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 >

第24部分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第24部分

小说: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忘却的苦痛,一夜之间,近两万大军损失殆尽,仅剩下了不足一千弱旅,随着自己返回了泉陵。
  对方那些神出鬼没的战术计策,精明强悍的士兵给自己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直到这时候他才明白为何当初蒋琬会劝自己不要追随张羡。
  不过现在自己已经上了贼船,就算抽身也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刘度只好决定做最后一搏,按照李相的计策,用诈降计擒杀刘琦,彻底解决一郡之危。
  虽然自己种种没有接纳蒋琬的计策,向敌军表示投降,但是刘度却也终于明白,这个蒋琬虽然年轻,却富有远见,的确是一个优秀的人才,所以继续重用蒋琬,并于昨日升任他为功曹,并将献降书的重任交给了蒋琬。
  蒋琬虽然感念刘度对自己厚爱,但却知道张羡最终必败,便一直在筹划着自己的出路,并顺便想办法尽量保住刘度一条性命,以报昔日恩情,现在见刘度派自己前往敌营中送信,实在是正中下怀,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由于当天白天潘浚率军包围了泉陵城,目的主要是威胁对方投降,并没有下令攻城,所以局势还不是那么紧张,过了午后便收兵回营了,但是潘浚在临走时却留下了一句话:“明日正午之前,如不见开城投降,必定率军攻打,一旦城破,尔等尽皆性命不保。”
  蒋琬却在城头上看得分明,敌方的主将竟然是自己的表弟潘浚,心中更加惊喜,暗道这一次真是天助我也,便默不作声的做好了筹划,准备献计取了泉陵。
  当天晚上,蒋琬缒城而下,带着刘度写好的诈降书前往潘浚军中,自称是零陵太守派来的使者,有要事要见主将潘浚。
  当侍卫将表兄蒋琬到来的消息报告给潘浚的时候,潘浚惊喜地说道:“表兄既来,大事谐矣。此次吾定当会生擒刘度,一举拿下整个零陵,为主公平定长沙和桂阳扫清障碍。”
  潘浚口中的主公,其实是指刘琦,虽然荆州的大多数官员都直接称刘表为主公,刘琦为长公子,但是像裴潜、徐庶、于禁等亲信都是在私底下称刘琦为主公,这一是因为他们都收到了刘琦的赏识和重用,心中早已把刘琦作为唯一的效忠对象,二是刘琦作为荆州的长公子,自然会毫无争议的成为荆州牧刘表的继承人。
  潘浚虽然多年未见表兄之面,但还是强行压抑住了想要亲自出去迎接的激动,命侍卫把蒋琬请进来。
  蒋琬的脸上无喜无悲,缓缓走进了军营,对着潘浚施礼道:“下官乃是零陵太守刘度帐下的从事,奉命来见将军,献上降书,约定明日午时打开城门,向将军投降。”
  潘浚命人接过书信,略略扫了几眼,便笑道:“表兄此来,莫非是考校小弟不成?小弟虽然愚笨,却也能断定此必是有人献计诈降,不知小弟说的是也不是?”
  蒋琬呵呵笑道:“我就知道表弟一向心细,绝不会轻易上当,今日果然被我猜中,但是如若不联合愚兄,这一次表弟自然仍会成功,却也少不了一番损失,贤弟放心就是,明日生擒刘度,一切都在我。不过愚兄却有一事相求,还请表弟准许。”
  潘浚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开口说道:“小弟知道表兄是要替那刘度讨得一条性命,但小弟也只能答应表兄,他不会被我处死,我还会尽力为他求情,但真正的决策权掌握在奋武将军手中,最终还是要由他说了算,不过小弟根据我家将军的性格分析,刘度应该还是有可能保住一条性命的。”
  蒋琬想了想,知道潘浚说的也是实话,便不再多言,辞别了蒋琬,然后默默离去。
  在返回泉陵之后,蒋琬将潘浚答应接受投降的消息告诉了刘度,刘度闻言心中大喜,便与李相密谋如何擒拿敌方主将,解决一郡危机,蒋琬虽然心中暗暗冷笑,但还是耐着性子听了下去,最后还获得了一个统兵掩杀溃散的敌军的差事。
  蒋琬在回去之后,又暗暗嘱托心腹,做好了一切的准备,他与潘浚内外联手,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专等着刘度上当中计。
  “刘太守,请你不要怪我,这都是大势所趋,就算我不答应帮忙,凭我表弟的优势兵力,也定能乘机攻占零陵,只不过是会造成一些损失而已,更何况,我这也是顺应了荆州的民意,保我一郡百姓少受战乱之苦,这一次我负了你,日后定当相报,更何况从另一个角度说,其实也算是救了你,不仅救了你的性命,更保住了你的名声,让你不至于成为一个为了一己私利而让整个零陵遭受战火的独夫。”蒋琬神色复杂的看着夜色,默默的感慨道。
  


第三十六章 平定零陵

  第二天正午时分,刘度就见潘浚如约出现在泉陵城下,看着潘浚身边只带了少量的亲兵相随,其他的士兵都在吊桥外等候,刘度就更加放心了,他肉袒面缚,口衔玉璧。颈上套着太守阴,手中牵着羊,后面车上拉着一口棺材,来到城门口处,对着潘浚下拜道:“下官有眼不识泰山,竟敢冒犯将军,实乃死罪,今日愿举郡相投,愿将军不要相拒。”
  潘浚连忙下马,快步走向刘度,笑着还礼道:“刘太守何必客气?太守大人愿意归义,末将求之不得,何敢相拒?”
  刘度见潘浚下马,离自己已然不远,连忙下令道:“蒋琬何在?还不速速动手?”
  说完之后,立刻站起身来,向着后方逃去,这逃命的速度让潘浚都有些自叹弗如。
  可是刘度却没想到,蒋琬嘿嘿冷笑着看着自己,然后把手一挥,就见十几个剽悍的士兵赶上前来,非常麻利的擒住刘度,并且顺势摘下了他脖子上的太守印,转身交给了蒋琬。
  “蒋琬,你这是在干什么?”站在蒋琬身旁的李相见异变突起,连忙对着蒋琬喝道。
  却听蒋琬淡淡说道:“李相,你难道以为我不知?你其实是张羡派来监督刘太守的,当初如若不是你以刘太守家人相威胁,刘太守也不至于随张羡走上了这条死路,现今我蒋琬感念刘太守知遇之恩,特来助刘太守寻找一条新的生路。李相,受死吧。”
  蒋琬声音刚刚落下,便见身边的两个雄壮的侍卫忽然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掉了李相的头颅。
  看到主将被杀,李相的那些亲兵立刻冲上前来,欲为李相报仇,却不料蒋琬早就布置好了一切,他将身轻轻后退,便见上百名精锐士兵持刀剑从后赶来,围住李相的亲兵展开了屠杀。
  蒋琬的亲兵都是经过他亲自选拔和训练的,每一个无不以一当十,乃是精锐中的精锐,对付起来李相那些草包亲兵可以说是毫不费力,转瞬之间就将李相的亲兵给杀散了。
  就在这时,蒋琬的声音传了过来:“刘太守,实不相瞒,这位荆州主将乃是下官的表弟,姓潘明浚,武陵汉寿人,你已经无路可走了,还是归义吧。现在荆南四郡已经有武陵重新归属刘荆州治下,长沙、零陵和桂阳已经被各自孤立起来,张羡败亡是早晚的事情,你又何必如此固执?”
  “这……”刘度闻言,不由得犹豫起来,苦笑着说道:“不是我不想归顺,而是小女现在正在张羡府上为媳,一旦本官投降,恐怕小女性命不保,因此我才犹豫不决。”
  只听得蒋琬叹道:“当初下官就苦劝大人,休要追随张羡作此反叛之举,后来大人欲将小姐嫁给张羡之子张怿的时候,下官又是苦劝,怎奈大人不听,致有今日之祸。然则大人如若不降的话,恐怕遭受灾难的就不只是小姐了,连府上满门都有杀头之祸,何去何从,大人自己做个决断吧。”
  就在这时,潘浚忽然说道:“既然如此,刘太守可做一个宁死不降的义士,本将便将太守大人投入牢中,张羡听闻大人忠义,必不肯杀小姐,待得将来破了长沙,救出小姐,再来放出大人,不知大人可愿意?只不过末将要提前声明,这样一来大人便无法再为太守。”
  刘度想了想,毫不犹豫的说道:“我愿意按照将军说的办,嘿嘿,这一个太守之位虽然重要,却如何能比得过小女的性命重要,请将军这就把本官投入牢中吧。”
  潘浚和蒋琬忽然一脸敬意的看着刘度,拱手道:“请大人放心,我们必定竭尽全力,救出小姐,以全大人之义。”
  说完之后,潘浚便命人将刘度押入牢中,并叮嘱狱卒细心照料,不能让这等义士受委屈。又命人将刘度的家小保护起来,一切吃穿用度全由官养。
  刘度对潘浚和蒋琬下拜,然后就被投入了牢房之中,每日里企盼着女儿能够活着回来。
  潘浚将刘度押入牢房之后,便率军入城,暂时执掌太守之印,并传檄各县速来归降。各县县令县长见太守刘度被俘,己方也都完全陷入荆州军的包围之下,只好选择归顺,短短半月之内,除了之前早就归顺了霍峻的湘乡县,营浦、泠道、始安、零陵、洮阳五县以及都梁、重安、夫夷、昭阳、烝阳五个侯国尽皆归降,只有营道县仗着交州牧张津的支持还在负隅顽抗。
  这时候潘浚又听从表兄蒋琬的建议,留蒋琬镇守泉陵,自己亲率五千精兵急攻营道,经过了三天的时间就赶到了营道城下,营道县令张岂根本没有想到潘浚能够来得那么快,大惊之下连忙逃入交州,后依然被张津任命为营道县令,不断率兵进攻营道县,却在一次进攻的时候遭遇荆州伏兵,身中流矢而亡。
  潘浚在攻下营道县之后,就知道张津肯定还会派人进攻,便命人在始安、营道、领导、营浦等地建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并积极的招募士兵进行戍守,把整个零陵南部打造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后来这道防线不断的打败张津的入侵,成为保证零陵郡内百姓安定的一道坚固屏障。
  自从攻下了营道县之后,潘浚在短短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收复了整个零陵郡,可以说是战功赫赫,对刘琦来说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武陵虽然地方广大,但是经济生产落后,人口稀少,只有户四万六千六百七十二,口二十五万九百一十三,但是零陵却有户二十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四,口百万一千五百七十八,无论户数还是口数都是武陵郡的五倍以上,如此罕见的户口数即便是比起南郡来,还要多出将近一半,是整个荆州除了南阳和长沙之外的第三大郡。
  更重要的是,占据了整个零陵郡,就使得荆州军从两面包围了桂阳的赵范,具有无比重大的战略意义。
  潘浚在平定了整个零陵郡之后,开始颁布了一系列安定民心的措施,这些措施与裴潜当初在武陵的做法如出一辙,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很快让整个零陵郡再次迅速的转入了安定平和的局面,甚至后来即便是有战争,也只是在最南端的几个县之间进行,其他的大片地区都是保持了长久的和平。
  与此同时,潘浚还召集中部北部地区各县令长和各国的国相,令他们集结各县国之中储存的粮草,又积极的征兵训练,将大军和粮草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酃县,并派蒋琬亲自率精兵到酃县,刘琦会攻桂阳。
  蒋琬尊奉潘浚之命,经过五天的行军就来到了酃县城下。
  蒋琬报出了自己的姓名,并将令符交给守军验看完毕,便率领五千大军和一车粮草进入了酃县。
  刘琦听说蒋琬到来,立刻亲自迎接慰劳,当即拜蒋琬为酃县县令,领别部司马,统帅大军五千,并有权参议军事,在听蒋琬详细说明了潘浚平定零陵的过程之后,当即向父亲刘表上表,表举潘浚为零陵太守。
  蒋琬见自己如此得宠,心中也是感动不已,这才明白表弟潘浚为何愿意为此人效死力,即便是他的心中也一直涌动着一个念头,那就是:“士为知己者死。”现在他也愿意为了这个年轻的将军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蒋琬强忍着心头的感动,暗暗的感叹不已:“这样的人物才是真正的明主,拥有智慧的头脑,博大的胸怀,礼贤下士的作风,能识英雄的慧眼,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在他帐下竟然收罗了这么一批荆襄名士,而且这些人全都是真正优秀的人才,怪不得他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连克武陵和零陵两郡,甚至就算桂阳和长沙也都只是时间的问题,我蒋琬能够得遇这样的明主,这一辈子也算是值了。看着吧,我蒋琬必将竭尽心智,辅佐明主,成就不世功业,也博得一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不知将军何时准备进攻桂阳?”蒋琬略想了想,便躬身问道。
  “呵呵,现在我军休养了将近一个月,士气高涨,粮草充足,自当尽快出兵,一鼓作气攻下桂阳,不过桂阳也算是城坚池深,如果是一般手段的强攻,必定损伤不少,所以我们这次攻城主要是以打击敌军的意志为主,现在我军已经研制出了一种强大的攻城器具,正在赶制,如不出意料,数日内便能完工,届时我们便带着这些攻城器具来恫吓对方,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让其乖乖献城投降。”
  “哦?我军竟然又研制出了新的攻城器具?不知到底是什么样的神兵?末将倒真想见识见识。”蒋琬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喜色,连忙问道。
  “等到制造好之后你自然就能见到了。”刘琦略有一丝苦笑的说道:“这倒不是本将故作神秘,而实在是军器司的黄大人脾气古怪,在制作器械期间连本将都不准进去,所以大家都在默默地等待。”
  


第三十七章 黄月英的打算?

  蒋琬听完刘琦的话,不由得大吃一惊,默默的想道:“不知道这个军器司的黄大人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连奋武将军都不让进去,这样的狂人我可真是从来都没见过,而奋武将军竟然能够对这位黄大人如此容忍,看来定然是将军身边的宠臣吧?”
  其实不只是蒋琬,就连刘琦都不知道这黄硕最近几日为何忽然变得脾气古怪起来,刘琦只知道黄硕把军器司所有参与生产的匠人全部都锁在了生产作坊里,自己更是被自己反锁在作坊内因为被强行隔开而形成的密闭小屋内,通过小屋内的观察口对作坊内的工匠进行遥控指挥。
  虽然所有人都很好奇这间独特的密闭小屋内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是谁都不敢接近一步,因为只要有人敢靠近一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