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天国当附马 >

第314部分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314部分

小说: 回到天国当附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方,你要去可以,但是,得答应朕一个小小的要求。”黄旭还要给东方不惑戴个紧箍咒,免得他到时弄出个不着四际的东西出来,不好收场。

    “皇上,什么条件都答应。”东方不惑一拍胸脯,大包大揽地道。

    只要是让他去,无论黄旭提什么条件,他都是无条件地答应。

    “好,朕的条件很简单,你去可以,但是得跟在朕的身边,一切行动听朕指挥。”黄旭笑着道。

    “大,不,皇上,那有没有仗可打啊?”这才是东方不惑最关心的问题。

    “看情况。”黄旭道。

    东方不惑一听,有些狐疑地盯着黄旭脸看了看,他总觉得自己的大哥是在给自己下套。

    “好,臣答应。”东方不惑将心一横,满口答应道。

    由得他吗,君要臣死,臣能有异议吗,答应不答应都还是黄旭说了算,东方不惑相信他的大哥是为他好,况且,他只要去了,难道还找不到机会打仗吗,去了再说呗。

    两兄弟是各有各的心思。

    “好,一言为定。”黄旭大笑道。

    而东方不惑却越来越觉得自己上了黄旭的当。

    不过,这事也还是就这么定下了。

    庭前会议开完,一切计议已定,大家分头准备。

    而第二天一大早,黄旭便亲自送田小二和王小勇率领的大军回国,至城外三十里方回,然后他又告别了朝鲜自治区总督李元通以及众朝鲜大臣和军民,最后率领一干人等登上无敌舰队的舰只,朝日本本土进发。

    无敌舰队载着太平军的远征大军行进在茫茫大海上,黄旭极目远眺,水光相接之间,他不禁豪情万丈,他相信,此去必能得偿所愿。(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五章 进攻之策略

    太平军的无敌舰队载着黄旭以及第十军团,一个特种分队,还有海军所属的四万大军,总计约二十五万人马,浩浩荡荡地朝日本本土杀奔而去。

    二百只舰船组成的编队在海上疾速开进,声势甚壮。

    经过几天的航行,无敌舰队已经穿过了朝鲜海峡,进入了日本海,也就离日本本土不远了,据探子回报,差不多还有一天的海程,他们就能抵达日本本土。

    日本国此时的国土面积大约有38万平方公里左右,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

    所以,太平军此时进攻的主要目标就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这4个大岛,按照太平军的想法,只要拿下这四个大岛,并搞定日本皇室,那其它小岛将传檄而定。

    而依据进攻的主次之分,太平军拟定的进攻顺序是,九州,本州,四国,北海道,而本州则是这四岛之中的重中之重,因为日本的国都东京就在那里。

    而这几天风和日丽,大海上浪平风息,用水波不兴来形容也不并为过,这样的天气及海况非常适于打仗。

    因而,黄旭命令大军全带开进,务必在一天之内开进到九州岛外,他希望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九州岛,从而抢占此战之先机。

    李鸿章等人应诺,全速前进。

    眨眼之间,半天已经过去了。无敌舰队离九州岛是越来越近。

    黄旭也已经选好了登陆之后的第一个进攻目标,归属九州岛的长崎县。

    长崎,日本所属的名县,大县,人口众多,民风彪悍,其都好勇斗狠,而且,此处是日本国兵源的主要征集地之一,也是日本右翼思想的发源地之一。

    用日本国人的话来说。如要日本灭。除非长崎人死光。

    可见长崎在日本国之地位。

    这也正是黄旭选中它做为自己第一个进攻目标之原因。

    “皇上,据探子回报,再有二十多海里的航程,咱们就可以抵达九州岛。”李鸿章恭敬地向黄旭禀道。

    而端坐在于无敌舰队旗舰上的黄旭听闻此言。轻轻点了点头。然后道:“嗯。命令大军做好准备,随时准备登岸。”

    “是,臣马上就去安排。”李鸿章抱拳应诺道。

    大家都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军师。日本人是否有异动?”黄旭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又些突兀地叫住正准备离开的李鸿章,再问道。

    “禀皇上,日本人尚无异动。”李鸿章如实禀道。

    黄旭不由一愣,有点诧异地道:“尚无异动?不可能吧。”

    黄旭有点不信,这怎么可能呢,自己的大军都打到人家家门口了,人家会没有准备,谁能信这事?

    而且,他虽然口中说的,还有心中想的都是奇袭,但是,黄旭心中比谁都明白,这都有点不可能,试想一想啊,自己一方这么多人,这么大的动静,如何能够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地打日本一个措手不及。

    黄旭自己都有点不相信。

    既然如此,那日本人就应该有那么一点反应才对,可是,他们偏偏在这个时候却沉默了,这是啥意思。

    这其中一定有诈,黄旭想。

    可是,日本人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

    黄旭百思不得其解。

    “皇上,臣原本与您的想法一致,也不相信日本人会如此安静,但探报所反馈的事实却是的确如此。”李鸿章似是知道黄旭会有此一问,所以,他不慌不忙地道。

    日军无备,至少是在这大海上无备,这是探查后的事实。

    “不可能啊,不可能,不可能,如果是这样,你说,日本的海军到哪儿去了呢?上一次的仁川海战并没有歼灭其主力,而且根据情报部的情报,日本的海军主力已经回到了日本,并且它们的实力也已经得到了补充,日本海军不可能放弃海上的抵抗而让我们直接登陆啊。”黄旭直摇头道。

    他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

    “可是,事实就摆在眼前,这又做何解释?”李鸿章摊了摊手,道。

    他也是为此伤透了脑筋。

    “我们莫到给表象蒙蔽了双眼,那可是要吃大亏的。”黄旭长吁一口气,幽幽地道。

    他这前世今生与日本打过无数交道,对日本的秉性了解的可谓是一清二楚,黄旭又怎会相信日本人会如此好心地让出大道给自己直捣他们的心脏呢。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断定,日本一定有所图谋。

    “那咱们怎么办?”一向足知多谋的李鸿章听了黄旭的话,也开始变得犹豫起来。

    “加派哨探,一定要侦知日本舰队的藏身之处,否则,咱们不能贸然而进。”黄旭果断地道。

    敌情不明,他们不能贸然而进,一切还是谨慎点得好。

    必须等到探明情况以后再做决定。

    “那大军是继续前进,还是就此驻泊再定行止,还请皇上示下?”李鸿章见黄旭态度坚决,赶紧又请示道。

    “大军暂时驻泊,等摸清情况之后再行动。”黄旭大手一挥,道。

    黄旭心中总觉得有点不安,他们绝对不能如此冒冒失失去闯进去,否则,真还说不定会吃日本人的亏。

    “是。”李鸿章遵命。

    于是,大军就此在海上暂时驻泊,等待进一步的指示。

    而更多的哨探再一次被派出打探消息。

    可是,经过再探之后,他们仍是得到了相同的消息,日本人并没有异动,日本海军的去向仍然不明。

    怎么办?是等,还是向前进?

    黄旭也有点举棋不定。

    “军师,你说说,怎么办?”黄旭思之良久,又将话头丢给了李鸿章。

    “皇上,死等也不是办法,而且,咱们也耗不起,我们此次进攻日本所带的给养并不多,必须速战速决,所以,不能再等下去了。”李鸿章想了想,道。

    现实情况不允许他们一直等下去。

    也许,冒险进攻是他们现在唯一的选择。

    “嗯,的确如此,军师,你继续往下说。”黄旭也觉得是这个理,他示意李鸿章继续往下说。

    “是,皇上。臣是这样想的,我们可以将整个舰队分成三拨,组成三个分舰队,分批次前进,每个分舰队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互相掩护,然后一个舰队接着一个舰队地登陆。”李鸿章缓缓地道。

    这是个不错的办法,即使日本人设下埋伏,那也不可能将整个无敌舰队一网打尽。

    “嗯,这到是个不错的主意。”黄旭点了点头,对李鸿章的办法表示了赞同。

    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的确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皇上是同意了?”李鸿章紧接着又道。

    他听这意思,黄旭是同意了。

    “嗯,朕准了,不过,这分舰队具体如何分组,你与骆军师二人商量着办,你们是行家。”黄旭又挥了挥手,道。

    “谢皇上,臣这就立马与骆军师议一议,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来请皇上定夺。”李鸿章抱拳弯腰道。

    黄旭又挥了挥手。

    李鸿章心领神会地下去准备。(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计俩

    太平军将二百艘舰船分成三个支队,前面两个支队都是由66艘舰船组成,分别是运输舰33艘,炮舰23艘,护卫舰10艘,而第三支队则是由68艘舰船组成,与前面两个支队相比,第三支队所辖的运输舰及炮舰各多出一艘。

    如此一来,无敌舰队便被分成了规模大小差不多的三个分舰队。

    这三支分舰队被暂称为第一,二,三支队,第一支队的指挥官为李鸿章,第二支队的指挥官为骆秉章,第三支队的指挥官为黄旭。

    本来,众人意欲推举第十军团的军团长李秀成临时出任第三支队的指挥官,但是,黄旭却亲自请缨担纲指挥官,他金口一开,众人也拗不过,只能同意了。

    于是,出于安全考虑,第三支队要比其它两个支队多出两艘舰船,并将第三支队放在最后的位置进行严密的保护。

    说什么黄旭都是堂堂帝国的皇上,其安全岂能儿戏。

    而按照部署,无敌舰队的三支分舰队以两种编队方式向前挺进。

    一种是扇形编队,即第一支队突前,居中,第二支队稍稍拖后,居左,而第三支队则与第二支队平行而进,居右。

    如此编队而行,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可以防范日军突然的偷袭。

    另一种是垂直编队,即第一支队突前,第二支队紧随其后,第三支队处在最后一位,三个支队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但仍然是在一条水平线上。

    这种编队的好处在于可以增加编队的机动性,分散敌人打击的范围,以免被敌人一网打尽。

    而无敌舰队在行过的过程中,则是不断地变换编队方式,以期达到迷惑日本人之目的。

    就这样,无敌舰队又有惊无险地又前进了十数海里,日本的海岸线已经在望,九州岛即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长崎县也将暴露在太平军的面前。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美好。

    可是,越是在这个时候。黄旭。李鸿章等人的心中却是越来越不安,因为,日本人表现的确是太安静的,安静的让他们感到可怕。

    这可不是日本人的性格。

    在这种情况下。黄旭与李鸿章等不得不命令全军戒备。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以防日本人的偷袭。

    因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日本人最擅长,最喜欢使用的战术就是不要脸的偷袭。

    太平军不仅要防攻击。而且更要防日本人的偷袭。

    而且,越是在接近目标的时候,越是要谨慎。

    于是,在小心谨慎的氛围之中,无敌舰队小心地前行,密切注意着周围的一切变化。

    “轰!”

    一声突然而来的巨大响声打破了这持续的平静。

    而紧随着这巨大响声而响起的是一阵巨大的吼叫声,而且,这吼叫声中分明还充斥着一丝惊恐。

    李鸿章站在第一支的旗舰上面举起望远镜朝发出响声的地方望去,他发现,在他率领的第一支队里面,有一艘运输舰起火了,而那阵吼叫声便是舰上的太平军将士嘴里面发出的。

    显然情况不是很妙。

    就在他准备命人查明情况的时候,又一发炮弹在他旗舰旁边的海面上爆炸,而因炮弹爆炸而激起的涛天巨浪溅了李鸿章一身。

    他忽然间明白了。

    敌袭!该来的还是来了!

    日本海军终于出现了。

    这时,大批日本海军的舰船出现在了李鸿章的眼中,其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李鸿章所率的第三支队所辖舰船之数。

    面对如此情况,李鸿章紧急命令第一支队的所有舰只成战斗队型展开,炮舰在前,护卫舰在后,将运输舰保护在后。

    而且,他在仔细地观察了日海军的情况之后,觉得情况很严重,所以,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让运输舰先行登陆。

    运输舰上运送的太平军将士在海战中是最脆弱的,他们最易受到敌方的攻击,所以,也只有在登陆之后才能保证舰上人员的安全。

    所以,那艘起火的运输舰在舰上大火被扑灭之后,便在一部分炮舰及护卫舰的掩护下连同其它运输舰一起急速朝九州岛的方向开进。

    而与此同时,不断有炮弹在海面上爆炸,日本海军的炮舰集中火力向无敌舰队发动了的猛烈的攻击,看那阵势,他们是想一举将李鸿章率领的第三支队给吃掉。

    李鸿章所率的炮舰则是极力抵抗,特别是配备大口径火炮的炮舰对日军舰队进行了有力的还击,但奈何无敌舰队心有牵挂,心中担心着运输舰的安全,放不开手脚,一时之间,他们只能被日军压着打,彻底陷入了被动之中。

    而且,如此形势照此发展下去,李鸿章率领的第三支队可就危险了。

    而令李鸿章始终想不通的是,这日本海军自始自终又是隐藏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太平军派了那么多哨探都无法侦知其的藏身之处,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让这些日本人在自己身后打了黑炮。

    原来,日军海军在伊藤博文的安排下,由户木孝允指挥,在无敌舰队从朝鲜民族自治区仁川港拔锚的时候,就躲进了一处离九州岛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