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国之大贼 >

第545部分

国之大贼-第545部分

小说: 国之大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才是下狠手。”
熊希龄当然明白,北洋这个组织现在虽然已经被打散了,但是原先的一些北洋大员还掌握着一定的权利,如果一下出手太狠,难免会让这些人心生顾忌。
冯国璋跟着载涛去了,在西北方面军他现在是一员大将,载涛指望他打仗呢。而西藏那里段祺瑞在蔡锷手下也是挑大梁的,还有就是雷振春,雷振春现在在非洲负责和尼雷尔之间的配合,假如他担心自己以后没有回国的道路的话,可能那条刚刚打通的通道就断了。
昨天晚上杨小林就亲自发电报给这些人,让他们安心,同时也让其他人去做这些人工作。他相信这个工作是能做好的,因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像是熊希龄说的一样,每个人都想体现自己的价值。
话说的客气一点,问题应该不大。但是如果自己马上打开杀戒的话,可能不光他杨小林说什么,这些人都会害怕的。
熊希龄说道:“司令放心,就算是他们有反抗,我也只抓带头的。这个事办的耐心,秉三明白的。”
杨小林听的很是满意,转过头来对陈天华说道:“星台,孙文先生这一次是不愿意再跟我合作了。他发电报之后就给了我一份辞职书,我问他要去哪里,他说要离开中国。他跟我说中国已经找不到民主了,所以他要去其他国家,寻找能给中国带来民主的道路,这家伙还是不愿意放弃。”
陈天华苦苦一笑:“意料之中的事情,你要动手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小林,放他走吧。”
杨小林长长吐了一口气,手指点了一下陈天华:“我说句心里话,你别说我是客套。其实我真的希望孙文先生能留下来,这两年他为中国做了很多事情,别的不说,南北铁路线的贯通和保障工人权利这两方面他功不可没。知道我最欣赏他什么?他把辞职报告给我,却说离开中国的日期还没有定,他要在河南把医学院建设好再走。”
陈天华摇头:“他从不半途而废,司令,我相信你说的是真的,其实我也奇怪,为什么你们两个做不成朋友?”
这个问题杨小林真的无法给出答案。他很希望孙先生留下来,留下来看看他能不能成功,可惜孙文不给他这个机会。他显然不想再讨论这个了,天要下雨,姑娘要嫁人,没办法的事情。


 第四十二章 态度强硬

北洋这里也是一样,袁克定已经去了东帝汶。
不管大公子再怎么没用,当杨小林告诉他袁世凯在东帝汶生命垂危的时候,大公子的眼眶还是红了,眼泪还是下来了。
这件事情杨小林没敢告诉袁家的任何人,连袁仲侦现在都不知道老袁病危的事情。杨小林让袁克定马上去东帝汶,并且给吴家涛发了电报,不管袁克定需要什么,一定要满足他。
如果老袁挺不过来的话,杨小林敢确定这个家马上就散了。说实话他的心里还真有着浓浓的不舍,每天晚上没有人打电话问他是不是回家吃饭了,这感觉总像是少了什么。
希望袁世凯能够渡过这一关吧,杨小林告诉袁克定,如果老袁挺过来了,不要那么着急回来,在东帝汶散散心,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另外,我们也需要一个中国驻东帝汶大使,暹罗也需要大使,这两个位置杨小林让大公子挑一个。
这两个国家现在都跟在中国后面,所谓的大使肯定不会有什么高难度的挑战工作,袁克定应该能够胜任。工作轻松,也是一种变相的流放。
陈天华这个时候问了一句:“司令,英国人这一次肯定会找很多国家出来向我们发难,这事情你是闹出来了,一定会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但是西藏那边怎么收场?”
熊希龄的眼睛也望了过来,虽然那边的事情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他真的很想知道,突击了布达拉宫以后,杨小林等于是主动向那些藏兵宣战了。我们现在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是杀人,第二是放人。
不管是杀还是放,布达拉宫注定要站在我们对立面,和平统一的局面是再也不可能出现了。除非出现第三种可能,就是布达拉宫现在愿意配合我们。
这种可能几乎是不存在的,要知道她在西藏耸立了那么多年。她的地位和她的尊严都是不允许别人侮辱她的,而杨小林这一次触及了他们的底线。
杨小林笑笑,也没有吭声。
他真的很想有个和平统一,但是他这个人的耐心是有限的。就像他对熊希龄说的那样,凡事要分两步走,首先要给人家机会。他已经给了布达拉宫三年的机会了,这三年来蔡锷在开出的条件上是一让再让。可惜,那帮人耗尽了杨司令的耐心。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从唐朝以来汉族对这里的政策一向就是宽宏的,包括后来的清朝,都是只要这里遵从中央,就允许他们保持独立的的政体。他们已经习惯被汉人照顾,对于杨小林提出的在这里设置政府行政机构,推行新的制度的做法他们无法接受。
那么就走第二步了。本来他还可以再等两年,可现在自己正好需要一场动乱,所以他就动手了。
“等萨道义再和我们交涉交涉,我们就退出布达拉宫吧。西藏不是朝鲜。我们必须保证她的政府能够始终运行。对了星台,朝鲜死了多少人了?”
杨小林问这个话的时候脸上没有什么表情,陈天华却是苦苦一笑:“好多地方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具体的死伤数字我们没有办法统计,有许多朝鲜难民都往边境逃来,我们在陆地上和海上每天都能抓住好多人,小林。他们真的很可怜,是不是考虑设置难民营?”
“没那个必要,抓住的人全部强行送回去。女人可以给她们一条生路,联合部队需要的洗衣妇如果她们有人愿意做的话,可以把她们留下。”
陈天华看着他,摇摇头说道:“你知道么。我真怕以后的史书上提到你都骂你。”
杨小林毫不在意,被人骂总比被人同情要好的多,嘿嘿一笑道:“难民营也可以修建,做个样子找几个记者去拍下照片就行了。还是说西藏的事儿吧,下一步是把那些答应和我们合作的头人武装起来,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忙。”
“这个可能有点困难,现在答应跟我们合作的头人不多。你打了布达拉宫,有很多以前倒向我们这边的家伙现在都反对我们了。”
“没关系,打赢几仗人就多了。”
这一点杨司令是很有信心的。就像后来中东各国的反对派一样,一开始都是少数,老美一支持他们,打着打着人就多了,只要支援跟的上。
不要去担心他们在宗教信仰下的团结,自己这一次真的让很多的藏族头人都愤怒了,形势变的好像对中国十分的不利。那又怎么样?
有信仰的战士是最有战斗力的,可问题是你跟我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再说了,宗教真的就能团结的像一块铁板么?如果可以的话,后来的阿拉伯就不会沦落为老美的油田了。
任何信仰,都有被击败的时候。任何激情都有磨灭的时候。同样的道理,也许藏民现在非常痛恨自己,但是仇恨真的不重要,人是要往前走的,国家是要发展的,杨小林都能和日本结盟,仇恨放不下么?
如果真的放不下的话,就让他们带着仇恨去吧。
陈天华想了半天,最终冒了一句出来:“我总觉得你干的有点悬,西藏如果不稳定,很多地方都会跟着出问题的。”
“秉三兄,你认为你的改制一定能成功么?”
熊希龄愣了一下,杨小林这句话问的有些突然。他的改革方案虽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而且他自己也是信心满满,但是改革这东西没有人敢保证一定能成功。他不知道怎么回答杨小林。
杨小林笑笑站了起来:“我们现在做的事情都是这样,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最后会不会成功,我真的没有任何把握。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坚持,前方也许很危险,我们却决不能停留在这里。”
为什么说任何仇恨都有能放下的时候?还有一个例子,我们看看英国和法国的关系就知道了,这两个国家从结盟开始,就成了铁杆的盟友,他们的联盟从一战前一直延续到二战后,直到五十年代老美使了手段。把英法联盟的这个铁板给拆了,让英国成了美国在欧洲的走狗。即便那样,英国在国际事务上还是会和法国商议的。
英法的友谊并不是来自于两厢情愿的爱意,在欧洲大陆上面其实英国人对德国人是相当有好感的,表兄表弟的关系不说,在英国人的眼里,德国是欧洲最文明的国度。德国人没有法国人的那种让人厌烦的高傲。
相反,英国和法国之间却是冲突一直不断。整整一百年的战争虽然让英国击败了法国,但是双方的争斗并没有停止,在海外殖民地的问题上法国是和英国是冲突最厉害的,经常为了抢地盘要打架,两个国家的从高层到国民都看对方不爽。
他们的联盟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绵绵几百年的恨意。
很奇怪是吧?当初提议英法结盟的几个人真的在国内饱受争议,许多人都对这个联盟十分反感,甚至断言绝对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但是结盟之后,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他们忽然发现双方的配合居然如此的默契。
几百年的争斗让他们太了解对方了,法国人腰身一扭英国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屁,大英帝国屁股一撅法国就知道英国要拉什么屎。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明白对方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从英法签订协议到现在,他们之间只有愉快的合作而没有任何的纠纷,这简直是太完美了。
这一次在中国的问题上也是一样,鲍沃先生接到消息只比萨道义慢了几分钟。他还没有等萨道义找到他,马上就做出了两个动作,首先是向中国政府递交了抗议声明,声明中的措辞和英国几乎一模一样,同时在印度支那的法国部队也第一时间行动了起来,开始大规模的集结。
当真是十分的默契。
在他们两个国家的号召下。荷兰,比利时,美国,瑞士,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在萨道义先生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了对英国的支持。
萨道义先生说的很清楚了,中国必须马上停止所有的军事行动,深入藏区的部队必须马上撤出来。无条件的撤出。
但是中国方面好像没有任何妥协的意思,英国人的记者招待会刚刚开完,总统府就对外发表了声明。
中国方面对外阐明,西藏的问题是中国的内部问题,任何国家都没有权利来指手画脚。目前中国部队的进军脚步绝对不会停止,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一定要使用战争手段。
我们愿意通过政治途径和对话来解决问题,而且我们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已经进行了很多努力,可是布达拉宫却始终不愿意和北京政府正面接触,不得已时我们才选择了武力。
黎元洪代表北京政府做出表示,我们尊重藏族的习俗,也尊重活佛在西藏的地位,到目前为止我们依然欢迎布达拉宫派人来和谈判,甚至如果他们表示愿意谈判,我们可以把地点放在布达拉宫,但是进军的脚步绝不停止。
另外,中国还对外宣布了谈判的基本条件。我们确保布达拉宫的宗教地位不会动摇,以后除了朝贡之外,政府会专向拨款,用于庙宇的建设和喇嘛们的生活以及活佛的开支。但是藏兵的武装必须接受义勇军的领导和指挥,中国境内不可能允许除了义勇军之外的第二支武装部队的存在。同样,也不允许第二种制度的存在,农奴制度必须废除。
当年太祖进军这里也是打进来的,昌都一战把藏兵打的落花流水,迫使布达拉宫坐下来和北京谈判,那个时候中国的国际形势不好,朝鲜正打着美国鬼子呢,为了让这里快点稳定下来,太祖他老人家宽容大量,还做出了让这里自治并且政体和军事力量暂且不变的承诺。
杨司令显然没有那样的肚量,而且他知道给这里后患以后很难根除的。目前我们周边还是安稳的,他不愿意留下任何后患,首先攻击布达拉宫就能看出来了,他的态度强硬的很,条件开出来,要么投降,要么开打。


 第四十三章 刀子雪亮

这真的有些欺负人的嫌疑,就像街头一个身高一米八的壮汉把一个一米五的半残按倒在地上,一边一拳一拳的打,一边还问对方投不投降。
最让人生气的是明明光一个西南方面军藏兵就架不住了,西南方面军的那正在挥舞的拳头丝毫没有停止,一直在新疆的西北方面军这个时候居然也行动了起来,两路大军一起挺进,而替他们开路的是那些背着一箱一箱金条的谍报人员。
那些谍报人员拿着金条去见那些头人,怎么样?跟我们一起干吧,这些东西都是你的,而且等事成之后会有更多。你当头人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这么多钱,拿着他,实在不行你远走高飞,只要你不挡路什么都可以商量,不满意你可以说。
一开始拿钱的头人真的不多,甚至我们很多谍报人员都被那些家伙给杀了。
但是随后大军开来,那些头人的武装力量根本抵挡不住。不合作的坚决消灭,如果你再杀了我们的人,你整个部落都要被搭进去!布达拉宫都打了,义勇军下手已经是毫无顾忌,
有几个部落还想跑,其中一个跑了一千多里硬是被撵上干掉了。
胡萝卜加大棒的双重打击之下,加上布达拉宫里面无法给他们传来任何指令,这让他们面对攻击的时候处于一种一盘散沙的状态,我们进军的速度十分迅速。
慢慢的那些头人们这个时候态度就改变了,不说他们愿意拿钱帮忙吧,最起码杀我们谍报人员的情况很少出现了,就算他们不愿意合作,许多也是选择带着自己包衣和军队远远的躲开。
对于这样的情况,义勇军不去追击他们。
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西藏东、北两边很多土地都落入了义勇军的控制之中,两路大军已经逼近布达拉宫。
英国人的动作也是同样的快。英印军悍然进驻藏南争议地带,同时英国政府对外宣布英国将为所谓的正在抵抗中国暴力侵占的藏族头人们提供军事以及各种物资援助,第一批援助物资就价值三百万英镑,可以说是大手笔了。
萨道义先生还在北京再度发出声明,如果中国不停止暴力手段,大英帝国不排除将采取进一步措施的可能,包括直接出兵。
全世界都没有想到,在海牙会议之前,中英之间居然还制造这么一个爆炸性的新闻。目前中国和英国的态度都非常强硬,而且双方都采取了实际行动。会爆发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