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裂明 >

第216部分

裂明-第216部分

小说: 裂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献忠连本带利的将自己的东西拿回来后,也是不敢久留,害怕左良玉收拢残兵后再来宠幸自己,也是急急的带着东西向着与左良玉相反的方向离去。

而丢失了将印的左良玉自知罪行不小,也是不敢再北上寻找杨嗣昌,收拢败兵之后也不敢去找张献忠的麻烦。只好躲于泌阳地带,当了近一个月的顺民,再无搜刮地方之事。而李自成也是在无人拦截之下,顺利的从内乡南下,进入湖北郧阳府地界,就此躲于深山之中,与大败进山的罗汝才做难兄难弟去了。

一月之内平定河南战局,得知山西、陕西、河南已经平静的消息也是快速传入京城,崇祯皇帝精神大振,对于杨嗣昌的干练也是赞不绝口。而杨嗣昌并没有如同卢象升一般,穷追猛打进入郧阳山区,而是带着主力大军进入襄阳府,继续扫荡湖广各地的流寇。

同时对于左良玉更是丝毫不加处罚,甚至连训斥都没有,而是向朝廷请了一个平贼将军授予左良玉,好言安抚他立即去收拾张献忠,再为大明建功立业。

对于杨嗣昌的看重,左良玉似乎也是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拿到将印的第一时间,便是带着全部军马马不停蹄向张献忠扑了上去!事实证明,双方拉开架式面对面的拼杀,张献忠根本不是对手,在被左良玉粗暴的****了一通之后,张献忠也是再次落荒而逃。

但是被逆袭一次的左良玉哪里还肯再放过他,双方几乎不死不休的一追一逃进行了一月有余,最终以张献忠彻底服软,捂着被捅的生痛的屁股窜入郧阳山区而告终。至此,各路活跃在大明境内的流寇也是全部消失于山区。

两个月之内,湖广之地也是再也见不到成建制的流寇大军。这种几乎是逆天一般的战线也是很快的向京师而去,距离杨嗣昌当初夸口三月之内平定流寇只是超了十来天罢了。

远在京城的崇祯被杨嗣昌的春秋笔法也是哄的极为开心,一天连下数道旨意嘉奖于杨嗣昌所立的宏伟功劳。便是杨嗣昌却也是明白,流寇之所以如此一堪一击,也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这种集中兵力决战一地,各路总兵四周合围的打法,这才一路大败溃入山区而已。换句话说,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只是刚刚开始而已!一旦流贼慢慢醒悟过来,以后的战斗才是最为关键的。而且只有在郧阳山区彻底将这些流寇封死,那么大明才算真的赢得了这场胜利。而这个时间,必然是十分漫长的,而且还是需要各地明军的能力配合!

因此,杨嗣昌也是连连给十数路明军总兵下令,密切封锁道路,防止流贼再次溃围而出。但是杨嗣昌也是对于封死他们于山中抱的希望并不大,但是将他们大部分人马封死山中却还是做的到的。

因此也是连连下令各地明军戒严,一旦发现小股人马出山立即予以剿灭!各地守备也是接到严令,在此关键时期,无论各地,无论任何人挑事,都立即斩杀!宁杀错,不放过!

不过,如今的局面也是让杨嗣昌比较满意,毕竟原本还担心满清会再一次入寇为流贼解围,但是镇西军先大败入寇清军于大明境内,这次易飞竟然又一次悍然出兵草原,长剑直指建奴,也是完全牵制住了建奴的兵力。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心思用于四正六隅计划之中!

有的时候回想,杨嗣昌也是有些觉得易飞此次出塞,似乎有与自己呼应的意思在内。但是杨嗣昌却是不大敢肯定,推已及人,自己是不会如此成全一个自己仇视之人立大功的。因此,对于易飞可能存在的呼应,杨嗣昌也是根本不相信。但是易飞的出塞,却是真的给自己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加多的胜利把握。

“哼!你不是看不起我的四正六隅十面剿匪计划么?原本你还有破坏的能力,但是眼下你在塞外,还为我牵制清军,看本督这次用事实重重打你一耳光!”再三盘算,这次成功的机会也是十分巨大,至少也有七成以上的把握,杨嗣昌也是惬意的想着。

他感觉在圣上心中失去的信任,也是在一场场大胜中慢慢的恢复过来。但是突然心中一动,一个念头浮上心来,冷汗也是一下子冒了出来,“怪不得如此好心,你是将最后一个可以推托责任的因素也挡住了!难道,难道你真的如此自信?若是我这次再不成功,甚至连借口都找不出来了!一旦失败,要么自裁,要么就是皇帝为堵天下人之口,处死自己,无论是哪个结果,都是你在暗中推动的作用!”

第357章逼向归化城

是夜,镇西军在草原上的篝火,就是距离他们十数里也是看的到。数万人聚集于一起,那点点的篝火在数十里便是清晰可见,如同天上的繁星一般,又是可以燃红半边天!

“看来,汉人这次是真的跟我们耗上了!”

归化城中,察哈尔人也是集结了众多的骑兵,他们的部落族人还在向北,他们此来也不是和汉军决战的,而是为了更深入的将之引向草原深处,再然后的事,他们都是无比熟悉,骚扰其军,断其粮道,让其不战自溃。

但是察哈尔人也是十分的不解,难道汉人觉得这种走一步停一步的打法,就可以打击到察哈尔人?但是看着这些如同郊游一般的明军,他实在想不到到底是自己眼睛有问题,还是对面的汉军首领真的是个白痴?

以二万余骑抱团而行,每日行进只是近四十里不到,而且根本就不是寻找察哈尔人部族迫使自己决战,反而这么悠哉游哉的赶着牲畜前行,似乎来草原就是来放牧的一般。也是委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自归化城不断南下的察哈尔人也是有些吃惊的看着这些汉人,原本诱敌深入的策略根本是没有一点作用。汉人只顾自行自的,根本没有一点快速突击向草原深处的打算。而对方游骑横行百里之内,想要偷袭也是极为困难,只能这般的眼睁睁的看着汉人不断缓缓的向着归化城而去。这些汉人速度慢的令人发指,骑兵竟然会被后续而来的运粮步兵所追上,一看到人数已经达到四万余的汉蒙联军。察哈尔人甚至连象征性的骚扰也不再见了。全部收缩退到归化城,只等缓缓而来的汉人到来,不过,他们也并不担心,毕竟这些汉军根本对他们产生不了什么威胁,到时是战是退都是可以自由选择。

察哈尔右旗旗主哥老温坐于归化城中,这座原本属于土默特人的著名城池也是随着土默特人的没落而再一次换了主人。但是此时的哥老温却是没有丝毫欣喜的表情,汉人步步紧逼,估计要不了多久这座草原明珠就会再次易手。

而且不同于之前的那些草场,汉人占了也不担心,但是归化城一旦落入汉人手中,只要他们还有野战的能力,那他们就可以把归化城建成一个牢固的堡垒,以这个堡垒为中心辐射,向着四面八方而去。若是如此,那以后草原便多事了,别说再从此出发骚扰大明,甚至连养活族人活下去都会十分困难!

如果时不时都会有汉人从归化城而出,对放牧的族人们杀戮和驱逐,那要不了多久,察哈尔人就会面对着要么退往漠北,要么灭亡在这里的选择。而这两个选择明显都不是什么好选择,但是越是远离归化,草场就是越贫瘠,根本养活不了太多的族人。

“扬吉努,汉人还是那幅样子?”哥老温沉吟了半晌,淡淡的问道。

“是的,这些汉人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打战!”与一脸忧色的哥老温不同,年轻的扬吉努锐气正盛,而且极为好战,“大汗,若是你首肯,扬吉努愿率铁骑先行挫一挫这些胆小鬼的气焰!”

“放肆!你竟然敢看不起这些汉人?你可知道大清睿亲王多尔衮数万大军都是惨败于此人之手!你觉得你能击败数万强军在手的多尔衮么?要是能够击败他,我们又何必听清人的吩咐?”哥老温气不打一处来,说不定这些汉人正等着察哈尔人主动出击呢!这个蠢货,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个人如此愚蠢?

扬吉努再不敢多说一声,虽然大清方面都说蒙古是皇太极征服的。但是在蒙古人心中,那个嗜血魔鬼大清睿亲王才是威慑整个草原的存在,两次亲征更是杀的草原之上闻其名而远循而去。所以说,在草原上,多尔衮的名号要比皇太极强的太多了。但是这么一个让人敬畏的强者,却是被这些汉人杀的狼狈逃窜。再一想起方才自己的孟浪,扬吉努顿时觉得自己还真是有些不自量力,那些之前的惨败也不是全是领兵之人无能。

“辽东方面有什么消息?”看着扬吉努不再嚣张,哥老温也是松了口气,这个扬吉努是够勇猛,但是却是太过于自负,必须得好好敲打一番。而这次的大战,不仅是关乎于察哈尔人的兴衰荣辱,更是关系着草原未来的格局,因此来自于辽东方面的援助就更是重中之重。

“还没有消息,只是听说睿亲王率军一直驻扎于朵颜草原上,一直不肯回归辽东。短时间内,辽东必然是自顾不暇!”一个部落头人也是直接回答道,他是负责搜集东方的消息。

“都说这个汉人打仗堂堂正正,每次都是以寡敌,而且甚为擅长骑兵。难道传言有误,这怎么看也不象是会使用骑兵之人,这么缓缓逼近,真以为草原与中原一般,必须死守城池?”一个部落头人也是十分不解的说道,“难道他有什么阴谋?但是怎么一点端倪也看不出来?”

“大汗,也该早估决定了,大清虽然强横,但是数年来也是不断在镇西军手中吃亏,听说这一次更是损失惨重!多尔衮几乎是逃窜一般的离开大明,损失了所有掳掠而来的人口、钱粮,而且还折了近一半的大军。大清已经有些不行了,咱们不能等了,这可是咱们的好机会!”另一个头人也是出言道,虽然说察哈尔人在大败于满清之后,便是听命于大清,但是毕竟时日尚短,根本远达不到归心的地步。

“满清实力犹在,说这些话现在还为时过早!眼下最重要的便是过了汉人这一关!”哥老温有些不耐烦的道,不知为什么,明明汉人的动向一眼就可以看清楚,但是他总是觉得汉人的行动一直弥漫着层层迷雾,根本看不清楚。

正在众人一头雾水之时,一个斥候也是快步行了进来,高声叫道,“大汗,不好了!汉人突然步骑分离,向着归化城扑了过来!”

“好!终于来了!”听得汉人终于行动,哥老温也是松了一口气。

汉人再厉害也不怕,但是对于汉人的诡计,只是从祖辈听来的只言片语,就已经让他深为忌惮了。只是堂堂正正的打一仗,哥老温并不畏惧,无论胜负,在草原上,他们都是如鱼得水。

第358章流血的武川

大青山下,此处更是在归化城更北之地,五千如同魍魉一般的骑兵此时正奔驰在茫茫的草原之上,这些骑兵没有旗号,更是套着破烂的皮甲,整个队伍就象是一群马贼一般。但是人数却是实在多了一些,根本没有哪伙马贼有五千人数之多。

他们所过之地,无论老幼,只要是遇上蒙古小部落,往往都是直接碾压而过,不留任何活口。在一队蒙古骑兵的带领下,快速的向着武川奔行而去。草原之上,急驰的战马也是带着一阵阵的逆风,逆风吹起了遮挡在脸上的衣领,领头之人赫然便是罗立与张俊卿。

“又是一个小部落!袁立明,陈辰,各率一千骑兵向左右迂回,不可放走任何一人!”看着远远出现在眼前的一个小部落,罗立冷森森的话语也是传了出来。

不多时,左右各一千人骑兵飞速的左右迂回而去,中军毫不停留,直接向着小部落快速冲了上去。

也许是身在后方,这些蒙古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汉人居然能够毫无声息的突破归化城的大军,直接奔行于眼前。见到大军到来,根本没有丝毫防备。等到看着雪亮的马刀已经亮了起来,他们终于是明白过来,不多的青壮快步走向自己的战马。

不过,他们并不是战斗,而是直接逃窜。毕竟数千骑已经远远超过他们所能抵挡的极限,但是他们注定是失望了,刚刚跨上战马,似乎各个方向都是传来马蹄的轰鸣声,四面合击之下,根本无人能够突破这层厚实的大网。

“杀!”

张俊卿根本没有一点犹豫,直接催马而前,一排排雪亮的马刀不断挥斩而下,无论是想要抵抗还是跪地投降者,一个活口不留!

半个时辰过后,这个小部落已经再无声息,连死人都被再捅上几刀,防止漏网之鱼的存在。不是他们残忍,而是这次迂回不能有任何的暴露!易飞所带的数万联军根本就是一个吸铁石,只是为吸引住察哈尔人的目光,真正的杀手锏是他们!他们将千里奔袭武川,将察哈尔人撤退至哪里的部族老弱咬住,吸引察哈尔人千里回援,再配合主力给察哈尔人最后一击!

为此,血骑绕行河套沙漠,自哈郎兀处强渡黄河,迂回黑山,大青山,所行之地超越二千里。五千骑便是清一色的血骑老兵,易飞处的骑兵基本上都是骑兵步兵,只是愰子罢了。而这五千骑却是携带着二万余匹战马,除了换乘之外,一匹马上还是装满了干粮。

他们比主力还要提前半月出征,一路南下,已经屠灭了至少十个小部落,风餐露宿,终于靠近武川,最等最后的攻伐到来。在这个小部落,他们将休息最后一夜,明日便会奔袭与此仅仅百里不到的武川!

生冷的干粮嚼在嘴里,味同嚼腊。但是战士们的情绪却是越来越亢奋,因为他们的上官也是神色端庄的告诉他们,他们即将创造历史,封狼居胥!也许会再次造就一次卫青、霍去病的壮举!也许他们这些小兵不会有名字留在史上,但是一想到回去之后便可以在众人崇敬的目光中活着,还有候爷为数不菲的赏赐,他们也是有着无尽的勇气和力量!

“近一个月了!终于接近武川了,虽然比预定时间晚了一天,但是总算不负候爷所托!”张俊卿一脸兴奋,躺在羊皮被褥之上,也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老罗,你说咱们会不会象卫青、霍去病一般的名留史册?”

“想那么多干吗?只要做好候爷的交代,自然不会有错!睡吧,多恢复些体力。明日若是不能功成,咱们也不用回去了。”一旁的罗立倒是沉着的多,但是话语中的颤抖也是显示他的心情并不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