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裂明 >

第208部分

裂明-第208部分

小说: 裂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千人死死的拖住二万大军近一天,更是誓死决战至最后,这让所有人在绝望之中也是受到极大的刺激。一千人的尽数阵亡,可以说是为他们而死,本来弹尽粮绝、穷途末路的宣大军,活下来的原因便是这些镇西军所提供的粮草,而且这一千人还是主动追随宣大军迎击本来可以不用参与的大战之中。

因为他们这才全军覆没!这是每一个宣大军将士心中共同的想法,一种悲哀的气氛也是弥漫于宣大军之中,但是宣大军的战力却是更加的旺盛了,已经势成背水而战,而且还是一支哀兵的宣大军突然爆发出来的战力,也是压的清军险些崩溃。

这些宣大军如同疯了一般,往往一槊刺入胸膛,却是直接让长槊透体而过,凶猛的还上一刀,这才惨笑着倒下。许多被剥开肚子的明军更是不顾已经拖拉在地的肠子,挥刀疯狂砍杀,而且在最后关头,猛的向清军中扔出腰刀,纵身扑上一个建奴,如同野兽一般的直接将之半个脖子咬了下来!

宣大军突然以命换命的打法,也是让原本已经胜利在望的清军不断的倒退着,根本无法有效的压制着如同弹簧压制到极限,强势反弹的宣大军。随着宣大军的亡命反扑,清军竟然步步后退,一直退过壕沟,这才稍稍阻挡住宣大军的进攻。

一直冷眼旁观战况的多尔衮也是皱起了眉头,他没有想到镇西军已经全军覆没,军心都大为动荡的宣大军竟然还有这样的战力。不过,强弩之末,不足以穿鲁镐,这种复杂的地形,也是不利于宣大军的追击,更别说趁机突围了。

眼见天色已晚,明军士气还在,多尔衮也是鸣金收兵。准备先养精蓄锐一晚,然后第二天一举全灭宣大军。

不过,为了防止宣大军趁夜晚突围,还剩余的近万明国百姓也是被驱赶着,围着宣大军开始挖掘壕沟,而清军则是剑拔弩张,只等明军上前破坏。但是明军却是侦骑四出,搜索着每一片土地,根本无人前来为难。

明军大营之中,满身是伤的卢象升也是在接受着营中医师的紧急处理,那一道道血肉翻卷的刀伤看着就让人觉得触目惊心,也不知道卢象升是如何在全身是伤的情况下一直坚持作战的,若是普通人,就是流血不止就会要了他的性命。看着那都有些泛白的伤口,众人都明白,这伤肯定不是新伤。

大帐之中,气氛一片沉闷,虽然今天士兵爆发,暂时的击退了建奴。但是谁都明白,明天一战的结果,宣大军最好的结果也是能逃走三分之一。

“督臣,建奴又在挖壕了,再耽误下去,一旦壕沟相连,我军就欲退无路了!军情紧急,不能再等下去了,否则明日就是宣大军覆没之日!”一片沉默之中,王朴第一个站了出来,急声说道。

“退?能退哪里去?建奴肆虐,本督却是有心无力!愧对圣上隆恩啊!”一脸苍白的卢象升此时也是备倍心酸,若不是一再分兵,数万强兵在手,岂能如同今日一般束手无策?

“报!督臣,镇西军一众将士尸首都被……被建奴收了去!”正在此时,一个派出去的斥候也是快速回来相报。

“这些东奴,实在可……”他明白斥候的意思,镇西军的首级都是被建奴割了去,但是他却也是有些说不下去,毕竟大明这边对于建奴的首级也是一样的策略。

只是,建奴一向不以首级记军功的,这次为何又会如此?他心中也是充满了疑惑,不过,相比宣大军的前程而言,往者已矣,镇西军拼死搏杀换来的这次突围的契机,虽然卢象升不想用。但是他却不能不考虑宣大军的未来。

哀大莫过于心死!这是现在的卢象升的心理写照,他可以感觉的到,皇帝对自己的信任正在不断的流逝,相反各种猜忌却是每日愈多。各种情况分析来看,自己已经是被皇帝抛弃了,但是卢象升心中怨气说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这股怨气却不是朝向朝廷发作,而是对着建奴。在备受各种掣肘的情况下,卢象升觉得再回到宣大也是没什么意思,再去湖广剿灭流寇更加的让他心神憔悴。

他是已经心下死志,便在这场战斗中解脱而去,但是老天却是给他开了个玩笑,每每冲杀在前,以近乎找死的冲劲屡次杀入清军阵中。但是最后却是可以生还而归,也许这也是老天不想收他走,才会拖累至今。

“督师,我师兵疲马困,是该早做打算了。”一旁的杨国柱也是沉声说道,大战三日,几乎将他的麾下拼掉了一半左右,失去一半人马,不是说战力还有一半,那是连全盛时期三分之一都不到,若是再拖延一日,必然是全军覆没之危。

“你们自行下去安排突围事宜,无需再向我禀告。”一阵沉默后,卢象升也是叹了口气,缓缓的道。

“督师,末将不敢!”

杨国柱等人顿时吃了一惊,顿时跪倒一片,卢象升的话的意思他明白,这是让他们各自突围,但是他自己却是不会走。但是若是卢象升自己不走,就算他们突围出去,这累死督臣之罪,他们跑出去也是个死啊!

“这是本督的将令,尔等可敢不尊?!你等带杨赞画一同突围,杨赞画会证明,你们是在本督死后才溃围而出!”卢象升态度十分的坚决,拍了拍身边杨廷麟的肩膀,“伯祥,你我患难一场,今日事急,只能缘尽于此。盼日后多多保重!以有为之身多为大明廖筹。”

“督臣,高监军往救高阳,距唐水更是百里不到,旦夕便至,何必绝望如此?”杨廷麟安慰道卢象升遥遥头,指望高起潜的关宁军到来,还不如指望远在京城的镇西军。若是镇西军往援高阳,也许自己还能一线生机。但是,镇西军被严令驻守京城,就算这会儿待到旨意前来,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挥手退去众总兵,卢象升独坐于大帐之中,捧着一卷书借着灯火观看着。但是心绪散乱,已经近一个时辰了,还是难以投入其中。侧耳倾听,除了大营中有些伤员呻吟声,整个大营一无动静,不用出去看。卢象升也是明白,宣大军正处于麻木和绝望之中。

正在这时,营外突然大乱,无数人喊马乱之声也是骤然响起。卢象升双眉一轩,抬手提起厚背大刀,盔甲也不披挂,快速的冲出大帐。

此时的宣大营地已经是一片的混乱,无数的人马不断的呐喊着,如同无头苍蝇一般的四处乱撞。卢象升带着家丁一连拦着数个小兵,但是这些茫然失措的小兵也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看到所有人都在乱跑,他们也是就此跟着乱闯。

而此时的喊杀声也是快速的变大,更是加剧了混乱的程度。还没有看见建奴影子,宣大军就已经开始乱成一团糟了,无论卢象升如何声嘶力竭的大喊,也聚集不到多少兵将。

“打起本督的大旗,聚兵!本督倒要看看,到底有何事情发生!”卢象升大声吼道。

“督臣?这可能会暴露您的位置啊!”家将陈安也是小心的提醒道。

“你敢抗命?”卢象升眼睛一下子立了起来,陈安再不敢多言,立即依令照做。

丈八高的大旗下,大鼓不断的敲响。

不多时,杨国柱一脸狼狈行了过来,老远就在大叫,“炸营了,督臣快走!”

“何事如此?”

炸营的可怕,卢象升久掌兵事,又岂能不知。一般炸营都是将士情绪紧张,然后在黑夜之中受到刺激,从一个人开始,片刻之间就会蔓延合营。但是炸营也是会有原因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在深夜,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出现白天炸营这种极端的情况。这时也是悚然而惊,军队一旦炸营,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偏偏在与清军对峙之时发生,难道是天要灭宣大军么?

“督臣,王副总兵带兵突围,却是被守候在侧的东奴打了个埋伏,损失惨重。败兵一路哭叫入营,清军顺势一攻,整个大营都乱成一片,根本无法控制!督臣,快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杨国柱焦急而又快速的解释道。

说话间,虎大威也是快马而至,他身后还带着成建制,大约有千人左右的人马。但是明显看的出来,他也是经历过一番血战这才冲至,“事急矣!督臣快走!末将领军护送督臣突围!”

“走不了了!”卢象升喟然一叹,在他的面前已经出现数千建奴,正在对四处乱窜的建奴乱砍乱杀。

“传我将令,各军分散突围,能出去多少便是多少!”

当死亡来临前,卢象升发现自己竟然是一片的平静,再也没有沤心沥血般的艰难前行,再也无需为国事处处焦虑,整个人竟然突然间通体轻松……

第343章压抑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十六,只是待了一夜的易飞,一早便匆匆离开了高阳城,向着唐水进发。

根据夜不收来报,宣大军此时的形势十分的危险,更须易飞尽快前去救援。虽然在高阳城,联络孙承宗共同诛杀高起潜的图谋未能成行,更是没能劝得孙承宗离开高阳县城,前往府城暂避。易飞也是多少知道孙承宗此时的心情,满门老小近乎全灭,让这个倔老头也是再无心苟活,而且更加不愿意去见见死不救的高起潜以及关宁军。

易飞并没有强行让孙承宗动身,而在看到孙承宗当晚给家人办理丧事之时,一口鲜血喷出之后。易飞也是明白,孙承宗已经是没多少天好活了,离不离开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易飞临走时,却也是带着孙承宗满门仅余的数名幼童,让一队骑兵沿途护送他们前往府城,尽可能的保住孙家的一线血脉传承。

血骑大军并未前往关宁军大营,不是易飞不想拉多点人马壮声势,而是关宁军如今的状态实在是堪忧,强行拉上战场,估计最大的可能就是拖自己的后腿。而且救兵如救火,易飞也没时间,更没心情进行拉拢整顿。

数千血骑滚滚而行,一个时辰后,便是出现在了清宛城外。大军并没有停留补充粮草,而是下马稍作歇息之后,便又一次踏上征程,向着唐水县方向而去。

沿着河水向西,再行数十里便是庆州,过了庆州再过数十里便是唐县。而夜不收也是早已探明,宣大军与一部镇西军就被围于唐县以西十数里的唐水河畔,正在苦苦的坚持等候救援。大队人马的到来,也是让庆州立即全城戒严,守城明军也是战战兢兢,如临大敌。

易飞并没有停留,甚至没有表露出身份的时间,大军直接汹涌而过,向着数十里外的唐县飞扑而去。时至中午,临近唐县的一处平原地带,一路急驰的镇西军血骑也是终于停下了脚步,安排夜不收四下巡视,大军埋锅造饭,顺便歇息一下马力。

虽然这会让清军多了许多的准备时间,但是易飞并不愿意以疲累之身去攻击以逸徒劳的清军,而且他这次的目标很明确,只要制造一些麻烦,里外夹击之下,救出宣大军便是完成了任务。至于与清军主力的决战,易飞打算等步兵主力到达后再继续。

一顿饭还做的半生不熟,一队夜不收便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还好,虽然四五人看起来十分的惊慌,但是他却并没有发出紧急信号,看来并不是清军大举来袭,只是碰到了什么可怕之事。

背上插着“急”字小旗的夜不收是无人拦截的,他们很快便已经来到易飞面前,所有人立即翻身下马,伍长声音有些颤抖的道,“伯爷,唐县已经成为一片白地!城内还在燃着大火!而且,而且宣大军似乎已经全军覆没了!”

“什么?!”易飞这一惊可是非同小可,差点将手中的茶碗给扔了出去,急切的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快快报来!”

“卑职已经远远的绕到唐水的另一边,河对岸除了满地尸体之后,已经看不到活人了。而更远处的清军也正在拨营,准备离开。”伍长快速的说道。

“宣大军就这么完了?”一时间,易飞也是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数昼夜马不停蹄千里南下,一日而解高阳之危,却是还是救不了卢象升。

马蹄声声,迅速的接近而来,易飞抬眼一看,又是一队夜不收回来了。不过,不同于之前的斥候一脸惊慌,这些人却是个个收获颇丰,每匹空马上都是绑着一个人,待行到易飞面前,将马上绑成棕子一般的几个人扔于地上,讨好的道,“伯爷,小的抓了数个奸细!”

还没等易飞开口,几个棕子其中一人便主动开口道,“伯爷,小的不是奸细,小的是杨军门麾下家丁!小的叫吴友庆,小的还曾随我家军门一起到镇城见过伯爷!”

“没有庆?”易飞疑惑的问道。

“是啊,当时伯爷就是这样打趣小的啊!”来人用力的挣扎着,想让易飞看的清楚一点。

“松绑!再拿些吃的,和清水来!”

易飞一下子记了起来,还是之前剿匪后,卢象升与杨国柱二人一同前往镇城,很是敲了自己一笔竹杠,当时自己便是以这小子的名字打趣,说督臣一来,自己就是没有的庆了。但是音容还在,人却是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本伯来晚了,你家大人可突围了?督臣呢?”耐心的等着吴有庆狼吞虎咽的吃了几大口东西,再灌上一肚子清水,易飞这才问道。

“伯爷,你要是再来早一天,咱们宣大军就有救了!当时,清军来攻时,恰逢宣大军炸营,一片慌乱之中,小的也是跟杨军门走散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逃出去,小的也是跳入唐水,九死一生这才逃得一命!”吴有庆哭嚎着道,也幸亏他身体强壮,懂得水性,虽然在这大冬天跳入唐水,也是没有丧命。

易飞没有说话,心中也是一阵阵的抽搐,以他对卢象升为人的了解,卢象升在这场大仗还未开始时,肯定就会心存死志。以他对大明的忠诚,尽管大明朝廷完全是抛弃了他,但是他肯定会只有一死报国一途。

想到又一个大明能臣就此殒落,易飞也是失去了吃饭的兴趣,只是带着十数人,策马向着唐水河畔而去。

离的老远,易飞便已经发现原本正在打扫战场的清军都是忙乱的集结着。显然,镇西军的突然出现也是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整军准备大战或者撤退。

很明显,数万清军根本无惧与镇西军数千骑兵一战,但是多尔衮却也是不愿意和镇西军拼交换。建奴成丁人数极少,可以说每一个丁口都是宝贵的财富,而汉人数量足有万万,镇西军的骑兵的来源明显要比清军容易的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