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天都 >

第9部分

天都-第9部分

小说: 天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事那一日,需防名家闻讯反叛。嗯,皇上可以先宣下一道旨意,让名家在朝为官者进宫见驾,然後将其扣押,再用宋将军私下为皇上训练的军士包围名府,接著免去名家旁系各官员的职务,任用皇上亲自提拔的人。如此这般,朝中形势才不会大乱。”

  “朕也是这麽想的。”栾天策从袖中摸出一份名册,笑道:“所以朕拟了一份朝中各官员的人选,待赵王和五弟赶来就立刻举兵,先控制皇宫的禁军,然後快速抓尽名家党羽,重振朝纲。”

  “皇上圣明。”

  “林福,此事先不用告知太後,以免走漏风声让她担心。”

  林福答应了一声,眼里掩不住担心。

  “你不用替皇上担忧,这宫里的禁军虽是名忧尘的人,但他们毕竟是臣子,不敢明目张胆弑君谋反。皇上身边有宋震山带出的人马,再加上楚王的声望与赵王的大军,到时皇上只需登高一呼,宫中禁军也不敢真的犯上作乱。”

  文逸风看了林福一眼,淡淡开口,“皇上能不能夺回大权就在此一举了。”

  “你说得不错!朕不能永远受制於人!五弟和赵王也不能离开他们的领地太久,否则南方和边关作乱,对朝廷也不好。”

  “奴婢多虑了,请陛下恕罪。”长年跟随在栾天策左右的林福知趣地说道:“奴婢这就和文先生去领他的仆人进宫。”

  “慢著,林福,那些应该传给名忧尘的奏章,你都扣下了吧?”栾天策问道。

  “相国府派送奏章的官员曾受陛下的活命之恩,他按照陛下的吩咐扣下要紧的军报,交给奴婢转到紫霄宫,每日仅将不甚紧要的军政事务报给相国。据探子报,相国在途中染上风寒,正快马传令玉阑宫的御医做好为其诊治的准备。”

  “你们做得很好,先让名忧尘放心在玉阑宫里静养。朕就和他赌了这一把!谁让他要在这个时候给朕这个机会?”栾天策看向墙上标明的各城池方位,眼中掠过一抹凌厉的光芒。

  不消一刻,宋震山回到紫霄宫禀报,说一切已按栾天策的意思吩咐下去了。

  皇帝点了点头,与亲信的臣子商讨好一些要紧事项之後,再从头到尾仔细想了想他们这次计画的每一个环节,深觉没有漏洞才挥手让各人下去准备。

  “目前,朕只有等待了!”

  再次走出紫霄宫之时,栾天策听到了早朝的钟声,他不自觉昂头看向缀满晨星的天空,喃喃低语了一句。

  两日之後,皇帝称病不朝,这是栾天策初次不见百官,群臣分别去太後与御医处探问,沸沸扬扬闹了半日,了解到皇帝并无大碍,只是感染伤寒之後皆放心归家。

  紫霄宫中的气氛甚是紧张,宋震山与其带出的侍卫都披著盔甲,手握兵器,只等外援在城外驻扎,栾天策便要率领亲兵迅速肃清名家安插在宫闱与朝堂的势力。

  “皇上,相国……”

  林福在门外的禀报让宋震山脸色微变,握住剑柄的手也不由紧了紧。文逸风见栾天策神情没有起伏,轻轻瞪了宋震山和略显慌张、走入宫门禀报的林福一眼,目光中居然还带著促狭。

  这小皇帝真沈得住气!文逸风有些佩服,耳中却听得栾天策问发生了什麽事。

  “皇上,适才探子来报,相国已到玉阑宫,一切皆在您的掌握之中。”

  “赵王的兵马如今到了哪里?”

  “前线来报,赵王全军日夜急行,黄昏时分便可抵达京城。”

  “这麽看来,赵王很快就能回京勤王了。”

  “依我之见,皇上此时应当……”

  文逸风话到此处,宫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他闭口不言和众人一同望向紫霄宫大门。

  栾天策听见有车辇声与兵器挥动的声音,他知这座宫殿前後如今安下的全是宋震山的人,他们控制住了紫霄宫内外的局势。那麽此时能让外面的守军刀兵相向的就只有那个最让皇帝防备的人了。

  抬眼顺著殿内众人的目光望过去,栾天策果然瞧见了只带了几名内侍与宫婢的名忧尘,对方正从容看著四周用刀斧枪矛包围他们的侍卫。

  “皇上莫非以为是赵王提前入宫了吧?”名忧尘神情自若地看著一身戎装的栾天策,平淡开口。

  “我看相国气定神闲,面色不经风尘浸染,你没有离开京城吧?否则这短短两日,你又怎能从玉阑宫赶回?刚才探子所报身在玉阑宫中之人应是你的替身?”栾天策大感意外,他随即微微思索之後便明白了,“难怪相国出发之时不让人相送,却是为了不让人看出离开的是你的替身。”

  说到这里,栾天策心中大凛,看来名忧尘早已知晓他的计画却隐而不发,如今对方在事成之际突然现身,不知意欲为何?

  “臣听说皇上令赵王从帝王御用的官道领军入京,不知是为何故?”名忧尘没有回答皇帝的明知故问,他朗声开口反问,没将此刻势单力孤的情形放在眼里。

  “我早有能力亲政也可以独力处置军政要务。若事事受人牵制,那还叫什麽皇帝?我瞧相国的身体大不如前,你应当早早卸下重担,回家清养。”栾天策款款而谈,毫不慌张。

  “这麽说,皇上决定违逆先皇遗言,希望发动战争,用战功来固定你的帝位吗?”

  “相国不必多言,我心已定!以後的事,来日再说吧。”栾天策挥了挥手,“震山,让相国暂且在紫霄宫中做客,好好看著,待朕平定一切之後再与他详谈。”

  “是。”

  目送栾天策带领文逸风和众侍卫向皇城方向去了,宋震山看著迈开步伐走进紫霄宫令孤灯奉茶、好似此地主人般的名忧尘,缓缓拔出鞘中的长剑。

  “宋将军,你想杀我?”名忧尘轻声反问,竟是毫不在意向他逼近的凶险。

  “名相国,你我无怨无仇,宋某也佩服你的能耐。只可惜你在世上一日,对皇上始终是威胁。”

  “我记得,皇上并未令你杀我。”

  “那是皇上仁慈,只可惜末将愚钝,仅做有利於君主的事。”宋震山长剑出鞘,沈下脸,快步向名忧尘走去。

  孤灯和沈夜大急,他们吓得脸如土色,却握著手战战兢兢横身拦在他们的主人面前。

  名忧尘并不慌张,悠悠开口:“请宋将军先到城楼那边看看,再回来杀我不迟。”

  “相国莫不是在行缓兵之计?”

  “将军在皇上举事这段期间想什麽时候杀我都可以。”

  宋震山迟疑,他见名忧尘有恃无恐,未免心生疑惑。权衡之下,他收剑回鞘,喝令左右严守紫霄宫,跟著大步向栾天策所往的城楼奔去。

  来到楼前不久,赵王的军队出现在天都国君的视野之内。

  “赵王大军行动迅捷凶猛,将士的兵刃皆已出鞘,这与赵王和皇上约定的扎军城外,以示声援的说法不同。”文逸风站在皇墙上仔细看了看逼近的队伍,疾声建议:“皇上,赵王来意不善,请立刻紧闭城门再观其变。”

  “关上城门!”栾天策不等文逸风说完,他也察觉不妥,下了命令,眼中浮上阴翳。

  “赵王明明答应了陛下提出的条件,那已是人臣中至高无上的权力了呀!”宋震山怒道。

  “震山,你也说赵王得到的是人臣中最高的权力,那怎有做皇帝的感觉好?”栾天策摇摇头,“朕早料到赵王会生异心,但他亦知五弟在必要时会领边关的兵力赶回京城,应该绝了这份反心!”

  不明白栾颂淳为什麽突然胆大妄为,不将栾竣泓握有重兵的事实放在眼中,栾天策想了想,转身对宋震山说:“你快去将名忧尘带过来,此中之事必定与他有关。”

  “微臣领命。”宋震山不敢迟疑,很快将名忧尘带到栾天策面前,栾颂淳的军队也在同时来到城下。

  “原来皇上这位手足情深的好大哥,竟是一位居心叵测的逆臣。”名忧尘没提宋震山打算杀掉他的事,他站在栾天策身旁,摇头说著。

  闻讯赶来的众位王公大臣看见城下的形势,全都变了脸色。

  “看来诸位大人还不知道赵王为什麽能神鬼不知地逼近京城。皇上,你怎麽不先听听你这位长兄希望得到什麽,或许你答应了他的要求,他就带兵回到封地去了。”

  不理会名忧尘的讥讽之言,栾天策看向城下一马当先的栾颂淳沈声开口:“赵王,你这是什麽意思?朕要你带兵入京加强防守,可没许你攻打京城。”

  “三弟,你就不要再端皇帝架子了,若不是你想从名忧尘手中夺回大权,本王又怎麽会得到这个天赐良机?”

  栾颂淳哈哈大笑,他瞧见名忧尘也在城墙上方,这虽在预料之外,但如今京城守军不足三万,他手中有二十万大军,攻进皇城夺得帝位也不过是半日时光,因而并未像以前那样忌讳。

  百官听到这里,虽不明就里但也知道是皇帝算计相国反吃了暗亏,他们嘴中不敢说,脸上都忍不住露出责怪与惊慌之色。

  “文先生,你那位精通厨艺的仆人如今在哪里?请快让他过来。”名忧尘说著,看向站在文逸风身旁那个戴著斗笠,一直微微垂著头的仆人面前,轻笑著开口:“我怎麽不知,手握边关军力的堂堂楚王何时成为别人的下仆了?”

  那人取下斗笠,露出一张年轻坚毅的脸,容貌英挺,正是栾天策的五弟栾竣泓。他有些惊讶被名忧尘看穿身分,但仍镇静地走到栾天策身後。

  “赵王,朕劝你极早弃械投降!或许朕可以从宽发落。”栾天策看了来到他身後的栾竣泓一眼,吸气朗声向城下说道:“你可知朕对你早有防备,因此特令五弟先行返回。待你大军通过御用官道之时,朕同样特许五弟的兵马也从边关通往京城的官道中赶回。不消一时半刻,援军便可抵达。”

  此言一出,栾竣泓上前一步,挺身站在皇帝身侧大声喝道:“你等背主作乱,天地不容!本王於大军先行一步,赶到京城,绝不会让你们乱来!乱臣贼子,还不下马受缚!究竟想不想要自个儿的脑袋和家人的性命?”

  栾竣泓少年时跟随先皇出征,剿灭前朝馀孽的数场叛乱,他去边关以前喜欢掩去身分在民间游玩,看见不公之事便打抱不平,在军队和百姓心中极有威望,甚至有些百姓应召入伍也是因为景仰这位楚王。

  如今城下的兵士听了栾竣泓的话,看见皇帝和楚王神情镇定,威风凛凛地站在一起,便自觉心虚。

  再加上栾颂淳带的兵中原本有一部分人不太愿意起兵造反,还有一些想从叛乱中谋取好处又害怕抄家灭族的人犹豫不决,因此除了另一部分拼死拥护栾颂淳的士兵,其他人都看著皇帝和楚王,窃窃私语起来。

  听栾竣泓这样说,皇城墙上的百官松了一口气,连连抹著额上的冷汗,只有名忧尘眼中的讥讽更浓了。

  “皇帝御用的官道共有四条,靠它去东、南、西、北四个重要军事重地只需几日。三弟,你终究嫩了一些,难道你就不怀疑,既然本王和五弟的兵马同时出发,那为何他的人马到此时还没来救你的御驾?”栾颂淳不惊反笑,“大丈夫立於世间自当建功立业,若大好的机会放在眼前也不敢伸手抓住,那还有什麽面目见家乡父老?”

  他这样说了之後,背後的议论声小了些,栾颂淳满意地向後看了一眼,然後转回头,见一只信鸽飞到栾竣泓的胳膊上面,忍不住哈哈大笑。

  “五弟,莫说我这个做皇兄的不给你们最後的机会。在我下令攻城之前,你们这座城内就连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去,但本王特别准许你们接收从城外传进去的消息,好让你们看清形势,尽早死心,向我俯首称臣!”

  栾竣泓打开信鸽脚上绑著的小竹筒,取出里面的纸看了一眼,他来不及呈给栾天策,拍墙怒骂,“栾颂淳,你竟然勾结夷人,让他们在此时攻打边关?你还是不是天都的臣民?”

  栾天策脸色终於变了,他从栾竣泓手中接过那条战报看过,咬牙不语。

  “若无万全打算,本王又怎会亲自领兵攻打京城?”栾颂淳笑著说:“胡夷出兵是为了牵制三弟的兵力,让他们不得不严守阵地。本王只不过许给胡夷人一些金帛牛羊之物就让他们出兵围困边关,用那些东西换回这大好江山,当然是一本万利的好事!”

  “栾颂淳,你好歹也是父皇的长子,怎可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栾天策沈声问道:“你可知与胡夷勾结乃是我天都最大的禁忌!就算你今日杀了朕,得到帝位,日後也必受千夫所指!”

  “父皇?本王看是他老糊涂了,不把皇位传给本王这个最受器重的皇子就罢了;若是五弟继位,本王也觉有些道理,父皇却把帝位传给你这个无用之辈!是他无智在先,本王如今取回原本属於自己的东西,又有何不可?”

  如此一来,栾颂淳背後的迟疑声慢慢杜绝,皇城墙上的百官眼中重新布满惊恐与担忧。人人各自转著心思看向栾天策,见皇帝虽能保持平静但没有说话,他们更觉慌乱。

  “赵王,如今你胜券在握,威风得紧啊。”此前一直沈默的名忧尘忽然开口,向下方说道:“不过,王爷打算在万民唾骂你逼君犯上的声讨中得到这个皇位,还是名正言顺地从皇上手中得到禅让的宝座?”

  “名相国不愧是识时务的俊杰。你若能劝服三弟早早归降,本王准你继续就任宰相,只是剥去你名家的兵力罢了。”栾颂淳笑得意味深长,“你名相国的才能,本王确实佩服得紧!若本王日後坐南朝北之时弃你不用,那真是可惜了。”

  “你……”

  “请王爷在城外稍候一晚,明早日出之时,我必定给你满意的答覆。”名忧尘打断栾天策的怒斥,他平淡地看了皇帝一眼,不带任何感情却离奇地让栾天策暴怒的心恢复了平静。

  “明早?”栾颂淳犹豫,他知晓名忧尘才智冠绝天下,忌讳此人已久,如今好不容易得到栾天策想打压名忧尘的机会才羸得战机,自是不敢松懈。

  “赵王,想必你军中的探马已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