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 >

第100部分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第100部分

小说: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最重要的是,周瑜认为如今江东的根本重地应该是丹阳郡,而并非会稽,虽然主公孙权被封为会稽太守,可是会稽的战略地位明显不如丹阳,先不说那里还有无数的山越族人在不断地反抗,即便是为了联合曹操、共同对抗刘琦的战略目的,也应该不惜一切的确保丹阳郡,只要保有丹阳和吴郡,江东孙氏就能依托两郡数十万人口,图谋再起,但是如若丢了丹阳一郡,江东孙氏与曹操之间的联系从此被隔断,结果只能是他们孤军迎战,被刘琦一步一步的蚕食。
  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周瑜决定拒绝孙权派遣援军的请求,并且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理由给孙权写了一封书信,在书信中他还详细解释了丹阳郡的重要性,周瑜料想孙权看到自己的这一封信,一定不会再坚持让自己派遣救兵了。
  可是没想到,周瑜刚刚把书信让人给孙权送出去没多长时间,就忽然听得军士禀报,说是主公孙权又派人前来传达命令。
  周瑜拆开来信一看,竟然又是一道让自己火速派兵支援的命令!
  周瑜看到那道命令,不由得一阵苦笑,他完全没有想到,主公孙权竟然会在一个时辰之内给自己连发两道命令,如此看来,恐怕自己之前写给孙权的那一封信很难让孙权改变主意。
  不过周瑜却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这一次自己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选择,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丹阳,哪怕会因此惹得主公孙权心中不快,也绝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因为这是关系到能否守住孙策基业的关键。
  “伯符既然把江东的基业托付给我,那我就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替他守住,只有这样,我才对得起伯符对我的一番情意。”周瑜轻轻叹了一口气,将孙权的命令放到一旁,再也不去理会。
  可是没想到,时隔不到一个时辰,孙权竟然又一次派遣使者给自己下命令,要求自己火速派兵支援山阴。
  “竟然连发三道命令,看来这一次主公是下定了决心死守山阴了,可是这明明就是得不偿失的事情,我真不理解主公为何要这么做?难道他会看不清丹阳的地位比会稽重要吗?难道他当真是为了一个会稽太守的名分吗?可是我怎么感觉这里面包含着其他的东西?”
  周瑜不由得闭目沉思起来。
  过了一会,周瑜的心中不由得一震,然后忽然说道:“难道主公他会怀疑我?这不应该吧?虽然我也听说过类似的流言,可是我却从来都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难道他竟反而对我产生了怀疑?要不然他为何不顾及丹阳的利益,反而一心死保他的会稽郡呢?”
  周瑜越想,越感觉自己的这一推论合理,否则的话,他实在是无法给孙权这样怪异的举动找出另外一个合适的理由来,因为孙权虽然年轻,他的智慧却丝毫不低,甚至比他的兄长孙策还要强上不少,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孙策才力排众议,坚持要把孙权立为自己的继承人,只为了保住江东的基业。
  更何况孙权的身边还有张昭、朱治这等智谋之士辅佐,就算孙权看不出来,难道他们也看不出来?现在连他们都没有阻止,看来是孙权已经下定决心要削弱自己的力量了。
  想到这里,周瑜不由得苦笑一声,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贪恋手中这一点军权,更从来没有过任何异心,只想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守住江东,并进而帮助孙权开拓疆土,以报答孙策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却没想到自己竟然引起了孙权的猜忌,非要乘机削弱自己的力量不可。
  “如今我该如何是好?”周瑜不由得沉思起来。
  周瑜不由得想起来自己当年深受孙策的信任,与孙策一起东征西讨,浴血奋战的那些岁月,他们之间经过九死一生的打拼,这才开创了江东的基业,如今自己仅仅是因为顾忌孙权的猜忌就轻易放弃六年来得之不易的成果,实在是心有不甘,这样一来,自己将来就算是在九泉之下,恐怕也没脸见孙策。
  所以,在经过了短暂的考虑之后,周瑜毅然决定,这一次自己不管如何都要顶住压力,绝对不能再往山阴派去一兵一卒,绝对要努力守住丹阳,因为这才是保住整个江东的根本所在,他也相信刘琦之所以派兵给山阴造成压力,其真正的目的肯定是丹阳郡。
  在此之后,周瑜由收到了孙权的三次命令,内容全都是完全一致:催促自己火速率军援助山阴。但是周瑜的决心却再也没有半分的动摇,全都视若不见,将那些命令完全放在一旁。
  山阴的孙权在苦等了三天之后,发现周瑜的援兵竟然一个都没有到来,不由得心中大怒。
  其实他原本虽然对周瑜有一丝的戒心,但是心中却很是欣赏周瑜的才干,如若周瑜真的派兵前来援助,孙权从此就会对周瑜完全信任,心中再无芥蒂,可是现在周瑜的反应很是让他失望,就从他敢于抗命不从这一点来说,如果不是现在还要仰仗其抵挡刘琦的大军,他立刻就会派人前往安吴擒杀此人,夺回其军权,不过即便是现在,孙权仍在想办法对付周瑜,当然目前的“对付”也不过是想办法给周瑜造成压力,从他那里得到一些援兵。
  到了最后,孙权决定给周瑜麾下的孙氏老将程普和黄盖写信,让他们率领本部人马前来援助山阴,这样一可以解山阴之围,二可以削弱周瑜的力量,却也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智取?

  扬州,丹阳郡,安吴县大营。
  周瑜正在帐内苦思应对刘琦大军的对策。
  如今曹仁败走,成德由张辽负责防守,短期内是无力进攻合肥的,而这样一来,庐江的于禁大军肯定会把主要力量用来夹攻丹阳,再加上陵阳的魏延、虎林的甘宁、歙县的徐庶、黟县的全柔,兵力加起来至少有七万,总数已经接近己方的两倍,周瑜还听说江夏的黄祖也在积极调动兵马,如果是与甘宁的水军合兵进攻,凭借着江东目前的这点水军力量根本就难以抵挡,更何况他还听说刘琦也已经率领从荆州来的大军开始前往丹阳,如果等到诸路大军会合的话,恐怕即便以自己之智,想要死守安吴也都很艰难。
  “虽然我知道这一次很是凶险,但我一定会竭尽心智,守护好安吴县城,伯符,请你放心,我周瑜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周瑜握紧了拳头,沉声说道。
  就在这时,周瑜的帐幔忽然被揭开,然后从外面走进来两员将领,周瑜举目一看,竟然是老将黄盖和程普,不由得心中一惊,随即产生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果然,没等周瑜开口说话,便听得程普阴沉着脸,开口说道:“周都督,不知道你最近有没有山阴的消息?”
  周瑜的心中顿时一沉,他就知道,这二位今天来找自己,肯定是为了向山阴派遣援兵的问题。
  但周瑜还是笑着说道:“黄老将军,程老将军,实不相瞒,本将确实得到了山阴的消息,说是刘琦麾下的蒋琬统率着黄忠、刘磐、杜袭等人在前日袭破了诸暨,四五万大军对主公屯驻的山阴造成了威胁,主公已经下达了命令,让本将即刻率军前往山阴援助。”
  “哦?”程普和黄盖对望了一眼,他没想到周瑜竟然这么痛快的承认了,脸色略略缓和了一些,但程普还是紧紧追问道:“不知道周都督可曾派了援军前去山阴?”
  周瑜缓缓摇了摇头道:“未曾。”
  “这是为何?既然周都督已经接到了主公的命令,却为何不肯出兵相助?”程普的脸色顿时再次沉了下来,对着周瑜问道。
  “呵呵,两位将军是我江东三世老臣,当年追随着孙老将军就曾东征西讨,斩华雄,讨董卓,战刘表,后又随伯符征战江东,算来已经十年了,两位将军身经百战,作战勇猛,当为我江东表率,其实不用本将多言,两位将军也知道孙老将军与伯符将军创业有多么艰难,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征讨,方才夺取了江东这三郡,建立了江东孙氏的基业,如今两位将军开创的江东基业正遭遇着从来不曾出现过得困局,刘琦总督庐江、丹阳、会稽各路兵马十余万,正在准备将我江东一举平定,本将深知此次坚守不易,所以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怠慢。”
  看到两位老将尽皆点了点头,周瑜又道:“两位将军当知道,主公的山阴虽然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但是刘琦这一次的主攻方向其实还是丹阳,只要占据了丹阳郡,刘琦就能将我们完全包围起来,从此彻底隔断我们与曹操之间的联系,让我们孤立无援,最终走向败亡,所以,本将如今所要做的,就是要集中一切力量守住丹阳,决不让刘琦大军前进一步,只要丹阳守住了,我们就能够确保江东基业无虞,所以,还请两位将军相信,本将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守住江东的基业,为了这个目标,本将经过考虑,决定拒绝主公要求派遣援兵的命令。”
  黄盖听了周瑜的话,点了点头说道:“周都督忠心为国,却不顾自身安危,实在是天下楷模,末将佩服之至,末将无条件支持大都督的决定。”
  却听得程普大声喝道:“公覆此言差矣,对于周都督的话,本将倒是不赞成,作为一个拥兵一方的大将,在主公遇到危机的时候却不去相救,如此作为与谋反何异?本将在此郑重的奉劝周都督一句,希望周都督速速发兵救援主公,主公宽宏大量,必然不会追究,如若周都督依然像如今这般拥兵自重,不顾祝公安危,末将恐怕将军将会像是董卓一般遗臭万年。”
  周瑜闻言也是苦笑不已,淡淡的说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卑下士时,我清自清,我浊自浊,不用后人评说。我只要知道,我心中的坚持乃是为了守住江东基业就成了,没有必要辩一个忠奸。”
  程普闻言一愣,随即冷笑道:“不用为你自己的事情寻找借口,本将知道你的意思,你如今只忠于孙伯符,却不忠于主公,是也不是?你想要保住的乃是孙伯符的基业,而并非是主公的基业,呵呵,周瑜小儿,也亏得主公对你如此信任,将我江东一半的兵力托付给你,你却如此不顾恩义,对于你这样的人,我程普已经无话可说了,告辞,哼,你不去援助主公,我自会率本部兵马相助。”
  程普一声冷笑,随即就准备出帐而去。
  周瑜闻言喝道:“站住,谁也不准离开安吴半步,违令者定斩不饶。”
  程普嘿嘿冷笑道:“本将乃是江东三世老臣,对于主公忠心耿耿,谁敢动我?如若你非要剪除异己,那我也不会坐以待毙,我倒要让天下人瞧一瞧,到底是我程普忠诚,还是你周瑜忠诚?”
  程普说完之后,不再去管周瑜,昂然就要往帐外而去,却听得黄盖说道:“德谋,你这又是何必?如今刘琦大军兵临安吴,我军危在旦夕,如若你率军离开,我军岂不是更加艰难?主公的山阴虽然也有危险,可是丢了却不影响大局,德谋乃是智者,如何不知其中利害?”
  却听得程普缓缓叹道:“公覆,此事休要再提了,山阴乃是主公的郡治所在,如若就这么丢了,恐怕在江东的威望会大损,如此一来,主公好不容易建立的威望就会毁于一旦,这样会导致整个江东局势的不稳,再说了,这里不是还有周大都督吗?多我一个程普和少我一个没有什么区别,嘿嘿,周大都督智计无双,料事如神,想必一定能够保住丹阳。”
  程普嘿嘿冷笑一声,不再说话,然后扬长而去,点齐了本部七千人马,率领大军夜以继日的赶往山阴。
  周瑜这才明白,程普为何会坚持反对自己的做法,这不仅仅由于他急于向孙权表明忠心,更由于自己的才能掩盖了他的光华。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程普在众老将之中,算得上是最富有智慧之辈,原来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孙坚军师的角色,即便是当初的孙策,在刚刚起事的时候,也都对程普无比仰仗。
  可是自从自己加入了孙策麾下之后,孙策便对自己言听计从,甚至对于吕范的宠信都超过了程普,这对于程普这样智勇双全的老臣来说,实在是一种侮辱,所以在程普的心中就暗暗跟自己较上了劲。
  想到这里,周瑜也不由得暗暗叹了一口气,他原本以为自己忠心为国,从不考虑私情,像程普这样的智者应该能够理解并支持,可是他却发现自己实在太一厢情愿了,从如今的情况看,恐怕程普理解是理解了,但是想要得到他的支持,那根本就是妄想,除非自己主动隐退,放弃一切职务,从此离开江东。
  其实自从感觉到孙权对自己的猜忌之后,周瑜便决定将来要离开江东了,可是他却知道这应该是在江东彻底稳定之后,如今江东的局势,实在是离不开自己,所以,这并不是他贪恋权势,而是要履行对孙策许下的诺言、保住江东一郡的需要。
  “德谋,你不可……”
  黄盖见程普真的要离去,连忙出声相劝,却听得周瑜摆手说道:“算了,黄老将军,人各有志,我们想要强行拦截也没什么用,更何况程老将军所料也确实有道理,我们就让他去吧。”
  “可是德谋带走了数千兵马,这让我们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兵力愈发变少了,如何能够对抗刘琦的数万大军?”黄盖不由得摇了摇头,跌足长叹道。
  周瑜思索了一大会儿,随后说道:“事到如今,我们不可力敌,只能智取了,为今之计,我们应当乘着刘琦大军尚未合拢,先行击破他的数万水军,只要江面上的威胁解除,我们就可以全力对付刘琦的陆军了,我们的陆军数量虽然少,可是却与刘琦的队伍差距并不是太悬殊,在这种情况下,本将完全有把握击退刘琦的大军。”
  “可是敌军的水军有三万余,麾下有甘宁这等猛将,我们的春谷只有一万,实力差距太大,如何能够战胜?”黄盖不由得一阵唏嘘,随后无奈的问道。
  “敌军势大,我们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周瑜想了想,便轻轻说道。
  “哦?不知我们该如何智取?周都督可有奇谋?”黄盖看了看周瑜,随后疑惑地问道。


第一百五十五章 苦肉计(一)

  周瑜小心地看了一下周围,又屏退了所有侍从,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