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国之大贼 >

第368部分

国之大贼-第368部分

小说: 国之大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雷萨尔先生却回头阻止了士兵们的行为:“嗨!小伙子们,你们礼貌一点,他是战俘可也是一位年纪可以做你们父亲的人。”
俄国人的动作这才稍微的轻柔了一点,张怀芝还是不说话。他身上的伤还没有完全好,另外还挨了一顿审讯,脸上鼻青脸肿的,衣服也破烂的不成样子。
张怀芝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又被押回这里来,岳雷萨尔一路上也没心情和他说什么,他也没有主动去问,甚至他对现在中俄战争的情况也一无所知。
眼前这片阵地他太熟悉了,站在这片阵地上面,看着到处都是俄国的军队,耳边却没有听到枪炮的声音,他心里终于沉不住气了:“你们把我带回来干什么?”。
基伶斯基将军这个时候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张怀芝一番,没有正面回答他:“带他去洗个澡换身衣服。还有,让我们医生为他处理一下伤口。”
张怀芝又问了一遍:“能不能告诉我是不是你们已经打下北京了?”
基零斯基真的不愿意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没有一个俄国将军愿意回答的。他抬手看看自己的手表:“现在是四点二十,再过两个小时你就可以回到北京了。你们的部队在顺义,他们回来接你的。”
张怀芝的脸上一下就绽放了笑容。我们的部队在顺义,这句话让他知道俄国人的脚步到现在都还停在这里,他很开心。
六点三十分。
已经换了一身衣服的张怀芝在一队俄国士兵押送下往顺义走去,双方开始了交换战俘的程序,他的心情这个时候是无法形容的,甚至他自己后来回忆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
没走多长时间,前方就出现一队中国部队。交换俘虏的程序双方不是第一次了。首先是确认俘虏的身份,然后双方各自把人带回去,交换很多次了。做起来轻车熟路。
张怀芝跟着那一队来接他的中国士兵一起往后面走去,他明显的发现这些士兵和以前他的那些兄弟不一样了,中**队虽然还没有统一名称,但是军服和装备却已经统一了。这些士兵身上的武器明显要比原来的北洋军火力强劲许多。而且那一顶顶的钢盔下面那些脸庞一看就是真正的军人!其中居然还有一个外国人跟在队伍里面,张怀芝不知道这是从德国过来那些士兵,心中大为好奇,也是百感交集。
还没有走到军营门口,就看见前方出现了一个整齐的方队,当先一个人三十多岁,张怀芝并不认识,可是段祺瑞和蒋百里都跟在那个人的身后。这让他隐约的猜到了那个人的身份。
袁世凯站在那个人的旁边微微的笑着,张怀芝的脚步不由的加快了许多。越是往前走他的心情就越是激动。
那队伍中间有些人他认识,是北洋军的老兄弟,有些人却从来没有见过。张怀芝的脚步往前的时候他们整整齐齐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等到双方的距离只有十几米的时候,蔡锷大声喊道:“全体立正!向张怀芝将军敬礼!”
“唰!”
段祺瑞带头,齐刷刷的一个军礼。在俄国人面前一滴眼泪都没有掉下来的张怀芝这个时候再也控制不住了,脸上的肌肉一阵抖动,两行清泪扑啦啦的从眼角滚落了下来,他都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杨小林和袁世凯这个时候才迎了上来,杨小林一个军礼:“张将军,辛苦了!”
辛苦了,这三个字让张怀芝感觉到自己好像并不是被俄国人给俘虏了,而是去打了一场非常出色的战争现在得胜而回。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说什么,快五十的人了,现在却有一种要放声大哭的**。
看到袁世凯站在旁边面带微笑的看着自己,张怀芝猛的单膝跪了下来:“袁公啊!阵地未能守住,有负袁公重望,虽万死也难辞其责,更辜负众兄弟厚爱,第五镇全军覆没,还请责罚!”
袁世凯将他搀扶了起来:“老张!快点起来,别哭了!我和杨司令用一个俄国中将,七个少将,还有二十多个上校把你换回来就是为了责罚你的么?告诉我,身子骨还行么?”
张怀芝的伤真的没有好,不过听袁世凯这样说马上挺直了胸膛:“袁公放心,若是冲锋陷阵,我愿为先锋!”
老袁拍拍他的肩膀:“好!不亏我看重你。不过这一次不用你去冲锋。这位就是东北的杨司令,咱们现在队伍中有很多兄弟你都不认识,今天晚上我设宴给你接风,大家伙见见面,明天,有一件要紧的事情让你去办。具体的杨司令会跟你交代。”
张怀芝心中真的有些忐忑,眼睛朝杨小林看了一眼:“杨司令,请问有什么能效劳之处?”
杨小林笑了一下:“晚上再和张将军详谈。”(未完待续。。)




 第六十三章 中国的条件

法英美三国的谈判人员早就已经做好准备了,这一次他们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用尽一切办法让中国接受停火,以便保存俄国人的军事力量,让日本人能感觉到威胁,同时维系亚洲地区的势力均衡。
岳雷萨尔先生到了北京之后他们马上进行了一场先期的碰头会,协调一下几个国家之间的脚步,以便能在谈判中形成一个较为有利的局势,迫使中国方面做出让步。
朱尔典先生询问了越雷萨尔先生俄国方面的态度,并且最终明确的告诉俄国人,英国方面认为想停止战争必须把蒙古还给中国,让局面回到年前的那个形势上去。
俄国人也答应了。当然,他们绝对不会在一开始就公布自己的底线,如果中国方面手软一点,或许俄国人还能剩下一些。
第二天早晨,四国谈判代表早早的就来到了曾经的大英帝国驻北京的公使馆,他们都在猜测中国方面的谈判代表将是谁。这一次中国人对这个代表身份掩饰的让人有一种神秘感,这神秘感不光激起了四位绅士们心中的好奇,连外面的媒体也都在猜测。
这一次英国人在这个大使馆举行停战谈判,是英国政府的一种含蓄的表态。朱尔典知道如果战争能够如愿停止,中国方面的表现能让英国人有一个下台的台阶,大英帝国会马上在一定程度恢复和中国的外交对话。
毕竟,现在亚洲的不安定的因素还有一个日本。英国不希望中国站起来。同样也不希望日本强大,特别是在现在他们对亚洲的控制力逐渐减弱的时候。
八点钟,一辆汽车开入了大英帝国的公使馆,朱尔典先生站在二楼的窗户上只看见一个穿着军装的人从车上下来,在英国秘书的带领下走入了大使馆。
“中国人的代表来了,告诉诸位一个好消息,这个人不是杨度也不是孙文,看样子是个军人,我并不认识他。”
朱尔典先生从窗口走回桌子旁他自己的位置上面坐下,看了一下好像正在酝酿思路的越雷萨尔:“越雷萨尔先生。作为一个资深的外交官。我想知道您对一个军人对手有什么策略没有?”
越雷萨尔知道这话只是朱尔典要调节一下气氛,当下说道:“我表示非常担忧,万一他发起火来要和我用骑士的方式决斗,不知道朱尔典先生能不能从旁边帮我打他一枪?”
四个人哈哈笑了起来。
会议室房门被推开。张怀芝迈着脚步走了进来。他的眼睛首先就落在了岳雷塞尔的身上:“越雷萨尔先生。很高兴我们这么快就见面了。”
这一路上他们两个是同行的。越雷萨尔当然也认出了张怀芝。
“哦,天呐!”
越雷萨尔先生还没有褪去的笑容被僵持在脸上,慢慢的被那惊讶的神色替代了。他真的没有想到和他谈判的人居然是这一路上和他坐在一辆汽车里面的张怀芝!甚至他在这一刻还有些怀疑。身体慢慢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张将军,您不会是来和我们谈判的吧?”
张怀芝微笑着拖开了那把属于中国谈判代表的椅子,然后站到那个位置上也没有马上坐下去,眼光扫视了一下四周,摘下军帽放在桌子上面:“我先自我介绍一下,鄙人张怀芝,原北洋军第五镇统制,现任中国陆军作战部参谋,从今天起,我将代表中国方面和诸位进行有关停止战争的谈判。”
张怀芝说完之后往那椅子上面一坐,他忽然感觉自己这一段时间所受的所有委屈和磨难荡然无存了,看到对面越雷塞尔那难堪的脸色,心中当真是无比的痛快!
而岳雷萨尔先生已经把自己准备好的开场白给忘记了,他脸上的表情精彩极了。俄国人真的没有想到中国会让张怀芝出来和他们谈判!让一个刚刚被俄国俘虏的将军来和自己商谈停战?这虽然算不上侮辱,可绝对是一种强硬的表态。
朱尔典等人到现在总算明白为什么越雷塞尔先生的脸色会那般的难堪了!原来坐在自己面前这个穿军装的家伙就是张怀芝,今天早上的报纸上还有张怀芝的照片,他刚刚被从俄国人的俘虏营里面解救出来!想想如果换成自己,定然也是无法接受的。
不管俄国人能不能接受,张怀芝的屁股已经坐在那张椅子上面了。朱尔典先生知道这个时候再让中国换一个代表是不可能的,不说派谁来谈判是中国自己的事情,就是时间上也不允许。
看到越雷萨尔已经忘记了开场白,朱尔典这个时候马上站起来说道:“非常高兴中国方面能派张将军来和我们谈判,我也希望这一次我们能有一次愉快的会谈,好了诸位,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首先我想请张将军说一下,中国放对停止战争的基本要求。”
张怀芝说道:“我来的时候大总统都交代过了,停战可以,我们中国也不想打仗,但是俄国人必须答应废除不平等条约,把撤出在我们的领土上的所有俄国部队。”
朱尔典先生问道:“请问张将军,这就是你们中国的全部条件么?”
张怀芝点点头:“是的。”
朱尔典笑了:“那么我想我们之间的谈判应该是愉快的,以前俄国和大清朝签订的条约我们可以商量,至于从蒙古撤军的问题虽然有些困难,不过我相信我们双方也能达成一致。”
朱尔典没有一口的答应下来张怀芝的条件。他从张怀芝开场的这一句中就听出来这个人对于谈判是一窍不通!什么叫他来的时候大总统已经交代了?外交人员都不会说这样的话。而且一开始自己还没用什么手段他就表明了中国的底线,这更让朱尔典对这场谈判充满了信心。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道理这个人都不懂,朱尔典相信假如自己能做一点工作,事情可能会得到很完美的解决,也许会比英国人想象的更完美。
他冲越雷萨尔使了一个眼色,越雷萨尔这个时候也回过神来,马上说道:“朱尔典先生说的对,我们和中国之间的所有条约都可以商谈,但是从蒙古撤军的问题真的非常复杂,现在蒙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和我们俄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张怀芝的眉头皱了一下:“我想你们可能误会了我刚才说的意思。我所说的不平等条约,是从康熙年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开始算起,我所说的俄国人必须撤军的土地,也包括尼布楚条约中满清割让的贝尔加湖以东的二十五万平方公里……”
谈判桌上顿时就安静了下来,朱尔典惊呆了!张怀芝这不是漫天要价,他这价都要到天外天去了,过去了两百年的事拿来重新说也可以么?
老张说完之后眼神清澈的看看了周围几个绅士:“我这个人肠子直,是什么就说什么。大总统跟我就是这么交代的,几位看能谈么?”
从两百年前尼布楚条约开始还?这有的谈么?!
美国公使康格这个时候说话了:“张将军,你们能不能提出一些现实一点的条件?或者说你们中国方面在提出谈判建议之前能不能考虑一下俄国人是否能接受?”
中国方面的谈判代表是张怀芝,这个消息犹如一记重磅炸弹轰在那张谈判桌的上面。北京的各国报纸的头条版面再一次的有了震撼性的新闻,他们对张怀芝的关注甚至超过了他们对这场战争的关注,在这一天里面,张怀芝抢光了那些闪光灯的镜头。
中国的报纸为袁世凯和杨小林的这个决定大加喝彩,那些外国的报纸不管在战争中立场是站在哪一边的,在这件事情上对中国的做法都表示了欣赏。
德国的兴登堡将军对张怀芝参与谈判给予了很高的凭借,他说中国自古就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而张怀芝出现在谈判桌上的时候,是中国政府对战场上那些流血牺牲的军人们最高的肯定,也是对那些尽力拼杀却最终无奈被俘的士兵们的一种宽容,这必然让中国部队的部队增强凝聚力。如果中国和俄国的战争依然继续的话,这股凝聚力将让中国部队战斗力更加强悍。
兴登堡将军的话可以说是一句切中了杨司令这一举动的目的。让张怀芝出现在谈判桌上,最大的好处就是这一点。
张怀芝不会谈判这是真的,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杨小林压根没想过现在和俄国人商谈停战。他的战略目标不是让俄国部队退出蒙古,是让基伶斯基身边这几十万人根本走不出蒙古!
而现在中国部队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北洋军和革命军在战斗的时候都不自觉的依靠义勇军的部队挑起大梁。这种情况来源于他们对义勇军的尊敬,同时也来源于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
保卫北京这样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主动出去打俄国人就不行了,不管是革命军还是北洋军,他们都要有挑起大梁的勇气。让张怀芝出现在谈判桌上,是杨小林用一种很特殊却非常直接有效的方式告诉所有的北洋军士兵,你们一直做的很好。(未完待续。。)




 第六十四章 迎击风浪的斗士

“部队中将士们的情绪非常的高昂, 有些基层的队伍已经开始做战斗的准备,没有等下什么命令。而前线的一些革命军和北洋军指挥官在今天也是一反常态的积极了起来,光今天一天我就收到了各种作战计划两千余份,上报计划的官职最低的班长。”
蒋百里把面前一堆纸张各样笔迹不同的作战计划书推到杨小林的面前:“司令,我已经看过了很多份,虽然有些计划雷同,但是我可以向您保证,绝对没有相互抄袭。”
杨小林笑了一下,让基层指挥官上报作战计划是他在东北的时候就采取的方式,目的并不是说司令部真的就想不出来办法,而是培养基层指挥官动脑子去思考战争的习惯,同时也为司令部的几个人拾遗补缺。
他早就在整个部队中推行,可是效果并不理想,那些革命军和北洋军的军官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