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金牌小书童 >

第389部分

金牌小书童-第389部分

小说: 金牌小书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已经打定主意,他却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就算出兵,大唐就能打得赢么?若是败了,损失掉十万雄狮,那可是连他都承受不起的代价。他会被整个齐国唾骂,成为遗臭万年的昏君!
    虽然他现在已经是了,可最起码,他还没有这种觉悟。
    心乱如麻的李玉一筹莫展,而为了利益分成两派的臣子七嘴八舌地痛陈利弊,更是让他举棋不定。
    他总以为再过几天就会想到两全之策,却没想过自己只想占便宜不想吹亏,无论多久也不会有一个理想的答案。
    更何况,唐安也不会给他充足的时间。
    一想到那个二愣子特使,李玉便气不打一处来——他怎么能如此冲动?怎么能如此粗暴?他难道不知道,大唐一行人这么一走,会让全天下怎么看待齐国朝廷、怎么看待他这个皇帝么?
    他们会认为齐国无德、见死不救,那块小心翼翼维护的“仁义”招牌,将会成为全天下的笑柄!
    更可怕的是,外国使臣愤然远离,甚至还要挥刀硬闯,对于以仁治国的大齐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耻辱!
    他不会想唐安为何会选择这条路,只会觉得他让自己难堪,让大齐蒙羞!
    悲哀的是,哪怕他现在满心愤怒,却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敢动唐安分毫,反而要用怀柔的手段去安抚他,在民间维系住“仁义”的名声。
    戴着面具的虚伪之人,才是让原本的强国衰弱至今的本源。
    正想着该如何消解唐安的怒气,马车已然来到西城门。
    见陛下亲临,百姓们大惊失措。身着甲胄的宫廷侍卫挥舞着冷冰冰的武器开到,在无比拥挤的街上硬生生地开辟出了一条路。
    张同舟看到了皇帝的御撵,简直如同见到了救星,暗暗松了一口气。
    方才他一直在和唐安磨嘴皮子,企图拖延时间。听到唐安列举了一条条大道理,瞧瞧人家视死如归的决心,再看看周遭百姓们态度的转变,连他自己都觉得臊得慌。如今陛下亲临,总算卸了他肩头的担子。无比恭敬地行了一礼过后,他便老老实实站到了一边,化身成了空气。
    李玉下了御撵,故意摆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模样,吃惊道:“寡人惊悉城门出了大事,不想竟然会是特使你引发的骚乱。这些天来寡人一直将特使奉为上宾,特使却这般让寡人难堪,所为何由?”
    唐安根本没有下马的意思,也没了和他虚与委蛇的兴致,冷冷一笑,道:“唐某因何做出这种决定,陛下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
    李玉眨眨眼,故作茫然道:“特使这话怎么说?”
    “到现在了,陛下还有心情和我打哑谜么?”唐安嘴角牵起一丝不屑,对着周遭百姓朗声道:“各位齐国的乡亲,我乃大唐特使唐安。我们一行人千里迢迢来到大齐,乃是久仰大齐‘仁义’的名声,以为同为华夏子孙,齐国可救我大唐陷入危难之际,解救万民于水火——可是结果呢?”
    不要低估百姓们的八卦能力。唐安他们因何前来,老百姓们早已知悉得一清二楚。原本见凤之瑶和柳倾歌比舞时,齐王对唐安如此重视,众人还道从事已是板上钉钉。可听唐安的意思……貌似出了什么岔子。
    想到有机会探听到朝廷秘闻,百姓们的八卦之火又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他们毫不怀疑唐安这番话的真实性,因为人家本来就占据劣势,又是抱着求人的目的前来,若非朝廷给出的答复不能令人满意,他们何须表现的如此极端?
    唐安见众人瞪着一双双好奇的大眼睛看向自己,心中暗喜,表面却无比愤慨地道:“唐某已经把道理说得很清楚了:西域的胡人大举来袭,我大唐内忧外困独木难支,绝非夏国敌手。而夏国狼子野心,若是吞并了我大唐,下一步齐国必定也难以幸免!他们就像草原上的狼,凶狠,贪婪,永不满足!陛下一定要等到胡人大军兵临城下才会幡然醒悟么?他们会借助大唐的土地和财富休养生息,学习中原文化壮大自己,待到来日再战齐国之时,你们拿什么对抗如此强大的敌人!”
    唐安这番话说的大义凛然,冷酷的眼眸扫视一周,发现百姓们眼中尽是惶恐。
    身为“上国”之民,齐国人打从心底看不起夏国胡人。在他们眼中,那些人粗鄙野蛮不堪教化,是最劣等的民族。但同时,他们又异常惧怕这些野人,因为无论在文献还是在他们的想象中,胡人都是凶神恶煞、茹毛饮血的怪物。
    如果唐安不提及这些,他们很多人恐怕不会想到自己能过眼下的太平日子,是因为他们的西面有一个国家替他们承担了抵抗外族的痛苦。
    而现在,这个国家已经快要倒下了。当他们发出求援信号时,身为邻国的齐国却选择了视而不见!
    齐国朝廷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难道要放任一个友好的邻邦倒下,眼睁睁看着一个可怕的敌人崛起么?
    糊涂!荒唐!
    李玉被他说的脸上阵红阵白,见周遭百姓都向自己头来质疑和愤怒的目光,紧张道:“这个……唐使误会了……”
    “误会?不见得吧。”唐安脸上嘲讽意味更重,他指了指随自己前来的这些弟兄,道:“这些人都是我的手足亲人,他们之所以选择放弃去战场而陪我来到这里,是因为想要为钟爱的国家出一份力。可是呢?他们没死在战场上,却把命留在了这里!”
    说着,他遥遥指向西面,大声道:“就在那座皇宫里,有一群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丝毫不顾全大局!他们不希望我们借到雄兵,只希望我们和夏国继续厮杀下去,而齐国则可以坐享其成!他们天真的以为我们可以和夏国不断消耗,殊不知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们怎么可能抛弃尊严跑到这里来借兵!!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悍然出动杀手,几次三番想要把我们杀个干净!!可怜我的那些兄弟,没有用鲜血换来几个胡人的头颅,却倒在了你们齐国内部的尔虞我诈上!!”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在百姓们心中,他们是儒家文化的继承者,理应本着“仁”字兼济天下。而且诚如这位大唐特使所说,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哪知道表面光鲜的朝廷居然会有如此可怕的一面——杀手?那是齐国该有的群体么?难道百姓们所以来的国之贤臣,就是这么一群鼠目寸光的东西?
    许多人瞪着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李玉,似是想从他面部表情的变化,来判断他们所信任的朝廷是不是真的如此黑暗。
    唐安这番话,无异于打齐国朝廷的脸了。他们一直刻意营造的儒沐形象,在几句话间顷刻坍塌。
    李玉面色大窘,却为了维护朝廷脸面,道:“唐使此言差矣,那些杀手绝非——”
    “绝非朝廷的人,是么?”唐安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道:“陛下,都不是三岁小儿了,有些话你知我知即可。不过我有一点想不明白——到底是我们的诚意不足,还是价码不够?我说过,只要齐国肯出兵解我大唐之危,粮草物资皆由我们承担。为了千千万万黎民百姓,我们陛下更是忍痛割让了东部大片土地,难道这些还不足以打动你们?齐国朝廷,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贪婪无度了?”
    百姓们震惊更甚。
    发兵救援本就是仁义之举,就算不收取任何报酬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帮大唐,也就相当于帮齐国自己。可是没想到大齐朝廷竟会开出这等价码,将义举变成了裸的交易!
    再看李玉时,百姓们难掩脸上的厌恶。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口口声声兼济天下的君主,竟然是个背信弃义、心口不一的小人!
    被一双双鄙夷的眼神盯着,李玉吞了口唾沫,心中把唐安骂了个遍——这种事能在大庭广众下说出来么?
    不过透过唐安的态度,李玉却能明白一件事:这群人真的已经打定了离开齐国的主意!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开疆拓土的功绩、大片土地的诱惑,还有仁义之师助拳邻邦的好名声,都已经和他挥手作别了。
    唐安说到动情处,“抽了抽鼻子”,带着颤音不比心酸道:“这么多年来,我们何曾和贵国有过纷争?我们知道,齐国的百姓和我们一样,都是热爱和平、痛恨战争的人。我们从没想过侵略和占有,只想安稳太平地生活下去。我们拼命抵御着异族得威胁,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可是在最危难的关头,难道想从我们所尊敬的齐国所要一点帮助,都要变成肮脏的利益交换么?”
    李玉心中懊悔不迭,同时在唐安的雄辩之下节节败退,只能尴尬地笑笑:“特使……这话说的严重了,寡人从未说不出兵……”
    见李玉妥协,还有百姓们同情中伴着愤怒的目光,唐安心中越发笃定。
    做出这样的决定,对于他来说一点也不轻松。这番极端的动作无非产生两种结局:第一,李玉妥协;第二,激怒朝廷。
    第一种结果自然皆大欢喜,可若是李玉震怒,他们恐怕也将难逃一死。
    唐安是在赌。而赌资,便是听上去虚无缥缈,却被所有齐国人视若生命的名声。
    齐国人对于“仁”的追求,已经到了一种近乎偏执的地步。而朝廷也正是用这种虚伪的东西,赢得了百姓的尊重。所以哪怕这个国度孱弱不堪,老百姓却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内心。
    而现在,李玉的犹豫不决、朝廷的左右摇摆,已经耗掉了唐安最后一层耐心。他可以等,但西域的将士们却不能等了。
    他要用齐国伪仁的矛,攻击流传至今的仁义之盾!r1058

 。。。  

第六百八十七章 把你带回我身边

    一夜之间,唐安做出了选择。
    他选择了在最突然的时间,发起最突然的进攻。而他的砝码,便是齐国内部那些肮脏的交易砝码。
    当这些不宣之秘大白于天下,百姓们会不会对钟爱的朝廷失望透顶。
    这种情况下,李玉必须同样要做出选择——是一意孤行,坚持犹豫下去;还是挽回即将离散的民心?
    “陛下,到现在你还打算自欺欺人么?”唐安大吼一声,继而惨笑道:“原本我以为齐国的确是个让人心折的国度,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我们陛下临行前就说过,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响亮的口号,耳朵听到的未必就是真的,今天我总算相信了。”
    “他还说,如果所提的这些条件还不足以让齐国发兵,只能证明他们有更大的图谋。至于‘图谋’什么,呵呵,还需要明说么?所以在我来之前,大唐集结仅剩的兵力,做了最后的部署——我们不能在西域战火蔓延之时,相信东面这个虚伪国度的承诺,彻底把后背暴露给你们!所以,我们集合了八万大军,驻守在唐齐交界之处。若是我能带回好消息也就罢了,但若待到今日日落之前我还没能回去复命……只能证明我的游说失败了。这样的话,与其等待别人的铁骑踏足我们的神圣领土,倒不如奋起反击,用我们的英魂向我们的祖国表达忠诚的宣誓!”
    唐安深深吸了一口气,脸色冷峻道:“陛下,或许这是我最后一次这么称呼你。今天往后,在唐某心中,你只会成为一个见死不救的刽子手!”
    百姓们虽然理解唐安破解想要救国的心情,却并不赞同他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哪怕齐国再不看,应该也不会做出侵略这种不义之事。
    最冤枉的人当属李玉了。他的确为是否借兵的事而烦恼,却从来没有打过大唐的注意——他怎么会有这个胆子呢?
    可还没来得及解释,他们却听到了更为震撼的信息。
    唐安沉默面壳,高声怒吼道:“对待我们的敌人,我不会再心存怜悯。所以——我代表大唐,向大齐宣战!”
    宣战!
    如此敏感的字眼,如此可怕的字眼,让在场每一个人都脸色煞白!
    包括李玉。
    他怎么也想不到,大唐居然还留了这么一出后手,而且还如此决绝!
    他并没有怀疑唐安这番话的真实性,因为若非如此,唐安不会说的如此悲壮,走得不会如此干脆。
    事实上,前些天他便收到密报——在唐齐交汇之处,有一支大唐的军队在四处游荡。起先他并未当成一回事儿,而今想起来却不禁疑心重重,看来那必定是大唐的伏兵了!
    他们……居然想双向开展,大唐疯了么?
    百姓们先是大惊失色,可旋即想了想,也便明白了与齐国开战的用意。
    以大唐的谨慎,怎么会不留后手呢?既然抛出了最大诚意都换不来齐国的同情,谁能保证当他们全力投入西域战争时,齐国不会在背后捅一刀?
    与其加快灭国的速度,倒不如放手一搏,换取一线生机。
    大唐,是真的铁了心要打仗啊!
    唐安心中暗暗冷笑。在稷下学宫闲来无事的那些天,他便休书一封送给东翎卫胡将军,让他列阵配合自己演一出戏。他相信这瞒不过李玉的眼线,也相信结合自己的这番话,必定足以令昏庸的国君疑神疑鬼。
    可李玉尚未说以什么,一众早已被和平磨光了棱角的大臣们便先寒了胆。
    “陛下,我大齐何时被人如此诟病过?”
    “泱泱大齐,仁义为上,切不可让老祖宗流传至今的财富付诸东流啊!”
    “陛下,大唐与我大齐乃是患难与共的友邻,帮助大唐便是帮助我们自己,于情与理都该发兵啊!”
    “陛下,兹事体大,万万三思啊!”
    “请陛下三思!!”
    听到大唐的军队已经到了家门口,一个个老东西立刻吓得魂不附体,当即也顾不得能捞多少好处了,一同跪下哀求李玉。
    他们忽略了大唐满打满算才不过八万人,而且这个数字真不真实都是两说。
    唐安的确在骗他们。东翎卫的确严阵以待,可其主力早已尽数遣往西域增员了,所剩下的只有两万人而已。
    他只是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把齐国朝廷的昏庸都记在心里。那些所谓的大臣早已没了开疆拓土的锐气,只余下为了个人利益不停地算计。
    这样的人,会不畏惧战争?不畏惧损失?
    看着李玉苍白的脸色,唐安知道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了。既然已经撕破脸皮,是妥协求全还是杀掉自己这些人泄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