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返大隋 >

第358部分

重返大隋-第358部分

小说: 重返大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高颎又低头看信,看着其中的两句话,低声念诵,一遍又一遍。
三天后,雁门关上。
高颎站在关城上远眺,旁边是雁门守将韩僧寿。
“韩柱国,你以为若我太原军与怀荒军交战,胜负几何?”高颎问。
韩僧寿铁甲锦袍在身,腰悬宝刀,一副长须,勇猛不减当年。面对高颎的提问,他手抚长须,良久才回道,“昨日某易装出关,亲自去细细观察了一番太子的军营,无丝毫破绽。其兵将铠甲精良,士气高昂,据说太子不但给麾下所有将士高薪厚禄优俸重赏,而且居然还给每个兵将买了什么保险,若战死者,抚恤之外还能额外得到最高六十个月的薪俸。怀荒军毫不畏战,甚至求战渴望,我们拿什么跟他们打?况且就算打赢了,那也绝对是两败俱伤,那时也依然是败了,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再与其它人争夺天下。”
“是啊。”高颎也是长叹。“因此,我打算迎太子入晋阳,由太子监军国事,统军讨逆,平定江山。”
“什么?”韩僧寿以为自己听错了,惊问。
高颎重复,“老夫要迎太子入关,监军国事。”
韩僧寿这下听清楚了,可依然震惊不已。“监军国事?相国是欲?”后面的话韩僧寿一时没敢说出来,实在是那番话从高颎的嘴里说了来,太过让人难以置信了。
“你我迎接太子入关,软禁皇上,让太子监国统领军政,待平定二伪帝之后,到时再让皇上禅位,传位于太子,退居太上皇!”高颎这次把话说的明明白白,毫无半点疑义了。“韩帅可愿与老夫一起?”
韩僧寿最初的震惊过后,迅速的权衡着高颎的提议,半响后,不得不承认,高颎不愧是执掌近二十年朝政的宰相,提出的建议就是好。皇上跟太子如今的关系,不打起来就是好的,想得到太子的支持,几乎毫无可能。可如果他们真如高颎的计划操作,那却很有可行性。太原朝廷掌控的二三十万兵马,并不一定对杨勇有多少的忠心,如果他们拥太子入关进太原,把皇帝架空,这是没问题的。而架空了皇帝,太子杨林就等于把太原朝廷的兵马和幽州府的兵马两股势力强强联合,瞬间,太原朝廷的实力就能俯视诸王。
这两支势力合并,最终的赢家必然就是太子了,而做为选择支持太子的人,他也一样会笑到最后。家族荣耀富贵,个人的功名利禄,全都保住了。还能因此大大收获一笔。他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不过韩僧寿心里暗笑。如果没有高颎带头,这个计划也很难实行。毕竟这雁门关上。他是元帅,可下面的兵将却并不都是他的人。但有了高颎主动带头策划这件事,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某愿与相国共进退!”
“好,富贵一起,荣辱与共,为了我们的家族!”高颎向韩僧寿点点头。
太原朝廷的首相与元帅一起达成了共识,接下来的事情可就简单的多了。高颎与韩僧寿在军中都有不少的心腹部下,两人各自依次分别找来他们,试探可靠之后再告诉计划。然后再通过他们去掌控调动兵马。很快,高颎和韩僧寿已经彻底的掌控了雁门关,掌控了在雁门关的这支军队,关键的位置上都换成了自己可靠的人。
马邑城。
“齐国公奉皇帝旨意,前来犒军。”
“哦?”易风正在看书信,来自京师的书信,这些天几乎每隔一天,都会有一封书信自京中送来。不是李丽仪写的就是萧素美写的,有时还有元家或者李家写来的信。送信的人都是杨秀派的人。其用心已经是毫不掩饰了。不过对于杨秀这种公开的威胁,易风毫不动容。刘邦为了逃跑可以把自己的儿女扔下马车,项羽抓了他老爹,写信给他要把刘老爹炖了吃。他甚至还回信说记得分他一块。易风不敢说自己能跟刘邦一样做到那样的地步,可如今这个时候,也不会因为妻妾在杨秀手中。就因此听他指挥调动。易风一封信也没给杨秀回,不过却从旗卫队、后勤团和飞虎队三支特战部队中抽调组织了一批精锐。让他们与特科三个情报部门配合,一起前往京师。组织实施营救行动。
“犒军还不用劳驾高颎亲至,看来那封信起作用了。”易风微微一笑,对着李密道。
“殿下认为高颎肯支持我们?”李密激动道。
“若非如此,高颎何必前来。走,随我一起前去迎接高相国。”易风哈哈笑道。
不多时,高颎携韩僧寿款款而来,两人皆身着梁冠遥烙翊易抛辖鹩愦裢方#鞍绲牡故羌淙逖拧@氲睦显叮唢G和韩僧寿就向易风行李,“臣拜见太子殿下!”
“高相,韩帅,有劳两位亲来,快快免礼请坐。”易风见两人那态度,心里越发的已经肯定了猜测,当下满脸带笑。双方一阵客套无比的寒喧之后,高颎终于奔向主题,“臣等特来迎接太子殿下入朝,监国理政,统兵讨逆,安定天下,还天下太平。”
“这是皇上的意思?”易风问了一句。
“非也,这是臣与韩帅之意,另外也是雁门关上十万守军之意,相信其它将士官员,也都同意臣的看法。还请殿下率帅入关,入朝主政。”
易风笑笑,“请我入朝主政,那陛下呢?”
“陛下有太子殿下如此贤明之储君代为统御寰宇,自可安心享受美人歌舞,醉享太平。”高颎眼睛望着易风道。
“贺若元帅是什么态度?”易风又问。
“暂时还没有与贺若元帅提起此事,但臣相信,只要殿下率兵一入关,到时驻守北都的贺若元帅自然会大开太原城门迎接殿下入朝的。”
“哈哈哈!”易风这下也忍不住大笑了,他只是给高颎写了一封信,阐述了一下如今的局势而已,没有想到高颎居然如此的配合,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啊。“高相,有劳你操心国事,为孤谋划了。也多谢韩帅,某在此一并谢过了了。”
“事不宜迟,还请殿下立即率军入关,好早日接管国政,扫清寰宇,平定天下,还天下黎明百姓一个太平盛世。”高颎起身躬腰行礼道。
“嗯,好。”
易风立即传下命令,让窦建德与李靖各率本部一军兵马随韩僧寿入雁门关,而他与高颎随后就来。
对于高颎,易风也还是留了个小心腰的,他把高颎先留到身边,也算是扣了个人质,又特别交待李靖和窦建德让他们入关之时,先派个仔细侦察一下,务必小心陷阱圈套之类的。谁也不能保证,高颎是不是使诈。
雁门关。
李靖十分小心谨慎,虽然是自己亲舅舅来带路,可李靖也没有丝毫大意。一路多派斥候,特别小心,每经过一堡一塞,都要求立即派兵接管,韩僧寿虽心下有些不满,但也全部满足。等终于到了雁门关下时,李靖又先派了一个团的斥候先行入关,仔细的查探发现无事后,又还先派一个营入城,接管了关门,等一切正常之后,才亲自带着先锋大军入关。入关之后,也依然是老一套,派兵接管了雁门关,然后回报杨林。
李靖接管了雁门关的消息传回来时,易风还刚带着大部队走了不到十里路,磨磨蹭蹭,走一会歇息半天。高颎看出太子这是还不完全相信自己,当下也只做不知,陪着易风一路上东聊西扯。等易风听到李靖终于已经控制了雁门关后,终于是一颗心彻底放下心来,雁门关都送给自己了,杨勇高颎不可能玩的这么大。
“传我命令,加速前进,到雁门关内吃午饭!”易风笑着喊道,“所有将士皆赐钱十千!”
易风话一落,附近的将士们都兴奋的欢呼。很快,从易风的身边已经驰出几名传令骑兵,他们各举一面杏黄大旗,上面是临时绣上去的黑色大字,“所有将士皆赐钱十千”,举着旗帜,他们纵马沿大路飞奔,沿路之上,旗帜上的字迹极为显眼,所有看到的行军将士们,无不欢呼,顿时士气大增,个个健步如飞,士气如宏,嘹亮的军歌飞扬,直冲云宵!
午时未到,易风已经率大部队赶到雁门关下,李靖、窦建德、韩僧寿等一众将校早出关来迎,易风骑着高大健壮的白马,向他们挥着手,无比高兴的策马进入雁门关。
雁门关一过,太原已经在向他招手了。
(求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486章 磨未卸 驴已死

(感谢天御神龙、olytis 、松林波涛、童翊、帅爸诸位支持,谢谢!)
江淮,扬州。
四月十五,已是初夏时节。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在春天开的那些大红大紫的花朵都已经凋谢的时候,布谷鸟的声声啼叫唤来了夏天。江东淮南的扬州江都,杨广在此称帝,然后升扬州江都城为南京,将自己的藩邸改为江都宫,做为自己的宫城。
初夏的早晨,江都笼罩在薄薄的白雾里。太阳还没有出来,扬子江上吹来的暖风,带着潮湿的凉意。
由旧邸改做的皇宫里,依然带着几分简约朴素的殿中,君臣对坐,各自沉默。檀香燃烧的青烟袅袅升腾,自立为皇的新天子杨广一身玄裳端着茶,目光却逗留在面前的那份奏报上。
“杨林那边有消息了吗?”一身紫袍玉带的张衡头戴梁冠,腰佩紫金鱼袋,这位江都天子的潜邸心腹肱骨,在江都朝廷里,得到了新皇的重重酬赏,出任了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大夫一职,极得宠信。
张衡打破了沉默,可气氛并没有因此好转。
杨广手中握着的那杯茶早已经冷却,可杯中的茶却一点也没有少过,往日极得他喜欢的龙舌,此时他根本品不出味道了。
“还没有消息传回。”杨广缓缓摇头,“建平,你说朕这一步是不是走错了?下诏册封杨林为太子,会不会适不其反?”
“陛下多虑了,陛下册封杨林为太子。这是何等的荣耀和信任。臣不觉得,杨林会对此有何不满。”
“可他却到现在还没有回复朕。”杨广皱眉道。
“扬州与怀荒相距三千里。路途遥远,消息往来未免不便。尚待时日传递。”
“易风如果回复了,可以飞鸽传信于朕,他有许多鸽子。”
殿中又是一阵沉默。
事到如今,君臣都感觉到事情有些失去控制,没能按预期进行了。原本如今这个局势,已经很不错了。大行皇帝驾崩,杨广立即得到杨约自京中紧急送到河东的密信,经过一番思虑后,杨广没有任何犹豫的带着一队侍卫直接飞驰南下。抛下了并州总管这个职务和并州这块名义上他的地盘。他风餐露宿一路回到了淮南,先到了宇文述掌控的寿春,然后在那里的私军营里点起了自己的万余私军,又一路急行军到了扬州。他没有费半点麻烦就轻易的回到了扬州,当杨俊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杨广已经带兵围了杨俊的府邸,然后进府跟三弟单独谈了一会,再出来,杨俊已经被他软禁了。他重新掌控了扬州。凭着在扬州八年的经营,加上这些年暗里准备的许多准备,加上他秘密招募训练的私军,杨广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回了扬州的控制。然后是江东各大家族以及诸州县官员们的效忠。再然后,担任益州总管的儿子杨昭响亮。之后,他派心腹前往荆州。密会杨弘。河间王杨弘是杨广的堂叔,而且两人之间以往关系很好。每年他入京之时,杨弘就会依旨前往扬州代理总管之职。汉王杨谅封建南越之后。杨弘代理荆州总管。杨广的使者与杨弘密会之后,杨弘宣布效忠杨广。
短短时间,杨广就已经控制了原来朝廷六大总管区的扬、荆、益三大总管府绝大多数地区,虽然肯定也有些官员还在暗中观望,但这种结果已经大大出于他的意料之外足够让他惊喜万分了。但另一方面能有今日这样的结果,也是这些年他暗中经营的结果,早数年前,杨广就已经与张衡、段达、宇文述、郭衍等心腹在做着谋划,一面密谋夺嫡,一方面也做着第二手准备,在江南招兵买马,积蓄钱粮甲械,打算万一到时夺嫡不成,就做最坏打算,起兵割据江东。正是有了这些准备,当杨广在江南打出杨秀弑君篡位,兴兵讨逆的旗帜后,局势才会如此的顺利。
可这一帆风顺的背后,杨广却心怀不安。这不安就是来自于杨林,扬州称帝之后,杨广就得面对同样称帝的另两个兄弟杨秀和杨勇。对于那个疯狂的杨秀,杨广是没有什么担忧,这只是一个狂妄而疯狂的蠢货,所有人都没有料到他会做出这样疯狂的事情来,他的弑君篡位,也给了杨广和杨勇一个措手不及,使得局势完全改变。杨广和杨勇原本一直在皇帝面前竞争,等候着裁决,可谁能想到,最后他们没能等到最终的裁决,皇帝倒是被杨秀给裁决了。只因为皇帝要将杨秀封到琉球岛去,结果这个家伙就疯了。
杨广一直以为,如果没有这个意外,他和杨勇之间的竞争,最终肯定是以皇帝选择自己而结束的。
可他没能等到那一天,杨秀这个蠢货就毁了一切。
杨秀做的蠢事,却让正挂帅北伐的杨勇反而占了很大的先机,手握着几十万北伐大军,让他不得不连夜逃离河东。现在杨勇在高颎等北伐中路军的拥护之下太原继位,拥有河东河南等数十万人马。这让杨广心怀不安,争皇位争到今天这一步,最终谁能笑到最后,还是得凭兵马作战取胜,而杨勇高颎手里握着的正是朝廷精锐的府兵。
这个时候,杨广发现,这场皇位之争,最后终将还会是他和杨勇的决战。而他们一个地广粮足,一个兵强马壮,两人倒是实力相当,杨林就成了能够决定他们成败的关键筹码。杨广也是在这时才清楚代北之战的过程,也在这时真正意识到了杨林的真正实力,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实力派。
“难道杨林最终还能不选自己的父亲?”段达一口喝掉杯中早已冷掉的茶,望着其它人。
“杨勇同样册封杨林为太子。”张衡淡淡回答。
杨广沉思良久,点了点头。“朕从来没有看透过他,也猜不到透。每次以为已经看清楚了他,可转眼他就能让人大吃一惊。他是那颗我们无法掌控的棋子。朕总觉得有些不安的感觉。”
“越国公那边也还没有答复吗,陛下?臣总觉得杨素有些不太可靠啊,他屯兵灵州,却迟迟没有动静,陛下让他出兵夺史万岁之兵权,夺取陇右河西,配合陛下收复关中京师,他到现在也没有回复,他这是在观望。三心二意。”
“越公刚经历一场大战,大败达头,也正需要休养。臣以为,越国公只需盯住史万岁,牢牢钉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