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天国当附马 >

第244部分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244部分

小说: 回到天国当附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旭率太平军主力冲出重围并与特战队汇合之后;一刻也不再停留;大军直接退到了廊坊;这才停了下来。

    而咸丰皇帝在听闻战报之后;差点就给气晕了过去;他对洋人寄予厚望;没想到洋人却是如此不争气;竟然让太平军从容而退;他们费劲心思;没想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太失望了;简直是失望透顶。

    不过;咸丰也听说;太平军退军到了廊坊;这就意味着京城之危暂时解除了;清廷也赢来了难得的喘息之机;对咸丰来说;这应该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好消息吧。

    战事过后没几天;八国联军驻华最高使节…希拉里便在清廷的皇宫再次晋见了咸丰皇帝;她向咸丰仔细地解释了这次战事的经过;并表示;此次放太平军离去;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将来更彻底地消灭太平军。

    站在洋人的立场;希拉里的这番说辞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不能说;太平军突围而去是因为洋人的无能;是他们无力阻止太平军跑路;那他们洋人的面子不就丢尽了吗;所以;她也只能言及这样一番顾及面子的托辞了。

    听了希拉里的话之后;咸丰是半信半疑;他觉得凭洋人的习性;他们不可能会放虎归山;但是;既然希拉里这样说了;他就是再有疑问;也不能置疑洋人;因为;他还得指望他们消灭太平军。

    希拉里还说了;清廷与洋人的协议也仍然有效;洋人也会尽自己的义务;保证协议可以得百分之一百的履行;她请咸丰放心;太平军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当然喽;如果他们按约剿灭了太平军;那清政府也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将承诺的报酬准时交付给洋人。

    咸丰也说;只要搞定了太平军;报酬就不是个问题。

    经过这样一番谈话;虽然双方仍是各怀心事;但好歹他们在表面上是达成一致意见;然后;希拉里便急急忙忙地离开了咸丰的皇宫;她要赶着回去为此次战役善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次与太平军之战;他们八国联军应该算是失败者。

    希拉里走后;咸丰知道;他也要善后;眼前的一堆烂摊子;他还得收拾;而且;他也不能完全指望洋人;他自己必须也要一定自保的能力;无论怎么说;他都不能将自己的命运完完全全地交到洋人的手里;所以;他必须在短时间之内重整大清的武装力量;将已被打散的军队重新组织起来;至少;守卫顺天府以及皇城的力量还是要有的。

    但是;咸丰不可能自己去干这些事;他必须找人帮他去干这些事。

    于是;他想到了恭亲王与僧格林沁这两位被他囚禁起来的皇亲贵族;他相信;无论到了任何时候;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这两个人都会忠于自己;绝对不会背叛自己;他确信这一点。

    在咸丰的授意下;恭亲王与僧格林沁二人被从天牢里面放了出来;并被带到了咸丰的面前。

    咸丰是在南书房见他俩的。

    “罪臣;奕欣;僧格林沁;参见皇上。”二位元老见到咸丰;二话没有;跪倒在地;一边行君臣之礼;一边道。

    “行了;起来说话吧。”咸丰冷冷地道。

    越是这个时候;咸丰越要冷面相对他们;他不能因为要用他们;就和和气气地与他们说话;那他这个皇上还是皇上吗;他这个皇上还有皇上的威严吗?

    “谢皇上。”二人颤颤微微地站起来;谢道。

    谢完之后;二人垂下头;恭敬地站到一边;准备聆听皇上训示。

    “你们知道朕为何让你们来此吗?”咸丰问道。

    “臣等不知;还请皇上明示。”二人象是商量好似的;异口同声地道。

    “量你们也不知道;好了;废话少说;今天朕让你们来;是有件差事需要你们去办。”咸丰道。

    “差事?让我们办?皇上;您的意思是说;你要重新启用我们?”恭亲王惊讶地道。

    “怎么;不愿意?嗯。”咸丰有点不高兴地道。

    “不是;不是;皇上;您是皇上;你就是让臣上刀山;下油锅;臣也不敢皱一下眉头;只不过;只不过……”恭亲王欲言又止。

    “你是想说;朕用你们是出于无奈;朕现在是黔驴技穷了;不得不求你们;求你们给朕办差;是吗?”咸丰一点也不给恭亲王面子;他毫不掩饰言语之中的嘲讽之意。

    咸丰显然是故意这么说的。

    “不是;不是;皇上误会了;臣不是这个意思。”恭亲王见咸丰似乎曲解了自己的意思;急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咸丰追问道。

    “臣是想说;臣等二人已是待罪之身;诚蒙皇上不弃;委以重任;臣等心中着实感激;但是;皇上;如要臣等办差;臣等必须明正而言顺;但是;现在……”恭亲王说到这;便停住了不说;却拿眼望着咸丰。

    好你个恭亲王;竟然敢将朕的军;真是岂有此理;咸丰心中大怒。

    “那依你看;朕应该怎么办?”咸丰表面却并不恼;淡淡地道。

    “臣等希望皇上可以授予臣等临机决断之权;如若不然;臣等不敢接旨。”恭亲王也不拐弯抹角;直白地道。

    “恭亲王;你好大胆;你竟敢跟朕谈条件?”咸丰佯装大怒道。

    咸丰还以为恭亲王是想让他赦免他们的待罪之身呢;原来是要临机决断之权;这说明;这二人确实没有私心;先不管他这个皇上是否会还他们清白;而是一心想着的是为他办差;这可以从这临机决断之语中可窥一二。

    咸丰心中很高兴;但他却不能表现出来;因为他再也不能让这两家伙在自己面前蹬鼻子上眼了;这两人纯属那种给一点阳光就灿烂的货色;他绝不对再重蹈覆辙。

    “皇上;臣不敢;臣只是实话实说;没这决断之权;臣实难办好皇上交待的差事。”恭亲王说的也不假;这年头没权不好办事。

    “你知道朕要你去办什么差吗?你就要这临机决断之权。”咸丰的脸色缓和了很多;缓缓道。

    “恕臣斗胆直言;如果臣猜得不错;皇上是想让臣等二人重新领军;对抗太平反贼。”恭亲王道。

    看样子;他到是自信的很。

    “不错;正是此意。”咸丰点点头;道。

    恭亲王能猜到这一点;咸丰一点也不意外;因为恭亲王本就是大清的第一智囊。

    “可是;臣尚有一事不明;请皇上明示。”恭亲王道。

    “你是想问击退太平反贼一事?”咸丰道。

    咸丰也是聪慧之人;自然也能估到恭亲王话中之意。

    “没错。”恭亲王并不避讳这个问题。

    恭亲王知道;在他被下狱之前;局势已是岌岌可危;按当时的情况;清军是不可能击退太平军的;但是;咸丰现如今却是完好无损;安然无恙地站在他面前与他说话;那只能说明一点;太平军退走了;而太平军又是不可能自己走的;那只能有一个答案;咸丰击退了太平军;可是;咸丰又是如何击退太平军的呢?

    恭亲王心中是疑惑重重。

    “告诉你也无妨;反正咱们君臣之间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朕是借助洋人的力量。”咸丰道。

    做都已经做了;咸丰没想过要隐瞒什么;况且;纸是包不住火的;迟早有一点;众人都会知道的。

    “皇上;您还是走了这一步。”恭亲王沮丧地道。

    恭亲王虽早已料到;但亲耳听见这话从咸丰的嘴里面讲出来;还是有点不适应。

    “朕也是没办法;难道你要朕将这江山就这么送出去吗?”咸丰无奈地道。

    恭亲王一时沉默。

    恭亲王这几天在牢中也是不断地在反思;到底是皇上做错了;还是自己做错了;到最后;有一点;他算是想通了;那就是;咸丰真的很难做;不请洋人帮忙;大清就得玩完;请洋人帮忙;那是引狼入室;还要留下千古的骂名;而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不但不能为君分忧;反而却要逼迫自己的皇上;确实有些不应该呀。

    所以;当咸丰提起洋人之事时;恭亲王也没了以前那么大的反应;而且;他已下定决心;将洋人一事揽到自己身上来;对外人就说;请洋人帮忙;是他恭亲王出的主意;与咸丰无关。

    这样一来;即使后世人要骂;也只会骂他恭亲王;对咸丰的英名是没有损害的。

    想通了这些;恭亲王对此事也就释然了。

    “皇上;臣只是有感而发;您不必放在心上;臣只是知道唯皇上马首是瞻;而且;臣还有一事相求。”恭亲王有点激动地道。

    “恭亲王;你…。。”咸丰疑惑地道。

    在洋人一事上;一直固执不已的恭亲王竟然突然会想开了;咸丰脑子有点不好使了。

    “皇上;请皇上准臣所请。”恭亲王再奏道。

    “那你也得先将所请之事说出来听听呀。”咸丰道。

    “臣以为;与洋人接触一事;皇上并不知情;一切都是臣的主意。”恭亲王道。

    “恭亲王;你这是……”咸丰有点明白恭亲王的意思了。

    “皇上;这千古的骂名就由臣来背好了。”恭亲王断然道。

    “好;恭亲王;难得你有此心;朕答应你。”咸丰欣慰地道。

    咸丰至此;终于是松了一口气;能有人主动帮他背这个历史包袱;他当然是求之不得。

    “谢皇上!”恭亲王又跪伏在地道。

    帮人踩死;还要谢人家;真是忠臣。

    “起来;起来;应该朕谢你才对。”咸丰一把将恭亲王从地上拖起来;高兴地道。

    “不敢;不敢。”恭亲王用颤抖语气地道。

    咸丰谢他;他敢受吗。

    “僧格林沁;你也听了这么久了;你有什么话要说吗?”咸丰转头问僧格林沁道。

    “没有;臣与恭亲王是一样的心思;一切但凭皇上安排。”僧格林沁见老顽固恭亲王都低头了;他当然是乐见其成了。

    “好;很好;咱们君臣一心;朕就不相信斗不过太平反贼;灭了这心腹之患后;咱们再来收拾洋人;到时候;内忧外患均除;何愁大清不兴。”咸丰振奋地道。

    看他那样;似乎真的扬眉吐气了一般。

    “皇上高瞻远瞩;定能克成大业;臣等愿竭心尽力辅佐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恭亲王与僧格林沁恭敬地道。

    “好;好;你们的名声;官职;朕会立即下旨;尽复原样;而你们要的临机专断之权;朕也准了;好好办差去吧。”咸丰大声道。

    咸丰高兴啊;他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

    恭亲王及僧格林沁拜谢过咸丰之后;便径直出去处理重整军马一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八十七章 添置军火

    恭亲王与僧格林沁在朝为官多年;根基深厚;门生故吏那是遍天下;而且;他们身为满清的贵族;自身的号召力更是无置自疑;所以;没经多少时间;没费多大劲;一支素质不错的大军便被他们又重新给组建了起来;再加之一直护卫在咸丰身边;对他不离不弃的禁军;这就构成了清廷当下最主要的防御力量。

    当恭僧二王将重组大军的消息上奏给咸丰之后;咸丰也是大松了一口气;他的心也安定了不少。

    是啊;如果没有一些自保的力量在身边;那一定是不行的;他们不能将宝全部都押在洋人身上;那无异于是与狼共舞;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丢了性命而不知;咸丰深明其中的道理。

    力量组建起来之后;恭亲王与僧格林沁便开始对京城的防御进行精心地部署;他们暗下决心;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太平军攻破京师了;如若京师再被攻破;他们也只能以死谢罪了。

    恭亲王与僧格林沁忙的是不亦乐乎;而太平军也没有闲着。

    太平军也需要休整;需要再次对人员及装备进行补充;然后才能与洋人及清廷再战。

    对于双方来说;接下来的日子是繁忙的;也是安静的;他们不需要再互相厮杀;不需要再面对太多的死亡;但这样安静的日子不会太久;只要战争一日不停歇;他们就将永无宁日;直至最后分出胜负。

    黄旭与赵小锋等人仔细地分析了这次战役的得失;特别是与洋人一战的教训;;最后;他们痛定思痛;决定先从装备上下手;彻底解决装备落后的问题;只有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了;他们才能有底气与洋人一战;否则;洋人的洋枪洋炮永远都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而装备的问题;黄旭也已经想好了;他决定交给卢文的梦想商业帝国去处理;而且;现在也只有卢文的梦想商业帝国可以为大军办好这事。

    于是;黄旭决定亲自和卢文谈一谈;与他一起敲定这事;而且;他事先也已得到消息;卢文本人此时正在廊坊。

    他让姚大洪打听清楚了卢文的落脚之处;然后选定了时间;便去找卢文。

    本来;姚大洪是想将卢文召来见黄旭的;但黄旭坚持要亲自去找卢文;最后姚大洪没能拗过黄旭;所以只能是由他了。

    挑了个好日子;黄旭便带同姚大洪一起去找卢文;而之所以黄旭让姚大洪陪同前往;是因为姚大洪对卢文的很多事情是相当的熟悉;而且姚大洪出于情报方面的需要;与卢文有过不少接触;二人之间也算是老熟人了;熟人办事一定方便很多;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反倒是黄旭与卢文之间显得更加生份一些。

    二人到了梦想商业帝国在廊坊的分部;姚大洪向掌柜亮出身份牌;要求见卢文。

    掌柜见是军方的人;而且看起来身份还不低;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赶紧去向卢文禀明情况。

    那掌柜没去多久;黄旭二人就看到卢文急步朝他们所立之处而来;他的身后则跟着刚刚去报信的掌柜。

    走到黄旭二人面前;掌柜刚想对卢文说;就是这二位爷要找他;没想卢文却先叫开了。

    “大洪;真是稀客;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有什么急事吗?”卢文一边朝姚大洪抱拳;一边大笑道。

    说完;卢文挥了挥手;那掌柜便退了下去。

    听这话;姚大洪与卢文之间还真是熟得很。

    “卢总;看你说的;没事就不能找你吗;就当是朋友叙叙旧;总行吧。”姚大洪也是笑嘻嘻地道。

    “行;行;当然行;你堂堂情报总管;能与卢某相交;那是卢某的荣幸;卢某更是求之不得;大洪;来;来;里面说话。”卢某热情地招呼道。

    “我今天还带来一位朋友;老实说;是他想见你。”姚大洪故作神秘地道。

    “朋友;谁?”卢文有点意外地道。

    他的眼睛一直停留在姚大洪身上;并没有留意他们原来一起来的有两个人;姚大洪这样一说;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