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庶门 >

第178部分

庶门-第178部分

小说: 庶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芙稚⒃诟鞔Γ宓闫鹄锤永选

“十几万?”隋乂一副无所谓的表情道,“多少又有什么关系,这跟不进城有关?”

刘愈把手上的评书本子往帅案上一扔,把双腿也顺带搭了上去,道:“谁说无关。既然你不清楚,我就给你好好说说,现在,我们的兵马,把各军加起来,包括了金尧城那一万多残兵,满打满算只有五万人马!”

隋乂心中惊骇不小,急忙道:“不会吧?就这么点?咱不是有二十万大军,就算不够,应该也差不多……这么说我们现在这里只有四万人马?”

“四万不到!”刘愈拿起一根棍子,指着挂在屏风上的军图道,“光是突厥中南部各部族的联军,就有七八万之多,如果算上突厥王庭派来的援军,突厥光是骑兵就在十万以上,我们虽然有四万人马,但半数以上都是步兵,这场仗,让你怎么打?”

“刘兄是准备撤了?”隋乂问道。

刘愈摇摇头,叹口气道:“不能撤,这一撤,大顺朝接下来几十年的边境将不会得到安宁,你我都将会是罪人!这场仗必须要打,而且要赢。”

隋乂这样彻底慌张了,他本来认为,跟着刘愈就是出来打胜仗建功立业的,私下里跟李糜商讨,结果也都很一致,那就是跟着刘愈出来岂有不大获全胜的道理?谁知道,现在的局势会到如此窘迫的地步,以往大顺朝能跟突厥人在北边关相持,一是凭借着关隘险要,更重要的是大顺朝军力占优,拿兵力优势堆出来的一个平局。

兵马占优,仗都不好打,更何况现在兵马占劣势,少了突厥兵马一半以上。

隋乂稍微镇定了一下,想了想道:“刘兄,既然咱兵马少过突厥,就无法跟突厥的骑兵硬碰硬,那更不该在城外驻扎,进了城,有了凭靠,不是更保险一些?”

刘愈无奈道:“你是想我当第二个闵少顷,把大顺朝的将士再祸害一遍,然后守在城里等朝廷再派一批援军过来解救我们?”

隋乂听明白了刘愈的意思,那就是说,刘愈不进城,是怕被突厥困住城。

“不至于吧?”

“怎么不至于,我们五万兵马,缺兵少粮,进了城突厥骑兵一攻,怎办?弃城不要了?突厥人把城一困,兵马不及人家半数,你觉得我们能突围的出?”

刘愈越说隋乂越觉得胆寒,细细一想,可不是?如果兵马占优也就算了,现在兵马处于极大的劣势,进了城,就好像自己挖个坑把自己埋起来,等人家困一样。

刘愈拿起评书本子继续说道:“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城外驻扎,跟突厥人对峙,他们不清楚我们的兵马有多少,就算清楚过来攻,我们野外作战,有火器,也不见得会处于下风。”

“可刘兄不是说咱缺兵少粮耗不起?”

“谁说要跟他们耗?”刘愈再瞥隋乂一眼,剩下的更详细的内容,他还不肯透露了。

隋乂想了下,不跟突厥人耗,那就是要……决战?

隋乂心中一惊,现在就这么点人,跟突厥人决战,真跟自寻死路没什么差别。

“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刘愈扔了本书给隋乂道,“回去好好读读兵书,别老闲的没事过来给我找麻烦!”

隋乂拿着兵书悻悻走出大帐,心说是自己杞人忧天了。看刘愈那副镇定自若的样子,他肯定是成竹在胸,再想想,不管是葵水河一战,还是平定淮王一战,刘愈都是以少胜多,尤其他亲身参与的那场葵水之战,兵马劣势真不是一星半点,最后还不照样大获全胜捞了个功成名就?

想到这里,隋乂的心气劲也就起来了,但再一想,葵水河边的那一战是有天时地利因素的,提前设好埋伏。现在可是在突厥人的地盘,广阔的大草原,挖几个坑堆几个土包就能赢的话那也真成神话故事了。

“去,天塌下来有刘兄顶着,我操的哪门子心!”

隋乂拎着兵书就回了自己的帐篷,看了看兵书,开始还觉得无聊,后来有些实战的讲述,一个个古代的名将上阵杀敌智计百出,他也就当评书本子看了,看起来图个乐,还挺过瘾。

金尧城的残兵一天多就与刘愈的中军汇合,这路兵马的战斗力虽然不弱,但身体明显有些吃不消,一汇合就开始大吃大喝,个个跟饿鬼投胎一样,闵少顷和马峰以及原本的中军将领,包括刘愈的老熟人何茂,都去见过刘愈,移交了龙符和虎符,刘愈正式成为三军统帅。

之后一两天,顺朝的军队再就没什么动静,一直在挖战壕堆土包,一切都好像风评浪静,只是每天夜晚顺朝的军队都会将营地后退一里驻扎,这令突厥人很费解。更令他们费解的是,顺朝军队前一天挖好的土坑,第二天会被他们自己给填上,可能是觉得挖坑的地点不对,但一连三天天天如此,突厥人有点坐不住了,这不会是什么阴谋?

“我看,是这些孬种想跑了!”

部族大会上,一名首领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很多人点头表示赞同。如果顺朝的军队不想撤,何必要一天退一里?

不过再想想,一天才退一里,这要退到大顺朝的北关,那不是要退好几年?

现在两军相隔接近三百里,如果顺朝的军队继续这么退下去,突然一夜之间大幅撤军,他们要追可能就来不及了,而现在突厥王庭的铁狼卫和其他部族的援军尚未到来,还不能给顺朝军队致命一击。于是众部族首领合计了一下,决定把营地推进二百里,驻扎在顺朝军队北边一百里的方向。如此一来,他们背靠金尧城,要是顺朝的军队突然狼性大发扑上前,他们也能退到城里。

众首领都觉得这个计划很好,于是当晚就开始出兵。而顺朝军队那边听说突厥兵马前移,果然像是害怕了,不再每夜撤退,撤了三里就不撤了。

第三百二十二章 计将安出

突厥各部族的联军小心翼翼地靠近着顺朝的营地,他们很怕刘愈再耍什么阴谋诡计,大军前行,各路兵马一齐调动有序,不给刘愈任何钻空子的机会。直到他们过了金尧城,在顺朝军队北方近百里的地方驻扎下来,顺朝的军队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计划奏效了!

各部族的首领们又聚在一起,这次他们是庆功宴,庆的什么功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大致说来,这功劳就是尾随住顺朝的军队,令他们不敢逃窜,事实上这功劳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大顺朝军队要撤自始至终都是他们猜的,顺朝军队到底有没有计划要撤离,他们根本无从知晓。

反正两军的对峙从原本的三百里变成一百里。

时间已经是五月十九,草原也已经即将迎来夏日,就在顺朝与突厥两国军队对峙尚未开战之时,从西南方传来消息,突厥主力军大约有两万多骑灭了回纥。

回纥算是草原南部相当大的一个部族,光是骑兵就在三万以上,本来回纥也与突厥军势均力敌,但因为回纥自己内部也出现矛盾,被突厥人利用,先是回纥内部起了战乱,之后突厥骑兵一举西进,将回纥大部困在天阴山下。回纥多次向顺朝祈求援助,但因此时顺朝自顾不暇,没有派兵援救,回纥被突厥彻底灭族,据说回纥部落的男女老幼被杀的一干二净。

不到一个月时间,曾经的大部族回纥就在草原上烟消云散。不但震慑了其他的草原部落,让他们乖乖服从王庭的统治。同时也让顺朝军队陷入孤军作战的状态。灭掉回纥所部的突厥西路军,已经转道向东北,从顺朝军队的侧后方杀过来,也就在同时,突厥王庭派来的铁狼卫,也已经逼近了金尧城。

一场决战眼看就要打响。

顺朝军队将士都是磨刀霍霍,也有一些将领很焦虑,因为他们的主帅刘愈。这些天除了让挖坑,就是让埋土,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做,撤了三里,干脆连坑都不挖了,全军驻扎在草原上好像在闭目待死。有些将领请见刘愈,想问问刘愈的下一步战略。谁知刘愈闭不见客,连刘愈身边的两个好友李糜隋乂以及老上司何茂去请见,也都被刘愈拒之门外。

刘愈自己的部下还好说,他们拿刘愈当天神一样看待。神要做什么跟他们这些凡人无关。但这次大军的主力,是曾经在北方叱咤风云的边军,他们中的很多将领都看不起刘愈。背地里甚至将刘愈骂为“祖荫将军”,很多人认为,刘愈最大的功劳是因为他是定国侯刘兆的儿子。仅此而已。至于军中对刘愈的传闻,他们也认为那都是吹嘘,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刘将军不会是又扔下我们不管。自己跑去单打独斗逞英雄去了吧?”

很多将士抱着这样的怀疑,但很快怀疑解除了。因为刘愈召开了一次紧急军事会议,在会上,刘愈露面了,打着哈欠一脸的无所谓,让人看不出刘愈这些天到底在做什么。不但刘愈露面,连霍病也露面了,本来众将还以为刘愈带了霍病一起出去了。

闵少顷代表大多数有疑问的边军将领问道:“刘将军,这次召开军议,是否商议破敌之事?”

刘愈眼圈通红的,像是熬过夜,如果不是知道这次刘愈没带家属来,众将一定会认为刘愈昨夜跟女眷厮混到天亮。转念一想,莫不是刘愈有不良癖好?

“闵将军,何必这般着急?这次,本将军找诸位来,是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刘愈让人将一张军图摊开,众人一看,是草原的大地图,非常清楚明了,连一些北方不知名的河流在军图上也有标注。这份军图,比以往任何一份都要清楚。

“诸位看看。”刘愈续道,“这是草原,这是我们所在的地方。金尧城在这里,回纥在我们侧后方,已经被灭了……诸位谁能告诉我,突厥的王庭在哪里?”

众将面面相觑,没人能回答上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突厥人没有自己的城市,每个部族的中心,就是一个个的大寨,这些大寨随着春夏秋冬的更替也会挪动,因为草原放牧是要逐水草的,他们不能选择在某个地方定居。

作为突厥所有部落的中心,突厥的王庭也就是一个大的聚集地,每年也会迁徙多次。在加上中原王朝在与草原部族为战时,大多数时候选择固守,因而也没人知道突厥大后方的王庭究竟在何地,连个大致的方位也不清楚。

闵少顷试探问道:“刘将军,您这是准备……率兵捣破突厥王庭,一举平定草原之患?”

刘愈没回答,转而看着闵少顷问了一句:“闵将军觉得有机会?”

闵少顷无奈一笑,他现在已经被夺了三军统帅的职位,一切都是他刘文严说了算,要他说,肯定是没机会,但谁知道刘文严的脑子是怎么想的。

“属下不好说。”闵少顷道。

“不好说本将军替你说,没机会。这次让大家帮忙推敲一下突厥王庭的位置,也没打算来个擒贼先擒王,这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我们接下来所面对的还是面前的敌人。其实……本将军也就是好奇,你们说突厥人在草原上横了一百多年,就没人知道他们的老窝在哪?”

众将都在皱眉,尤其是原本边军的将领。本来让他们听从从无作战经验的闵少顷他们就火大,而闵少顷近乎葬送了边军一半的兵马,这个刘愈倒不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这次出征,他也知道留守,但现有顺朝的边军,有一半以上被他留在关内固守,这就让他们有点受不了。

在他们看来,闵少顷是那种激进派的代表,而刘愈就是谨慎派的代表,现在刘愈的不作为,也被他们看作是刘愈谨慎不敢妄动的表现。

但事实上,刘愈的激进,给闵少顷插两根翅膀也比不上。

一名黑脸,满脸粗狂胡渣的中年将领道:“将军,您这么关心突厥的王庭在哪里,可是有关心过对面百里之外的几万突厥骑兵?他们快马杀过来,不用半日,就会出现在我三军阵前,而我营中防备如此松散,怎能相敌?”

第三百二十三章 战前假象

刘愈瞅了一眼黑脸的将军,不认识,一看就知道是原本边军的将领,属于心高气傲的那种。刘愈手下这么多将领,不几天的时间他也很难去熟络,而且他根本不喜欢跟这些人打交道。

刘愈也懒得问名字,直接问道:“这位将军,你可知道,突厥人骑兵中最精良的是哪一支?”

黑脸人不屑道:“不就是铁狼卫?头年,还不是被我们打的满地找牙?”

刘愈心说,应该是被我打的满地找牙,怎跟你有关系?

“这位将军,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刘愈语重心长对着诸人说道,“这铁狼卫,很少与我们大顺朝为战,那是因为在与大顺朝的交战中,他们难以发挥优势。我们守关,他们劫掠,用轻骑兵……也就是装备少量护甲的骑兵打运动战,这样才能收获效果。而铁狼卫,那是一支不折不扣的重骑兵,装备重甲,刀剑刺不穿,枪也打不透。这样的骑兵,我们如何破敌?”

那黑脸的将军认为刘愈不过是个纸上谈兵的官二代,祖荫将军。被刘愈这一说,他有些急眼,争辩道:“那头年,为何铁狼卫没装备厚甲?我看,你也只是道听途说。”

刘愈真不知说他什么好,一些不能算是秘密的秘密,这些军人非要跟你死犟,其实铁狼卫主要是突厥用来对付其他草原上不听话的小伙伴的,骑兵对骑兵,重骑兵在遭遇战优势明显。因为顺朝边军近乎从来都不主动出击,总不可能叫突厥人拿重骑兵去撞墙,因而他们才在与顺朝为战时选择轻骑兵出击。

闵少顷出言道:“刘将军所言非虚,突厥的铁狼卫。的确是一支厚甲骑兵,当初我们在跟回纥签订出兵盟约之时,回纥人最忌惮的也是这支铁狼卫,当时的使节达都王子也详细描述过作战时的场景,每一个铁狼卫士兵都好像城墙一般。箭矢都无法射穿。没想到最后突厥人没出铁狼卫,回纥还是照样被灭。”

黑脸的将军不说话了,其他边军将领也顿觉面目无光。

本来与突厥人为战,他们经验丰富,知道的也该比这两个朝廷文官出身的武将要多,没曾想还是被刘愈和闵少顷的见识给比了下去。

刘愈想了想。闵少顷还不是那么一无是处,至少他知道了解敌人的内部情况。因为重骑兵从来没出现在与中原王朝交战的战场上,所有的兵书以及史料都未曾记载,连边军将士都不知道,更何况那些养尊处优的史官。刘愈也只是根据对历史常识的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