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十一年 >

第22部分

十一年-第22部分

小说: 十一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夙涯记得那时候自己从山上滚下来,一个不留神,这块玉佩就不见了,明明是放在最贴身的地方的,于是急得他一路找,本身就已经快体力不支了,偏偏为了那块东西不肯放弃。
  后来易谦将玉佩交还到手里的时候,夙涯惊诧得半晌没有说话。
  “这玉佩,怎么会?”看着已经缺了角的玉佩,夙涯只紧紧将佩握在手里,握到整块佩都已经变得温热了,他也没松手。
  “弄丢了的东西自然要找回来的。”易谦坐在夙涯身边握住少年的手,道,“何况,是阿夙一直在找的东西。”
  夙涯瞧着易谦唇角微微的笑意,只将那块玉佩握得更紧,缺角的地方还有些锐利,扎着手心隐隐有痛楚传来,但他不松手,只教那痛的感受一分一分传入身体里,好教他记得更清楚些。
  “你当时伏在我背上直叫唤。”才开春的时候夜里还吹着料峭的风,两个人坐在半开的窗户下,易谦搂着夙涯笑着摇头道,“旁的不叫,就叫着那块玉佩了。”
  那是他夙涯视若珍宝的东西,能不在意吗?
  那会儿夙涯都已经没力气了,却还对那块玉佩念念不忘,一个劲儿地在易谦耳边叫。起初易谦没听清楚夙涯究竟在叫什么,也以为那少年醒着,便几番询问,谁知夙涯神智根本不清醒,一直都像是半梦半醒,任由易谦问他话,他也没回。
  “你还在我背上挠啊挠,就差挠穿了我的衣裳直接在我背上挠出印子来了。”易谦起身取来条毯子给夙涯盖上,还跟刚才一样抱着身边的少年,望着窗外挂在家门口的那只红灯笼。
  “原来还有这茬……”夙涯恍然,却是低声叹道。
  “那是,我从来不知,你挠起人来下手也不轻。”易谦见夙涯一脸羞愧,便忍不住笑了出来,道,“后来总算是把东西找回来了,不是吗?”
  “嗯。”夙涯点头道,不自觉就伸手进衣里去摸那块玉佩。
  “既然是我家阿夙要的东西,就算是被挠得后背都烂了,我也要将那块玉佩找回来了。”易谦说得云淡风轻,就连眼底的笑意都淡得跟水一样,慢慢淌着,一点点流出来,跟那红灯笼的灯光接洽在一起,安宁浅浅。
  阿碧跟夙涯说,易谦为了找那块玉佩特意从他摔落山的地方下去,沿着有些陡峭的山壁一路寻过去。当时农大叔跟连宝也在,看着易谦一步步艰难往下,好几次都要重蹈夙涯当时的覆辙从山上滚下去,他们就劝易谦放弃。
  然而有些人,固执起来就是不到最后不罢休,一直到把玉佩找回来了才肯收手。
  易谦那样一日日坚持不懈地去找,那个时候,夙涯正在农家调养身体。少年不知道就在自己出事的地方,有那样一个人正在为自己努力,而他想一起过去寻找的心,却只因还未痊愈的身体而被搁置着。
  当易谦终于将那块落在草丛里的玉佩找回的时候,夙涯的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呢。
  “阿碧说你原来想要偷偷就走的,为什么不把玉佩交给连宝转交呢?”阿夙抬首望着易谦,淡淡笑道。
  “想见你啊,也想让你看见我,不然我哪里知道你也想我留下来的呢?”易谦宠溺地睇着夙涯。
  等等,这话怎么与阿碧说的有些出入?
  想法这种东西可以一日变三变,何况是在他天天偷窥夙涯的情况下,明明就是只要几步的距离就能看见彼此,怎么就又要分开呢?既然夙涯在帝都留不得,他就留在忘川,谁陪着谁都好,只要在彼此身边就可以。
  “有些事,意会就可以了,弄清楚个七八分,剩下的两三分就让它糊里糊涂的,这样想来想去,变出好多种法儿来,不是更有意思吗?”易谦让夙涯坐来自己腿上,搂着怀里的人,继续道,“你可懂了,阿夙?”
  所以当日易谦出手拦下那几个地痞的情形,除了他当真心急之外,也是因为终于忍不住了想要让自己看见他,然后留住他?
  易谦,这些说辞,我不懂!绝对不承认自己懂!
  但你做的事,你的心意,我都懂……
  看着夙涯似懂非懂的样子,易谦将毯子又往少年身上掖了掖,道:“我只愿你一生平安。”
  平安,这两个字说来容易,但有些人真的很难做到,像易谦这样的身份,如果不是有皇帝护着,怕也不能独善其身,但这样一个可能连自己境遇都把握不住的人居然想着要给他一生安乐,并且事到如今易谦都一一办到,又是做了多少努力呢?
  看着手里那块已经残了角的佩,夙涯又想起易谦过去一直都喜欢配玉的,但是自从来了忘川之后,他就没见易谦再佩过玉。长衫紫衣,还是当年的样子,偏就没有了腰间那块玉——易谦说,总是戴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太招摇了,隐居就要有隐居的样子。
  只是这一趟回去,似乎多少有些不安。
  易谦立在船头,看着两岸江景,愁色渐渐。
  “就是还剩下最后一些事没有办妥,九殿下不用太过担心。”庄淮走来,停在易谦身后,同样看着江面宽阔,然而已不再是当年陪着易谦南下时的模样了。
  “能让你大老远从帝都过来,还说不是大事?”易谦反问,衣发被江风吹起,他眯起眼,却是扬起一丝感激的笑意,道,“当初还要多谢你替我将阿夙送走了。”
  “那是阿夙太幸运,遇见个下不了手的人。”庄淮脸上没有表情,纵然是看着易谦此时显露出的惊讶,他仍旧那样不为所动,继续道,“不是上面那位仁慈,也不是我还顾念当年情义,是凡事都有出乎意料的时候。”
  官场沉浮,那些年少时的故交情谊都不若自身安稳、平步青云来得实在,纵然庄淮也曾想过保全他与易谦之间的情分,然而一旦选择了阵营,就由不得他不做——他与易谦不同,他需要为自己的将来努力,凡事只能靠自己。
  “懂的。”易谦忽然坐下,随性之至,那副悠然自得的模样就仿佛他还在忘川城。
  庄淮也席地坐下,与易谦相视而笑,道:“趁着船还没到帝都,再舒坦一些时候吧。”
  “庄淮,我总是要谢你的。”易谦道。
  当初带走夙涯的事是庄淮负责的,所有一切也都是他来办的,要说船家心善,倒不如说是庄淮留了个心眼,放了夙涯一条生路。
  “九殿下为了阿夙几乎把什么都抛下了,当真值得?”庄淮问道。
  “我本来就不是个心有大志的人,遇见阿夙之后,希望安定的感觉似乎更强烈了;况且那东西本来也不是我的,何必费那心思呢。”易谦自哂道,“就是白白浪费了庄淮你那些年的苦心了。”
  “是殿下豁达。”庄淮道。
  易谦莫名又发出一声叹息,回头看向庄淮,问道:“之前不是事情都安排好了吗,怎么突然又要我回去?”
  “九殿下还不明白?”庄淮道。
  离开帝都半年多,他早已不知那座城里究竟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阿夙!”易谦惊觉之间,霍然将视线投向身旁的庄淮,目光随之锐利不少。
  “同一个手法,当初能骗走阿夙,如今也能将九殿下骗出来。”庄淮抬首看着已经站起身的易谦,这样高低错落的距离里,才真正有属于他们之间的距离——皇室子弟与当朝臣子。
  故年知己彼此对峙,再不是过去因为一件小小玉器而引起争端那样简单,然而庄淮毕竟是庄淮,多少年的了解在,他赌这一次又何妨?
  “庄淮,你不会对阿夙下手的。”易谦道。
  靛色衣衫亦从船板上站起,两人面对,并肩而立,江风吹拂,拂乱了少时年华,那过去形影不离的一对身影早在时光中流散。
  “九殿下是要看这一局如何发展,还是亲试身手?”庄淮迎着易谦终究不忍的目光沉色问道。
  “这一局本就与阿夙无关。”那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看着庄淮始终没有表情的脸,比过去都要郑重阴鸷,易谦便知时移世易,不复当年。
  “与阿夙的生父有关,九殿下不是早就知道的吗?”庄淮道。
  “人都死了,整个家都被抄了,阿夙当年不过是个六岁的孩子,何必相逼至此?”易谦质问道。
  “有人不想息事宁人,所以斩草必要除根!”那一声尾音短促,带着绝杀的意味,庄淮眼底也随之迸发出一道寒光,落在易谦身上。

  这些事心里明白就好(二)

  两日行船,终于临近帝都。
  易谦负手站在船头,总跟刚上船的时候一样,望着那个方向,忧心忡忡。
  庄淮从船舱里出来,就站在易谦身后,道:“九殿下还是进去歇一歇,免得一脸风霜地回去,皇上看了心中不舍。”
  “怎么歇都是一样的。”易谦目色不改,其实这会儿还瞧不见帝都的影子,但他就是那样眺着,心里想着,若是一直不到,也或者是件好事。
  另一处驶来一条小船,最终停在易谦的大船边。
  “九殿下保重。”庄淮一记拱手,之后便跳上小船再不回头。
  故友的身影连同那船一起最后淡出了眼角的视线,易谦望着前头已经平缓的江水,却黯然阖眼,不知此番入帝都,会是如何光景。
  待下了船,易谦便直奔皇宫。
  皇帝依旧卧床,如今连支着坐起身的力气都不剩多少,见易谦进来,一国之君只靠着身后软枕,微笑着瞧着那风尘仆仆归来的人。
  “父皇……”易谦衣袂染尘,却亟亟地就大步到了床边,看着一脸病容的皇帝,一时竟无言相对。
  “父皇好得很。”皇帝宽慰道,“易琨说能把你找回来,果真就让朕又见到你了。”
  “是儿臣不孝,父皇龙体有恙,儿臣却不能陪驾左右。”易谦言辞间满是愧疚。
  “让你出宫的是朕,朕都没说什么呢。”皇帝看着身前爱子,倒是略有欣慰,道,“出去这么久,看着比过去精神多了,竟是外头山水好啊……”
  “儿臣确实寻得一处休养佳境,等父皇身体恢复些,儿臣便请父皇微服如何?”易谦殷切道。
  “眼下找你回来,就有一桩事,等事了了,这皇宫也就不要你再回来了。”皇帝又将易谦招近了一些。
  如此一直到夜里,易谦都陪在皇帝身侧。
  消失已久的九皇子忽然现身帝都,并陪伴圣驾多时,其中用意教人琢磨难定,原本看来风平浪静的帝都之内,一时间又起流言。
  再见易琨,半年前还身体抱恙的一朝储君已然神采熠熠,反而是易谦长途归来还未得好好休息,面容稍有憔悴。
  “看着九弟似乎是有心事?”御花园中,易琨问道。
  “恕臣弟不敬尊卑,当初离开帝都时,大哥曾许诺臣弟,会好好照顾父皇,为何父皇如今……”
  “为兄若说这其中大半都是因为父皇思念九弟,九弟可信?”易琨似是玩笑,但那凤眼间露出的风华却不像作假。
  “大哥言重。”易谦蹙眉回道。
  “九弟一直就是父皇的心头好,九弟要做什么,父皇几乎从来不拦着,这种恩宠可是叫兄弟们都羡慕不来的。”易琨道,“我也请父皇保重了龙体,事实上,如今父皇命我监国,大小事务业已极少再去劳烦父皇,太医院也一直都在为父皇配置各种调养身体的药,父皇的病情还是每况愈下,这也着实教我为难,竟是没有履行当初答应九弟的事。”
  易谦没说是自己所托非人,然而易琨如今玩世不恭的态度确实教他气恼,只是碍着这是在皇宫中又是长幼有序,他便只有耐住脾气,道:“大哥监国事务繁忙,如今臣弟回来了帝都,会常伴父皇左右。”
  “九弟回来帝都自然该是皆大欢喜,就是有些人还未见着面,不知何时再重逢?”易琨嘴角轻扬,勾起一抹诡异的弧度。
  袖中手已然收紧,易谦沉色,面带冷峻,道:“臣弟不明白大哥的意思。”
  “心中有数就成,九弟怎么可能不明白呢?”易琨道。
  “父皇那里还有事,臣弟先行告退。”易谦不顾易琨是否应允,直接就拂袖而去,那一声袖管拍风,竟是清晰异常。
  易谦这头才走,暗处就有人跟着离开,易琨站在原处但笑不语,眼角一道冷芒毕现,正是落在方才那窥伺之人站的位置,冷哼一声,也就此离去。
  旧府中一切如常,易谦前脚才踏进大门,庄淮后脚就跟了进来,家奴奉茶之后旋即退下,只留了两人在厅堂中静坐无语。
  “九殿下既然回来了就不可能独善其身。”冷冰冰的语调,庄淮甚至没有正视易谦一眼。
  “阿夙在哪里?”易谦问道。
  “九殿下放心,阿夙……好得很。”庄淮道。
  厅堂中赫然就响起一阵拍案声,那原本坐着的紫衣男子猛然站起身,朝昔年故友呵斥道:“我回帝都只为父皇,其余的事不想过问。大哥本也不用花这样多的心思,不如多关注国事去吧!”
  “对太子来说,确实不够。”庄淮亦站起身,看着此时怒容的易谦,冷静如旧,道,“只因为九殿下有了阿夙这根软肋,所以才会受制于人。”
  庄淮走近两步,看着如今怒容满满的易谦——昔年主仆,他何时见过易谦有这样极怒的神色,那个总是笑如春风的恣意少年,也不见了呢。
  年华似水,就让那些过往都流走吧,执念不应该是他们这种人该有的情感,尤其是在他决定投靠易琨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往事如烟了。
  “今日就当是庄淮最后一次以过去还是殿下侍读的身份说一句,殿下抽不开身只能选择一方,否则周旋到最后,伤得最快的也会是殿下,至于阿夙,全看殿下如何决定。”
  庄淮就此转身,与当日在船上一般并不犹豫。
  当真断了就断了吧,当年放夙涯一马,就当是他还了易谦多年来的真诚相待。
  优柔寡断的始终是他,妄图全身而退却终于还是被带回了帝都。
  易谦还是花最多的时间陪在皇帝身边,每每有其他人过来请安,他也陪在一旁,期间与易琨见过几回,也跟易筠打过几次照面,明面上看着是兄友弟恭,却是谁都了解每一次目光交汇下的别有用心。
  “九弟。”
  易谦才踏出皇帝寝宫,身后就传来易筠的声音,他便转身,正见易筠快步朝自己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