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天国当附马 >

第410部分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410部分

小说: 回到天国当附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是有意与斯奇科夫逗趣来着。

    而斯奇科夫一听此话,那是傻了眼,怎么,这帐怎么算,没有日期,没有目标,干候着,如果古塔沃夫终其一辈子都不出题,那他不是要一辈子都候着,那怎么行。

    斯奇科夫有点难以接受。

    “怎么,不愿意?”古塔沃夫趁热打铁道。

    他当然已经看见了斯奇科夫脸上的难色,所以,他得加把劲,争取一举将其拿下。

    “这,这,大人总要给了期限吧,也让我心里有个底。”斯奇科夫退而求其次地道。

    没有个期限,心里就没个底。

    可是,古塔沃夫偏偏就给不了这个期限,他要的就是无限期的,如果这三件事随便就让斯奇科夫给办了,那他费这么多劲与其呛个什么劲。

    “没有期限,随时。”古塔沃夫摇了摇头,面无表情地道。

    他现在不是在跟斯奇科夫谈条件,他是在给斯奇科夫机会。

    “啊,这样啊…。。”斯奇科夫满脸失望地道。

    他真的是很失望,可是,他又没有办法,难道他能拒绝吗,当然,他也能拒绝,但前提条件是,他不想接他母亲出去了。

    而与其母亲的自由相较,他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所以,条件,他答应,无论什么苛刻的条件,他都答应,更何况,古塔沃夫的这条件已经相当优惠了,无论怎么说都只是让其做三件事,三件事而已。

    “怎么,不同意?”古塔沃夫面色一变,颇有些不愉地道。

    他已经给足了斯奇科夫面子,如果斯奇科夫仍是不答应的话,那他也不会再客气,而他要斯奇科夫做的就不仅仅是三件事了,而可能是三十件,三百件,他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而斯奇科夫见古塔沃夫有暴怒的迹象,心中一紧,赶紧道:“愿意,愿意,我愿意为大人办这三件事,没有期限。”

    有些时候不来点硬的就是不行,古塔沃夫想。

    而古塔沃夫在得到斯奇科夫三件事的承诺之后,那是高兴坏了,他热情地用丰盛的午宴款待了斯奇科夫母子二人,然后恭敬地将他们送出府去。

    望着远去的母子二人,古塔沃夫再一次得意地笑了。

    而这一次,他终于得偿所愿。(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四章 争斗升级

    斯奇科夫的问题如愿解决,古塔沃夫以斯奇科夫的母亲做为筹码,换得了斯奇科夫承诺为其做三件事,这足以让他感到满意。

    而且,古塔沃夫是说不出的开心。

    而通过此事,他更是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有一个神一样的队友为你出谋画策,你将会省很多事,而且很多事情做起来往往会事半功倍。

    古塔沃夫很庆幸有卢文这样的人物在身边辅佐他,而通过此一件事,他对卢文是愈加的信任,更引其为最重要的心腹。

    而卢文玉成此事之后,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本来,咋一看起来,取实力对比,古塔沃夫似乎与朱可夫是不遑多让,最多也就是半斤八两的样子,可是,朱可夫是皇储,占领着道德高地,所以,如果论综合实力,朱可夫比古塔沃夫真的要强一些,况且,朱可夫是以军事力理作为根基的,而古塔沃夫则完全得不到军队的支持,两相一比较,古塔沃夫的弱势地位很快便显现了出来。

    军事实力是硬实力,在任何时候都有着改变一切的力量,所以,如果没有军事实力做为支持,那古塔沃夫便很难在与朱可夫的较量当中与之相持,一旦古塔沃夫一触即溃,那卢文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俄帝国也不会受到想象中那么大的损失,这对中华帝国对俄作战的计划是很不利的。

    所以,卢文一直秉乘的策略就是,将双方的力量尽可能地保持在一个均衡的水准之上,谁弱那就利用自己双面间谍的身份帮谁,只有势均力敌的对手才能斗个两败俱伤,从而让站在背后的中华帝国这个渔蓊得利。

    这也是为什么卢文会一直想尽办法帮古塔沃夫拉来军方重臣支持的原因。

    只有古塔沃夫力量增强了。他才有实力与朱可夫斗个你死我活,才能很好地配合卢文的计划加以实施。

    这一切都在卢文的算计之中。

    现在斯奇科夫成了古塔沃夫手中一枚重要的棋子,这让古塔沃夫腰杆硬了不少。

    而自从有了斯奇科夫的投效之后,卢文便鼓动古塔沃夫向朱可夫发动进攻。

    首先,古塔沃夫是找碴。

    他以调查贪污为名,将手伸向了军队。他对外宣称,有人告密,军方中有人收受巨额贿赂,向对敌国传递重要情报,而且他们声称已经掌握了重要证据以及锁定了相关嫌疑人。

    如果此事属实,那不仅仅是贪污那么简单了,而是一件通敌卖国的大事件。

    这种事谁都不能容忍。

    朱可夫当然不通容忍有人将屎盆子扣到自己人头上,那不是间接在说他识人不明吗,这显然是让人不可接受的。

    朱可夫绝不答应。

    所以。在第一时间,朱可夫站出来进行了反驳。

    他声称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事,一定是古塔沃夫等人搞错了,这是污蔑。

    借此事,两大阵营之间又开始了口水战,一时之间,唾沫横飞,骂声一片。

    最后。连沙皇都惊动了。

    如若在平时,老沙皇是很少会管这些锁事的。自从皇储之位定下来之后,他已经将很多的权力交了出去,除了军国大事,其它事情他很少过问,当然,也并不是说他对帝国就失去了控制。而是他只管大事,不再管小事,这重心小小的转移,反而使他对帝国的控制增强了。

    现在,两大阵营所争吵的核心话题涉及到通敌卖国之事。那就不能等闲视之了。

    虽然这可能是有人故意虚张声势,但是,一旦让此风形成,那对帝国也是非常不利的,沙皇不希望自己失去对帝国的掌探。

    所以,他必须站出来表明立场。

    当然,表明立场并非拉偏架,他得站在中间,不偏不倚,只是客观对此事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让人抓住他的话柄进行曲解,从而为己方造势,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总之,这事要查,而且要严查到底,这就是沙皇的态度。

    沙皇的态度一出来,两大阵营吵得更汹了。

    这办案就得确定主办人啊,谁来主办此案呢,这又是一个难题。

    双方僵持不下,互不相让,为争取主办此案倾力呐喊,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局势一片混乱,再如此搞下去,那就太不象话了,所以,沙皇此时又不时失机地站了出来,他觉得此时需要一个裁判,而他就是这个人。

    沙皇说了,此时交给首相古塔沃夫处理,至于为什么不交给失可夫,那是因为涉案人员是军方的人,朱可夫要避嫌。

    所以,此案的调查工作最后又落入了古塔沃夫手中。

    而古塔沃夫一朝得偿所愿,那是意气纷发,特别是他这一次在朱可夫手中抢下了这主办之位,那更是士气大涨,调门也随之高涨了起来。

    而朱可夫在听得沙皇了旨意之后,本来高昂的士气为之一滞,他们知道已失先手,在这一局中,他们又落在了朱可夫的后面,如想挽回局面,他们只能另想它法了。

    而从这一件事上,更说明了一件事,沙皇的权威确实没人敢挑战,即使象朱可夫这种身居皇储之位,实力雄厚之人,在沙皇的旨意之下,也只能俯首听命。

    谁要是敢对沙皇的意见存有异议,那不是找不痛快吗。

    权威是不容挑战的,所有涉事人员都是心知肚明。

    所以,沙皇旨意一出,尽皆俯首听命。

    而在这第一回合的较量当中,古塔沃夫暂时领先。

    但是,领先并不代表全面的胜利,双方之间的主事人心里都非常明白,古塔沃夫是想借此事往朱可夫身上泼脏水,以此来动摇朱可夫这个皇储的根基,可是,朱可夫又岂是善与之人,他会束手就擒吗,当然不会,而且,他不仅不会束手待查,他还要反击,从而让古塔沃夫下不了台,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朱可夫要让古塔沃夫明白,他可不是那种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既然古塔沃夫敢出招,那他就得让朱可夫长长记性,让他记住他针对的是什么人。

    有些时候,教训是必须要给的。

    于是,双方都磨拳擦掌,等着接下来的大战。

    而至于挑起此事的古塔沃夫一方,此时却突然安静了下来。

    没人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干什么,就这么突然的就停了下来,就好象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这让朱可夫一方更加谨慎小心。

    而不会叫的狗往往是最会咬人的,古塔沃夫的突然安静只能说明他在聚集更为强大的力量。

    而这,朱可夫不可不防。

    于是,在这无声的战场上,双方人马又开始了无声的较量。(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出奇招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古塔沃夫派的沉默是为了积蓄力量,从而给予朱可夫派致命一击。

    可是,古塔沃夫派所说的军方中有人通敌卖国,这到底是他们在捕风捉影,故弄玄虚,还是说确有其事,很多人都带有疑问。

    事实上,确有其事,古塔沃夫派已经掌握到了不少证据并确认了嫌疑人,他们之所以没将这些人都咬出来,就是为了借此迷惑朱可夫派,让他们摸不清底细,从而钓出这些小虾米后面的大鱼来。

    古塔沃夫相信,只要能搞到一条大鱼,那就是对朱可夫最沉重的打击,所以,先不管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可能,古塔沃夫就必须做这样的安排。

    这是打击朱可夫最好的机会。

    而这涉案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呢,竟然激起双方如此大的反应。

    这些人正是来自于朱可夫所辖的西部军区。

    朱可夫在被确认为皇储之后,并没有立即离开西部军区,他仍然在西部军区供职,只不过以前是全职,现在是兼职。

    他之所以如此做,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控军队。

    而当他听说古塔沃夫竟然将手伸到了他的西部军区,那真是暴跳如雷,他狠不能一刀宰了古塔沃夫,但是,虽然怒,但他没有鲁莽行事,他已经不是那个遇事冲动的的军人了,他现在是皇储,凡事都得三思而后行,如果他贸然行事,不免会坠入古塔所设的陷阱之中,所以,他没有直接杀到古塔沃夫的府上去。

    显然上次的牢狱之灾让其长了不少记性。沙皇对其的磨炼也初见成效。

    可见,还是沙皇看得远啊。

    不过,朱可夫忍一时,忍冲动,不代表他就不反击,他现在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群人,如果连自己下面的人都不能维护,他将来还怎么做沙皇,还有什么人会依附于他。

    所以,反击是必须的。

    当然,他不能做这出头鸟,他现在是皇储,自会有人帮他去做这些冲锋陷阵之事。

    于是,这便有了后来的针锋相对。

    但是。现在对朱可夫不利的是,他不知道古塔沃夫手中到底掌握了多少信息,他针对的具体又是哪些人,这些东西,古塔沃夫并没有直接透露出来。

    这让朱可夫很被动。

    他现在能做的只能是,一方面尽力从古塔沃夫手里挖出一些有用的信息出来,另一方面,加紧在内部排查。看看能不能挖出一点有用的信息。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双方都没有消停,都在做着对垒的准备。

    在确定主办人员的一个星期之后,古塔沃夫终于出手了。

    他是借着主办人的东风出手的。

    而此案沙皇指定的主办人正是古塔沃夫自己。

    首相亲自来督办此案,可见沙皇对此案的重视。

    不过,这对朱可夫一方来说,实非好事。

    古塔沃夫派人去西部军区点了三个人的名。并要求他们协助调查,虽然朱可夫老大不愿意,但人家是奉旨办差,你能怎么着,即使是不愿意。那也得配合。

    所以,西部军区负责情报收集的三个校官被交了出去。

    而办案人员一走,古塔沃夫也马上开始从内部对这三人进行调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古塔沃夫既然要找这三人,那说明这三人肯定是被古塔沃夫抓到了痛脚,否则,他也不会指明道姓要这三人。

    朱可夫手下的人办事效率很高,半天时间不到,便将这涉案三人调查了个一清二楚,就连他们祖宗十八代的一些不被广为人知的事都查了个清清楚楚。

    不过,结果令朱可夫的心情很复杂,他不知道是应该失望好,还是应该高兴才对,按理说,他应该高兴,因为他手下的人被证实是没问题,他也就不用担心有其他人会受到牵连了,可是,他又有点失望,如果这三人没有问题,那古塔沃夫是吃饱撑着没事干,寻人穷开心,肯定不是,古塔敢这么做,那他就必定有所倚仗,如果这三人存在问题,那他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早做一些准备,以应付古塔的攻击,如果这三人没问题,那他反到是有点不知道怎么办了。

    在经过与手下众人商量之后,朱可夫决定还是按兵不动,然后静观其变再说。

    而古塔沃夫到底是为什么要拿这三个人开刀,难道他们真的就是通敌卖国的那些人,如果证据不足,他又怎么动那三个人,当然,理由很动听,他是请那三人回来协助调查。

    那么,是不是说古塔沃夫就已经胜券在握了呢

    恐怕只有古塔沃夫自己知道,也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这不,三人个被请回来了之后,古塔沃夫便与卢文商议开了。

    “卢总,人已经请回来了,咱们下一步怎么办?”古塔沃夫摊开双手,面有难色地道。

    主意是卢文出的,而他已经照办了,接下来的这戏怎么演,当然得问正主,他是毫无头绪的,这解铃还是系铃人。

    而古塔同样相信,卢文一定不会无的放矢,他这样做,一定有着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