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 >

第220部分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第220部分

小说: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畿,同意刘备借道前往并州。
  在解决了此事之后,曹操登高远望,见乌桓骑兵阵列不齐,便下令大军果断发动了进攻。
  这一次的攻击是以曹纯的五千虎豹骑为中军,曹洪、夏侯惇的步骑两万人为左翼,徐晃、张郃、夏侯渊的步骑两万余人为右翼,对敌军发动的猛攻。
  曹纯的虎豹骑如果论控马之术或许不如乌桓骑兵,但是在战斗力上绝对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锐,即便是普通士兵都是从百人将里面挑选而出,训练之严格艰苦更是普通骑兵的数倍,再加上大军只从白狼山上向下冲锋,巨大的冲力一下子就把乌桓骑兵的军阵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只见刀光如水,杀气如霜,挡者纷纷辟易,乌桓骑兵顿时人仰马翻,不成队列。
  “这,这,怎么这么厉害?“蹋顿不由得面色微变,立刻下令大军重整队形,对这支骑兵发动进攻。
  可是随后便听得左侧一阵隆隆的马蹄声传来,张郃率领精锐的河北骑兵,夏侯渊率领长矛兵从左翼杀了过来,张郃长枪如虹,麾下骑兵气势凛然,迅速地将乌桓军好不容易结成的阵型再度冲散,并且将乌桓军分割成了两段。
  紧接下来,尾随在骑兵之后的夏侯渊麾下长矛兵则对尾端的乌桓骑兵展开了屠杀。
  谁说步兵不如骑兵?如今的夏侯渊麾下步兵个个奋勇争先,他们用手中长矛灵巧而准确地将乌桓骑兵刺下马背,对这些乌桓骑兵进行着一面倒的屠杀。
  与此同时,曹洪、夏侯惇的步骑两万人也在乌桓骑兵的右翼展开了屠杀,夏侯惇为人勇猛刚烈,每一刀都能准确的劈死一名敌军骑兵,然而他的可怕并不在此,更加令人可怕的事,他每次出刀,必要将对方腰斩为两段才算满意,尤其是愿意看到敌军肝肠流露出来,一脸惨叫的样子,此人所散发出的杀气让周围的乌桓骑兵不敢上前,再加上只有一只眼睛,显得更加狰狞可怖。
  而曹洪也同样是一员猛将,他手中明明持着长枪,确实把长枪当做铁棍一般乱打乱砸,虽然凶狠程度不如夏侯惇,但是杀人效率却远比夏侯惇要高得多。
  “贼子敢尔。”只见乌桓军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一声大喝,纵马直取曹洪。曹洪微微一笑,也不答话,直接将手中抢抡圆了砸向能臣抵之,能臣抵之本拟一矛就能刺死曹洪,却没想到曹洪的长枪来得如此之快,而且力道也如此之大,大惊之下连忙横矛挡格,却听得扑哧一声脆响,能臣抵之的矛杆被硬生生砸断,然后曹洪的长矛没有任何阻碍的砸到了能臣抵之的脑袋上。
  只听得一声惨叫,能臣抵之脑浆迸裂,直直的摔倒了马下。
  曹洪见状,哈哈一声大笑,也不再理会能臣抵之,而是继续向着另一名乌桓将领速仆丸杀了过去。
  速仆丸的武艺比能臣抵之还逊一筹,如何敢与曹洪对战?见曹洪杀过来,吓得一声尖叫,立刻纵马向后逃走了。
  “原来是个懦夫,罢了,饶你一命吧。”曹洪没再理会速仆丸,而是继续向着人多的地方杀了过去。
  这一战曹操的近五万大军个个奋勇争先,直杀得血流成河,尸山填塞道路,能臣抵之死于曹洪之手,楼班被夏侯渊一箭射死,连乌桓王蹋顿都被许褚一锤砸死,数万大军纷纷败逃,曹军则乘胜追杀,只有数千骑在速仆丸、袁熙、袁尚等人的带领下逃到了辽东,投奔了公孙康。
  “大军听我命令,乘胜追击,攻下柳城。”曹操志得意满,哈哈大笑着下令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 郭嘉之死

  由于乌桓大军全线溃败,死亡数千人,逃往辽东的有数千人,剩下的则都逃到了乌桓的老巢柳城,曹操不管速仆丸和袁熙袁尚兄弟,而是下令大军继续向柳城的方向进行追杀,数万得胜之军士气高昂,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柳城城下,紧接着便不顾疲惫发起了强攻。
  虽然柳城尚有数万可战之力,可是由于群龙无首,再加上逃回柳城的乌桓军士早已被曹军吓破了胆,不仅不能帮助守城,反而在不断的扩散着对曹军的恐怖情绪,所以,城内的守军坚持了不到半天的工夫,就纷纷宣布投降。
  这样一来,曹操征伐乌桓之役便以全胜告终,斩蹋顿及楼班、能臣抵之等人,俘虏了胡、汉民众二十余万口,良马数万匹,牛羊驼数十万头。
  曹操俘虏的这些胡、汉民众尽皆边民,为人勇悍绝伦,善于骑射,只要稍加约束,便能组成一支五万人以上的精锐骑兵。
  在如今刘备政权即将覆灭,自己将会单独对抗刘琦势力的关键时期,能够多出这五万乌桓精骑,对于曹操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的大好事。
  “主公,如今袁尚兄弟投奔了辽东公孙康,而公孙康素有不服之意,不如我们以得胜之军,顺势征讨,可绝后患。”满宠见曹操平定了乌桓,心中也由衷的高兴,便乘着诸将汇聚之际,向曹操献计道。
  却见曹操呵呵一笑,然后问道:“诸公有何看法?”
  只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徐晃、张郃等将尽皆跃跃欲试,纷纷请命,愿为先锋,率军征讨辽东。
  而郭嘉则是缓缓摇了摇头,欲言又止。
  曹操看到这一幕。笑着问道:“奉孝,不知汝有何高见?”
  郭嘉张了张口,刚想说话,猛然就是一阵咳嗽,霎时之间,整个军帐中就剩下了剧烈的咳声。给人的感觉就是,郭嘉想要将自己的心脏给咳出来一般。
  曹操大惊,连忙走过去,亲自拍打着郭嘉的后背,见郭嘉咳得眼泪都流了出来,许久之后竟然咳出了一抹殷红的血迹。
  曹操的面色忽然变得如纸一般的苍白,立刻命人传见军医。
  却见郭嘉摆了摆手,然后缓缓说道:“不必了,主公。依下官之计,我们不用率军征伐辽东。如今袁氏兄弟与速仆丸逃到辽东,公孙康虽然接纳了他们,但是心中却是极为忌惮,如若我们率兵征伐,如今已是十月寒冬,辽东苦寒,征之无益。反而促成他们紧密团结,合力对抗。而只要我们率军撤离,公孙康感觉不到我们的威胁,双方便会自相残杀,届时,不用主公一兵一卒,袁氏兄弟便会授首。更何况如今关中危机,我们正需乘机抢占战略要地,以图日后更加便利的对抗刘琦。”
  曹操见郭嘉病得如此厉害,尚在忧心国家之事,不由得心中感动。同时也为自己当日的怀疑而羞愧不已,连忙命人把郭嘉扶到了帐内榻上休息,含泪说道:“奉孝之言与我不谋而合,只不过奉孝病情日重,不要再操劳国事了,一切等你病好了再说吧。”
  却见郭嘉苦笑着说道:“主公,下官知道,我的病恐怕是好不了了,唉,本来以为魏晨能够为主公效绵薄之力,帮助主公筹划天下,与刘琦争锋,贾诩斗智,只可惜天不假年,下官竟然等不及那一天的到来了。嘉不敢奢求,只求再假我十年寿命,定能助主公匡扶天下,建不世功业。”
  说完之后,郭嘉不由得泪流满面,一脸的遗憾。
  曹操见状更是后悔不已,抱住郭嘉,亦是泪流满面的说道:“奉孝,你是为了孤的大业而累成这样的,如果不是征伐乌桓,你也不会有事,这一切都怪孤啊。”
  说话之间,军医已然来到,曹操低沉着声音对军医说道:“无论如何都要只好郭祭酒的病,不惜一切代价!治好之后,孤便封你为太医令,治不好的话,哼,孤便夷你三族!”
  军医不由面色苍白,他本是一名军医,最擅长的是治疗外伤,对于这种积劳成疾的疾病却是并不擅长,但性命攸关连忙小心翼翼的检查了一下郭嘉的病情,这时候更是冒了一身冷汗,然后跪倒在地,战战兢兢的说道:“启禀魏公,不是小人不肯尽力,实在是郭祭酒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小人恐怕……恐怕就算是最有名的神医华佗和张机来了,也都难以救活郭祭酒。。。。。。。”
  “哼,救不活奉孝,要你何用?”曹操说完之后,立刻从腰间拔出佩剑,准备斩杀那命军医当场斩杀,却听得郭嘉虚弱的说道:“主公切勿动手,不干军医的事,实在是嘉已病入膏肓,药石罔效。”
  曹操闻言一呆,一脚踢开那名军医,拉着郭嘉的手泣道:“奉孝,都是孤无能啊,孤竟然眼睁睁的看着你身患重病而束手无策,你还年轻,你才只有三十八岁啊。”
  郭嘉亦是泪流满面,轻轻叹道:“生死有命,嘉也没有办法,不过嘉这一生能得主公如此垂青,虽死无憾,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嘉临死之际有一言相劝,希望主公听信。”
  曹操立刻屏退侍从,沉声说道:“奉孝请说,孤一定谨记在心。”
  郭嘉轻轻说道:“虽然荀文若归顺了襄阳,但是荀公达却并无任何反意,相反,却是更加尽职尽责,此人智计无双,算无遗策,绝不下于嘉,主公有事需多同他商议,司马懿虽有智,然则野心勃勃,决不能令其手握大权,主公在日,自能压制,然则一旦主公百年之后,恐怕此人将不利于国。还有,主公与刘琦争端多年,然则刘琦无论是人口还是地盘,都要数倍于主公,更兼中原及北方多年战乱,想要取胜,实在是难如登天,主公莫如听嘉一句劝,不要参与关中争端,只是坚守河东、弘农及中原、河北基业,行仁政,重农商,当可二分,如若主公逞强用兵,臣恐反为刘琦所乘。。。。。。”
  郭嘉说到这里,一口气没有上来,溘然长逝。
  曹操见郭嘉病死,抚尸大哭,对荀攸等人说道:“你们的年纪都与孤相若,唯奉孝最少,今年只有三十八岁,春秋正盛。孤本来想着等天下平定,孤百年之后,以国事相托,却没想到奉孝却中年天折,这难道就是我的命吗?唉!早知如此,我宁可不要乌桓,也绝不同意让奉孝随我一道出征。”
  之后亲自致祭,为之痛哭流涕数日,绝食三天,呕血半升,恩遇之隆,少有能及。
  曹操命人扶着郭嘉的灵柩,随军前往易水,不过数日,便见亲兵禀报,说是辽东公孙康遣使前来拜会。
  曹操忙命将使者请来,便见使者恭敬下拜,送来袁尚、袁熙、速仆丸等人首级。
  原来事情果然如郭嘉所料,曹操大军未撤走之前,公孙康生怕曹操征伐,对袁尚、袁熙兄弟甚是礼遇,可是在曹操撤兵之后,公孙康开始对袁氏兄弟产生了猜忌,而袁氏兄弟也确实要密谋杀死公孙康而夺其辽东,公孙康便听信麾下谋主凉帽的建议,借设宴之际,擒杀速仆丸、袁熙和袁尚,其中袁尚嫌被擒的地下苦寒,向公孙康要温暖的坐席,却被袁熙嘲笑道:“头颅且远行万里,要席何用?”
  曹操命人重赏使者,又表奏公孙康为燕公,之后便叹道:“果不出郭奉孝所料,只可惜奉孝身亡,实乃天绝孤矣。”
  后曹操命夏侯渊、曹洪率兵两万,昼夜兼程,取道并州前往关中,抢占刘备故地,却与余众押解乌桓俘虏及牛马羊驼前往洛阳。
  却说郭嘉病死的消息传到了刘琦军中,刘琦不由得大喜,呵呵笑道:“郭嘉一死,孤无忧矣,曹操军中,孤最惧此人,余子虽有荀攸、程昱、司马懿之流,尽皆智谋之士,我却也不惧,程昱性刚,荀攸虽智且稳,却不及郭嘉反应迅捷,郭嘉荀攸联合,天下少有人及,如今郭嘉一死,曹操如断一臂,而司马懿虽然狡诈,毕竟年轻,现在还远不如郭嘉,如今我军去了一个最大的威胁,实乃大幸,呵呵,此人掌中,不啻百万之师,休说是一个小小的乌桓,即便是再加上辽东,能够换取郭嘉一命,那也是值了。”
  其他众将闻言尽皆恭喜不已,唯有贾诩的眼中充满着骇然,因为之前刘琦就说过,此次征伐乌桓,郭嘉必死,没想到事情果然就是这样,此等预知生死的能力实在可怖。
  “呵呵,如今郭嘉已死,曹操也平定了乌桓,据说正命令夏侯渊和曹洪率领两万大军昼夜兼程前往关中占领刘备的地盘,我们应当赶在他们到来之前抢占关中,否则的话,一旦这些地盘落入曹操手中,想要夺回来恐怕就没这么容易了。”
  刘琦说完之后,便命马超率领麾下三万骑兵抢占左冯翊,尤其是派重兵防御临晋、郃阳、两地,阻止河东的曹军进入关中,当然也阻止关中的曹军再回到河东;周瑜则率两万大军驻守郑县,防备弘农的曹军进入关中。
  在马超和周瑜奉命离开之后,刘琦自率余下的兵马围攻长安,之后又从军中找来一名叫做苏则的文士,命他潜往长安,劝张飞献城。(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二章 张飞的决断

  长安城。
  如今已到了寒冬十一月,但是今天的天气却着实不错,暖暖的阳光照射在人的身上,让人感到好像是在阳春三月一般。
  可是张飞的心情却像是被冰川覆盖一般,阴郁而冰冷。
  在他“逃回”了汧县之后,虽然在口头上答应了刘琦的要求,但是心中还是不舍对刘备的忠诚,所以从内心里,还是希望刘备能够信任自己,以便为自己违背对刘琦的承诺找一个堂堂正正的借口。
  可是他完全没有想到,原来相随二十年的情意竟然也能被人离间。本来他还以为刘琦看错了刘备,自己这位视为手足的刘备绝不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却不料事实却是如此的冷酷无情,竟然真的就像是刘琦所说的那样,刘备以自己连日征战劳累为名,把自己打发到了长安。
  张飞的心情一下子就沉到了谷底。
  即便是这样,他都没有下定决心要彻底归顺刘琦,所以在文聘率军来到长安城下的时候,自己并没有按照约定,献城投降。
  之后不久,刘备就率军返回了长安城。
  张飞曾经很奇怪的发现,一向对刘备忠心耿耿的钟繇为何没有一起回来,却听人说,原来是钟繇受刘备之托,出使到刘琦营中,准备有条件的投降。
  早已知道了刘琦底牌的张飞自然知道,这一次刘备绝对会被断然拒绝。
  事实果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钟繇很快就回来了,神色间带着一抹的狼狈,也有一抹的疲倦。
  张飞本以为刘备从此就会放下他所谓的英雄梦想,心悦诚服、没有任何条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