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天国当附马 >

第384部分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384部分

小说: 回到天国当附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追杀英军主力的任务则交给了西路军副统率东方不惑,他麾下的将领包括崔敏,保平安,吕擎天,李秀成,陈玉成,罗大纲,李世贤。韦俊,林凤祥,李开芳等人;当然,特战队的一部分也加入到了西路军,展开对英军的追杀。

    看来这一次太平军是决定要对英军赶尽杀绝了。

    是啊,不趁此机会将英军杀绝,那还留待他们往后再作怪吗?所以,这次由东方不惑领衔。出动最精锐的力量对他们作战。

    而英军在达成目的之后,也是立即就撤退。他们在蒙哥马利与华莱士的率领之下,开始了逃亡之旅,而这段旅程并不轻松。

    而这一次对太平军最有利的是,东方不惑有可资利用的骑兵,蒙哥马利一世没有。

    英军的铁骑已经有二万人已经葬身在太平军的刀下,而剩下那一万人也是在驻地驻守。所以,此时逃亡的英军之中并没有骑兵跟随,而太平军就不同了,太平军可是足足有几个骑兵军团,好几十万人。除了已经被派出随曾三作战的五万重骑以及丧命在英骑手中的那几万轻骑之外,其余骑兵主力都还在。

    而骑兵早已在战场上证明了他们的地位。

    所以,东方不惑在追击之初,针对英国人没有骑兵的弱点,向其逃走的方向派出了轻骑,而且是整整十四万轻骑,足足是英军的两倍还多。

    而用两倍的骑兵去对付七万的英军步炮兵,那简直就是不对称的战斗。

    而东方不惑要的这是这种不对称。

    而且,东方不惑此次派出的是轻骑,而不是战斗力最为强悍的重骑,要的就是采用雷霆手段,快,准,狠地一次性将英军解决。

    而蒙哥马利在发现太平军的轻骑之后,那是大惊失色,太平军竟然抓住了他的这个弱点,用骑兵对其展开攻击。

    英军危险了。

    他面色苍白地望向华莱士,咽了咽口气,道:“华莱士,你听,骑兵,太平军的骑兵,恐怕有不下十几万人,怎么办?”

    听着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蒙哥马利一世慌了,言语之间,更是对此心生惧意。

    华莱士当然也知道太平军的骑兵来了,但他表现的却是颇为的冷静,虽然他心中的害怕也许比蒙哥马利尤甚,但他知道害怕解决不了问题,所以,何必要怕呢。

    “司令官,恐怕咱们不得不走最后一条路了。”华莱士闭上眼睛,道。

    他的脸上露出痛苦之色,说出这样的话来,想必他内心也很痛苦。

    可是,是什么事可以令华莱士如此痛心呢。

    “你是说…。。”蒙哥马利一世一听,脸色大变。

    他当然知道华莱士的话中意所何指。

    而静思片刻之后,蒙哥马利又摇了摇,道:“不行,我们不能这样做,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那咱们都成了大英帝国的罪人。”

    蒙哥马利是个非常自傲之人,而且身为英国的贵族,他不愿意拿家族以及个人的声誉冒险。

    所以,对于华莱士的提议,他是回绝了,他觉得这行不通。

    “司令官,如果单从感情上说,我与你感同身受,但是,在如今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会有更好的办法吗?”华莱士并没有迎合蒙哥马利的观点,而是直言讳地道。

    这本就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可是,不这样做,行吗?

    “这……”蒙哥马利无语。

    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啊,除非他自己想死,如果不想死,就必须认同华莱士的观点,按他所说的去办,否则,只有死路一条了。

    “司令官,不要再犹豫了,保命要紧,而且从长远来看,我们还有整个印度的利益需要兼顾,如果我们将所有的赌注都押在这一场战斗上面,那就极其不明智了。”华莱士继续剖析道。

    华莱士不亏是蒙哥马利手下的第一谋士,看起问题来就是与众不同。

    而他如此一说,蒙哥马利一世便醒悟了,是啊,何必纠结于这一场战斗,他们今日低头认输,来日再整军来与之战过,将今天的场子给找回来,那也未尚不可。

    这是一个系列的战斗,不能以一场战斗的胜利来定胜负。

    于是,蒙哥马利一世也想通了。

    “唉,你说的固然有道理,但是,如果要下决定舍弃这些,我心中还是有所不忍,毕竟这些可都是我们在印度安身立命的根本啊。”蒙哥马利语带无限的无奈道。

    不是到了这一步,他怎又会这么做。

    “理解,非常之理解,还望司令官为大事计,早做决断。”华莱士在表示理解的同时,也在一旁催促道。

    这个决定能下得快一时,那就是一时,而现在时间宝贵,再也拖不起了。

    “好,华莱士,就按照你说的办,你去下命令吧。”蒙哥马利一挥手,背过身道。

    他实在是不愿意面对这个结果。

    而华莱士受令,转身前去布置。(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八章 没追上

    太平军轻骑由“疯狗”陈玉成率领,朝英军逃跑的方向奋勇追击。

    如果计算一下时间,想必要不了多久,他们将会追上英军,只要一想起能够肆无忌惮地大肆斩杀英军,陈玉成便是热血沸腾。

    于是,他率军又向前追赶了一段时间,突然听见炮响,然后便见前锋营统领策马匆匆朝他赶来,然后报说遭遇英军炮队,措手不及之下,损失惨重。

    陈玉成一听,大怒,急问是怎么回事。

    统领报说,他们的先锋在追击的过程之中突遭敌人炮火的攻击,损失惨重,由于敌人的炮火太过于猛烈火,现在前锋营已经停止追击,等待陈玉成的命令。

    陈玉成已是一肚子的火,又听说前锋营停止追击,他更是火冒三丈,他大声质问前锋营统领为何要停止追击,而前锋营统领当然知道陈玉成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不敢反驳,只能是唯唯诺诺地聆听臭骂。

    而等到陈玉成骂够了,前锋营统领这才再请示道,是不是继续追。

    陈玉成虽然疯,也没有疯到不惜将士性命的地步,他令大军暂停行动,然后令前锋营想办法在短时间之内搞定拦在他们面前的大炮。

    前锋营统领得令,前去安排。

    而与此同时,陈玉成又令人前往侦察,看看是否还有其它路可以绕道而行,但是,侦察的最后结果是,前面是华山一条路,没有其它路可走。

    换句话说,他们必须搞掉前面的大炮,否则,他们这只能停留在这动弹不得。

    这显然对太平军很不利。

    而陈玉成获此信息。心中更是焦躁,他不停地派人催促前锋营,命令其不论付出何种代价,一定要马上解决掉那些惹人烦的大炮,如果前锋营没办法,他就要亲自上了。

    陈玉成的话既然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前锋营还能说什么,只能不惜一切代价地拿下这些拦路虎,为大军的前进扫清障碍。

    终于,前锋营最后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之后,终于搞定了英国人的炮队,太平军骑兵得以继续向前。

    而这一路之上,英国人设下了重重障碍,用以阻截太平军骑兵向前冲击,正因为此。太平军每过一关,都要浪费不少时间,但也会干掉相当多的英国人。

    太平军轻骑就这样一路奔,一路杀,几乎是奔了一路,杀了一路,这才清理完了英国人所设下的重重阻拦,但是。最后还是没能追上蒙哥马利一世与华莱士。

    那么,蒙哥马利一世与华莱士究竟去了哪儿呢。

    而根据探报。蒙哥马利一世与华莱士已经安全地返回了英印联军的驻地之中。

    陈玉成听报之后,那简直是有吐血的冲动,很明显,他被这两个英国佬给骗了,而一气之下,他真想将这两个英国佬给生吞活剥了。

    可是。如果用他所率的骑兵去攻打英印联军的驻地,那就是傻蛋,陈玉成虽然生气,但他不会鲁莽地去这样没品的事。

    所以,陈玉成只能令大军暂停行动。并派出侦骑继续打探消息。

    同时,他将现时的情况飞报东方不惑,等待进一步的指示。

    而蒙哥马利一世与华莱士之所以能顺利逃出,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除了他们自己的亲卫队之外,此次跟随他们出战的全部英军都完蛋了。

    原来,华莱士当初向蒙哥马利提出的建议就是,牺牲掉那约七万英军的性命,以换取他们可以安全地逃回驻地。

    这个建议的确过于大胆,甚至于有点残忍。

    如果要这样做,的确是需要勇气。

    可是,他们最后还是这样做了,以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样做了。

    不过,话得说回来,这两个英国人也确实不简单,壮士断腕不是谁都是说到又做到的,可是,他们能,而且做得如此绝然,的确让人不得不佩服。

    总之,他们利用这七万英军,在太平军轻骑前进的道路上设下了层层障碍,以延缓太平军轻骑前进的速度,从而为他们的逃跑赢得了时间。

    最后,他们顺利逃出,而英军却都玩完了。

    这就是为什么华莱士会说,为了整个印度的利益,他们只能如此而为。

    不错的理由!

    而在蒙哥马利与华莱士逃回驻地之后不久,阿里汗与辛格也到了;不过,他们二人是独自逃回来的,连亲卫队都给败光了,说起来,他们比蒙哥马利二人更惨。

    而说起这败仗的经过,几乎与蒙哥马利二人是如出一辙,不过,他们比蒙哥马利的遭遇要有过之而无不及,算起来,也可谓算是一波三折,他们先是被左宗棠所逼,无可奈何之下,便奋力反抗,不得不丢下三分之一的人马而逃脱,然后又遇到了曾三所率太平军重骑的袭击,又是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马,最后以为可以带着最后剩下的三分之一退回大寨,可没曾想被黄旭所率的预备大军的前锋给逮了个正着,一番攻打之下,印军剩下的那点人马也赔光了。

    要不是阿里汗与辛格趁乱跑得快,恐怕他们也回不来了。

    可是,曾三率重骑伏击,这还说得通,因为他们早就有安排说要伏击英印军,从而将功折罪,但是,黄旭的预备大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不是率军诱敌去了吗。

    原来,黄旭在诱敌完成之后,便把攻击的任务交给了东西两路大军,而他自己则率领预备大军直扑英印联军的驻地,准备拿下驻地,再与其它两支大军会师。

    谁料他尚未赶往英印军驻地,英印军已然败了,而他也正好赶上败于太平军之手的印军,也就趁机凑了个热闹,杀了印军那剩下的三分之一的人马,也算是过了一把瘾吧。

    而除此之外,那仍然被围的二十万印军,自然也无法逃脱被围歼的命运。

    这一战,英印联军损失惨重,包括那死去的二万英骑和七万其它英军以及五十一万印军,英印联军一共损失了大概60万人马,的确算得上是空前的惨败,而英印联军也从未有遭受过如此巨大的损失。

    而在蒙哥马利等退回驻地之后不久,黄旭等人率领的三支大军也紧随而至,最后顺利会师于英印军的驻地之外。

    可是,与前次会师不同的是,前一次,英印军尚有与太平军抗衡的资本,但这一次,他们却只能躲在驻地之内苟言残喘了。

    事实变幻之快,着实让人意想不到。

    而太平军一方此时实力强劲,已不需要再有太多的顾虑,所以,黄旭不打算再筹什么谋,划什么略,他直接下令强攻英印军的驻地。

    而面对太平军的攻击,驻地内的英印军凭借坚固的工事,充足的粮草和武器硬生生地打退了太平军好多次的进攻,将驻地的防守给稳定了下来。

    而强攻不利,太平军也只能暂时罢战,再想其它办法攻破英印军的防守,夺取这处驻地,从而结束这绞肉机般的阿卜杜拉大会战。(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九章 英印联军撤

    在随后的进攻过程中,黄旭与众将商议出不少办法。

    比如,采用挖掘地道的方式进攻,这是一条不错的计策,如能成功实施,那必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地道才挖到一半,就被英印军发现了,并因此白白葬送了几千太平军性命。

    而一计不成,又再生一计,如,太平军直接利用超强的火炮攻击能力,对英印联军的驻地进行无差别以及饱和式的攻击,但是,英印军对此也早有准备,他们在驻地内修筑了大量的掩体,专门用来应付大炮的攻击,炮火一来,他们便躲进掩体,而炮火一停,他们想干什么就照样干什么。

    如此攻防之下,太平军的进攻仍是毫无起色,黄旭不禁有点生气,试想,直打他来到这个时代,他所经历的大小战役已不下几百次,坚城保垒更是遇到过不少,可最后无不是攻而下之,但如今,他的百万大军却受阻于这样一个弹丸之地,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他还真不相信攻不下此地。

    所以,黄旭给大军下达了死命令,如果能想出好办法,那就用好办法,如果想不出好办法,就直接强攻,不间歇地强攻,直到攻下敌人的驻地为止,无论如何,他们必须短期之内攻下英印军的驻地。

    黄旭就不相信了,英印军能耗得过强大的太平军。

    而黄旭一生气,众将震肃,纷纷请求死战,然后,太平军便在曾国藩的指挥下,轮番对英印军的驻地展开了攻击。

    而在太平军不间断的攻击面前,英印军驻地终于被攻破。但是。当太平军攻入城中的时候,却发现英印军的主力大军已经提前撤离了。

    原来,在太平军最后这拨进攻当中,蒙哥马利一世只留下了五万印军守城,而在此之前,他已率主力大军撤出了驻地。并朝大本营新德里退去。

    这一切都是计划好的,蒙哥马利算好了能抵挡住太平军的多少次进攻,而在此之后,他们就为直接撤退,当然,这个撤退是隐蔽的。

    所以,他们在顶住了太平军最强大的几波次攻击之后,便趁机将主力撤退,当然。他们也留下了五万人,目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