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国之大贼 >

第315部分

国之大贼-第315部分

小说: 国之大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人的战争策略终于调整了,一直以来海军和陆军都在为了先占领东北还是先在南洋扩张这个问题上争吵。可以说陆军一直是占着优势的,如果不是杨小林在东北迅速的崛起,小日本南洋扩张的脚步要等到二十年之后才逐渐迈开。
可是现在杨司令却带着义勇军如同一只老虎一般的盘踞在长白山上,当日本人把他们的爪子伸过来的时候义勇军毫不犹豫的扑了上来,用无数的生命和淋漓的鲜血染红了从辽西到朝鲜的土地,他们对日本人喊出了四个字:“此路不通!”
不通,就先不走了吧,没有道理说前面明明一只老虎自己非要过去。先去南洋发展一下。用那里的物资来弥补一下自己战争的损失,让俄国人也尝尝被杨打鬼那个家伙照死了咬是什么滋味。等日本的战争元气恢复了,再来看看有没有机会。
想让狼把盯在你身上的眼睛给挪开,你就要比它更凶狠!
一九零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俄国人的炮火终于打到了北京城的郊区,那炮弹爆炸的声音传入了北京人的耳朵里面,好在北京城里面生活了许多人外国人,虽然老毛子的重炮已经能打到城内,却不敢随便开火。
俄国人已经向袁世凯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北洋政府就战争的问题向俄国方面做出道歉,并且保证不会用武力干涉蒙古。撤出现在还坚持在大青山的抵抗部队。
俄国人说只要答应这三条,他们的部队将马上离开这里,双方的战争会立刻结束。这一次他们没有要赔款,算的上是老毛子开恩了。俄国人说三天之后如果袁世凯不答复,请在北京的所有外国居民马上撤出北京城,他们的炮火将对这座中国的首都开始无差别的轰炸。
这个条件袁世凯是不会答应的。老袁这个人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是已经当着所有人的面向俄国人宣战了,又岂能说现在投降?所以北京城现在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老袁仿效杨打鬼的做法。在北京城内挖掘地道,供百姓们藏身。
同时,老袁对外宣布,自己就任大总统的日期。不变。
大英帝国的特使朱尔典就是在这个时候到达了北京城,并且马上和袁世凯进行了秘密的会谈。
“总统先生,您的北洋军现在损失惨重,我不认为您能抵挡住俄国部队的攻击。我可以坦率的告诉您。俄国人这一次还从高加索地区抽调了二十万部队,正准备投入对中国的战争,而且他们甚至已经动员了现在正在欧洲的一线部队。您知道俄国人的兵员非常充足,我不认为您能取得胜利,也许结束战争对您来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朱尔典对老袁的称呼向袁世凯透露了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英国人承认他这个总统。同时又告诉他另一个信息,这个总统可能当不了多久。
会谈在袁世凯的书房进行的,只有他们两个,没有其他的人。而且双方都没有做记录的意思,老袁知道在这样的场合自己可以少用一些外交上的措辞。
“朱尔典先生,我想到现在您还没有明白,战争不是我挑起来的。”
朱尔典马上说道:“我知道。挑起战争的是东北的那个家伙,您之所以介入完全是因为俄国人的态度。而且我们英国方面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说实话萨道义先生在中国局势上没有能够把握住,我们当初应该给您更多的支持。”
老袁听到这里笑了一下,他有点明白英国人的意思了:“朱尔典先生,您认为我会答应俄国人的条件么?”
朱尔典摇头:“不!他们的条件太过分了!就北洋政府和俄国人之间的战争,该道歉不是你们。而且我们始终坚持蒙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请放心我们会在这方面给您支持。”
袁世凯点头,脸色很是满意,他现在感觉很爽!虽然俄国人已经打到家门口了,虽然他的北洋军真的已经损失过半,但是英国人也真的从来没有用朱尔典这种语气和自己商谈过!(未完待续。。)




 第一零九章 老袁的不平衡

以前北洋政府虽然说和英国的关系也非常好,而且英国人一直在支持着袁世凯,但那个时候萨道义和袁世凯说话虽然客气,却总在一些很关键的问题上不容置疑,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袁世凯曾经也认为理所当然。
人家国力强大么,人家是这个时代的天下第一么,老袁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英国人能这样和自己商量一件事情!
“朱尔典先生,我不喜欢打仗。就像您说的那样,我的北洋军现在已经损失惨重,我也希望战争能够停止。还有和大英帝国的关系,说心里话我对萨道义先生还是非常尊敬的,他在中国的这些年和我们相处的十分不错,我和他的私人友谊也并没有因为目前的局势受到影响。如果一切可以的话,我希望我们的关系能回到从前。能不能直接一点,告诉我英国政府赋予您的任务是什么?”
朱尔典笑笑:“总统先生的表态让我十分欣慰,这样我就有信心了。我先拿出我们英国的计划,我这里有一份书面合约,请您过目。”
他说着从自己的文件包里面拿出一份合约来,老袁接过来仔细的看了一下,英国人可以说做了很大的让步,首先他们愿意继续支持袁世凯政府,承认老袁的大总统的地位。
关于北洋正在和俄国人进行的战争,英国人答应从中斡旋,给俄国方面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退出中国领土。而英国人的条件是袁世凯政府不能和东北政府合并。
老袁看完之后把文件还给了朱尔典:“朱尔典先生,我知道英国方面对东北的杨小林一直有看法,但是现在谁都不能否认,他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我觉得你们还是和杨司令接触一下比较好,其实他这个人还是挺开明的,关于当年的所作所为他已经愿意道歉。没必要老是揪住人家的过去不放吧?”
杨司令真的愿意道歉了,而且他的态度让德国人和奥匈帝国都非常满意。奥匈帝国本来要求杨小林在报纸上公开的发表一则声明就算了,但是杨司令却说这还不够,他说等自己能来北京的时候,将亲自到大使馆给各国的公使们当面道歉,并且退还当初自己勒索的赎金。
杨小林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强硬的,新中国必须融入国际社会,这一点他和袁世凯还有孙文没有任何冲突,关键是他们融入国际社会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杨度给杨小林发去电报说奥匈帝国对中国的态度就介于杨司令一念之间,做朋友。他们就和德国一样给予中国支持。做敌人,就像他们自己说的,老死不相往来。
杨司令真的希望中国在国际上能多一个朋友,而不是多一个敌人。所以他不光愿意道歉,还提出给已经死了的齐翰公使的家属一笔很丰厚的抚恤。
其实现在都不在意那点钱,关键就是一个面子问题。杨司令把脸拉下来了,奥匈帝国的面子有了,自然不会在纠缠下去。奥匈帝国已经做了表示,明天老袁就任大总统之后。奥匈将和他们正式的签署外交协议,并且也和德国人一样,放弃庚子年间的赔款。对于已经得到的赔款,他们将分十年返还。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英国人绝对不允许新中国政府里面有杨打鬼的声音!英国人很清楚,袁世凯的态度是亲英法的,而杨小林和德国走的非常近!
英国不可能说让你中国实现了统一,然后中国继续和德国人合作。继续威胁俄国人的后方。
“总统先生,这个条件是我们唯一的,也是我们坚持的。我们英国政府支持的仅仅是您。”
老袁笑了一下:“朱尔典先生。我向您阐述我的两个观念,第一,中国人的事情由中国人来谈。要不要和杨司令合并的关键不在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态度,而在于我和他之间能不能谈妥。第二,我希望和英国政府继续保持友好的关系。至于战争么,”
袁世凯说道这里双手在一起拍了一下:“我不喜欢打仗,我目前损失惨重。但是这个结果在我选择战争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既然已经走出这一步,我就不会再回头。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坚持下去。”
朱尔典的脸色有些不善,慢慢的站了起来:“好吧,我希望您能再考虑考虑,我就在北京,明天您的就职典礼我会出席。假如您有接受我们的方案的想法,我随时为您效劳。”
“多谢了。”
大英帝国还是没有表明他们的态度,其实朱尔典的犹豫也是大英帝国在中国问题上矛盾的一个体现。一方面他们也认识到现在的形势不容乐观,而另一方面却又不愿意陷入战争。在这样的心态下英国人没有马上做出选择,他们参加袁世凯的就职典礼,同时也默许俄国人加大军事打击力度。
一九零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俄国人的炮火在今天变的格外的猛烈,虽然城内没有遭到轰炸,但是城外传来的那爆炸声却震慑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老毛子也知道今天是袁世凯的就典礼,所以那些前几天没有使用的重炮也开始发火,一颗颗炮弹的爆炸让北京城内的老百姓都能感觉到那地皮轻微的晃动。
老袁的精神不是太好,一晚上都没有睡着。心里有点兴奋,还真的有点害怕。加上这炮声从早上三点就开始响个不停,躺在床上几乎是熬到了天亮。
起床之后梳洗一番,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仪表,老袁总是感觉有些不太满意。衣服是法国设计师为他量身定做的,发型是意大利高级发型师设计的,但是袁世凯总是觉得镜子里面这张脸有些老了,要是再年轻二十岁那该多好?
正在惆怅之际黎先生从外面进来:“总统,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各国公使除了日本公使之外全部都已经到了,就等您了。”
老袁收起自己的那份惆怅:“好,马上去总统府。”
黎先生点头,他的脸上也是一片兴奋之色。对于一个谋士来说,看着袁世凯走向总统位置,也就是意味着他的成功。以后虽然不说飞黄腾达了,水涨船高是肯定的,光宗耀祖了。
一边和袁世凯走着,一边从口袋里面掏出几份文件来:“这是今天早上收到的贺电,德国皇帝和美国总统还是英国的首相都给我们发来和贺电,日本和俄国的贺电没有收到。”
老袁把贺电接过来看了一下,那神情很是满意:“嗯,俄国人是不会发的。日本人现在正在找孙文,对了,孙文那边有什么消息?”
黎先生说道:“黎元洪说,孙文打算拥护您,他正在做那些革命党的工作,另外也在英国人的最终选择。。”
老袁一丝冷笑,心里真的有些不太平衡!他隐约中有些希望孙先生不要拥护他,那样的话他可以把孙先生给打入地狱中去。
但是孙文先生运气好像真的很好!就拿南方的革命来说,那场起义完全就是吴兆麟和黎元洪搞起来的。没他孙文什么事。可是孙先生却坐在那里成了起义的领袖,想想自己拼死拼活的奋斗了几十年才有今天这个结果,老袁有点不平衡。
起义之后中国的局势也是一样,孙先生的南方政府可以说是风雨飘摇。从始至终袁世凯都觉得自己只要轻轻一推就能把那尊大炮给推到水沟里面去,可是他就是没时间出手。
命运好像特别的垂青孙先生,在历史上也是一样,孙先生连死都死的特别是时候。他早几年去世,我党的发展和他没什么关系,孙先生国父这个位置估计有点悬。若是晚死几年。两党的矛盾爆发,他必须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搞不好会是一个反动角色。
但孙先生就是那么巧,在两党蜜月期把革命的任务交给了后来的同志,即便后来的内战两党之间打成了生死之局,他却成为了两岸共同缅怀的国父。
这也和孙先生的坚持有很大的关系,满清的时候多少志士寻求中国的出路?有的牺牲了有的退缩了,而孙先生是坚持到底的其中一个。在日后的军阀混战中又有多少人对中国失望?而孙先生一直在寻找新的出路,直到他找到三民主义。
命运喜欢照顾那些懂得坚持的人。可是这样的照顾在袁世凯看来有些不太公平。
杨打鬼在东北半条命都拼没了,自己在这里也是被俄国人打到了家门口,只有他孙大炮在南方安然处之,虽说被老百姓骂了几句,可日子总比杨打鬼那种死里逃生要强吧?总比自己这天天挨炮弹朝不保夕要好过吧?
老袁真的希望孙先生现在不要拥护他。等自己腾出手来先把孙先生给打成一个卖国贼,然后再灭了他,那一定很爽。
可惜了,孙先生还真的不是那样的坏人,他不会去做石敬瑭吴三桂的。如果袁世凯的政府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孙先生一定会拥护他。南方政府一旦拥护自己这个大总统,老袁的刀子就算再想插在孙先生身上也是不行了,必须给他留给位置,给南方政府在未来的中国政府里面留几把椅子。
老袁上了汽车之后当真发出一声叹息,然后眼睛转了几圈:“他要是真的拥护我,就拥护吧,那个铁道部的部长你们都不要争了。”
说是政府的组成必须经过谈判,但是袁世凯这个人早就想好了哪些位置必须是自己的。总统,陆军总长,这两个位置不需要谈判,是自己和杨打鬼的。国务总理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他们北洋的唐绍仪,东北的陈天华,南方要是支持自己,也可以让黎元洪来干。
其他的人都能商量,唯独孙先生不行!老袁觉得如果让孙先生得到一个很好的位置,他心里真的受不了!上次谈判的时候孙先生不是说可以去修铁路么?袁世凯知道那只是孙文一种表态,那就让他去修铁路好了。今天修西北的,明天修东北的,别老在自己转悠让自己看到他烦就是了。(未完待续。。)


 第一一零章 战争,刚刚开始

黎先生这个时候又拿出了几张纸来:“总统,这是杨司令发来的,前面是拥护您就任大总统的宣言,后面是他的一段讲话。”
老袁接过来看了一眼,前面拥护自己宣言他是一眼带过,后面杨小林的讲话他却是看了一遍又一遍!都说杨打鬼那个家伙鼓动人心非常有激情,老袁看过之后就发现他这讲话稿比自己那篇之乎者也的要强出来太多了!
“这个讲话是谁来宣读的?”
“按照我们的安排,在您讲话之后将由东北的杨度先生代表杨司令宣读。”
老袁点点头:“嗯,知道了。”
汽车很快到了袁世凯的总统府,虽然外面的炮火非常猛烈,俄国人也知道总统府的位置,但是今天有很多记者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