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裂明 >

第194部分

裂明-第194部分

小说: 裂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一面严令河南巡抚‘坚守城池,勿使流寇向前一步’,一面也是秘密遗人前往通州与东奴议和。至于无兵无粮的河南巡抚如何执行他这道旨意,这不是崇祯考虑的范围内之事。

眼下至关重要的便是四正六隅十面埋伏剿匪策略的顺利进行,崇祯眼中根本没有其他。但是他却忘了大明朝廷内部的保密程度简直菜市场一般的森严,和谈使者刚刚派出,便传的遍城皆知,大明的东林君子们也是纷纷站了出来,根本不理会议和的正确与否,口口声声圣人晓义,更是借古论今,将朝堂变成了菜市场,群情汹涌,简直便欲在朝堂之上上演全武斗,更是与议和的、也是他们眼中钉、备受崇祯器重的杨嗣昌势不两利。

而其他的无党派人士,无论朝野,都是一片的责骂声。鉴于南宋的教训,皆以为与满人和谈为耻。而南宋的和谈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是让他们一致的反对与东奴言和。这一次,朝野都是第一次团结一致,虽然不敢攻击背后默认的崇祯皇帝,全部集中火力攻伐和议倡议者杨嗣昌,更是将之骂成祸国秧民的秦桧式人物。

杨嗣昌更是狼狈不堪,却是一个人背起所有的罪责,没有一点牵制到崇祯皇帝。这种誓死保卫崇祯皇帝圣天子形象的作法,也是让崇祯皇帝深为嘉许,最后见事情闹大发了,崇祯皇帝也是只能,表示议和之事纯属谣传,实无此事,替杨嗣昌解了围。

但是这么一闹,崇祯的决心再一次动摇,想要和议是不可能成了。但是想打,崇祯却是发现十分的没有底气,无论是对峙还是决战,只是乐观的损失估计都是让崇祯有些大为肉痛。但是形势却也不能就这么对峙下去吧,必须得有一个解决办法。两者皆害取其轻,崇祯心中最后的打算也是决定再牺牲一些百姓,只要士大夫这样的‘民’损失不大,那这帮文臣估计就不会逼着自己决战了。

决心已定,崇祯也是严令各路勤王大军谨慎用兵,不得折损大明军威,否则必将严惩!而战力强悍的镇西军,崇祯更是直接严令其稳守南郊,不得出兵。这道旨意也是变相的让清军的行动更加的顺利些,在崇祯看来,这些东奴就是来抢劫的,只要抢够了,自然会走的。既然不能出兵决战,那就只有任由他们抢够算了。崇祯也是不断的安慰自己,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平定国内的流寇,终有一日会兵发辽东,彻底铲灭这些可恶的强盗!

第318章杨嗣昌视察

除了千里迢迢从陕西前来京城勤王的洪承畴和孙传庭等,无法传达旨意的秦军外,其他勤王大军也是先后接到这道有些奇怪的旨意,一时摸不清头脑之下,也只是停留在距离京城不远之地,暗中观望着。旨意一下,各路原本就没有多少斗志的明军更是再无战心。山东总兵刘泽清,更是直接率军掉头返回山东边界之内。

事发突然,易飞也是被这道莫名其妙的旨意给弄的懵了,眼下是多好的机会,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将清军这次寇明的大军一网打尽也不是说没可能之事。但是崇祯皇帝这记晕招,也是直接磨灭了易飞原本就不多的对大明的忠诚之心外,更是对这个皇帝产生了一种,没有最晕招,只有更晕招的敬佩感。

易飞不死心的数次请求入城晋见皇帝,但是却是无一不被婉拒,也许是崇祯心中有愧,在拒绝易飞数次进城的要求之后,也是加大了对镇西军的粮草供应和赏赐。但是这些都不是易飞想要的,易飞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急切的想灭了这些满虫,在这次出动大军勤王时,更是做好元气大伤的准备,如今这种划地为圈的旨意,也是让他对大明和大明的掌权人崇祯皇帝失望透顶。易飞毫不客气在的心中对崇祯下了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评价,但是却也一筹莫展。

毕竟他名义上还是大明的官军,若是做出这种公然抗旨的行径,就算为了颜面,朝廷也会动员大军剿杀镇西军。虽然易飞并不惧与大明军队一战,但是却是不愿意大敌在前,先火拼了汉人的力量。另外还有一个建奴窥视在旁,也是让易飞不敢做出太过于过激的行动。

崇祯的旨意也是很快的传到了通州,压抑了多日的多尔衮也是思索良久之后,才想到这可能是崇祯皇帝故意做出的举动。以牺牲大明京畿百姓为代价换取自己的撤军,这也是这道旨意唯一合理的解释,经过多尔衮的解释,原本死气沉沉的清军一众将领也是放声大笑崇祯的短视。

虽然多尔衮也是在笑,甚至丝毫不掩饰对于崇祯的鄙视,但是这都是装给部下看的。也算是一种激励士气的作法,但是轮到行动上,多尔衮也是十分的谨慎。仔细的观察了数天后,多尔衮的信心也是越来越足。

因为,这道旨意一下,原本如同苍蝇一般不断围着通州打转的镇西军夜不收顿时消声匿迹了。虽然心中已经信了九成,但是多尔衮还是十分谨慎的派出斥候窥视镇西军大营。却发现往日嚣张无比,主动攻伐的镇西军却是龟缩于大营中不断叫骂,却是始终没有出营一战。

这样一来,双方的位置顿时颠倒了过来,不断的有着清军围绕着镇西军大营叫嚣辱骂,更是时不时有不怕死的靠近大营。虽然这些清军无一例外都是被密集的火铳打成筛子,但是镇西军的士气却是不断的下降。镇西军将士何时受过这种鸟气,一向都是他们主动进攻,就算防守也是守中有攻,哪有今日这般如乌龟一般的缩于营内,不能露头?

确认了镇西军的处境之后,多尔衮也不敢过于相欺,毕竟万一真的将镇西军惹的发疯了,直接冲出来拼命。虽然对方肯定落不了什么好,但是自己好不容易等到的这个机会也是保不住,而那时肯定也得面对镇西军无边的怒火,更是不死不休,更别提此行最重要的任务,掳掠人口钱粮了。被疯狂的镇西军咬住的话,能全身而退就已经是万幸的了。

一想到运河旁之战,多尔衮也是有些惊惧后怕,汉人并不缺乏勇士,在这么多年与大明征战中,多尔衮已经看的清楚。因为每次大战,虽然明军大军往往一触即溃,但是却是有着为数不少的不屈之士,他们往往能够战斗到最后一刻!而这一小撮人对大清的伤害,也是远在那数万明军大军之上!汉人缺少的只是能够带领这些勇士之人!而易飞恰好就是这样的人,所以虽然镇西军虽然人数比之关宁军要少许多,而且装备也是差了些,但是他们却是可以抵挡住关宁军抵不住的大清勇士,而且挡住的是关宁军所能抵挡极限人数的十数倍的大清铁骑!

清军来的快,去的更快。短暂的挑衅之后,军心士气也是上升了不少,但是却是巧妙的在镇西军怒火行将冲毁理智之时绝尘而去,留下空留余恨、无比憋屈的二万镇西军。清军虽然离去,但是镇西军士气还是一片的低靡,清军如此作派,直如一个个响亮的巴掌打在镇西军二万官兵脸上,而且还是掌掌到肉的耳光!若这是镇西军不能战也就算了,受辱也只能忍着。但是关键并不是镇西军不能战,而是被朝廷严令不得出战!朝廷自己不要脸也就算了,还强迫别人也跟着被人打脸,原本自家大将军封爵的喜悦也是悄无声息的散去,继而出现的则是不断加深的怨恨,许多人也是第一次对朝廷产生了深深的怨恨!

中军大帐之内,一众镇西军将军都是一脸的铁青,他们原本对朝廷就没有多少好感,只是追随着易飞这才归降朝廷。而这一路行来,刚刚觉得适应了朝廷的生活,却是被崇祯这记晕招所招来了无边耻辱,这下更是一下消磨干净,这种耻辱加于镇西军这样的强军之上,那简直就是生死之仇了。

“头儿,咱们就这么忍了?我们出兵吧!末将自当带血骑为大军先锋,若是不胜,请头儿斩了某头!”

原本行事稳重,甚有大将风范的张俊卿第一个忍不住了,生死相伴的老兄弟魏铁牛刚走没多久,而元凶却是如此上门挑衅,偏偏还不能出战,一下子让张俊卿爆发了,几乎是咬牙切齿的道。而他称易飞为头儿,不称呼易飞的爵位,明显也是将如此窝囊的朝廷也是一并恨上了。

“张副将!注意你的言辞!”

汤莱脸色也好不到哪去,但是却是不得不提醒张俊卿,虽然他相信这里之人不会将这话传出去,但是一旦泄露出去,就凭他这一句,就会有谋反的嫌疑。

看着张俊卿就要爆发,一旁的金海也是赶紧出来打圆场,“张兄弟,大人这会儿也不好受,先不要给大人添乱了。”

金海虽然是劝解,但是言辞也是温和多了,张俊卿虽然依旧气愤难当,但却也不再反驳什么。也明白自己刚才所说的话已经是在否定朝廷封赐而来的爵位,传将出去,易飞最起码一个治下不严之罪是跑不了的。

“镇西军成军已历两年,却是没有拿过朝廷分毫粮饷,咱们不欠他们!”

出乎意料,沉默寡言的秦伟明却是突然开了口,而且明显是站在张俊卿一边。不过,众人并没有惊讶,秦伟明就是被大明官府逼的家破人亡,对大明朝廷能有好感才怪。

要说最尴尬,无疑是中路加入镇西军,却身居高位的张朝阳了。要说对大明的感情,这里也许就只有他是最为深厚的,出身世袭百户,虽然官职并不大。但比起易飞这些泥腿子出身的老兄弟,他也算的上是高富帅了。

此次镇西军爆怒之下,几乎所有高级将领都是对大明的忠诚摇摇欲坠,但是他却是难以一下子割断与大明的国恩,见到除了易飞依旧沉思,其他所有人都是看向了自己,不由得苦笑一声,“圣上这道旨意,也许有深意也未可知。今时,国难当头,还请诸位将军且息怒,莫要便宜了东奴。”

张朝阳此话一出,其余几位副将目光顿时变了,虽然没有言语,但是那种距离感也是一下子产生了,就算最与张朝阳交好的秦伟明也是面色阴沉了下来。

听了张朝阳之言,一直如同化石一般沉思的易飞也是终于开了口,打破了这片让张朝阳有些窒息的沉默,悠悠的道,“张副将说的是,如今强行出兵,势必让大明内乱,白白便宜了建奴!可叹,陛下也太小看建奴了。这次,卢督臣危矣,陛下为何这般自毁长城?!”

易飞之语也是直接定下了基调,而且声音中却是带着浓浓的失落和萧索,张俊卿顿时精神一振,明白易飞也是对大明失望透顶。如今也许正如张朝阳所说的一般,易飞只是考虑到大明内部的安定,这才隐忍下来。

而其他人除了张朝阳也都是一阵振奋,他们最怕的就是易飞如同岳武穆一般,尽忠于朝廷。而且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心中也是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念头,希望可以更进一步。大明内忧外患,他们这种高级将领自然也是完全看在眼中,往日如同大山一般压在他们心中的大明也是日渐幕落,被取代的命运似乎也是可以预见。

而以镇西军的军力之强,为何不能在乱世中争夺一番?若是机会到来,也不是没有扶摇直上的机会!以易飞的文才武功,这种可能似乎也是极高的!做一个留芳百世的中兴良将,哪如开国功臣,封公列爵来的痛快?这个念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虽然都只是留转于心底最深处,但是今日崇祯的一道旨意,再加上清军的羞辱,也是一下子让这个念头再也压抑不住,既然大明皇帝如此晕昬,又何必死命保他?

就在帐内气氛微妙之时,一个亲卫快步入内,大声禀报道,“报伯爷,杨阁老前来视察军务,一行人已经到达辕门之外!”

“哦?”易飞猛的睁开眼睛,眼中寒芒一闪而过,起身道,“众将随本伯前往迎接!”

第319章决裂

“德行!”

镇西军军营外,一个家丁模样之人骂骂咧咧的折了回来,一路行一路还不忘狠狠的瞪着营口门那两个油盐不进的卫兵,更是狠狠的摞一句话,“如此慢待我家阁老,等一会儿奋武伯爷出来,看伯爷怎么收拾你!”

卫兵根本理也不理他,甚至连话都懒得回他。原本还期待着卫兵下一刻会诚惶诚恐,但是一见卫兵如同雕塑一般屹立不动,他也是大感没趣,快步走回杨嗣昌身旁。

“阁老,这些小兵也太猖獗了。小的好好分说,他却是睬也不睬,始终就是一句话。想进大营,必须有军令至此才行!一个小兵也敢如此摆谱,奋武伯也太过无礼了!”这个家丁愤愤不平的道,也怪不得他怨愤杨嗣昌大驾一到,往往只是提一下名字,无论将领还是小兵,都是一路拍着马屁将之迎了进去,今日如此待遇还是首次碰到,跟着杨嗣昌横行罢的他,哪受的了这个气?

“闭嘴!再敢妄言,直接掌嘴二十!若是敢在奋武伯面前提起此事,本官必不容你!”杨嗣昌厉声喝道,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接着又闭上双眼,“军营重地,本来便非随意乱闯之处,奋武伯治军严厉,那也是应有之意。”

这个家丁没想到拍马屁拍在马蹄上,顿时吓的一身冷汗,唯唯诺诺的退到了一边。

虽然杨嗣昌面上看着没有什么,但是心中也是有些不悦,虽然他也知道,在明初时,强军一向都有这个规矩,有的甚至皇家前来也是被挡在外面。但是近百年来,除了戚家军外,还是没有见过哪只军队有如此严整的军纪。但是人都总是有些优越感的,尤其是杨嗣昌这种青云直上之辈,一路都是顺风顺水,突然碰了个钉子,肯定不会太舒坦。不过,他也知道这并非是对他一人而设,也只能保持着风度,给人一种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肚量。

而且这次,杨嗣昌明面上是崇祯派来慰军之人,但是他内心更是抱着拉拢易飞这员强将的目的而来,更是不愿因为这点小事就弄的双方第一次见面便让易飞心存芥蒂。

突然,原本一片寂静的军营号炮齐呜,巨大的轰鸣声也是吓了杨嗣昌一行一跳。紧接着,数百长枪兵快速列队而前,整齐的队列一直行进至军营辕门口,整齐的顿了一下长枪,数百人直如一声充满阳刚,“杀!”

正在杨嗣昌一行有些迟疑不定之时,数百长枪兵整齐的一个侧转,从正对着他们变成侧面以对,号角声响,数百人从中向两旁分离开来,让出了一条可供数人并排行走的通道。十数人也是沿着这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