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国士 >

第193部分

国士-第193部分

小说: 国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大营空了出来。
这是万中无一的良机,韩锋还记得郑云鸣在给他讲述国朝战史的时候,富平之败的详细经过,那也是金国骑兵利用自己的机动性突入了宋朝的辎重营垒中造成了宋军的大乱。只不过今日面对的是机动性比宋朝步兵高得多的骑兵大集团,机会稍纵即逝,没有哪怕一瞬间犹豫的时间。
“突进!”韩锋将长矛向着蒙古军大营一指,骑兵们大声咆哮着冲入了惊慌失措的民夫和牛马中间。
严格来说,宋军在正面战场的进展若是全部归功于韩锋的骑兵这一记漂亮的左翼抄袭造成的混乱,对于在正面浴血奋战的步兵们来说未免有所不公,而冷静的从战争的全盘加以考虑,还是宋军冒着恶劣的天气抢夺了浮桥起了决定性的因素。心理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它不需要真的到弹尽粮绝的时候才会让人丧失战斗力,看见自己的后路正在长江上肢解燃烧,对于许多人来说就已经足够。当然,蒙古本部的人马依旧保有蒙古时代的铁的纪律,不但没有过分的慌乱,甚至一次又一次的对当面的宋军发起反突击。但这阻止不了西域的佣兵、中原的签军和党项、吐蕃、回鹘等周边蛮族仆从军的惊慌失措,而他们的像被斩去了头的公鸡一样的四处乱窜,将蒙古军的阵地搅的一片大乱,就连蒙古本部的人马也被裹挟了进去,丧失了对前方战事及时反映的能力。
在数百门大小火炮的伴奏下,宋军步兵长驱直入,接连突破了蒙古军数道防线,就连张柔、史天泽、刘嶷等百战宿将,部下也各自惊慌逃窜,更不用说那些只是匆忙给了个名分就在中原大肆搜刮壮丁而临时组建的新的万户了。崩坏通常都是从一点开始,然后以雪崩似的速度传播着,最终成为一场任何人也无法阻止的大溃败。
这个时候,还能坚守在本军阵地上的,必然是蒙古人中最值得依赖的部分。
当白翊杰指挥着大军前进到蒙古军的中垒附近,终于遭遇到了对手。
这个时候守卫在中垒附近的,都是蒙古军最核心的战力,除了三万怯薛近卫之外,还有蒙古起家的乞颜部八千人,以及蒙哥汗本部左手万户二万人,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还有中书令耶律铸率领的一千契丹步兵坚守在蒙古大汗周围。
这个时候的蒙哥也琢磨不到自己是怎么样的心情,他或许会有愤怒,因为手下的四十万兵竟是如此不堪用,竟然会在宋人的攻击之下如此轻易的崩溃,简直是百年来蒙古勇士最大的耻辱,他或许应该失望,当年以十万之众纵横河朔,视金国百万雄兵如无物,铁骑奔流,西域数十万人马土崩瓦解的军团,竟然被怯懦的南朝所击溃,这些口中含着饴糖的纨绔少年,居然直面自己的大军而予以击溃,何时蒙古军已经堕落到这样的地步。但这个时候蒙哥却突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从统一大漠开始,蒙古人的胃口越来越大,要了草原上百姓,又要林木中百姓,打了西夏,又打金国,向西征程万里,灭国无数,甚至有些被灭的国家蒙哥都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向南屡伐南朝,蒙古人就似一匹永远在追逐着猎物的苍狼,虽然奔跑从未停息,但随着帝国越来越富庶,国家越来越强大,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着,停下来,停下来吧,好好的享受征战带来的财富和温柔,远离那些鲜血和头颅,远离永不停歇的远征。
惰性就像是蜘蛛网一样慢慢的在帝国中生长,渐渐使得帝国的行动变得滞涩,最终使得整个帝国完全动弹不得,在南征之前,蒙哥就已经感觉到这种惰性的阻碍,应该说是,蒙古人身上的惰性已经明显到足以让他们的大汗察觉,下令征召弘吉剌部的男子参加远征,弘吉剌部就以各种匪夷所思的理由推脱,下令讨伐造反的林木中百姓,二千精锐的塔塔儿勇士只到了北海边上,还没有见到远窜的敌人的面就以大捷回奏。每一个微小的细节,每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在告诉着穹庐中的大汗,蒙古人累了,需要休息了,他们也需要安享富贵,不再在风霜中打熬气力,不要每天渔猎求生,去过一些真正的上等人的日子。
上承三代的勇武精进,自然没有蒙古人敢公开提出这个想法,所以蒙哥得以再度纠集起空前的大军,进行这次浩大的征南,他可以想象,以这次的惨败为契机,会有多少蒙古的勋贵族长叫着要罢兵止戈,学着南朝使者的话说什么永享太平,而再度征召南征军队的时候,那些受损严重的部落又会有多少真正积极的相应。登基以来,蒙哥觉得自己简直无时无刻不在和这种惰性战斗着,和忽必烈的暗中较量仿佛都退居第二位。自然,这一次空前的惨败会让忽必烈找到趁机发难的机会,回到北方之后,必然面临着和这位能干的兄弟之间的一场残酷较量,不,不只是忽必烈,还有在和林蠢蠢欲动的阿里不哥,远在波斯未还的旭烈兀,乃至拔都,察合台叔父和窝阔台叔父的子孙,还有那些表面恭顺的汉人、女真人、党项人、吐蕃人、高丽人、康里人、畏兀儿人,不知道会生出怎样的心思。但他却在最心底里有一种轻松的感觉,从此之后,再也不必和蒙古人的惰性斗争了,因为经此惨败,蒙古人至少二十年之内不会再有南征的实力,蒙哥可以一心一意的用全部精力来平定他这史上从未有过的辽阔疆土中的种种大小问题。
他发现耶律铸带着一些契丹歩卒匆匆赶来的时候,也略有一丝惊讶,他以为就算是耶律铸感念自己给予高官的恩德不肯离去的话,他手下的契丹人必然是争先奔逃的,大汗惊讶的问道:“为什么你手下的契丹人还没有逃走?”
耶律铸单膝跪地,大声说道:“契丹失国百年,契丹一族被金狗欺压,几乎灭族,全是仗了成吉思汗的恩德,才能重振铁骑雄风,跟随大汗东征西讨,让契丹人荣耀倍增,如今只有蒙古强盛,契丹人才能幸福安康,大汗若败,契丹人死无葬身之地,若是如此,今日逃得一条性命又有何用?”
围在耶律铸周围的契丹士卒们,听了主将这番话语,不约而同的都高声唱了起来:“契丹的家在云沙中,契丹的花儿别样红,滚滚的铁车原上走,美丽的姑娘纵声歌,一匹马,一张弓,走遍草原秋与冬,没有大汗的恩泽哟,怎能逃脱金国的牢笼,契丹男子身形健,不惧铁箭和刀锋,哪里有大汗的敌人,契丹人就向着哪里猛攻,不踏破敌人的头颅,不算是草原的英雄!”
“好,好得很!”蒙哥哈哈大笑:“耶律铸,我现在封你为契丹十路行军万户,带领契丹的好男子们前去阻击郑云鸣!等我回到和林之后,马上封你为辽王,让你统御辽东土地人民!”
任谁都明白,这个时候的许诺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面对滚滚而来的宋朝大军,谁能担保自己全身而退,但蒙哥既然许诺下了,就算耶律铸战死,他的子孙后代的富贵也是保下了,契丹战士纵声欢呼,举起手中的兵刃摇动着朝着前方杀去。

第八十四回 莫道诛魁等闲事(2)
半个时辰之后,白翊杰骑在战马上望着前方的战势皱起了眉头。
当蒙古军决意死守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坚韧和在马背上没有什么区别,虽然在骨子里蒙古人认为凭阵地坚守是一件低效率的事情,可是他们用无数次战斗证明过,当骑兵不便使用的使用,他们下马依旧能够扮演好一名顽强的步兵的角色。
宋军朝着蒙古人的中垒已经冲锋了三次,每次的结果都是损失惨重,不能说宋人赢得决战的意志不坚定,在中垒前方的累累尸首就连张胜这种久经沙场的宿将都不忍直视,一个营上去,最后只剩下数十人下来,这样残酷的厮杀,连后方的郑云鸣得报之后都非常吃惊,连着给前方的白翊杰带去消息要他暂缓进攻,白翊杰却毫不动摇。
他深深知道虽然看起来宋军即将赢得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胜利,但其实自己是站在悬崖边上,在长江上,吕文德督率宋军水师以几近疯狂的气势在江面上来回扫荡,但仍旧有不怕死的蒙古水军操着小船试图突破宋军的扫荡和暴涨的江水,来到南边摆渡已经陷入困境的马步军。蒙古人正在上游和下游的地方努力的集结船只,企图抄袭宋军的背后,以图扭转战局,事实上已经有少数人马在汉阳附近登陆,全赖京湖军民齐心协力将他们一一击溃。但蒙古人的数量优势依旧是一个巨大威胁,如果不能及时攻下中垒,起码做到摧毁蒙古人的中枢指挥系统,那么北岸那些惊魂未定的精锐骑兵早晚会回过神来,用尽一切办法包围鄂州以及附近的宋军主力。
此用兵决胜之时,白翊杰毫不犹豫的大声喝道:“准备第四次攻坚!背嵬军担任前锋!”郑云鸣建设神武新军的时候,将每支大兵建设成可以**作战的兵团,所以五支军中均有相应的番号存在,如选锋是马队,游奕是游击奇兵,自然,背嵬军也就成为了大将亲随的代名词,从本心上来讲,背嵬这个名字带有极为浓厚的个人私兵色彩,为将背嵬者谁?必然是大将最为倚重的心腹,而并非国家依赖的精英中的精英,但百年以来,尤其是郑云鸣重建背嵬军二十年来,背嵬军三个字,已经成为百姓心目中百战百胜的象征,甚至政事堂的相公们也大言不惭的说什么“统兵何难?交锋何难?万事只要堆背嵬军上去就已经足够。”郑云鸣也就不得不依从强大的民意了。
现在正是堆背嵬军上去的时候,若是要消费天下精锐的背嵬战士,现在是最好的时机。白翊杰将三个军的背嵬军集中起来,大约三千人,背嵬军几乎全部装备了锁子甲和大叶鱼鳞甲,开始在阵前集结。他们的身后是从未听闻过的一向表情悠闲笃定的军师那声嘶力竭的叫喊:“二十年血战,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只差一步,只差最后的一步,你们就能够赢取天下太平的机会!从今而后你们的妻子儿女不会再有被蒙古人掳掠的担忧,你们的家园父老不会再有被蒙古人蹂躏的威胁,天下安堵,在此一战!宁可向前扑倒,绝不向后倒栽!胡酋的九麾大蠹就在前面,是好男儿的就冲进去把它斩下去!”
三千背嵬军发出狼嚎一样的呼喊,这么多年以来两军交战,宋军也学会了如蒙古人一样在战前用狼嚎般的吼声来恫吓对手,只是这种习惯放到这个时候难免有点让人发笑,因为远方阵地上的蒙古人估计一点也没听到他们的叫声。
二百余门大小火炮正在穷尽全力,将炮弹倾泻在蒙古军的阵地上,远方的炮声隆隆,将敌军的呐喊尽行掩去,蒙古军兵们正忙着各处寻找障碍来躲避倾泻而下的弹雨。
将火炮集中使用用以阻止敌军的结阵,这一招不仅是宋军,蒙古军也在尝试使用,但区别在于精确度的不同,今日的蒙古军使用的火炮,在远程上的精度大约只能和二十年前的铜将军炮相比,而宋军的新式青铜和熟铁火炮的精度已经今非昔比,在它们密集的火力下,很难集结成阵容坚实的大型方阵,蒙古军只能够趁着敌人冲锋,敌军的火炮停下轰鸣的时候抓紧时间排列成传统的横阵。背嵬军不待列阵,高举着国士无双的战旗,漫山遍野的冲杀过来,在这一刻定格的,仿佛是时间给南北两军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这个时候拼命的想要结成阵势的,反而是以彪悍野战闻名天下的蒙古人,而不成阵列的拼命冲突的,却换成了宋人。
多年以来,随着武器的日益精良和战斗技巧的提升,背嵬军逐步舍弃了必须列阵的习惯,郑云鸣对列阵和散兵突击的关系有过一个极为形象的比喻:列阵是保命良方,散兵则是杀人的毒药,全看你自身的实力如何,当本军实力不如对方,那自然列阵互相支援以求自固,但当士气和技巧都不逊色于对手,未尝不可以散兵突击求得攻击的最大效率,何况宋军所谓散兵突击,也是在整体散阵的同时以五十人的小队互相配合的攻击组合,长短兵器一任俱全,在散兵对阵的时候大占上风。
而占据了阵地的蒙古人有心结阵,却不由自主的跟着宋军的节奏展开了混战。当宋人顶着炮火冲入阵地的时候,第一线接战的士兵们马上就将之前的训练遗忘殆尽,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步兵,素来甚少接受阵型的训练,虽然近年来蒙古人也尝试将马队集中做密集突击,但对于步兵的集中依旧只能由各地万户自行训练,这样传统利于步兵结阵的地方,其下马之后依旧长于结阵,传统上是骑射的地方,依旧不习惯于结阵而战。
但战场却是已经前所未有的残酷,双方都明白这一战意味着什么,在蒙古军的身后就是金顶大帐,是大汗和他的九麾大蠹,在宋军面前是五千年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大捷的机会,绝不会有人不尽最后一分力气去争取的。
用火器,用弓箭,用长矛,用刀,甚至用牙齿和空手,两方都用最大的力量在争取着最后的胜利,泥泞的大地被鲜血侵染成了褐红色,慢慢的将数十里的荒野染成了一片恐怖的血海。蒙古军绝望的进行着最后的奋战,他们甚至不再顾及前方同袍的性命,在两军肉搏的时候就用铜将军向前方开火,将正在搏战的同袍和敌人一起击碎为肉泥,而宋军方面也已经陷入疯狂,甚至有杀红眼的士卒拼命冲上前来,用身体堵住将军炮的炮口,当然下场无一不是被炮弹炸的四分五裂。
白翊杰清楚的知道他已经占据了优势,背嵬军的奋战为后续部队的冲击开辟了通路,当面的三万大军正在缓慢但坚定的向前推进,同时,宋军分别派出两支军队前进到蒙古中军大营的两翼,用侧向火力不停的袭击顽强奋战的蒙古军,这些年轻的蒙古战士至死依旧在拼命抵抗,虽然他们的斗志让所有的宋朝将领都不得不表示敬佩,但是对于大势这样的奋战始终是太少了。
但白翊杰依旧觉得不对,宋军这样拼尽了全力的突击,依旧没有能够进占到蒙古中军营垒的内部,不必说蒙古军的壁垒是如何坚固,大炮的密集轰击早已经破坏了大部分的外围工事,也不必说宋军的攻击不得力,神武新军的斗志和战斗力,在白翊杰看来已经不逊于郑云鸣统率过的任何一支军队,他们舍生忘死的战斗,一定能够将今日永载入光辉史册。只是还有一些阻碍,让宋人不能踏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