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国之大贼 >

第433部分

国之大贼-第433部分

小说: 国之大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
这是新中国的元首第一次出访欧洲,黎元洪也成了从古至今以来第一个踏上欧洲领土的中国领导人。他肩负的使命是和西方国家进行一系列贸易上的磋商,为中国的商品能更顺利的进入欧洲打开通道,同时,也要从国外引进一些我们继续的技术。
比如,电灯泡的制作技术。
说出来就是这样的,中国不会自己生产电灯泡,都是从外国进口的。这次中国的百货公司成立之后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就和中国商务部洽谈,以后中国的灯具就由他们来提供。目前的飞利浦公司可不是日后的那种大公司,他刚刚成立十几年,还处于正在成熟的阶段。
商务部看了他们的样品,也非常满意,只是价格有点贵了,比同样质量的日本产品要贵出将近一倍来,这其中的原因就是运费的问题。商务部有点犹豫,可是飞利浦公司却很想做成这桩买卖。
中国四亿人口,上亿家庭,几十亿间房子!每个房子买他们一个灯泡,这是多大的一笔买卖?后来商务部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你们在中国建一个分厂,那样运费什么的不都省下来了么?东西便宜了对于中国老百姓也是有好处的。
飞利浦公司倒是没什么话说,他们相信在中国建立一个工厂能让飞利浦发展的更好。就是荷兰政府有点不愿意,他们害怕飞利浦公司从此以后就扎根中国了,没有一个国家愿意让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流入国外。
在黎元洪原来的行程中是没有荷兰这个计划的,可是后来为了谈成这笔交易,临时又加了上去。
当然,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可以选择其他国家的,甚至中国完全可以自己造一条生产线,依中国目前的技术这不是什么难题。但是杨小林说了,有些东西用不着我们自己来造,中国没有必要费心费力把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好,特别是一些和国家安全无关的行业,完全可以交给外国商人来做,给块地,不要你问事也不要你操心,他们就能办好了。
有那个时间还有精力,不如在一些将来很有前途的事情上面多下下功夫。比如,飞机。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空中武器出现在拿破仑时代,热气球。这个东西真的不错,可以用来侦查,校准火炮,在一战的时候还有很过国家使用热气球,法国人曾经在和德国打仗的时候排了一个大热气球阵出来,那场景煞是壮观!
排热气球阵的好处就可以阻挡对方的飞机侦察。飞机那个时候拿热气球基本没什么办法,两个气球拖张网,在天空等着你,你要一头撞上去肯定机毁人亡。
不过后来发现这方法没用,虽然飞机打热气球需要很好的技术和运气,德国飞行员也真的拿那个大阵没什么办法,不过人家德国人又不傻,老远看到了还一头往上撞,人家不会掉头么。?(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 飞向蓝天

后来就是飞艇,目前德国人正在大力发展飞艇,一战中他们还用飞艇轰炸过英国好多次,虽然没什么效果,却真的让英国人很愤怒。前期飞机拿飞艇也没有什么办法,那子弹打上去顶多就是给飞艇那身躯上戳几个窟窿,飞艇不在乎,而那个时候飞机的飞行员打飞艇都是带一把刀子,靠近了,划破飞艇的外皮,这很危险。
所以不要说现在这个时候,就是一战真正的打起来了,也没有那个国家意识到飞机这个东西的发展潜力有多么的巨大。前途是辉煌的,可道路是曲折的。
现在包括英国和德国在内,都不愿意为飞机掏钱。杨小林的优势就在于,他能让飞机发展过程稍微直上一些。
飞机就算上天了,也不是说一下子就出来侦察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等一系列机种的,一开始的飞机很简单,只能为地面部队提供侦查。英国一战名将黑格将军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发展飞机干什么?他的造价那么高,用处却那么少,人在上面还危险,不如养骑兵来的划算。飞机能做的事情骑兵也能做好,而骑兵能做的事情飞机却做不到……”
直到有一天,法国飞行员安德烈驾驶一架双翼飞机飞往比利时列日一带执行侦察任务;与此同时,德国飞行员汉斯也正驾驶飞机前往马恩河岸执行同样的任务。
两机在空中迎面相遇,汉斯按照飞行员的规矩绅士般地向对方挥手致意,但安德烈可不吃这一套,反而嘲笑地向他伸出小指头。这一污辱性的动作令汉斯怒火中烧。报复心促使汉斯立刻调转机头向安德烈扑去,安德烈也不示弱,驾驶战鹰往回盘旋,并再次向汉斯晃动一个小指头。
汉斯拔枪射击,安德烈也举枪还击。然而两人却弹弹虚发,谁也没法将对方置于死地,很快便兴味索然。于是两人干脆挥手告别,各干各的活去了。
汉斯回营后一通诉苦,德国人马上做出决定,在飞机上装一挺机枪,法国佬再敢冲自己竖手指就干了他丫的!
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架武装战斗机由此诞生了。
同年,一名意大利的飞行员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飞过德国人的头顶,德国人出于对意大利背叛盟友的愤怒,在飞机低空飞行的时候问候意大利人的祖宗。意大利飞行员听的清清楚楚。他也懒得和德国人解释,就开着飞机在德军头顶晃悠,一副有本事来打我的贱人模样。
德国人看他这个架势真的受不了了,把机枪架起来冲天空扫射,差点把飞机打下来。意大利人逃到半空之后大为生气,把腰里的手榴弹拉了,朝下面德国人扔了过去!
第一架轰炸机和防空高射机枪就这样诞生了。
也是在这一年,俄国飞行员聂斯杰洛夫驾驶飞机和奥匈帝国侦察机在空中相遇,这个时候飞行员们在空中用手枪交战已经成了惯例了。双方对射几个回合无法战胜对手,子弹打完了,奥匈帝国的飞行员准备习惯性的撤退。
可是聂斯杰洛夫却追了上来。
这哥们挺有创意,他在自己的飞机上放了一个重锤。他就想着如果遇到敌人的飞机,他就把这锤扔向敌人的螺旋桨,只要挂上,那对方肯定机毁人亡!
奥匈那飞行员不知道啊。一看聂斯杰洛夫不按规矩来,子弹打完了还追?而且身躯居然还有站起来的动作,想跳到我飞机上和我肉搏么?你当我怕你不成!
两机相距不过十米的时候。聂斯杰洛夫一下把锤子扔了过去,准确命中,一切完美无缺。不完美的是,他们相距太近了。那锤子不光缠住了对方的螺旋桨,他自己的也没跑掉。
两架飞机在空中一个漂亮的翻转回旋,如同两个偏偏起舞的情人一般,一起坠了下来。下面交战的双方士兵都看呆了,那动作太漂亮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特技飞行就这样完成了。
虽然杨小林不是空军,但是这些故事他都知道。他比英国黑格将军聪明一点的地方就在于他知道造出飞机之后要在飞机上装机枪,他知道自己必须在飞机上悬挂炸弹。
为什么他要造船厂先造邮船?而且是造那种上万吨的排水量的邮船?因为他还知道这样的船稍微改装一下就可以允许飞机在上面起落,甚至比改装战列舰要简单的多。
当我的飞机能够在邮船上起落了,当我的飞机可以悬挂鱼雷了,日本人的战列舰还是威胁么?别说你现在还不到二十艘战列舰,就是你有两百艘又能怎么样?中国航母编队能按住你揍,因为无论战术还是舰船,你比我落后一个时代!
这一切现在都还只是杨小林的想法,想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他要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一次的全世界飞行爱好者大赛给办好。
飞行爱好者大赛确实要比无线电爱好者大赛热闹许多,第一是因为无线电爱好者大赛举行的时候中国正处在战争之中,而且那个时候中国会不会像她承诺的那样兑现奖金外国人心里也没底。那个时候过来的无线电爱好者是纯粹的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而现在的飞行爱好者当中,就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奔着中国给出的第一名五万英镑的奖金来的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无线电大家看不到热闹,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谁的产品更出色一些,旁边只是听到一阵滴滴答答的声音。
飞行爱好者大赛不一样,杨小林把这次赛事安排在北京西郊,中国方面准备的非常充分,从他们需要的各种材料,到他们需要的各种技术上的帮手,都准备的一应俱全,有些特殊要求只要他们提出来,中国方面也是马上给予满足。
他们中许多人都是提前两三个月就已经来到了中国,等到比赛正式开始的时候,各自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不断的试飞已经让周围的老百姓觉得这东西很好看,很热闹。比赛的当天也是天公作美。秋高气爽,微微的风正好可以让各种飞行器都有一点助力。
空旷的原野上四十多架外形各异的飞机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不远的地方中国老百姓围的一圈一圈的,放眼望去足有好几万人。尽管现在大家的工作都很忙,可是看热闹是中国人的天性,更何况是从来没有看过的热闹。
杨司令觉得自己在组织工作的时候有点失误,这一次就算了,下一次飞行比赛的时候,他准备好好的设计一下场地,然后收门票。不过话说回来。中国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别看现在围着看热闹的人多,你一凑上去要钱他们就全跑光了。
第一个要出场的是一个罗马尼亚的飞行爱好者,名叫亨利科安达。
这个名字杨司令不是太熟,所以对他也没有什么兴趣,在那个家伙的飞机准备起飞的时候,杨小林只是扫了一眼,然后就来到了莱特兄弟的飞机跟前,他希望自己能和这一对飞机行业上做出杰出贡献的美国兄弟最终达成合作意向,所以提前来套套近乎。
“二位先生。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威尔伯莱特忙的放下自己手里的扳手,正想把油乎乎的手在衣服上擦几下的时候杨小林已经一把将他的手握住:“威尔伯先生,我就是来看看你们还有什么需要的没有,如果有什么还需要我们做的地方。请你们尽管开口。”
威尔伯莱特说道:“谢谢!杨司令,十分感谢您对我们的帮助,说实话我们的飞机什么也不缺了,只差一次飞行。”
奥威尔莱特显然比较活泼一点:“杨司令。五万英镑是真的么?要不要再缴纳什么费用?”
杨小林说道:“请放心,我们中国方面不会对获奖者收取任何费用,而且如果你们的飞机被我们看中。你们又愿意出让技术的话,得到的奖金会比这更多,条件是二位先生必须让我看到最棒的飞行!”
威尔伯莱特眉毛自信的抖动了一下:“这绝对不是问题!说真的杨司令,这一次来中国让我非常吃惊,首先中国人的友好好客都给我留下来和深刻的印象,这个国家一点都不像我们美国人印象中那样的野蛮,还有您,我非常奇怪为什么有人把您这样的人叫做禽兽呢?”
杨小林面色忽然一变:“也许我回头抢了你的奖金你就会明白了。”
周围听到这话的几个外国人呵呵笑了起来,他们都知道这是一句笑话,威尔伯友好的笑笑:“还有,你们的发动机简直太棒了!”
这句话也是他由衷而言的。杨小林对发动机的研究一样非常重视,和德国人的动力研究所成立之后,这方面的课程他就从未停止。他甚至让动力研究所和京师大学堂新建的物理系一起合作,把一些难题当成课题交给那些专门搞学术的人去研究。
这个时候那个罗马尼亚人的飞机已经开始升空了,旁边一个英国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亨利那个家伙飞的到是挺快的!他升空了!”
众人的眼睛都往那飞机看了过去,杨小林刚才也没有怎么看这个罗马尼亚人和他的飞机,但是这一眼看过去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可是究竟哪里不对他也说不清楚。
还没等他再看一个仔细,天空中忽然一朵火光炸开,就开那正在行驶的飞机整个燃烧了起来,同时那火球以比升起的时候更快的速度落地!周围观看比赛的老百姓被吓的一下就跑开了,杨小林只听见威尔伯莱特说道:“哦我的上帝呀!我早就和亨利说过那样不行!愿上帝保佑他!”(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 出发

这个时候的飞行根本没有什么安全保障,全靠那些飞行爱好者自己的经验和准备应付各种问题。在这样忽然爆发的灾难中,所有的措施其实都没有多少用处,上帝保佑你,才是你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那个罗马尼亚人运气不错,在飞机就快落地的那一瞬间被甩了出来!杨小林看见空中一朵降落伞打开之后忙的喊道:“快!快去救人!”
现场的中国人早就做好了各种准备,甚至连急救的医生都在。说实话,第一个升空的飞机就出现了意外,当真让所有人的心里都不太舒服。还好,驾驶员只是受了一点伤,腿骨被摔断了,并无大碍。
杨小林走过去准备安慰他几句的时候,眼睛不经意的扫到他那飞机的残骸,这一次近距离的观察居然让他愣住了,因为他终于发现自己为什么感觉这架飞机不对劲了。
其他的飞机都是用螺旋桨的动力飞起来的,而这个罗马尼亚人的飞机却没有螺旋桨!他第一次没有发觉的原因是因为杨小林的脑海中对没有螺旋桨的飞机感觉是很正常的。
盯着那飞机的残骸愣愣的看了一会,眼睛再度望向那罗马尼亚人的时候眼神已经和刚才截然不同了。他几步走到那个亨利的面前:“怎么样?没事吧?”
亨利的内心更痛苦,很是无助的摇摇头:“我失败了。”
杨小林笑笑:“失败了可以下次再来。”
“不,我和他们不一样,我为了飞机已经倾家荡产,我没有再来的机会了。而且我的腿可能不行了,以后我可能没有办法再飞了……”
他说到这里眼泪都要下来了。杨小林看看他那模样,拍拍他的肩膀:“我没有看到你的螺旋桨,你是怎么让飞机飞起来的?”
亨利说道:“来中国之前我就有一个想法,我认为当动力足以使风扇产生足够的旋转力量的时候。能向后推动空气,只要同时增设一个加力燃烧室,使燃气在尾喷管中充分膨胀,以此来增大反推力,飞机就可以飞起来了!以前我计算过很多次的,应该没有问题。我在你们这里找到了最好的发动机,五十马力的,前两天试飞的时候还真正常,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内燃装置会起火……”
杨小林笑的更开心了,他也不知道内燃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