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裂明 >

第191部分

裂明-第191部分

小说: 裂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比过年还要热闹的多。

一直在等待着镇西军消息的崇祯这夜也是无眠,一遍遍的看着这封报捷文书,短短的不到百字,已经看了数十遍了,直似要将之刻如心肺之中一般。脸上的笑容更是一刻没有断绝过,作为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皇帝,崇祯的压抑更是比普通百姓多上十倍,但是无论他怎么努力,国势就是没有一点起色,相反却是不断的越来越糟。

到得最后,崇祯满脸的笑容也是带着泪光,多年的憋屈一朝清洗,这种复杂的情绪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但是并不包括他身边所站的从小伴着他长大的王承恩。

“恭喜陛下,东奴一向气焰嚣张,这次也让他们知道,我大明并非无人可制他们!”王承恩擦着眼角的泪花,哽咽着说道,崇祯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崇祯的苦也只有他这种近身相伴之人才能明晓。

看着崇祯一天天的白发增多,王承恩也是无比痛惜,崇祯虽然是皇帝,但他对崇祯的感情却是如同自己的子侄一般。这个三十岁上下的皇帝,却是为了国事操碎了心,更是头发都有些花白,身体都有些伛偻,三十岁的人,却是如同五六十岁的人一般。

“易飞的大军如今在何处?”好半天,崇祯才稳定住激动的心情,沉声问道。

“回圣上,镇北将军的大军还在努力的抓着俘虏。镇北将军有言,这些败军不尽数抓获,很可能会再次肆虐京畿,估计明日便会回到永定门之外。”易飞的动向,王承恩也是明白崇祯十分关心,也是十分留心打听。

“这个易飞是流寇出身?”崇祯突然间问道。

“这个……”王承恩也是一惊,不知道崇祯所问何意,有些不知道怎么接口了。

崇祯长身而起,背负起双手,盯着屏风,缓缓的道,“朕就不明白了,流寇出身也会为朕分忧,这文武百官为何就没一个给为朕解愁之人?”

王承恩沉默以待,这个话题可是极为沉重的,就算与崇祯亲密如他,也是不敢乱言。

崇祯摇摇头,觉得今夜自己的思绪实在是太过于纷乱了。但是这些话,他也只能说于王承恩听,这些年来,他实在是太累了。

“奴婢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王承恩沉默片刻,叹息一声道。

“大伴什么时候这么顾忌了,此间没有第三人,出的你口,入的朕耳。”崇祯也是一笑,要说这个世界上他最信任的外人,也许就是这个从小相伴的大伴了。

“陛下,民生困苦,更是大灾不断。各地无不民不聊生,天下流寇之所以屡剿不尽,种因也是于地啊!”王承恩心中一阵感动,大明的乱景也是让与崇祯休戚相关的他备感忧心,“卢总督的话,奴婢听了,也觉得十分有礼,百姓困苦,贼至则一呼百应。官兵也是剿不胜剿,往往疲于奔命。”

原本一直微笑的崇祯却是突然转过身,眼睛定定的看着王承恩,直看的跪于地上的王承恩冷汗直流。他知道自己触犯了禁忌,虽然洪武当年立下‘太监不得干政’的祖训,但是在大明,这条祖训也是没有起到一点作用。纵大明一朝,太监干政之事也是贯穿大明三百年。这个禁忌指的并不是太监干政,而是这种言语直如与外臣相通!但是王承恩自问心中无愧,虽然冷汗直冒,但是迎着崇祯皇帝的目光却十分诚恳和无愧。

冷冷的看着王承恩好一会儿,崇祯这才淡淡的道,“大伴,起来吧。这些事,你就别管了。以后也不得再提,如何行事,朕心中自然明白!”

王承恩嘴唇哆嗦了几下,最终还是没有再开口求恳,他知道这个少年皇帝性子十分的刚强,既然崇祯皇帝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他再劝也是无用,他更是知道今日这话也是已经大为损伤了两人之间的情分,而这种情分却是弥补不回来的。

王承恩的些微不自然没有瞒过一直盯着他的崇祯,崇祯心中一阵叹息。大伴所说的话他自然明白,而且大伴对自己一向忠心耿耿,更是直接提到卢象升,更加不可能是私通外臣,他一片拳拳为己之心,崇祯如何看不到?

但是崇祯却是不愿意去认错,而且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剿匪政策也是渐见效果,各项粮饷也是必须得保持充足。否则难免会再出现功亏一溃之险,只要消灭了这些流寇,自然会轻徭薄税以百姓休养。

正在这时,内传来报,关宁军于宛平、卢沟桥一带大败,宛平城也是被烧成一片白地!

崇祯勃然大怒,正要下旨严词训斥高起潜无能之时,却是听内侍说,高起潜也是带着十数个护卫进了京城,已经进了皇宫。

崇祯一头火的将高起潜叫到面前之时,高起潜已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号起来,“陛下,老奴委屈啊!今天老奴听到镇西军被东奴团团围困,更是有心前去解围。更是与卢督臣相商此事,但是卢督臣却是自行领兵南下,老奴率军刚出宛平城,关宁军听说卢督臣大军并未前来汇合,顿时都是颇有怨言。老奴好半天才激励他们士气,前往救援。这时,却是看到无数东奴汹涌而来,没有防备之下,老奴虽然奋力督军而战,但是却是不敌!陛下啊,你可要为老奴作主啊!”

“不中用的东西!给朕滚出去!再听到你哭一声,朕便取了你的狗头!”崇祯眉心突突的跳着,恨恨的道。

第313章猛虎入笼(中)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起潜的话也是击中了崇祯的软肋。本来他对于卢象升竟然要镇西军一军抵制东奴主力而不满,而高起潜主动解围,卢象升居然不来配合,径自南下也是让崇祯怒火万丈!

而今日与杨嗣昌所谈的话也是再次进入崇祯的心中,崇祯越想越是狐疑。一个不可扼止的念头也是浮上心头,卢象升空间要干吗?带着万多宣大军却是不务正业,放着清军主力在京畿肆虐,却是执意南下扫荡小股清军有这么重要吗?

还有高起潜这个奴才,要不是手下只有这么一个知兵的内臣,崇祯这会儿已经砍了他的狗头了。数万兵甲犀利,以全国资源打造而来的关宁铁骑,居然一战而溃?!这种统帅真该拉去剁碎了喂狗!

镇西军刚刚打了一个大捷,还没来的及跟全城子民同乐一场,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就立即给自己来增堵!崇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刚刚被易飞击败,而且士气不振的清军竟然能够一鼓而下关宁军,这也是让他对重金打造出来的关宁军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真该斩了这狗奴才!崇祯越想越气,但是却是对高起潜有些无可奈何,这厮督军关宁也是时日已久。而且关宁军新败,若是这会儿追究他的责任,不免让关宁诸将人人自危,在建奴肆虐未退之时,一个不好就会出现哗变,再现当年袁崇焕一死,祖大寿等关宁军立即奔回辽东的情景。

正当崇祯焦虑不安之时,杨嗣昌也是大步向东暖阁而来。在来的路上也是正好碰上被崇祯骂的灰溜溜的高起潜,看到高起潜这副模样,杨嗣昌一点惊讶的样子也无,看着这个人高马大的太监,杨嗣昌摇摇头,心中也是十分的鄙夷。但是瞧在是盟友的份上,杨嗣昌也是把讥讽的话又咽回了肚子。

“参见杨阁老。”高起潜倒是极为懂事,离的老远就赶紧下跪行礼道,对于这个皇帝身边的红人,高起潜更是一副哈巴狗的样子。

杨嗣昌冷哼一声,语气森寒的道,“高公公,本官都不知说你什么好了!数万精锐关宁军,却是被新败的东奴打败,听说还只是不到关宁军三分之一的杜度一万骑击败!简直无能之极!你可知你已经死到临头了!?”

虽然杨嗣昌面色不善,语气更是十分的不客气,但是高起潜还是一脸讨好的笑,“阁老说笑了,咱家确实疏忽大意,让东奴偷袭了一把。但是有阁老美言,陛下也是念旧之人,只是训斥了咱家一顿,哪有什么死到临头之说?”

杨嗣昌睥睨了他一眼,淡淡的道,“这事目前止有本官一人知道,内阁刚刚收到勤王大军总督卢大人捷报,卢大人数日来扫荡顺天府以南,斩获颇丰,足有七百三十余级!本官也是正为此而来,若是陛下两相对照,高公公还觉得本官是危言耸听么?”

“什么?这不可能!”高起潜尖声叫道,脸色一下子跨了下来,若是这事是真的,哪自己的脑袋还真的是再也保不住了。

但是杨嗣昌是何等人物,岂会拿这种事与他说笑,看来卢象升真的是斩获极厚。脸色阵青阵白,眼见杨嗣昌就要离去,‘噗通’一声跪倒于地,膝行数步,牢牢的抱着杨嗣昌的大腿,口中只是哀求道,“阁老救我,阁老救我!”

“救你?如何救?难道说让本官向陛下隐瞒这桩大捷?”杨嗣昌没好气的道,摊上猪一样的队友,谁都会头疼。

“对!就是这样……”高起潜刚兴奋的说一句,却发现一脸阴沉的杨嗣昌,顿时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阁老,我们可以将这事延后几日。就当是那卢象升晚几天才取得的战功,就说他贪功不顾友军安危,导致关宁军孤军苦战,这才落败。这对于阁老来说是举手之劳,可以救奴婢于当前,求求阁老了!”高起潜此时更是将卢象升恨到骨子中去了,要是没他这场大捷,自己何需如此狼狈不堪!

“唔?”

杨嗣昌闻言心中大动,他从中更是举一反三,找到了一个成功打击卢象升的机会。卢象升如此‘拖累’友军,其一心求战的战略自然是不可信的了,皇上必然会倒向和议一途。这样就不必将原来划向自己的四正六隅剿匪计划的钱粮挪用到与建奴死战上来,只要自己成功剿灭了流寇,那到时集全国人力物力指向建奴,安得不胜?!越想越是觉得十分可行,而且并非隐瞒不报战报,只是延后数日罢了。就算有人置疑,也可以说是兵荒马乱,道路不通,所以延迟。

而知道内情的高起潜除非是活腻歪了,否则决无主动说出此事之理!再仔细一想,觉得这个临时想出的策略十拿九稳可以打击到卢象升,只要一心主战的卢象升一倒台。那放眼满朝,还有谁能阻止朝廷与东奴和议?只是此事肯定会在史书上让自己污名,但是自己做的完全是有功于国家社稷之事,又哪里顾的上史书上的千秋评论!

一想到此,杨嗣昌也是拿定了主意,但是脸上还是一幅为难之色,“本官此时可以扶你一把,但是若是他日卢大人回朝,本官又如何自处?再说了,这事本官管了,也只是徒惹一身荤腥,与己何好?”

“阁老怜悯则个……”高起潜只是一个榆木疙瘩,哪里懂这么多绕绕弯弯,闻听杨嗣昌口气有所松动,顿时是涕泪俱下,苦苦哀求不已。

杨嗣昌真是恨的牙痒痒的,但是却又不好跟这个榆木疙瘩真的一般见识,叹息了一声,“唉,谁让本官与高公公政见相仿呢。此事唯一可虑便是卢象升此人,此人一心主战,却不知兵凶战危,一个不慎,大明精锐尽丧,那好好一个大明就好毁于其手。大明两边作战,也是困苦难当,如今形势,本官觉得应该先稳住其中一方,才能有所建树……”

说到这里,杨嗣昌停住了口,若是高起潜还是一副呆瓜样,杨嗣昌也不打算再帮这种蠢货,免得真的惹祸上身。但是高起潜却并没有让他失望,或者说,他本来就是这样想的。这阉人久在辽东,更是畏东奴若虎,而杨嗣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与东奴议和。对他来说,能不与东奴作战,那简直是求之不得之事!

“阁老说的再对也没有了,东奴急切难下,若是先一力剿灭流寇乱党,这才是最适合大明的国策!阁老老成谋国之言,咱家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高起潜赶紧附和着说道。

“本官只是说稳住一方,本官可并未说要与东奴言和!”杨嗣昌正气凛然的纠正道。

高起潜轻轻的拍了一下嘴,讨好的笑道,“看我这张嘴,这是咱家想的,与阁老没有关系。是咱家觉得议和极为有利于国,阁老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杨嗣昌沉吟一下,下定决心道,“可是卢大人一心与东奴死战,不让其兵败而归,怕是消不了他的念头!罢了,宁可牺牲少数,也不能听任他把大明精锐全部葬送!本官这就面见圣上,痛斥厉害,杜绝卢大人这种拿国运冒险的错误之举!高公公,你准备如何?”

这话就是让高起潜表明态度了,但是高起潜哪还有什么选择,直接拍着胸膛道,“咱家这就随阁老前往,就算苦苦哀求,也得让圣上收回成命,免我大明将士枉做冤死孤魂!”

杨嗣昌差点一个咧趄,心中对于高起潜的鄙夷也是成倍上升,你不知道崇祯现在见不得你么?还敢随着前去,嫌死的不够快么?但是高起潜现在怎么也算的上他的盟友,他强压着心中鄙夷,和颜悦色的道,“公公高义,但是本官觉得你还是避一下嫌的好。你先回去收拾兵马,然后再上表言如今关宁军士气低落更兼伤亡惨重,已经无力拱卫宛平一带,请陛下下令移镇西军至永定门,相互照应,协办拱卫京城!”

高起潜刚才哪会不知自己去就是一个死字,这时闻听杨嗣昌之言,更是以下松了口气,讨好道,“阁老所言甚是,咱家这脑子蠢笨若猪,有阁老提点,咱家知道该怎么做。”

高起潜又行了个礼,正准备离去,杨嗣昌却是叫住了他,意味深长的道,“若是卢大人大军遇险,公公该怎么做?”

高起潜一愣,心中也是一股寒意上来,杨嗣昌做的还真够绝的啊!但是高起潜却是正中下怀,他原本就不愿与清军厮杀,如今有杨嗣昌在上面顶着,他更不会脑袋被踢了,自己找着向上撞,闻言也是诡异一笑,“阁老放心,咱家知道如何做了。”

杨嗣昌微微一笑,拱了拱手,“今次你我联手,为大明化去这一浩劫!只要我等齐心戮力,我大明定能度过这一劫,圣天子在位,大明必将中兴!”

“阁老国之栋梁,更要多保重身体,咱家这就告辞了,回去收拾兵马了!”高起潜此时心中的兴奋也是不知怎么一下散去无形,再次行了一礼,转身快速离去。

“哼!你个阉贼,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心中想什么!只所以留着你,不过是因为你目前还有些用罢了!”

看着高起潜匆匆离去的身影,杨嗣昌冷笑一声,转身大步向着东暖阁而去。

第314章猛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