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裂明 >

第239部分

裂明-第239部分

小说: 裂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众人纷纷离席而退之后,原本也想着离去的多尔衮,却是被一个太监拦住了。这个人,多尔衮也是认识,名为葛什贤,是皇太极几个极受宠信的太监之一。一见到这个太监拦路,多尔衮的酒也是顿时清醒了大半,原本就知道皇太极定会找他了解情况。这时,更是直接的随着这个太监快步而行,向着皇宫深处行去。

“启奏陛下,睿亲王已经在殿外候着了!”这个太监将多尔衮安排在大殿门外,快步进入大殿内禀告道。

“让他进来,传朕旨意,所有闲杂人等都退下,未得朕的旨意,胆敢接近大殿者,皆杀无赦!”皇太极轻轻点了点头,杀气腾腾的道。

“奴才遵旨!”葛什贤顿时吓的一头冷汗,他还从未见过皇太极如此谨慎小心过,不过,这不是他能够左右的,他要做的只是将皇太极的意思传达下去便成了。

多尔衮昂首进入大殿,出乎多尔衮的预料,皇太极并未坐于高高的龙椅之上,而是在大殿中央摆上两张桌子,正在悠闲的泡着一壶清茶。

看到多尔衮进来,皇太极悠闲的喝了一口茶水,脸上丝毫没有方才那种醉眼朦胧的感觉。他轻轻的指了指对面的位置,示意多尔衮坐下。

“皇弟可喜欢饮茶?朕今日除了向你了解一下那个易飞外,也是顺便让皇弟尝尝朕的手艺。”皇太极看着这个低眉顺眼,一副忠臣孝子模样的多尔衮,心中一阵冷笑,一语双关的道。

“皇上言重了,奴才对茶道一窍不通,军中清苦,饮茶均是大碗粗茶,更无余暇钻研此道。”多尔衮自然不是善茬,闻言也是立即予以还击,更是暗暗点出,自己手握兵权,你的手艺还是自己留着用吧。

对于多尔衮的回答,皇太极似乎根本没有听懂,依旧一脸平静的道,“皇弟可愿给朕讲一下这次掳掠大明的详细情节。让朕也好好了解一下这个镇西军!”

“渣!”多尔衮应了一声,将之次入寇之后,与大明各军,以及镇西军的交战全部尽可能的详细的说了一遍。

皇太极却是不住的旁边听着,偶尔插上一两句话,整个会面几乎都是多尔衮在说话,皇太极也只是放出一声声似乎从鼻孔中发出的嗯嗯声。“这么看来,这个镇西军将是一个巨大的祸害?虽然大明不可能就这样放弃,但是大明能用的手段也是已经不多了,而且大明军队虽然战斗力几乎为渣,但是人数却是相当不少!不过,人数再多的绵羊也别想打败一只成年的老虎!”多尔衮最后总结的道,“若是被易飞击败大明,重新立一新朝,我朝就危险了!”“联明伐易,事在必行。右是不能灭了这易飞,日后睡觉都不得安宁!若是真的有必要,朕愿意退位为王,向大明递上降表。务必尽早除去易飞!”皇太极的脸色明灭不定,虽然中气不足,但是说出来的话语却是铿锵有力,内容更是让人吃惊!

第396章联明伐易

这句话不仅仅是将多尔衮惊吓住,更是让他心中涌起了复杂验明的情绪。直到这一刻,多尔衮才有些明白,为何此人当年能够从他手中将汗位夺走,而且数番布置和运筹之下,将汗位稳固了下来,更是将原本就快要走向绝境的后金生生挽救了回来。

皇太极不仅是一个枭雄,而且是一个极富远见和忍耐力的枭雄!换作多尔衮自己,他自认为不可能向劣势的大明低头,更加不可能自降为王,献出降表,只为促成两家联盟,共同对付易飞这个大敌!与皇太极相比,他少的是一份大略。虽然他可以在十九岁领兵出征蒙古草原,更是大破当年威名震草原的林丹汗,称的上雄才,但却称不得雄才大略!

“易飞反出大明,这你是知道的了。但也许你不知道,易飞竟然在山西强行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向商人抽取极高的商税!更是将与我大清交好的八大商家满门尽诛,彻底连根拔起,如今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个可靠的内应。蛮子城如今在山西也是处处受到打压,人员与情报网损失惨重,已经撑不起谍报的作用了。”皇太极悠悠的说道,对于眼前这个自己即赏识又提防的弟弟,老实说,他也是有些迷茫,下不了最后的重手。

而且他也是知道,在他死后,能够撑的起大清基业的,也只有多尔衮一人罢了。因此,虽然他一方面多方敲打、打压多尔衮,但是另一方面却是给其锻炼的机会,无论是对外征讨,还是国内吏治,皇太极都会在确保有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让多尔衮插手其中。

通过这处种的磨砺,这个弟弟果然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略。虽然对内治理的工夫还差了些,但是指挥大军作战,却是已经初居名将的峥嵘了。而之所以皇太极如此的戮力栽培多尔衮,而不是他的儿子,也是因为他的身体一直不好。他的儿子中,长子豪格虽然武勇过人,但是皇太极静心培养了他年余,也是不得不承认,这厮完全就是一匹夫罢了。将国家交于他,皇太极根本就放不下心来。

而其他的儿子们则是没有一个能够上得了台面的,若是继位作一太平皇帝,也许他们还能勉强胜任。但是想在这乱世中带领大清好好的活下去,这些儿子根本就没这个本事。至于更小的儿子,皇太极根本就没心情考虑他们是否上的了台面,从他的身体状态来看,他自己也是知道,他根本就不可能一直熬到他们长大‘成’人。

就是在这种到底是成全儿子,还是成全多尔衮的犹豫中,皇太极才会显得举棋不定,对于多尔衮的态度也是一直在杀与捧之间摇摆不定。否则以他的阴人的本事,连当时与他平起平坐的三大贝勒都要么被他阴死,要么彻底的靠边站的本事,拿下一个多尔衮,就算多尔衮再狼狈,再谨慎,对于皇太极来说,也不过是花费多少时间的问题而已。

“易飞这是作死!”一听到士绅一体纳粮,多尔衮顿时喜形于色,要是按照易飞这种情况下去,易飞想统一大明重新建立一个新王朝,那受到的阻力比大清只多不少!

皇太极点点头,认可多尔衮的话。士绅一体纳粮,皇太极当然明白其中的好处,但是皇太极却是根本不可能去象易飞这般肆无忌惮的直接弄出来。对于如今的大清来说,能够在士绅们有限度的支持下,拿下黄河以北,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若是真的象易飞这般,估计入关后连脚指头也是站不稳。

“不过,也不能小看这易飞。朕觉得,这易飞虽然年轻,但是处事却是极为老辣!而且根本就没有汉人那虚伪的仁义,为了推行他的士绅一体纳粮的政策,整个山西几乎被他清洗了一遍,数万士绅以及他们鼓动起来的百姓,要么被杀,要么已经被扔进了矿洞去挖矿了。而且山西如今保甲严密,一户有错,十户同罪!若是单单用这种高压镇压,那也不足惧,但是那易飞却是用从山西八大商家中缴获的钱粮投入农耕,更是保障了贱民们的日子,至少不会被饿死!”

“如今虽然大明各地都是骂声不绝,但是山西却是十分稳固,根本没有动乱的迹象!而且这个易飞竟然主动弃守关隘险地,以安大明之心,没有如同匹夫之辈只顾攻城掠地,看似龟缩于山西,实则图谋甚大!此等汉人枭雄,必要先除之而后快!”皇太极双目一寒,语气森然的道。

“皇上教悔的是,奴才谨记!”多尔衮心悦诚服的道,他今年也只是二十来岁,政治上的尔虞我诈根本不可能与皇太极这个年过半百之人相提并论,皇太极的一番话也是让他受益良多。

看着多尔衮这种诚恳的目光,皇太极也是心中一颤,多少年了,他们兄弟之间有的只是猜忌与相互对抗,多少年没有过这种亲情在内了,他叹了一口气,郑重的道,“皇弟,你这人聪明,而且擅于学习,但是却是唯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太冲动,做事也太急燥了些。记得皇兄的话,凡事多想深几步,做决定之前多考虑一下利弊得失。”

看着多尔衮一脸的不在意模样,皇太极也是鬼使神差一般的松了口气,语气也再次变得威严起来,“多尔衮听旨!”

皇太极的突然转变也是让多尔衮差点没反应过来,还好多年养成的本能反应也是一下子代替了他的大脑指挥,一咕噜的爬倒在地,口中恭敬的回应道,“奴才恭听圣意!”

“此次与大明共御大敌之事,交于你办。务必催成两家联手之势,诛灭山西!事关我大清国国运兴衰,睿亲王不可不慎!”皇太极喝道。“奴才遵旨!”多尔衮心中大骂,这种被人在后背指着骂软骨头之事交于自己办,那不是成心找茬收拾自己?就知道这个笑面虎从来就没有安过好心,自己居然还相信他?皇太极的身体本来就比一般人虚弱,今日事务众多,更是打熬到这个时辰,早已经是困顿不堪。轻轻的挥了挥手,让多尔衮自行退下,处理此事。唤来太监,向着小玉儿的房内行了过去。

第397章决战在即

而这次一个月之后才到达,主要的原因不是官军怯战,而是开拨银迟迟难以发放而下,这才使数万援军根本动弹不得。但是等到他们行至洛阳之后,李自成已经拿下洛阳,挥军向东,兵锋直指开封。流贼并不擅于守城,拿下洛阳后,只是大肆破坏掳掠一番,就弃洛阳于不顾。

杨嗣昌大军赶到之时,看到只是一片残破无比的洛阳,城内几乎没有了任何人烟,城门更是被破坏殆尽,城墙也是被拆的七零八落,以便下一次进来时方便。这样的洛阳城,基本上也是已经没了留守的必要,杨嗣昌在洛阳只是休整了一日,大军便不停步的向着开封而去。

如今的开封也是一片危急,开封城官军主力出去解围洛阳,但是却被打了一个全军覆没。据探子来报,正是这些人的反戈,让原本就已经崩溃边缘的洛阳守军直接兵败!对于这些人,开封城所有人都是恨的牙痒痒的,更是在第一时间便将主要人的员的家眷抓捕一空。

而开封城如今也是提前做了动员令,几乎将城中的男丁征集一空,更是大肆宣扬闯军入城后的残暴。而一些侥幸逃出生天,碾转而来的商人们更是将这种恐怖夸大了十倍!可以说,闯军还未到,但是他们的‘残暴’已经是人人皆知。开封城虽然兵丁数千,但是却是有着数万同仇敌忾的青壮作为后援,更是有着无数的士绅自觉自愿的捐献出大批的钱粮,经过几日的磨合之后,开封城也是再一次变成坚不可摧起来。

在以家属相胁,劝降王启禹等人无果后,开封城也是毫不留情的将这些人的家属全部腰斩于城头,不论死活的全部丢弃于城下。许多生命力勉强之人,更是在城下凄惨的哀嚎了近一个时辰,这才慢慢归于平静。

这种决绝也是彻底堵上了王启禹等人最后的归路,在这个时候,要说百万流寇中谁最对开封恨的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即屠光全城的。那自然是非王启禹等人无疑,在这些原本的开封守将的指点下,闯军也是明白了开封城的各个脆弱点,以及官军守城时的惯例,以及守军的大概兵力分布图。这也是让闯军攻城更加的便利,更加的得心应手!

花费了两天时间再次填平了开封的护城河之后,闯军也是急不可耐的开始了攻城行动。打先锋的赫然是刚刚归降的王启禹等,这些恨不得立即杀上城头的原官军,在这个时候表现出远超平时的战斗力,但是面对着平时的同僚,双方的战力都是心知肚明。

王启禹等占着的是人数优势,以及士气高昂,但是守城却是居高临下,双方也是扯了个平。一战厮杀从早上一直到中午,杀红了眼的双方谁也不肯退缩半步,那厮杀的惨烈场面也是让李自成都开始对王启禹另眼相看。甚至李岩都有种感觉,若是当时的明军能有这股子士气,就算突围而出,甚至反将自己大军杀个溃败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一战下来,就连被重重保护着的王启禹都是身中三箭,其余的人状况也可想而知。这一战下来,王启禹与刘见义这对生死冤家也是完全放下了之前的仇视,这一次直可称之谓他们的巅峰之作。虽然伤亡了近三千,但是却也是一度登上城头!他们带给开封守军的伤亡,起码也是在二千左右!可以说,单单他们一路人马,已经打掉了开封城四成的战斗力!

这一战下来,虽然仍然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但是却是将流寇的精气神打了出来。头一次,李自成觉得,开封是如此之近,近的似乎伸手就能抓到。但是接下来的这数日,李自成却是在开封城下撞的头破血流,白白折损了数千人,却是再也没有一次能够登上城头。

眼看着城头上‘周’字王旗迎风飘扬,李自成也是一阵阵的头皮发麻。不同于洛阳福王事到临头才会扔出家产,这个周王明显在他到来之前就已经扔出了无数银子和粮食,训练出无数的青壮上城协守。而且攻城数日,城中依旧是一片平静,想必开封城也是设立了众多的粥铺,让饥民们有一口饭吃,不至于做出狗急跳墙之事。

通过这数日攻城的鏖战,李自成也是察觉到了开封民心对自己十分的不善。无论是士兵还是青壮,或者说是一些士绅的家丁之类,他们的斗志都是十分的高昂,颇有些势不两立的样子。数次都差点上了城头,但是却是在城头青壮不要命的攻击下,只能丢下众多尸首狼狈逃窜。这座开封城似乎就是李自成的克星,这已经是第三次攻打了,但是开封城依旧是巍然屹立,始终不倒。

到了崇祯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李自成也是不得不选择退兵十数里,结营而守。因为杨嗣昌的大军终于赶到了开封城,数万官军精锐缓缓而进,李自成并不愿意用如今已经士气低落的大军与之决战,暂缓退兵休整好士气后,再与官军决一雌雄。

杨嗣昌此时才明白流寇的势力已经何等的庞大了,百多万人马,虽然可战之士不足二十万,但是就这么一望无边无际的人海。无论是谁,都会有种眩晕的感觉,这么多人,别说全杀干净,就算是站着不动随你砍杀,十天半月之内,也是砍不了一半人。流寇的大势,也是让援军都有些胆寒,眼见流寇缓缓百退,骑兵在后押阵,官军马少,更是不敢追击,只是缓缓的向着开封城靠去。但是就算这样,开封城头也是一片欢呼声,日夜期盼的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