红的酒液,淡淡点了点头,戴尔接过话,说道:“对中国政府的政策,我想,任何国家都只有两点:一是不愿中国被一个或两个有野心的国家所并吞,所以诸国在中国必须维持均势;另一方面,是不愿见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希望中国能维持现状。”

汤米是个长胡子的中年人,他的大嗓门中气十足:“从中国革命成功,我想各国都有了戒心,深恐中国扩充国权,因此也十分希望通过借款维持各国的均势,同时监督中国各政府的财政。谁也不愿意中国借了我们的钱来培植力量,驱逐我们,所以借款用途非常重要。”

看着眼前一张张含笑的脸,许良辰的心一片寒凉,在她心里还算友善的美国尚且以此种心态对待中国,其它列强可想而知。正想着,听段奕桀沉声道:“中国在目前的状况下,至少十年内没有能力对外,有些人太敏感了,我政府希望借款,只为救灾和发展民生,这借款绝对不能以伤害国家主权和社会秩序为先决条件。”

司坦寒颔首,表示愿向五国财团转达南方军政府的意思。

许良辰微微抬眉看了段奕桀一眼,这位少帅不管何时在洋人面前,总是沉稳锐利不卑不亢,使她不由心生敬佩,于是话题一转语气有些端肃地说道:“如果单纯从新闻记者的视角,我会在《纽约时报》发表一篇社论,主张解救五国银行团,而成立四国财团。因为我认为,日本外托经济合作的美名,暗行政治上的目的,这对于银行团本身殊为不利,而中国政府亦难默忍。”

她轻柔的声音说出的话题,却令司坦寒等人神态骤然一正,几人相视一眼,沉思片刻点了点头,司坦寒道:“凯瑟琳小姐的话,在下认为颇有道理,银行团对目前的状况,也应该给予重视。”

“中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抵制美货风潮,想来诸位都有耳闻眼见;中国民众{炫高{书涨{网的反美情绪,贵国为何还不警醒?这次对南方政府的借款,纯粹是救灾和发展民生为用途,我个人认为,贵国应该借此机会,从道义和精神上,给予中国民众新的美利坚形象和影响。”许良辰语音流利,话语轻柔,说出的却是令司坦寒等十分动容的内容。

他们参与和中国的借款谈判之前,国会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曾提醒大家:哪个国家能够成功在战乱的中国,建立最深刻的正面形象,哪个国家必将因此而在精神与商业方面收获最大回报。

詹姆士坚信,为赢得未来在中国的最大权益而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即使从物质利益角度来说也是值得——“因为与军旗相比,道义与精神将更有力地支配商业。”

“就像当年贵国倡议的庚子赔款退款留学,美利坚在中国的影响力自此迅速崛起,甚至迅速比肩日本。”x。c继续循循劝导:“而且,当大多数留日生连日文都说不流利时,留美生却多数能学贯中西,涌现出不少泰斗级人物,这是贵国值得骄傲的。”

司坦寒等人颔首而笑,表示赞同,许良辰抿了口红酒,脸露笑意:“当大多数留日生热衷‘主义’与‘革命’,为了‘主义’而砍头——不管是砍别人的头还是自己的头时,留美生则更为关注‘问题’——关心文教,支持改良,称为社会的变革的栋梁——当然,我不是想夸自己。”

听到她有意的调侃,大家笑起来,气氛变得更为轻松,段奕桀颇是意外地深深看了她一眼——灯光下,许良辰脸上闪烁着柔美动人的光晕,原来她也可以这般风趣,并在风趣中不知不觉影响他人——自己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许良辰多么可敬复可爱。

司坦寒等人也不由被许良辰的话所动,他们答应会向外交部反映,认真考虑今晚的谈话,剩下的时间变得轻松起来,众人又聊了些近来的热点新闻,并向段奕桀祝贺大婚:“少帅即将新婚大喜,我们提前恭贺,祝少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