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 >

第209部分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第209部分

小说: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还不是秦军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的主将张飞如今被刘琦拖到了水中,然后又拖出来上了绑绳,至今仍然没有清醒,生死不明!
  在冷兵器时代。将是兵之胆,尤其是像张飞这样的万人敌,往往会在关键的时刻策马而出,斩杀敌方大将,从而提升士气,扭转战局,所以在士兵们的心目中更是神一般的存在,可是他们心中的神竟然被对方生擒,甚至生死不明,这如何不让他们感到胆寒?
  所以,这些秦军如今都是失魂落魄,如丧考妣,哪里还有作战的勇气?
  而反观楚军,如今则是士气大盛,他们之前就通过两军决战获得大胜,再加上楚公出手擒获了张飞,更有军师贾诩率军不失时机的渡河,将敌军团团包围,眼看就是一场大胜,如何不个个奋勇争先,荣立战功?
  “扑哧扑哧”
  “啊啊啊啊”
  楚军刀剑入肉的声音和秦军的惨叫之声交织成了一首血腥而冷酷的乐章,这让楚军更加冷血和残酷,让秦军更加惊惧胆寒,他们不是不想拼死抵抗,而是对方的这三万大军实在是太利害,尤其是其中的一万禁卫军和一万骁卫军,他们都能以一敌二的完胜张飞身边的亲卫,更何况是他们这些战斗力比起亲兵还差了一大截的普通虎步营将士?
  绝大部分的秦军都知道,他们就算是抵抗也没有了意义,除了白搭进去一条命,什么作用都不会起到。
  而与其这样无意义的死去,还不如选择投降,这样或能保住一命。毕竟他们大都知道,楚军中有一条铁的纪律,那就是绝对不能虐杀降兵。
  所以,在屠杀刚刚开始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就有最前排的秦兵放下武器,高举双手说道:“我们愿意归降。”
  只听得后阵传来一阵缓和不算高亢、但却充满了威严的声音:“接受他们的投降,马谡,你负责受降,接收他们的武器。禁卫军和骁卫军继续杀,凡是有不投降的,一律杀无赦。”
  “诺。”只听得几道声音应下来,然后便见马谡率领上千军士,将投降的敌军武器收起来,然后把他们带到后阵进行看管,而禁卫军和骁卫军则继续挥动他们的武器进行着屠杀。
  有人开了个头,就有人盲从,更何况他们也都看到那些投降的军士保住了性命,哪怕就算暂时保住性命,也总比现在就死去要强得多?所以,越来越多的秦军将士放下了武器,宣布投降,唯恐他们的动作慢了,成为屈死在楚军刀下的冤魂。
  乱世之中,少有忠义,即便是一些名臣大将都会为了自保而选择投降,更何况是这些普通的军士?所以,除了少数军士拼死抵抗之外,两万军士倒有七八成选择了投降,只是一顿饭的功夫,在战场上进行抵抗的,也不过是数百人而已。
  这数百人的分布都比较零散,根本不成阵列,早被如狼似虎的楚军将士杀了个干干净净。
  而这时候,张达和范强所统帅的那一万军士早已不支,甚至连右翼的大将张达都被孟获当场斩杀,士兵们降的降,逃的逃,竟然比中军还先一步溃退。
  城头上的钟繇早已看到了城下发生的那一幕,但是他却根本没有一丝开城出兵的意思,虽然他知道,张飞被擒绝对是对秦军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但是他却明白,如今的城内只有两万大军,就算全部派出去,也救不了张飞,更何况军士胆寒,让他们出城作战,无异于驱羊入虎口。这样一来反而会把这两万大军也拱手让人,除了导致汧县失守之外,没有任何的意义。
  “主公,你可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微臣有些撑不住了,五万大军,一朝损失了三万,这样的打击实在令人难以忍受。”钟繇抬头望向远方,苦笑着摇了摇头,默默的说道。
  战事进行的非常快,不多时,城下的抵抗已经完全消失了,钟繇眼睁睁看着刘琦率军打扫清理战场,将双方阵亡的将士尽皆焚烧之后安葬,然后率领大军徐徐退去,却自始至终没有轻举妄动,因为他知道,他越动,就死得越快。
  天色渐渐晚了,一抹夕阳照在城头上,将钟繇所在的地方映成了金色,看起来是那样的神圣,但是钟繇的心情却恰如这落日的余晖一般沉重,他不知道他还能有几天这样静静观看日落的日子,如今三万大军已失,张飞被擒,是不是意味着大秦也将和这落日一般,渐渐地引入黑暗之中呢?
  钟繇摇了摇头,努力不去想这些,也不敢再想。
  可就在这时,钟繇忽然见触目所及的地方,出现了极其浓厚的尘土,随即便见旗帜飘扬,马嘶人吼,一队人马缓缓奔汧县的方向而来。
  钟繇的心中顿时紧张了起来,因为他不清楚,远处来的这一支兵马到底是何方神圣,万一是敌军增兵而至,恐怕自己这点人马根本无力守住城池,早晚是必亡的结局。
  但很快的,他的眉头就舒展开了。因为他看到那中军大旗所打的,正是自家的旗帜。黑色的大镳上用金线绣着一个醒目的“秦”字,在旗下则是一个骑着白马、身穿黄金甲胄的将领。
  钟繇自然知道,这一次竟然是秦公亲自领兵前来救援!
  “看来天不亡我大秦,这一次主公和军师亲自来援,看来汧县终于能保住了。”钟繇不由得心中大定,甚是欣慰,看来自己这一番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
  不过钟繇却是强行压抑住心中的激动,并未让军士打开城门,因为他生怕这是敌军赚取城门的诡计,为了稳妥起见,他宁可担受失礼之罪,也绝不能因为一时疏忽大意而丢掉汧县。
  马蹄声越来越近,只不过是一刻钟的工夫就来到了城下,但见当先一将大声喝道:“翼德,速开城门,主公来也。”
  钟繇自然认得此人正是刘备麾下忠勇的卫尉陈到,知道这一次绝对是刘备率军到来了,便立刻下令打开城门。
  “翼德何在?”刘备见钟繇率军迎接,却独独少了张飞和他的一干部将,心中顿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连忙问道。
  却听得钟繇轻轻叹道:“翼德将军受不得刘琦所激,不听微臣劝告,擅自出城作战,结果三万大军尽没,他本人也成了刘琦的俘虏,如今生死不明。”
  “你说什么?”刘备闻言不由得急怒攻心,猛的喷出了一口鲜血,然后身体一晃,直直的从马上栽了下来……。


第三百二十四章 用张飞换汧县?

  
  “主公!”看到刘备从马上摔下来,早有陈到迅捷如飞的赶至,将其扶住。
  刘备却是流泪不止,长叹说道:“为了孤一人,竟然让三军将士遭此大难,连翼德都被生擒了去,想翼德与孤情同手足,恩若兄弟,今日遭擒,孤心难安,与我传令,立刻率军急攻刘琦大营,救出翼德!”
  却见诸葛亮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主公,如今刘琦势大,更兼刚刚战胜,士气正盛,我们遽然进攻,恐难以得胜,更何况刘琦手中握着翼德的性命,我们投鼠忌器,也不能贸然进攻,否则的话,就算能够取胜,也怕刘琦会狗急跳墙,坏了翼德的性命。”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刘备其实也不敢真的派兵去打刘琦,但是他知道,自己如果不说出救张飞的话,恐怕众将士心寒,诸葛亮自然也知道刘备之意,但是他也没办法,只能配合刘备去演这么一出戏。
  其实张飞被擒,诸葛亮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知道张飞是目前大秦唯一一名能征惯战的大将,如今被刘琦所擒,凭着刘琦的性格,张飞绝不可能平安的从他营中走出来,这也就意味着,大秦阵营中从此不会再有张飞这一号人物。
  如今大秦风雨飘摇,正在用人之际,却又少了张飞这样一员大将,可见对己方势力的打击该是多么沉重?诸葛亮就算真的是管仲再世,乐毅重生。恐怕对此也没什么办法,更何况他的治国理财之能不及管仲,军事领导之能不及乐毅,纵然心比天高,也是回天乏力。
  但是诸葛亮却也只能尽力去弥补,以保证刘备不会犯更多的错误。甚至还要在必要的时候为他的这个主子背黑锅。
  见到诸葛亮相劝,钟繇也连忙苦苦相劝,希望刘备以大局为重,不要中了刘琦的诡计。
  钟繇虽然被刘备麾下的那些元老级的人物看不起,其实是非常得宠于刘备的,甚至在整个大秦,除了诸葛亮、张飞和陈到这三人之外,他是最受宠信的,毕竟钟繇在关中地区素有威望。有他的支持,刘备就能稳坐关中,再加上钟繇为人沉稳多智,忠心耿耿,由不得他不宠信。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备并没有计较钟繇放张飞出城作战一事,他知道,张飞的牛脾气一上来。不要说是钟繇,就算是诸葛亮都制约不了。
  所以。刘备自然是听信了两位宠臣的建议,暂时放下救援张飞的打算,然后率军进城,悉心防守。
  现在无论是谁,都知道这是决定他们生死的一战,一旦汧县丢失。刘琦大军便能长驱直入,进占隃糜,从而让陈仓守军遭到腹背夹击,只要攻取了陈仓,东部数百里尽是平原之地。右扶风将变得无险可守。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有人都默契的没有再说救援张飞之事,而是尽心尽力防守汧县,希望能够足额刘琦大军扩张的脚步。
  而在刘琦的军营之中,张飞却被军医給救醒了,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上了麻绳,整个人有气无力的躺在地上,而在他的面前,则是刘琦和他麾下的那些将领们。
  “我竟然做了刘琦小儿的俘虏,也不知道汧县城怎么样了?”张飞神色一黯,垂头丧气的想道。
  就在这时,便听得刘琦说道:“张飞,之前你我约定,此战如若孤侥幸胜出,你便举城归顺于我,如今你被孤生擒,还不归降,更待何时?”
  张飞哼了一声,淡淡说道:“无耻小儿,以诈取胜,张某不服,更何况我与秦公乃过命的交情,我们相识二十余年,情同手足,恩若兄弟,如何肯归降于你?刘琦小儿,你就死了这条心吧,要杀就杀,要剐就剐,悉听尊便,张爷爷如若皱一下眉头,就不算是英雄好汉。”
  “嘿嘿,好汉?”刘琦看了看张飞一眼,冷笑着说道:“孤还真看不出来你哪里算得上是英雄好汉。所谓英雄者,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扶保社稷、安定黎民之志也,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义至高者,忠君爱民,你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对君不忠,对民不仁,对军士不义,又哪里能称得上是英雄好汉?”
  见张飞默然不语,刘琦又接着说道:“孤听说你当年与秦公相识,志在匡扶天下,平定黄巾之乱,心向社稷,扶保万民,实乃英雄之举,可是如今呢?你家秦公为了所谓的地盘和利益,竟然与曹操结盟。曹操者何人,托为汉相,实为汉贼也,你家秦公论公不顾江山社稷,天子危困,论私与敌为友,不顾关云长被杀之恨,你空有一颗忠君报国之心,一份义薄云天之情,可是在听说刘备与曹操结盟之后,竟然不去劝上一句,白线简直就和无用的懦夫一般,有何资格被称为英雄好汉?”
  刘琦这一番疾言厉色顿时让张飞感到面色羞惭,同时由于被刘琦提起往事,刺痛了内心,顿时一声长叹,但他还是没有说出半句愿意归降的话。
  刘琦知道此事不能操之过急,便不再多说,略想了一想,便对张飞说道:“你说你与刘备情同手足,恩若兄弟,那你认为秦公刘备会不会派遣使者将你赎回去?”
  张飞哼了一声道:“你也不必用这等离间之计,我岂不知你这人狡诈无比?本将落到你手中,如何会活着走出去?秦公早就知道,就算肯派人前来,你也不会放回,又何必自讨没趣?”
  “嘿嘿,你如此心向刘备倒也显得忠义,只不过恐怕此人并不是这样对你,你说错了,孤愿意将你放回,只要他将汧县拱手相让便可,翼德将军,你说刘备到底是选你呢,还是选择汧县呢?”
  刘琦对着张飞呵呵一笑,也不再多说,命人将他带下去好生招待,决不可怠慢。
  第二天一大早,刘琦就命人将张飞带过来,然后押解着他前往汧水城下,对着城头大声喊话,请秦公刘备前来答话。
  片刻之后,刘备来到城头,大声喝道:“刘琦贤侄,你无故犯我边界,掳我大将,杀我军士,置我万民于水火之中,如今到我城下,有何话说?”
  却听刘琦微微冷笑着说道:“玄德公此言差矣,孤以匡扶天下、安定百姓为己任,从未想过要侵占谁的疆土,如今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孤身为汉室宗亲,奉天子及万民所命,征讨天下不臣之辈,重定我大汉。公虽为我汉室宗亲,然则不以复汉兴国为己任,反而勾结曹贼,数次兴兵犯我汉中,以致万民失望,豪杰离心,天下百姓纷纷攘臂请愿,愿为前驱,讨伐这等不义之辈,孤不得已,这才兴兵征讨。这也罢了,你不过是勾结奸贼、胁迫朝廷所获封的一名小小公爵,身为汉臣,如何敢言汝之疆土边界?此话实乃大逆不道!”
  刘备闻言不由大怒,但是自己素来以汉室宗亲自居,今日却被对方以尊奉天子之名相驳斥,一时之间竟然想不出合适的话来反驳,略略顿了顿,便大声笑道:“贤侄好一张利口,孤也不与你一般见识,孤且问你,你今日兵临城下,却又请孤前来,莫非只是为了逞口舌之争吗?”
  却听得刘琦笑道:“非也。我来此地,主要是为了商议张翼德归属问题,昨日我与翼德邀斗,技高一筹,侥幸胜出,并将其擒获,念其忠义,愿意将其送还公之国内,只要秦公愿意将汧县交予孤管辖,孤立刻便会放还张飞,想张翼德与公相识多年,情同手足,恩若兄弟,更兼身为万人敌,乃天下少有的良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以此良将来换取区区一个汧县,我的要求也不太过分吧?”
  刘备听了刘琦的话之后,不由得心中暗道一声苦也,因为如果是在当初自己地盘足够大的时候,以张飞的低位,休说一个县,就算是一个郡也绝对毫不犹豫的换了,可是如今却是不同,汧县虽小,却是决定着整个大秦的安危,如若就这么换了,恐怕他辛苦多年才能保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