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明枭 >

第93部分

明枭-第93部分

小说: 明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诗很满意,非常满意。在外面,他就问过孙大海,游击大人对于这事有没有什么机宜,当初他领的是剿灭的任务,现在抓一堆俘虏回来,算是什么,嫌自己的粮食多吗?他的意思,干脆就是杀了干净,斩草除根,还不落后患。

不料孙大海却是没有直接回到他的话,而是意味深长的说道:“听说,新城那边为大人开了一个铜矿,人手不是很宽裕?”

慕诗当时就是眼睛一亮,和聪明人说话,只需要说个开头就可以了,慕诗是聪明人,所以,听懂了孙大海的意思。

“这是……大人的意思?”他犹自不敢确定。

“不,这是我的意思,咱们这些做下属的,当然要替大人分忧,大人日理万机,这些小事就不要去烦大人了!”孙大海咧嘴笑了笑:“反正咱们是要去新城的,搂草打兔子的事情,简单得紧,你总不会认为到了新城,这帮家伙还能跑了不成?”

“当然,愿意拿钱来赎人的,咱们肯定也不能拦着,钱到了手,到时候放人不放人,还不是你我兄弟一句话的事情?”孙大海笑了起来,笑声倒是有些阴险,和他那一副憨直的面孔很是不相符。

于是,在两个百户的商议下,这些刘家的俘虏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当然,这得来的钱财,无论多少,都是要如数献给大人的,这点轻重,两人都分得出来,剑走偏锋没错,但是夹带了私货,那就有点用心叵测的味道了,两人自觉大好的前程,肯定不会出“私自分钱”这种昏招的。

慕诗哼了一声,将酒壶放在桌子上,朝着刘嗣看了一眼,也不说话,起身拉开门走了出去。刘嗣缓缓的坐了下来,一阵冷风吹过,他这才发现,自己的背心,竟已经湿透了。这种情况下,没出言呵斥他,那就是默许了,他心里分得清楚,这吊着膀子的官儿,至少是个千户吧,自然吃相不会太难看。

两天后,郑家离开的船,又回到码头上,这一次,他们带来了确切的消息,也不知道是怎么走漏了风声,那艘船不会来了,有人在苏州府那边看到过这艘船,看来,这船得到了讯息,直接是往南边去了。既然不会来了,那么,大家就不必要再在这里傻傻的等了,郑家这次来,是履行上次的承诺,将慕诗和孙大海的人,运到朝鲜那边去。

所有的俘虏都被叫了出来,这两天,就是每天一个窝头吊着他们的性命,一个个出来的时候,萎靡不振,和前两天那副生龙活虎的样子,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孙大海也不含糊,直接带着刘嗣,在俘虏中找出几个兄弟父子的血亲来,留下其中的一人,让另外一人回去报信,取赎金,除了刘嗣不说,其他的人等,一千两一个人,什么时候钱到新城,什么时候就放人。要是没钱,那就更好了,看看这两天的日子吧,要是不出意外这些人的命又格外硬的话,估计这以后几十年,就是这种日子了。就算是顶不住,饿死了累死了,决计是没人心疼的。

安排完这一切,所有的人都上了郑家的船,浩浩荡荡的朝着朝鲜而去。而与此同时,送与余风的报告,也在路上了,这次的事情,事无巨细,慕诗和孙大海都写在报告了,至于余风有没有别的途径知道他们这次的事情,那就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了。

“刘香和郑家居然干起来了?”接到慕诗也孙大海的报告的同时,余风还接到另外一个让他有些震惊的消息。这次,南海刘香和不是和郑家小打小闹,而是真的摆明车马的大干起来,据说在福建双屿那边,双方最高峰的时候,出动的战船达到上百艘,一时间,厮杀得难分难解,让所有的人都掉了一地的下巴。

郑家盛名在外,有这样的实力,没人会赶到奇怪,但是,刘香不过是一个海贼头目而已,居然也不声不响的积攒了这么大的实力,原先一致看好郑芝龙的人,也暂时缄默起来,这胜负不明之前,还是少下断言的好,万一真的是郑芝龙败了,朝廷还真拿不出什么力量来制约刘香。这郑芝龙是明日之星还是昨日黄花,还真的不好说,先稳稳,等待局势分明了再说。

不过余风却是不担心的,这一仗,就算是没有开打,他也知道结局的,这大明朝,姓郑的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从永乐年的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到如今福建游击郑芝龙纵横四海,甚至连郑芝龙的儿子都牛气得很,生生打下一个台湾来,他实在是想不出来,郑芝龙和一个小海盗对劈,有什么输的理由。

他拿过慕诗孙大海的报告,看了起来,不禁哑然失笑,这两个家伙,还打着勒索点银子的主意,如今怕是要泡汤了,这刘香现在基业都只怕难保,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小兵小卒。

第一百四十七章 落魄文士 倚之干城

“这南边居然会乱成这个样子?”在余风的身边,一个文士模样的人也袖手笑着,似乎对余风的话感到几分好笑。

“何止是南边,北边更乱,咱大明朝这几年,就根本没消停过!”文士对着余风说道;“就拿今年来说吧,这正月间,流贼李自成攻陷上蔡,下汜水、荥阳、固始,连洪承畴都坐不住了,朝廷一纸命令就将他拎了出来剿贼,元宵那日,张献忠火烧中都,攻占凤阳,连当今天子都下了罪己诏,够乱了吧,陕西的罗汝才也因为李张二贼,气焰大盛,据说,陕西那边,也是乱的不成样子了!”

文士侃侃而谈,言语间对如今天下大势了解得清清楚楚的,更令人瞠目的是,这些事情,都是今年的事情,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交通讯息,可远没有后世那么方便,能有这样渠道的“消息灵通人士”,那可真的不容小觑。

这文士叫陈敏之,来自南京。是的,当初他求见余风的时候,余风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一个有着功名的读书人,居然来投靠自己这个小小的军头,简直是比老母鸡下了个鸭蛋还要让人吃惊。他弃文从武,不知道有多少说他脑子坏掉了,市井间读书人对他的风评,他也有过耳闻,无非是落魄秀才明珠暗投,简直是有辱斯文之类的话语,随着他地位权势渐重,这些话慢慢少了,但是,这并不代表那些人心中就没有想法。

一个读书人,寄身在一个武夫的门下,基本来说,这个读书人的前程,就到此为止了。同样是做幕僚,做文官的幕僚和武官的幕僚,可是有着天壤之别。

文官的幕僚,那叫真幕僚,而且,有了进身之阶,立马就能混个出身,若是跟着的主家不错,没准还能为他添上几分助力。武官的幕僚,好吧,与其说是幕僚,不如说是文书,众所周知,武官识字的可是凤毛麟角,而且大都是一根筋,喜欢用拳头说话,所有,这武官的幕僚,委委屈屈的不说,还净干些抄写传送的事情,和小吏没有什么区别。

如是识得几个字,能够混上这么一份差事,倒也不错,武官们跋扈不错,但是,真正为自己所用的读书人,倒是态度不错。但是有功名的读书人,还干这差事,那不是前程无望,就是脑子坏掉了。

陈敏之脑子坏掉了吗?很显然不是的,只不过,他这次得罪的人,块头实在是太大了一些,就连定国公府都不好出面为他说话,好在总算徐元良平日里和他有些渊源,又爱怜其才,这才给了他一纸书信,为他指引了这么一个避身之所,要不然,恐怕天下之大,他除了扬帆海外,还真的无处可去了。

对于余风,他原本不抱什么指望,山东海边的一处小小武官,又能有什么出息,只盼对方能看在徐公子的面子上,能够安置自己,那就不错了,至于日后是如何,他却是没有想那么许多的,都已经到了这般地步,托庇在一个芝麻绿豆大的武官门下,想那么些有用吗?

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武官居然也是读书人出身,而且,谈吐也颇为不俗,远远不是他心中想象的那种粗鄙模样。这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很是玄妙,若是一开始对对方的印象好了,就是后来有些不太如意的地方,不用对方开口,他都能为对方找出这样那样的借口来,陈敏之看余风也是如此。也许是遭遇打击心境大变的缘故,陈敏之甚至觉得,自己的余生,就算是在这个犄角旮旯渡过,也算不错了,至少,天下这般形势,身边有武夫的刀剑保护,也不至于活的兢兢业业,如履薄冰。

这陈敏之如此识情识趣,余风自然大喜过望,人家说栽得梧桐树,才能引得金凤凰,这陈敏之是不是金凤凰,有待商榷,至少一个大尾巴孔雀是算得上的,他自己也没有妄自菲薄到认为自己是一颗能引来金凤凰的梧桐树,念及与此,他对于徐元良的还真的是有几分感激了,恨不得再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给对方,你那里还有没有啥用不上的人,全都弄我这里来吧,我这不嫌多。

一个有心接纳,一个真心投靠,这余下的事情,就不用换说了,宾主相处得十分的融洽,余风甚至给出一个军中参赞的职位给对方,陈敏之也不矫情,直接就受了,眼下,除了一些较为隐私的东西,基本上,余风的这一大摊子事情,陈敏之都能帮着出出主意,为他筹划一番。

这是余风来到大明朝之后,真正结识面对的第一个读书人,眼光,胸襟,对时局的把握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人物的做派,更别说这陈敏之一直游走在南京的官场权贵中间,颇有点高级清客的味道,对于官场中的那些魑魅魍魉的心计,尔虞我诈的手段,也是有着一定的了解,有了这么一个人物在身边,余风顿时感到很多的事情,原本看来繁复无比的,经过他一提醒点拨,顿时就有一种能够拨云见日的感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陈敏之,现在就是他的一个高级参谋。

“还是大人所处的这登州之地好啊,大乱过后必有大治,辽贼这一乱,只要再不多大的乱子,朝廷这几年之内至少不会将眼光多关注这里,大人在这里,俨然世外桃源一般了!”

陈敏之点评了一会时局,话头又回到余风的身上,一只兵马,放羊一样的丢在这地方,实在是诡异的很,他也只能用朝廷不暇关注这等理由来解释了。

“哪里什么世外桃源之说,后人假托晋人作的一些臆测而已!”余风不以为然的摇摇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陈敏之有些才学不错,但是始终少不了那么几分书生意气。

“你看看这个!”余风将手里的报告递了过去,他觉得,这陈敏之对有些东西,也要接触下了,毕竟那么多人放在那边,对于这个事情,普通的士卒或者能毫无察觉,但是,对于站在他身边,总瞰全局的陈敏之来说,是很容易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与其等他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不如大方一点,示之以人,也算是表露自己一番看重他的意思。

陈敏之接了过来,很快的从头到尾看了一边,越看到后面,他眼中的惊讶之色,就越是明显。

他虽然参赞军机,但是,对于自己身份定位确实相当的准确,他就是一个幕僚帮闲的,对于主家不愿意让自己知道的东西,他绝对不会去刺探打听,从这一点来说,他倒是很有一些“职业道德”。但是,手下的这些东西,还似乎让他感到有些如坐针毡了。

“难怪大人对南边的事情如此关心!”他苦笑了一下,原来大人对这海防游击和海贼刘香早就有过交道。

“和郑家一直有着生意上的往来,至于这海贼刘香,也就是近些时日有些牵扯,山高水长的,我不去找他的晦气,他倒是找上我了!”余风笑吟吟的说道:“官兵杀贼,可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新城是何处?”陈敏之已经在脑子里思索了两遍,确定山东的州府县,没有一个叫这等名字的,而自己主家居然在那边驻扎兵丁,自然是要提出来问一问的。

余风笑而不语,卖关子似的看着他。他却是一位余风考校自己,微微一凝神,有些不肯定的猜测道:“莫非是大人剿灭了某处响马的山寨,重新经营的?”

余风摇摇头,还是不说话。

“难道是大人自筑的一城?”他话一出口,却是被自己的话吓了一跳,自筑一城,那是何等的手笔,需要的又是怎么样的银钱,自家大人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怎么可能。

“不是在大明,是在海的对面”,余风的恶趣味总算是完了,当然,这其中未必没有一些显摆的意思,做出这等局面,不人前显摆,岂不是如同锦衣夜行,虽然这显摆的对象是自己的大半个手下,档次实在不是太高,但是也聊胜于无了。

“大海对面,那是朝鲜了,那可是大明的藩国!”还是读书人有见识,虽然陈敏之一直在江南繁华之地,但是居然也毫不踌躇的说出大海对面的所在是何处。不过,他脸上的表情,却是让余风很不待见,至于吗?这点事情,就大惊失色。

余风不是不知道,这地方武将,勾结藩国,甚至在藩国自筑城池,驻扎兵马,肯定是大犯忌讳的事情,这不是也没人管吗?但是,他却不知道,在陈敏之的眼里,这余风这等行径,真的就可以算的上是反心昭昭了,那一瞬间,他甚至想到,余风给他看这个东西的意思,是不是要他做个抉择。

是一脚踏上余风这只贼船,还是立刻寻个借口脱身而去?他脑子里还真的那么一瞬间有过这个念头,不过,旋即他就明白了,眼下这情形,对方连如此机密之事都让自己知晓了,又岂会让自己轻轻松松脱身而去,这可不比利用手中职权贩卖些私盐赚点银钱。

“这上面说的铜矿,也是在新城?”在余风看来,陈敏之也就是稍一沉吟,就接着问道,他丝毫没有想到,就在这短短的沉吟间,这读书人的脑子里,竟然转了那么多的念头。

见到余风点头,他心中立刻有了选择,借着问话的时间,他已经想明白了,无论如何,他必须此时此地立刻表明自己的立场的,要不然,恐怕以后连表明立场的机会都没有了。退一步来说,自己反正已经是前程无望了,跟着一个有地盘、有钱有兵的土皇帝一样的主家,在这乱世间也未免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别说,大人在朝鲜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有了这份基业,或者说是退路,进可攻,退可守,也算是处心积虑的老成之举了。

他都已经落魄成这样了,难道还怕别人惦记他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