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 >

第212部分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第212部分

小说: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刘琦率军对关中发动大战之后,他就得到了一个个不妙的消息。武关失守,张飞被俘,一个个消息如同石破天惊一般,令他感到压力重重,甚至都感到自己在这种沉重的压力面前,竟然有些喘不过气来。
  虽然他据险守住了陈仓城,可是敌军的攻击实在很疯狂,每一次都让他精疲力竭,甚至让他有一种几乎支撑不下去的感觉。
  “可恶的敌兵,短短不到一个月的工夫,竟然都攻下了武关,擒获了翼德,连我这陈仓城都有些扛不下去了,虽然如今还在咬牙支持着,可是一万大军折损了大半,如今只有四五千的残兵,最多再支撑半个月而已,到时候陈仓就成了一座空城,敌军还不是可以随时进入吗?唉,真不知道我能支撑到何时?主公,你那面究竟如何了?能不能守住汧县?我想,有孔明的睿智,再加上你亲自率军镇守,应该能拖上一年半载的吧?只是如果我的陈仓守不住,恐怕敌军就会前后夹击汧县,如此一来汧县还是要是收,都是乾无能……。”
  就在孙乾感叹的时候,忽然见帐幕被揭开。一个亲兵恭敬地说道:“大人,紧急军情,来自汧县。”
  孙乾不敢怠慢,连忙恭敬的站起,双手接过信,见信上竟然还写着“加急”二字。不由得心中怦怦乱跳。
  他在这时候收到主公刘备的信,心中顿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在他拆开信看了两眼之后,面色顿时变得如同锅底一般,过了许久才长长叹了一口气。
  “大人……”那命亲兵见孙乾神色有异,也是心中惧怕,想问是什么事情,却又不敢,只能轻轻呼唤了一句。
  只听得孙乾说道:“孙方。你且传令下去,大军立刻撤出陈仓,大开城门,营寨不拔物资不动,所有人只背上三天口粮,半个时辰后在东城门外集合,立刻撤出陈仓,赶往五丈原与主公会合。”
  “啊?什么?大人。主公不是尚在汧县吗?您说让我们赶往五丈原与主公会合,这。这岂不是说……”孙方顿时像是明白了什么一般,不由得面色发白,浑身震恐的说道。
  孙乾见对方犹豫不敢说,却也不避讳,苦笑着说道:“汝说的没错。的确是汧县失守了,说都没有想到。刘琦竟然动用了数百辆改良后的抛石机,巨大的石块砸到城墙上,坚固的城墙很快便被砸得摇摇欲坠,连两个时辰都没坚持住,就这么不可思议的坍塌了。主公见事不可为,连忙撤出汧县,前往五丈原据守,主公担心我等腹背受敌,这才命我军连夜撤出,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撤出,物资装备等物,全都抛弃,至于城门营寨大开,自然是为了虚虚实实的疑兵之计,令敌军不敢轻易入城,也能拖得他们一时片刻。”
  “诺。”孙方总算是知道了主将孙乾为何一脸的苦笑了,心中哀叹之际只好连忙去传令,他自然知道这是十万火急的事情,大军早走一刻就少受不少的损失,他们这一万大军先是忙着平定暴民,后来又忙着据守陈仓,可以说没有一刻得闲,也一直在不断地减员,如今既然是要奉命撤离,自然要尽量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连他都知道,如今的大秦正在风雨飘摇之际,能够多保留一名将士,就能为大秦多增加一分守卫的力量。
  大军的效率出奇的高,半个时辰后,四千八百五十八人悉数集结在东城门外,静静地等待着孙乾下达命令,虽然不敢说话,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透着一丝的兴奋和激动。
  他们终于要离开这个他们为之誓死守护的地方了,但是心中却没有一丝的留恋,因为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征战,他们的心中都感到了疲倦和厌倦,他们知道他们尽管如此拼命,但是结果恐怕只能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全都死光了也都守不住陈仓。
  现在,他们的主将如此明智,终于要撤离此地了,这如何能让他们不感到高兴?最起码,他们的性命保住了。
  将士们的神色其实瞒不住孙乾,但是孙乾却佯作看不到,因为即便是那些士兵们都知道守城必败,他又何尝不清楚?正是因为知道最终的结局,他才更加怜惜这些军士,因为他们在明知必败的情况下,却依然坚守,一个月的时间内看到了那么多的伤亡,但是却没有人逃走,都在咬牙坚持。
  这些军士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依然在浴血奋战,孙乾又有什么理由来苛责他们呢?
  “现在我命令,大军立刻出发,沿着这条大路,前往五丈原方向。”随着孙乾低沉的声音落下之后,大军便立刻开拔,向着五丈原的方向而去。
  从陈仓到五丈原只有百里之遥,如今孙乾的大军都是轻装从简,拼命赶路,三个时辰就能赶到,所以孙乾也没有多么担心,根本没做任何戒备,率领大军一路疾行,两个半时辰的时候就已经到了离五丈原只有二十里之遥的北原。
  “家再加一把劲,马上就到了。”乾沐浴在月光之下,第一次感到今晚的月色竟是如此的迷人。
  可是就在这时候,忽然听得一阵尖锐的破空声传来,然后士兵们就在月光之下,惊恐地发现那些破空声竟然是一根根铁制弩箭。
  “不好,这里有埋伏。”
  其实不用孙乾说这一句,所有人都知道他们遭遇了埋伏,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躲开又是一回事,他们所处的地方正是一道狭长的山谷,而敌军都是隐藏在两侧的山岩上,他们根本无法躲避!
  只见万弩齐发,霎时之间便有千余将士血染山谷。
  这些将士们全都死的不甘心,他们眼看就要离开疆场,来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可是没想到就在这时,死神已经悄悄的盯上了他们,而且在他们感到最有希望的时候收割了他们的性命。
  余下的将士也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因为没有什么比幸福眼看就要到手之时、又突然发现它竟然与你擦肩而去的落差更加令人沮丧的了,将士们失去了希望,他们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任何逃生的希望,他们也只好破罐子破摔,闭上眼睛等死,所以,任凭孙乾如何催促喝骂,这些将士始终提不起任何兴趣。
  但是孙乾却还在努力做着垂死的挣扎,他大声喝道:“大家不要慌乱,我们只要冲出山谷,就能逃走了,我们离五丈原只有二十里,主公的大军就在那里,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下就能赶到。”
  这时候倒也有一少部分将士听了孙乾的话,沿着山谷继续前进,可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在前面杀出了一支队伍,一名将领如雷般的喝道:“五溪沙摩柯在此,尔等速速投降,可保一命,否则的话,今日定然叫尔等难以生还。”
  孙乾和麾下的将士们还没反应过来,便见一队士兵迅速的冲入了谷内,对他们展开了屠杀,虽然谷内崎岖不平,但这些士兵竟然如履平地,速度飞快,而且下手狠辣,毫不留情,再次让孙乾麾下的将士失去了希望。
  “我们愿降。”霎时之间,就有军士终于承受不了沉重的压力而宣布投降,在他们看来,能够多活一时算一时,他们只是普通的士兵,在哪里都是打仗,没有必要为了秦公而白白牺牲自己的性命。
  既然有人开了个头,后面的军士也尽皆效仿,一时之间,只听得当啷啷的武器落地的声音不绝于耳,剩余的三千余人几乎全部归降,整个战场上就只剩下了还骑在马上的孙乾和他身边的二三十名亲兵。
  这些亲兵们只是在瞬间就身首异处,如今只剩下了一个孙乾。
  “孙乾,你可愿意归降楚公?”沙摩柯冷冷的盯着孙乾,大声喝道。
  却听得孙乾徐徐说道:“我受秦公大恩,万死不能相报,如何肯投靠他人?废话少说,不过是一死而已,直接动手吧。”
  “那可是你找死。”沙摩柯取出宿铁刀,架在了孙乾的脖颈之上,特意让他感到刀的森冷,然后咬牙说道:“最后一次机会,降是不降?”
  却见孙乾淡淡的说道:“死则死尔,何饶舌也。”
  沙摩柯一愣,但手中刀还是毫不犹豫的斩了下去,只见鲜血喷溅,孙乾的一颗头颅早已飞上了天空,而这时孙乾的脑子里却是想着这样的话:“求仁得仁,死得其所,只是可惜的是,秦公,恕老臣不能陪你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九章 扬威北地(一)

  就在刘琦率领大军征讨汧县的同时,马超所率领的西凉铁骑也正在北地郡扬威。
  北地本为秦置三十六郡之一,乃是处在凉州刺史部最东方的一个郡,南接安定、左冯翊,西邻武威,东面是并州的上郡,北面是大漠,这里的居民主要是羌人,汉人人数较少,只有一万八千汉人居住,郡治原本在义渠,后来在东汉初迁至富平,再后来,由于羌乱而迁至泥阳,相去数百里。
  这一次刘琦命马超率军进驻北地,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北地突袭漆县,与黄忠的大军前后夹击张苞驻守的鹑觚,然后一举占据整个新平郡,之后便蚕食左冯翊,对长安造成威胁,另外一个目的也是为了教训北地的那些羌族部落,为收复两汉以来被羌族占领的数百里广阔的土地奠定基础。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琦将姚那玄的两万羌族奇兵调配到马超营中,主要就是利用姚那玄的羌人身份来争取其他羌人的归附。
  由于数百年的积弱,如今的北地太守薛逢只是依附在羌人武力威胁下的一个孱弱的官员,不仅要忍受羌人的勒索,甚至还要遭受各种人格的侮辱,即便是这样,还保不准啥时候,这些羌人就会率领骑兵在他的领地内打一阵秋风。
  这不,就在头一天,羌人首领雷野听说他府内的一个小妾长得不错,非要请求太守大人将那小妾赏赐给他,薛逢本来不舍,可是他知道,自己如果不同意的话,恐怕当天就会引来羌族的铁骑,只好含痛忍悲的将小妾送给雷野。结果今天一早就传来消息,小妾因为不堪雷野的折磨,已经在昨天晚上自缢身亡了。
  就在薛逢悲痛不能自已的时候,忽然听得城外马蹄声阵阵,他以为是雷野率军前来报复,不由得吓出了一身冷汗。
  正在惶惶不安之际。忽然听得亲兵禀报:“启禀大人,城下来的是大汉的军队,这下子我们有救了。”
  薛逢听完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可随即苦笑着说道:“什么有救了?你又不是不知道,秦公一向对羌族实行羁縻政策,只要他们不来犯境,秦公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来了军队,也不可能与他们交恶。”
  可是亲兵却摇头说道:“这一次恐怕不一样了。”
  “哦?有何不一样?”薛逢不由得一愣。连忙问道。
  却听得那名亲兵说道:“因为根据城下的将领所言,他们是楚公麾下的凉州刺史马超所统领的大军,这支大军兵强马壮,看起来足有数万之众,如今的马刺史正在城下喊话,希望太守大人见上一见,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薛逢苦笑着说道:“你说本官还有选择吗?泥阳城防不像内地那般坚固,休说是数万大军。就算是两万大军都能轻易突破城防,令我等沦为阶下囚。本官不去怎么能成?只不过楚公又是何人?西凉地区何时又冒出来一位新贵?”
  却见那亲兵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大人,这楚公也是汉室宗亲,与秦公要论起来的话,都是中山靖王之后,只不过楚公比起秦公的气魄更大。他是故镇南将军刘表之子,虽然比秦公年轻二十多岁,可是少年时代就投身戎马,一开始就凭着麾下不算强大的军士将威震天下的魏公曹操打败,后来又率军平定荆南四郡叛乱。之后顺江而下,劝降豫章,巧取庐江,进而平定了整个扬州地区,再到后来,又把交州、益州、徐州收入囊中,两年前更是平定了凉州,如今的楚公,坐拥六州之地,麾下人口千万,军队百万,比起曹公都要强大不少。”
  “什么?竟然还有这等奇人?”薛逢闻言顿时惊讶不已,想了想,又连忙问道:“这些你又如何知道?”
  却听得那亲兵说道:“不瞒大人,我的一位表弟正在楚公麾下效力,他原本是安定城内的一名小兵,可是由于作战勇敢,已经被提升为军司马了,关于楚公的消息,末将正是听表弟所说,其实不用我那表弟,大人请想一想,仅仅是从能够让威震西凉的马超心悦诚服这一点来说,这楚公就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你说的不错,既然如此,那我们便去见一见马刺史,如若他答应帮助我驱逐羌人,我便举城投降又有何妨?嘿嘿,这什么鸟太守,本官可算是做够了,看起来俸秩不低,可是还不如一个亭长里正做的痛快。”
  薛逢说完之后,便整整衣冠,在亲兵的引领下来到城头,拱手说道:“不知城下是何处人马?大人擅自兴兵是为何故?”
  却见一锦袍银铠的年轻将领拱手道:“某乃扶风马孟起,今被秦公举荐,忝为凉州刺史,骁骑将军,下辨侯,故右扶风马腾长子,薛太守想必也听我父子名讳吧?实不相瞒,今日本将兵临城下,只想要劝太守大人归降楚公,重归我凉州治下,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薛逢闻言肃然起敬,再拜道:“原来是马刺史大驾光临,真是失敬失敬,其实令尊大人与下官还有恩情呢,当初若非令尊大人举荐,下官还是一名刀笔吏,只是下官这太守乃是秦公所命,下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也不敢相背。更何况我这北地太守虽然看起来很是荣光,可治下也就这泥阳一县一万余人,根本就不放在马刺史眼中……”
  薛逢一句话没有说完,便听的马超喝道:“某好言相劝,汝却不识好歹,真以为汝这一座城池会放在某的眼中吗?只要某一声令下,用不了半个时辰,就能把汝这一座城池夷为平地,再给你一炷香的考虑时间,到底降是不降?”
  原来薛逢刚才的这一番话让马超产生了误会,以为是拒绝投降,顿时勃然大怒,戟指城头上的薛逢,厉声怒喝,同时长枪往空中一举,就见马上的骑士弯弓搭箭,准备攻城。
  一时之间只见杀气盈天,马嘶人吼,薛逢只是一介文官,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不由唬得面色苍白,身形不稳。
  薛逢强行稳住心神,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