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242部分

蒙山军-第242部分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队,他们在天津曾缴获曰军军旗一面。”龙谦低声向奕劻介绍着,每一个队走过,龙谦都介绍其番号,其中在西沽之战立下战功的部队,龙谦会特意点出来。
“哦,啊,”奕劻一直哦哦着,不知道老头在想什么。
徐树铮,字又铮,江苏萧县人。时为段祺瑞军事秘书,颇得段祺瑞赏识。他扭转头,对吴禄贞说,“难怪曹锟屡败于龙镇台,连王聘卿都当了俘虏,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第三镇号称北洋第一,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吴禄贞根本不给徐树铮留面子。
已经成军的北洋第三镇是段祺瑞的骄傲。已经结束的北洋四镇(第一、五镇未参加)联合艹典获得第一名。那次也搞了阅兵,士兵们的精气神无法能跟眼前的第五镇精兵相比。
真是没有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土匪,竟然打造出了如此强军!铁良自负知兵,却早已被第五镇绝对震撼的艹演所征服。分列式尚在其次,第五镇受阅部队精良的装备更让他惊心。这几年龙谦究竟从洋人手里买了多少武器?穆尔察。铁良仔细观看着步兵们的武器,全部是同一式样,肯定是德军现役装备的毛瑟98步枪!
铁良想起了去年在曰本的事。虽然曰本推出了他们新一代的制式步枪三十式,取代了之前的村田22型,并大力向考察曰本军事的他推荐他们的步枪,希望越来越主导满清陆军事务的铁良能够选用三十式步枪为北洋陆军的制式装备。铁良未置可否。但在参观士官学校时,见到了留曰的几个学员,据说他们的成绩压倒了曰本人,引起了他们曰本同学的嫉妒。那几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说,绝对不要用曰本人的武器,他们的东西差欧洲远了。且不说是德国人的毛瑟98,便是俄国人的莫辛纳干也比曰本人的东西强。于是铁良谈起了毛瑟98,曰本人也承认,德国人的毛瑟98是一款优秀的武器,与之前的委员会1888完全是两种武器了。但德军尚未全部换装,绝对不会向中国大规模出售的……
铁良回国后找来了毛瑟98亲自看了。现在肯定,第五镇已经配备了这种被公认的好枪了。他们是如何买到的?只是今天的受阅部队配备了还是全部配备了?还有这些大炮……铁良的目光落在正轰隆隆地驶过检阅台的炮队身上,这是七生五的大炮啊,在买到克虏伯十五生大炮之前,北洋部队威力最大的就是这个口径的火炮了,在这里一下子就出现了12门……
又一个巨大的问号横亘在穆尔察。铁良的心头:这要花多少银子啊!他们从哪里搞来的这么多钱?京师传说龙谦与德国人有着极好的合作关系,难道德国人会搞赊售吗?他禁不住望了一眼一脸肃穆始终保持立正敬礼状态的德'***'官,其中那个海因茨。维尔纳是袁世凯聘请的德国教官,他或许不不知晓内幕,但那个青岛租界德军少校迈尔应当清楚。迈尔是通过维尔纳的关系获得了邀请参加此次点验的。这倒要问问,或者让维尔纳少校去问问。
穆尔察。铁良在年后觐见太后时,曾提到了一个令朝廷十分担心的现象。那就是地方越来越尾大不掉了。从两江到两湖,从山东到直隶,无论是兵权还是实业财权,越来越落入地方汉人实力派手中。北洋六镇中,只有准备改编为禁卫军的第一镇算是满人的武装,其余的都落入汉人之手了。袁世凯还建议将湖北新军改编为第八镇,两江新军整编为第九镇……这个建议获得了奕劻这个老糊涂的支持。如果颁发番号,不又给汉人增加了两镇精兵?
军权如此,实业方面亦是如此!天津李鸿章搞出的那一摊子归了袁世凯。山东冒出了华源、中兴两大实业集团,不仅发电开矿炼钢,据说连枪炮都能造了!实力比天津还厉害。湖北的汉阳实业,江宁的金陵制造局,统统不在朝廷的掌控中!当手握军权的汉人将领们获得实业支持,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景象?原以为得到太后关照而成立的第五镇不过是六镇中敲边鼓的,谁知道他们竟然通过自己的渠道获得了如此精良的装备?当时,铁良建议用强硬的手段收回地方的军权和财权,太后默然。他知道老太后心里雪亮,汉人不可靠,但旗人又指望不上。但这样下去,满人的江山真的危险了!
太后一直信任龙谦,但这厮竟然不声不响地在山东搞出了如此的名堂!那激昂嘹亮的军歌似乎一直回响在耳边,让铁良忧心不已。

第四节铁良发难
“龙镇台练的好兵。”午间在酒席上,面泛红光的奕匡大声对龙谦说。
“王爷谬赞了。”龙谦脸上挂着谦卑的微笑。
“退思不必谦虚。朝廷有此强军,何愁那些逆党反贼!”奕匡盯着龙谦,“还望退思你不要忘了太后对你的重托,让第五镇成为真正的朝廷柱石啊。”老亲王特意在真正两字上加重了语气,他希望龙谦能够听得懂他的意思。
“太后的厚恩,微臣不敢须臾忘怀。请王爷回禀太后,朝廷尽可放心,第五镇上下绝对听从太后的调遣,太后指向哪里,第五镇就杀向哪里。”龙谦起立,肃穆答道。
“好,甚好。坐,坐下说话。”佝偻着腰的庆亲王抚着花白的胡须,满意地点点头。
“下官敬王爷一杯。王爷忠心王事,真是我辈的楷模呀。”龙谦肉麻地吹捧道。
“呵呵,临来之时,太后让我转告你,山东毗邻京畿腹心,又临着大海,凡事要镇之以静,不要轻易地对外滋生事端。”
“微臣记下了。”龙谦凑过跟前低声道,“王爷,属下准备了一点小玩意,已派人送至驿馆,还望王爷在太后面前多多美言。”
“退思有心了。”骨子里极度贪婪的奕匡已经记不得第几次收取龙谦的贿赂了,庚子年遭遇家难的他对损失的金银珠宝更是极度渴求。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手导演了对庆王府抢劫的人正是眼前这位越看越顺眼的年轻武将。
有资格参加午间宴会的除了京师来的“点验团”及三名德**官外。还有赶来济南的第五镇标统以上军官,被包下的仙来居酒楼今日不对外营业了。看到龙谦开始敬酒。名义上还是第五镇参谋长的宁时俊起身,朝主桌走了过去。
敬过庆王的龙谦已经端着酒杯来到铁良身边,“下官敬大人一杯。大人是我朝柱石,又是军界前辈,还望大人多多指点呀。”
铁良依旧苦着他那张冬瓜脸,“唔,”他随意与龙谦碰了下杯,轻轻舔了下杯子。却没有喝下去。酒席足够丰盛,但他却实在吃不下。
“大人是不是不对口味呀。”龙谦依旧站着。
“唔,不,菜做的很好。酒也不错。不过……”长了一张标准的冬瓜脸的穆尔察。铁良用挑剔的目光望着龙谦。
“大人有何指教?”
“龙统制练的好兵。”铁良赞了一句。本来龙谦还安排了演习表演,但被铁良取消了,“龙提督,本官有几事不明。还望龙提督为本官解惑。”
“大人请讲。”
“北洋第五镇是大清的兵,为何不尊祖制啊?”铁良的声音冷了下来。
原来是说辫子。这也是事前的争议,蒙山军早已剪辩了。最先是自愿,但在高级军官的带动下,剪辩的人越来越多,留着辫子反而成为了笑柄。何况激烈的训练也不适合。脑后拖着一根猪尾巴,肉搏时被人一把薅住就断无胜机了。到第五镇组建再次更换新军装,帽子由原先的软檐圆筒式改成了硬檐帽,头上盘个辫子,实在是难看之至。各部军官干脆下令全部剪辩了。
如果在民间,这样的命令很难执行。就像当初多尔衮下令剃发留辫一样困难。习惯就成了文化了。但在蒙山军中。剪辩的阻力出乎意料的小。
接受朝廷点验前,宁时俊曾建议做一批假辫子糊弄过去算了。但龙谦决定就照实际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不说便罢,如果追究,我来应对就是。
现在,铁良终于拿辫子发难了。
主桌上坐了奕匡、周馥、山东藩台、皋司等数人,听见铁良的责问,诸人都静下来,看龙谦如何回答。这里面奕匡和周馥都是知道情况的,但他们某种意义上算是龙谦的同盟,自然不会提起此事。
“大人,剪辩是下官的命令。非是不尊祖制,而是为了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一派胡言!”铁良的声音大起来。旁桌坐着的宁时俊、司徒均及吴禄贞、徐树铮、迈尔少校等人都停薯而望。
“大人容下官细禀。”龙谦根本不在意铁良的态度,“早在庚子年下官奉命勤王,在西沽与联军血战,部下多因辫子被洋兵抓住而丧命疆场,殊为痛惜。事后禀报荣禄大人,建议在军中剪辩。荣禄大人认为可以默许,但不得提倡。这些年下官正是照荣禄大人的指示做的,从来没有下达过剪辩的命令。至于祖制,大清以弓马定天下,如今谁还练弓箭?过去八旗是穿什么军服?现在的北洋新军又是穿什么衣服?下官以为,这就像太后大力提倡新政是一个道理,新政者,过去所无也。其目的不在于改动祖制,而是为了提升朝廷的实力,使我大清国祚万年。这剪辩也是如此,不为改变祖制,而为提升军力,不负皇命。”
徐树铮和吴禄贞互望一眼,均感龙谦这番话十分在理。
但铁良不会就此罢休,“好一张利嘴!荣禄大人已经仙逝,你所讲的,恐怕死无对证了……”
“此事我亦有所闻。仲华(荣禄字)曾向本王提起过,军中可为特例。”想不到奕匡老头竟然公然做伪证。
其实,除第一镇外,其余四镇都有剪辩的声音,而且不小。铁良作为练兵处事实上的二把手,对此情况心知肚明。不过袁世凯不同龙谦,将那些声音都压下去了。
奕匡开口,铁良就不好再继续追究了。现在可不是二百五十年前了,不能因为剪辩就当做反贼处死。天津出版的《大公报》还公开征文论剪辩易服呢。
“既然庆王作证,此事本官暂且放下。但回京之后。当如实禀报太后,请太后定夺。”
“多谢大人开明。”龙谦微微笑了笑。他已经打定注意。以后对朝廷至少是听调不听宣了,再过两年,等山东的基业建成,朝廷怕是只能哄着自己了。
“什么叫开明?难道遵守祖制就是不开明了?”铁良哼了一声,“龙统制,关东打起来了。对这一仗你怎么看?如果朝廷调第五镇出关,可有把握?”铁良突然换了个话题。
龙谦不动声色,但脑子里紧张分析着铁良的话。“不知要和谁打?”他可怜的历史知识根本就没有这个人,晚晴的满洲权贵中他只记得一个载沣。
“嘿!瞧你这话说的!当然是和俄国人干了。他们霸着祖宗的龙兴之地不走,难道还会帮他们打日本?”
“日本人怕是也没安什么好心,就怕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从日俄战争后,满清中枢便亲日起来,无论是孙文、黄兴的革命党。康梁的保皇党还是满清朝廷,都将日本视为学习的对象和可依赖的朋友……
“这个不是该你考虑的!本官刚才问你的问题,你还没回答呢。”
龙谦暗骂一句,“如果后勤可以得到切实的接济,本镇台可以出兵。不过……”
“不过什么?”
“投入一两个镇怕是无济于事,白白便宜了日本人。”龙谦不卑不吭地答道。朝廷已经宣布局部中立。派兵出关助日怕是不可能了,铁良这个狗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龙谦决定将第五镇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就做了充分的准备。现在预备役未曾练就,蒙山军主力绝不离开山东!如果朝廷使坏,他不惜制造一场兵变威胁朝廷。
“朝廷已有定计。”铁良换了口气。“但第五镇无论武器还是军服,都与其余五镇全然不同。这恐怕不行。”
“大人明见。下官亦觉得第五镇好像后娘养的。下官也想与直隶精兵看齐,怎奈中枢不给钱呀。下官受太后厚恩,对于太后的叮嘱,须臾不敢忘怀,这才不惜克扣军饷,省出钱来向洋人购买武器。便是我这个一镇统制,每月的军饷只有十五块大洋,搞的家里顿顿喝稀粥。若是中枢一视同仁,下官又何必自苦如此?”龙谦硬硬地顶了回去。
周馥在心里叹了口气。他赴两江出任总督已成定局,只等圣旨颁发了。接替他的是袁世凯的心腹杨士骧。不过,他没有告诉龙谦。杨士骧来山东主政,怕是龙谦的日子难过了。
铁良没想到龙谦如此强项!克扣军饷是肯定的了,但每月只领十五块银元?鬼才信你!铁良心中的怒气升腾起来,却找不到发泄的口子。慈禧不止一次夸赞此人会办事,甚至在朝堂上议兵时讲,外面带兵的若是都像龙谦,我复何忧?
精明一生的太后怎么就没看清这小子甚至比袁世凯还危险?
“龙统制,”铁良开口了,“本官受命点验第五镇,王命在身,不敢疏忽。不能只看尔抽调的代表部队,接下来将到各部点验。你就不必去了,派几个熟悉情况的人陪本官一同前往便是。”
“哦,王爷亲自带队吗?”龙谦望向奕匡。
“这等细碎事务,岂能劳动亲王。你当照顾好王爷呀。”
“遵命。”龙谦淡淡道,“司徒副参谋长陪大人,行吗?”
“只要说得清情况就行。”铁良皮笑肉不笑。
气氛冷下来,这个当口,坐在另一桌的吴禄贞端着个酒碗过来了,“龙大人!卑职敬你一碗!今日贵军操演,真令卑职大开眼界呀,便是日本人也玩不出第五镇的花样来!”
龙谦心中苦笑,这就是士官学校毕业生的水平?“不敢,吴参谋见多识广,还望多多指点。唔,换个碗来!龙某是个粗人,可不愿让人说本官仗势欺人!”
吴禄贞心里一咯噔,这就是公开骂铁良了,“好,龙大人够爽快。难怪能练出如此强兵!”
早有侍者端过酒碗,龙谦哈哈一笑,与吴禄贞碰过后一饮而尽。
“龙大人,改日卑职请你,还望给个面子。”吴禄贞笑道。
“好说。好说。”龙谦亮了海底,哈哈大笑。
吴禄贞过来后。徐树铮就必须过来了。不过,徐树铮可没有用碗,而是一手拎了酒壶,一手端着酒杯过来,“卑职徐树铮,第三镇参谋官,借龙大人的美酒敬龙大人一杯。”
“徐参谋表字如何称呼?”龙谦乘机离开了主桌,“正要向各位敬酒。咱们这边聊。”
“不敢,卑职字又铮。”
“论年龄,龙某当痴长几岁,又铮老弟,早就听说第三镇是北洋一流精锐,却无缘见识。老弟可不能藏私啊,看到我部之缺点。痛快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