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最强乞丐 >

第66部分

最强乞丐-第66部分

小说: 最强乞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藤洛心里一阵冲动,差点伸手把白露搂进怀里。“兄弟们喊我一声‘洛哥’,我不能袖着手看兄弟们辛苦啊。”

    白露很理解地点点头。“山上湿滑,你要小心啊。”

    山地湿滑,的确有危险。但有风险,也意味着有更大的价值。藤洛对做好这门生意的信心又增添了几分。

    同时,藤洛也越发感觉到,做生意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有了良心和手艺,还要学会吆喝。”

    白露说得很认真,藤洛却坏坏地笑了。

    “你笑什么?又没个正经。”

    “我笑啊……”藤洛清清嗓子,学着白露的声音,轻声喊了一声“豆腐……”

    白露使劲瞪着藤洛。“我吆喝得那么难听么?”

    “我家露露吆喝好听着呢,我刚来这里时,就是被你那一声吆喝勾了魂呢!”

    “哼!一声吆喝你就丢了魂,你见到每个姑娘就丢一次魂吧?”白露佯怒道。

    “我的魂已经属于你了。”藤洛认真地说道。

    “哼!”白露略带哀怨地看了藤洛一眼,“还有一半不是我的呢……”

    藤洛知道,白露这是又想起青衫了。

    赶紧想办法岔开话题,继续探讨生意经。

    “露露,有一件事一直想问你,人家走街串巷叫卖的,都有特色的吆喝,为什么你只是简单地喊豆腐二字呢?”

    白露笑了。“卖豆腐的,原本是不吆喝的,而是敲木头梆子的。”

    据说啊,很早很早以前,有个出家的和尚得罪了卖豆腐的,卖豆腐便用木头做了个和尚帽子样的梆子,每天敲打解气。从此,就留下这么一个习俗。

    “哦?”藤洛觉得好玩,“那你为啥不敲梆子?”

    “我么……”白露瞧着藤洛,“和尚又没得罪本姑娘,我为啥要敲?不过啊,也许有一天,我会做个乞丐样的梆子,每天敲打,嘿嘿,就这么定了!”

    “对对!”藤洛很支持白露的想法,“就做个小七形状的梆子,每天敲打他!”

    “才不!要做就做成那个叫什么‘洛哥’的模样。”

    两人嬉笑了一会,又回归到生意经正题。

    吆喝,很容易理解,所谓好酒还怕巷子深呢。

    不过,白露所说的吆喝,并不是指单纯的叫卖。

    “咱这儿的乡亲,多少年都不吃一回野菜,也不知道野菜有什么好,你得想办法让大家知道啊。”

    藤洛点点头,的确是这么个道理。野菜的好处,藤洛知道,但总不能把人抓到一起,像教书先生似地给人家讲啊。

    这个问题,需要好好研究。

    “还有啊,你们卖野菜,也要分日子。要弄清楚哪天有集市,哪天是小集,哪天是大集。”

    “还有这么多说道啊。”藤洛挠挠太阳穴。

    白露告诉藤洛,像今天,就不是赶集的日子,出来买卖东西的百姓少,买卖的时间也短。

    各村各镇每个城,都有固定的赶集日子。

    通天县,规定是逢“三六九”为集市。而每月初三、十六两日,又是通天县的大集。到这两天,不仅通天县的百姓都会来逛集市,就连周围村子,甚至附近其他县城的百姓,都会来赶集,那才热闹。

    人多,生意自然好。

    藤洛把白露说的生意经认真记在心里。现在,他对做好野菜生意,充满了信心。

    “给你讲了这么多,你该怎么谢我?”白露歪着头问道。

    藤洛拍拍胸脯:“听白老板一些话,胜卖十年菜啊!今后,白老板来小摊上买野菜,一律九折!”

    “哼!小气!”白露撅起小嘴。

    “还有别的呢,白老板买了野菜,还会得到洛哥亲吻一个呦!”藤洛晃着脑袋,对自己买一赠一的大优惠很是满意……

第136章 广告很重要

    从白露处讨得生意经,藤洛立刻行动起来。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69%71%69%2E%6D%65

    价格,依旧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

    品质,保证现摘现卖,当天卖不出去的,拿回攒上,煮了乞丐们自己吃。要保证在集市上售卖的每株野菜,都挂着清晨的露珠!

    麻烦一些的,就是吆喝了。

    不过,这也不算事,攒上有大才子江九天啊!

    江九天一听要给莼菜、水芹编曲,十分傲慢地一撇嘴:“还用编么?诗经鲁颂泮水篇中就有。”

    说罢,江九天吟咏道: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旗。

    其旗,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

    其马,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藤洛墨乞儿烂眼老林呆呆地看着摇头晃脑的江九天。

    “瞅啥?听不懂吧?”江九天除了好色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爱好,那就是当他说出“之乎者也”,别人听懵了时,他总会享受到莫大的快乐!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中的‘芹’,说的就是这水芹。‘思乐泮水,薄采其茆’中的‘茆’,就是莼菜。”

    藤洛等人木然地点点头。

    自鸣得意的“江教授”继续说道:“莼菜,古来野菜中之上品,上品精菜,配经中妙曲,相得益彰,妙不可言,妙!妙!妙哉!”

    烂眼老林是藤洛指派负责采摘和售卖野菜的头,听了江九天的话,烂眼老林眨巴眨巴抹了红眼线样的烂眼,问道:“掌典长老,您要我们唱着这曲去卖野菜?”

    江九天瞪着眼睛使劲点点头。

    “你可拉倒吧!”墨乞儿一把将烂眼老林拽到一旁,指着江九天道:“我说老……掌典,”墨乞儿总算没忘藤洛的叮嘱,没喊老江,喊了江九天的“官衔”,“我算知道你以前做生意为啥赔个底掉!你以为做生意吆喝叫卖是你们文人吟诗作赋啊?唱这曲?不怕把买主牙酸掉吗?不行不行,坚决不行!”

    藤洛笑了。

    江九天还真不是做生意的料。

    “把兄弟们都喊来!”

    藤洛把在家的乞丐都招了过来,让大家开动脑筋,想些通俗易懂的词,编成好玩的小曲,唱出野菜的功效,把野菜的新鲜、便宜都唱出来。百姓们大多没吃过野菜,最好再把野菜的做法也唱出来。

    乞丐们虽然没啥文化,但常年在街上乞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最擅长的就是唱曲。

    洛哥有命令,群丐立刻开动脑筋。

    霎时间,整个院子里,到处是紧锁眉头的乞丐,或拳拄额头做沉思状,或一步三摇,做吟咏状……

    总之,若有陌生人看到这场景,绝对不会认为这里是乞丐的窝,一定以为这里是考进士的会试春闱!

    “洛哥!”丐三兴奋地跳了起来,“我编了一曲,好着咧!”丐三兴高采烈地首先交了“考卷”。

    藤洛很高兴。“唱来听听!”

    “咳咳……”丐三清清嗓子,唱道:

    “咱家野菜实在好,

    滋阴壮阳床上一宝,

    嚼吧嚼吧咽下去,

    保您金枪永不倒!”

    “好诶!”几个丐儿叫好连连。

    乞儿小结巴挑着大拇指赞道:“真、真、真好!尤、尤、尤其是、是、是最、最、最后的金、金、啊金枪不倒、倒……啊就、就、就唱得……啊好!”

    “好什么好?!”藤洛气得直乐,“咱的野菜能壮阳吗?”

    “啊、啊……不、不能吧……”

    丐三辩道:“洛哥,管它能不能壮阳,这样叫卖,买主才会买啊!”

    “那也不能骗人!咱可不是那些走江湖卖假药的。”藤洛牢记着白露生意经中的“良心”一条。

    “小三,你这曲啊,意思不错,只是不仅夸大,而且虚假,咱乞丐做买卖,要本本份份。”藤洛借机给大家讲了一通生意经,既是生意经,又可以说是做人的道理。

    顺着藤洛纠正的思路,群丐这次有了比较正确的目标。先研究各种野菜的功效,再交流各种野菜的作法。

    很快,几种叫卖野菜的小曲出炉了。

    藤洛让江九天把这些小曲修改整理一下,再叫负责卖野菜的兄弟们记熟。

    ……

    九月初三,通天县城大集。

    天还未亮,十里八村的百姓便背背肩扛着各种货物,从四面八方涌来通天县赶集。

    按白露的指点,藤洛昨天就派乞儿占据了集市中一处好位置,乞丐们支起小摊,摆上半夜采摘的各种时令野菜。

    天微微亮了,几名差役拥着市令官来到集市中央的台子上。大集,赶集的百姓多,买卖的物品更是五花八门,很多东西没有固定的价格。市令官既是集市管理者,同时还要为特殊商品论质定价,只有这种大集,市令官才会出马。

    一阵铜锣声,提醒大家,通天县大集开集了!

    买卖人扯开清亮的嗓子开始了吆喝。

    打把势卖艺的,也纷纷操起家伙,边喊边练,吸引观众。

    赶集的百姓大多是一家几口一起出马,有的忙着贩卖自己带来的货物,有的挨个摊位逛着,寻找着家里需要的物件。

    乞丐们的摊位前,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百姓。

    通天县城附近的百姓,大多知道这里的乞丐们开始走正道、做买卖,但离县城远的百姓并不清楚,见一群乞丐也摆了摊子,都觉得十分好奇,逐渐围拢过来看热闹。

    藤洛吩咐一声,丐三扯开嗓子,唱起了开场曲:

    “哎,大爷大娘您别忙

    听小的给您唱上一唱

    咱家野菜真叫棒

    片片是宝不寻常……”

    ……

    唱词浅白,围观的百姓都明白了。

    “啊!这群乞儿竟然卖野菜?”

    “野菜有什么好啊?谁吃啊?”

    “嘿嘿,管它能不能吃,这曲唱得还真不赖啊!”

    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

    ……

    丐三唱吧,烂眼老林立刻接着唱了起来:

    “莼菜好吃难采摘

    清热去火美味食材

    披星戴月山上找

    买回家去祛病灾……”

    ……

    一曲唱吧,又一曲响起:

    “水芹益气治痄腮

    生拌热炒嘎嘣脆哎

    我替大叔(大妈、大哥、大姐)采下山

    一个铜子不破财……”

    ……

    接着介绍的是蕨菜:

    “蕨菜甘凉润肠道

    化痰下气还能利尿

    一个铜子买一碗

    全家吃了睡大觉……”

    ……

    然后是叫卖荠菜:

    “荠菜又叫小鸡草

    开胃提神味道真好

    做碗蛋花荠菜汤

    一个铜子全家饱……”

    ……

    “这么好啊?”

    “这么便宜啊?!”

    “要不,买点回去尝尝?”

    围观的百姓纷纷递上铜子……

第137章 尊严和地盘

    九月初三的大集,乞丐们采摘的野菜售卖一空!

    虽然挣得钱不多,一会就能数完,但烂眼老林等几个负责卖菜的兄弟,回到攒上后,还是一遍遍地数着。

    藤洛明白,他们不是“数钱玩”,他们是在享受自食其力的喜悦!

    初四初五没有集市,但藤洛还是让兄弟采了少量野菜,摆在城外售卖。

    生意自然不比初三大集,但中午一过,采的野菜也都卖光了。

    初六是普通集日,烂眼老林几个人起得早些,采摘了野菜,拿到集市上贩卖。

    集市还没散,烂眼老林几个人就兴高采烈地回到攒上。

    “全卖光了!”

    几个兄弟还没进院,就大声嚷嚷道。

    烂眼老林尤其兴奋。“洛哥,您猜怎么着?”

    藤洛哪里猜的出来。前几天,生意也都不错,但烂眼老林从来没这么兴奋过。这几个家伙不会是看野菜畅销,借机涨价了吧?

    那可违背的生意经里的“良心”了!

    “洛哥,小厨家您知道不咧?”

    藤洛点点头,“小厨家”是城里一家小饭馆,物美价廉,生意不错,店虽小,却是乞丐们心目中的“大酒楼”。

    “小厨家的掌柜今天找我订野菜了!”

    “哦?”这可是大好事,这说明野菜得到认可了!

    烂眼老林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连红红的烂眼边都看不到了。“洛哥,你猜那掌柜怎么喊我?”

    藤洛摇摇头,从他来到攒上,就听兄弟们喊他“烂眼老林”或者“烂眼”,藤洛不会这么喊他,只称呼一声“老林”。

    “掌柜的喊我‘林老哥’!”老林眼中竟然有泪珠滚了下来。

    老林激动,藤洛更加激动。

    他明白,乞丐们自食其力,不仅挣到了钱,还收获了做人的尊严!

    “喊得好,喊得好!”藤洛激动地抓住老林的手,“林老哥……”

    老林的手抖着,嘴角抖着,浑身上下都在抖着。

    “噗通”,老林跪倒在藤洛脚下,“洛哥……”

    多少年来,老林从没被人尊重过,如今,这一句再平常不过的客套称呼,让他重拾尊严,重新找回活在世上的意义!

    藤洛赶紧搀起老林,大声冲院里的兄弟们喊道:“兄弟们,我们付出了汗水,得到百姓的尊重。百姓们尊重我们,我们自己更要尊重自己!从今以后,家里兄弟之间,再不许喊那些侮辱他人的称呼,均以兄、弟相称!”

    接到了第一笔“订单”,老林等负责采摘售卖野菜的兄弟兴奋异常,叽叽喳喳地商量着明天早起给小厨家采摘野菜的事。

    ……

    攒上的事越来越多。

    藤洛的想法是,想要让乞丐们逐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除了自食其力,赢得百姓尊重之外,还要把日子过得像点样。

    攒儿是乞丐的家,家就要有个家的样子。

    攒儿的原是李氏祠堂,年代久了,无人经管,围墙、屋顶、门窗都有些破损。

    藤洛正带着孙二和几个兄弟,四处检查,准备一步步地把破损的地方修补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