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裂明 >

第142部分

裂明-第142部分

小说: 裂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27章征兵

就在十余锦衣卫带着崇祯的旨意向着山西镇而来之时,山西镇便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易飞如此处境,人人都在喊打喊杀之时。安东屯卫指挥使却是做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居然全面倒向易飞。

不仅带头吐出自己侵占的田地,更是迎罗立的一千镇西军入城,将马邑、山阴二城拱手交于易飞。

既有上司的不抵抗,再加上易飞的强势,这二城没有背景的下级军官们根本没有抵抗之力。

在吕风天的配合之下,各项工作进展更是快捷。不仅侵吞的田地很快收了回来,更是组织得力,大力的修葺境内的水渠和水车、灌井之类。

苟华也是没有闲着,虽然刚刚安定下来朔州局势,一些收尾工作还未完成。但是还是马不停蹄的再次奔赴两城,将一大半的小吏们都带着而来。

罗立坐镇马邑,二千大军集结于此,镇慑着一切可能的不安定因素。而吕风天却是不辞辛苦,陪伴着苟华等不断的穿梭在各地,有着这个安东屯卫的指挥使在,各项工作进展更是出奇顺利来形容也不为过。

对于吕风天的如此果断,苟华也是十分的佩服。毕竟自己选择支持易飞到底是因为相信易飞的能力,更因是没有了退路!

但是吕风天却不同,吕风天作为一卫指挥使,完全可以按兵不动,等待双方分出胜负之后再行投靠。但是吕风天却是毅然选择了前途未卜的雪中送炭,屏弃了安全的锦上添花。

至于现在的四处奔波已经不算什么了,有了他毅然与易飞共进退这一桩,他就已经有了打入易飞核心圈的资格了。

够狠、够果断!委实不是一个简单之人,这是苟华对其的评价。而随着这些日子的协同共事,苟华又是多加了一些,有能力、有人望、更有头脑,唯独缺的就是气概!

但是罗立对其的评价却是完全相反,罗立感觉吕风天也许是屯田的时间长了,这人对军事真是差强人意。

安东屯卫粮食生产一直比较稳定,虽然普通军户得到的并不多,但是身为一卫指挥使,却是有能力养起更多的士兵。特别是建奴两度入寇,更是刺激到他,虽然城池并没有陷落,但是建奴强大的战力也是完全吓住了他,也许精锐的士兵才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吧,他军中老弱比例远低于朔州。

马邑、山阴二城,二千兵马中,只有数百的老弱。这在山西镇已经可以说是奇迹了,只喝数百人的空饷,到哪都可以说十分的有仁义了。当然这也离不开安东屯卫充足的物资保障,否则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

人数虽然不少,但是训练程度却是让人不敢恭维,若说一个普通建奴可以破朔州城内十个士兵,那在马邑,应该可以对付六七个以上。这完全就是一群壮丁组成的,训练程度可以说是零。

不过,这对于罗立来说,却是大大的好事。这些只是粗粗练过几下子的青壮们,可塑性十分的强,而且全是青壮,省了征兵的麻烦。

但是这也只是想想而已,如今镇西军练兵与掌兵已经分离。比如罗立,已经完全不再插手新兵征召训练之事,只是全心的掌兵。这样避免领兵之人分心过多,也可避免再形成军内山头,兵不再是将私兵。

但是这种好料子也不能浪费,罗立也是向易飞申请从镇西卫调来一批教官,前来整训一下这些他眼中的新兵蛋子。

……

镇城内,越发喧嚣的外间与一片沉默的将军府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虽然易飞沉默着,但是却再无人敢来将军府放肆。上次的韩颖睿之事,也是让文人对易飞有了一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

此时的易飞并没有什么忧色,舒服的躺在椅中看着罗立送来的报告。三城已定,地盘是扩大了数倍,但是兵力不足却是暴露无遗。数千人照看着数倍于之前的地盘,更是得照看着比他们数量还多的旧兵,这也是越发让人心中难安。

不过,这一次吕风天如此魄力也是让易飞眼睛一亮。虽然他们之间订过约定,但是在这个乱世,承诺是最不靠谱的东西!而吕风天如此行事,也是让易飞一下子接受了他,基本上已经将之视为自己核心圈内之人了。

“也许是时候扩军了!”易飞定定的看着地图,对于罗立要求派遣教官整训三城士兵的请求,他自然是批准了。

但是易飞却是不准备在安东屯再征兵了,在他的计划中,这是他的粮食后勤基地。而大批征召青壮的话,肯定会对劳动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农耕社会中,肯定会影响农业!

而且这些人久处腹地,在悍勇上也肯定比不上边塞上的镇西卫、和平虏卫,这两卫的军户久与蒙古人交锋,也是民风悍勇,是最好的战士来源。

而且平虏卫田地少,人口相比来说却是众多,而且还有流民不断的涌入。征召入伍也可以减轻压力,能够让他们靠军功赏银养活更多的人!而镇西卫耕田更是达到了这个时代的极限,在越来越多的流民涌入后,也是产生了田地根本不够分的尴尬。

虽然可以暂时让给一口饭就愿意做任何事的流民去各个矿洞中,但是长期如此下去,易飞也过不了自己良心那一关。压榨自己人,那是易飞一向所不耻的,而且虽然自己不断的征战,也是有越来越多的俘虏可以填充这个空缺。

如此留给流民的份额也是越来越少,但是流民的数量却是每天都在增长。如果不能够好好安置他们的话,在自己治下醇成民变,那易飞觉得自己可以一头撞死算了。

而此次地盘扩大,就有了更多的挪腾空间了。而且流民大多都是青壮,自然淘汰法则最为残酷,远道流浪的流民们,身体不够强壮的基本上都已经死在了来的路上。

而他们也是兵员的良好选择,首先他们的忍耐力和意志力都是已经得到了考验,而且他们比一般人更懂得珍惜,也就是说他们比一般人更能忍受训练的艰辛。

而有一点也是易飞所看重的,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流民,一旦成军。那自己就不需要担心外出作战,地形不熟悉的问题,这些人将成为天然的向导,而且还是那种可以信任的向导。毕竟,习惯了后世精细地图的易飞,再看向现在这种如同抽象派画家画出的地图时,总有一种抓狂的感觉。

“命令金海立即在平虏卫在流民、军户中征召一万新军!”

“命令彭易登立即在镇西卫征召一万新军!”

第228章大明梦

如果说易飞雷霆出击朔州,使得朔州一夜变天是捅了马蜂窝,那吕风天直接倒向易飞就是炸了马蜂窝!

面对着弹劾如云,直有朝不保夕的易飞,这个吕风天竟然敢如此行事。这也是彻底激怒了山西镇的文武百官,虽然他们不能对手握重兵的易飞做什么,但是收拾一个小小的卫所指挥使还不跟捏死一只蚂蚁一般!

但是这些信心满满的文官们却是失望了,兴奋的合计了一下,却一下发现竟然有些无法收拾他。文官对于武官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掐断粮饷供应!只有粮饷断了一段时间,武将若是还不低头,那等待他们的就是下面的哗变。

但是这一招却是再也没有作用了,易飞已经将吕风天的麾下完全整编了,自今而后粮饷就是易飞下发,就算是要钱粮,也只会冲易飞取。而易飞拿不出军饷吗?似乎这人在数次大战中已经成了土豪了,单单上一战,暗里传出他的收获就在数十万两以上!

而粮草就更不是问题了,安东屯卫本来就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而易飞又是一个种田的行家,贫瘠的镇西卫都可以在他经营之下养活了数千脱产军队,而安东屯卫这个粮仓就更不用说了。

镇西卫、平虏卫,再有了这个粮仓,易飞至少可以养的起二万以上的大军!一想到这个数字,许多文官都是有些寒心,这可不是一般的明军,这可是与建奴都能硬碰硬打上一场的精锐之师啊!

许多有识之士都想深了一层,若是真的逼反了易飞,那易飞做出的破坏可能比李闯等流寇更加的大!毕竟他手中的实力实在是太大了点,宣大十数万大军联合起来也不一定能够和他的两万大军一战!

想到这里,许多人已经萌生了不敢与之为敌的念头。毕竟一旦势成水火,那鱼死网破绝不会是易飞,而是他们这些近在眼前的士绅官员。

而此时,崇祯皇帝的旨意也是到达了山西。一下子让热门非凡的山西镇安静了下来,虽然崇祯只是下旨批捕严国夏等人,对于他们和易飞都没有问罪。但是明眼人都可以看的出来,皇帝是偏帮的,而且偏的是易飞。

随着囚车的不断前行,地方文武也是心中越来越沉重。这一次的交锋不仅是完败,而且还给易飞立了威名,山西的局势再也不可控制了。

果然,旨意刚刚传出,最后一个卫所也是动荡了。在如此强势的易飞面前,振武卫指挥使杨意如也是忐忑不安起来。毕竟谁不是一屁股屎擦不干净,易飞能用勾结塞外,出售铁器等罪名收拾了严国夏等人,那也就是说,这样的命运也可能会落在自己头上。毕竟易飞的能量太大了,竟然能让皇帝都偏袒于他!

至于易飞的对立面,山西的士绅官僚们,杨意如反而不是如何的惧怕。毕竟这些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如果他们敢于用这种罪名弹劾自己,那就不要怪自己将他们全部咬出来。

“来人,派人上报镇北将军,本官愿全力配合将军进行整顿!”杨意如再不犹豫,唤来心腹家将,郑重的嘱咐了一番。

……

在一片哀叹中,易飞却是置身事外,正在悠然的视察于各个卫所中。虽然崇祯下了旨意,但是毕竟与他无关,而他的行程也是没有保密,没有人来通知他前去接旨,他也就乐的清闲。

在镇城呆了这么多天,也实在是有点闷了。出来走动一躺,让他也是心怀大畅,严格说来,他只是一个武将,不想如文官一般天天呆在衙门中处理公物。而且,比之于公文上的插入主观想法的描述,他更相信于自己的眼睛。

第一站,易飞便来到刚刚稳定下来的朔州。此时的朔州比之以前要热闹了许多,无数的军户和刚刚分到田地的流民们,便兴奋的平整着田地。虽然如今错过了秋种,但是基因中对田地的渴望还是让他们一遍遍的平整着田地,期待着来年。

而更多的人则是在匠工的指挥下,一处处的疏通着水渠,打造着灌井。这些都是镇西卫这些年丰收的保证,这些百姓们更是不敢轻视,挥汗如雨般的劳作着。

虽然这里的百姓都是面黄肌瘦,比之于脸色越来越红润的镇西卫军户相差甚远。但是他们努力和脸上洋溢的笑容却是丝毫不差于其,对于来年的收成也是充满着憧憬。

如今镇西卫的整套理念已经开始普及于二卫,虽然军户对于亩交田租两斗有些咂舌。但是却是无人不愿,镇北将军定下的田赋虽然确实是高,远高于朝廷额定的良田才一斗数升。

但是却是胜在没有其他摊派,而这些摊派才是要人命的。每次摊派都是正税的十倍,甚至数十倍!最离谱的是,有的地方所交的赋税甚至是田地所产的数倍,让人不止交了今年所有的收成,往后数年的收成还得填进来!

如今镇西卫的世外桃源般的情况,也是让这些军户们十分的向往。那里没有苛捐杂税,没有多如牛毛般的摊派,更没有因为交不起税,而随时出现抓自己一家老小的官老爷们。

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向望,没有大斗进小斗出,没有收粮时压价收购,青黄不接之时哄抬物价。

那里没有时不时就会出现的流寇、建奴,没有打了败仗就乱抢一通的败兵,没有各种各样的山贼路匪,有的只是安宁。对,就是安宁,那是一种老辈人经常说起的太平年境才有的情景!

而如今,虽然两卫还比不上镇西卫那般。但是可喜的变化已经在开始,祖辈上被强抢的田地开始回到他们手中,许多匠工们也是在镇北将军的派遣下开始整修水渠,开挖灌井。

而最为直观的便是,往日让他们日夜不安的各种山贼、劫匪们也开始销声匿迹了。相传,许多山贼、劫匪还未等镇西军出兵,便开始下山,胆小一点、罪过不大的重新做了良民。

而一些为患地方多年,而且罪孽深重的山贼、劫匪们纷纷外逃,如同碰到了天敌一般。数日间,境内的匪患竟然一扫而空,这更是让百姓们欢欣鼓舞,对于镇北将军的到来拥护备加。

而镇西军严格的军纪也是让百姓们更加的亲近,例如平虏卫,镇西军已经到来了一个多月了,却是没有发生一起祸乱地方之事,连扰民之事都是十分的罕见。而且一经查处,无论是军官还是小兵,犯事者一率会当着受害人的面受到严厉的惩罚!

几番下来,镇西军更是在地方都上升到了与古时岳爷爷军一般的地位,百姓们见了官兵再也不会畏畏缩缩,而是向着他们欢呼。

百姓人们的亲近,也是让镇西军官兵们突然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感觉到的感觉,荣誉!原本还有许多官兵,虽然不敢触犯军纪,但是对于如此严厉的军纪有些不解,但是到了后来,却是开始自觉维护着军纪。

他们终于感觉到了一种受人尊重的愉悦感,若说之前明军都是受人鄙视的,就算是他们的地位在易飞的一手扶持下不断的提升,但是好男不当兵的想法还是处处存在。许多人对于他们都是心中鄙夷,但是如今,他们却是真的摆脱了这种灰色眼睛,真正成为了一种受人尊重的职业!

而此时在易飞治下,除了军官之后,士兵们也成为了第一批富起来之人。良好的经济环境,也让他们不用再强买强卖,他们身上好象花不完的钱也是走到哪里都会让哪里的商贩们眉开眼笑。

而商人们是消息流传速度最快的职业了,通过他们的口口相传,镇西军也是分外让人向往。这些镇西军不仅武装准备十分的好,而且个顶个的有钱,而且数年的军营生涯也是让他们都有一种难言的气质在身。

良好的形象,再加上丰厚的战功收入,也是让当兵成了一种十分体面的职业。易飞的征兵令一下,两卫之中的年轻后生们也是蜂涌而来,许多征兵地点都是排起了长龙。许多后生们都是极度的期望着改变家庭和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毫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