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南海风云录 >

第9部分

南海风云录-第9部分

小说: 南海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产品的参数,不过这些方面还有改善余地,通过制造工艺和材料方面的调整,还有提高的可能。
    刘芾对研究成果很是欣慰,炸药基本没问题了,发动机能达到原装的一半参数就已经够用了,再能提高就是超额完成任务了。刘芾深知时代的局限xìng,有些东西,比如加工jīng度、新材料的应用上,不是靠人脑能解决的。
    还有一个惊喜就是机械研究组把从渔船里拿来的摩托车和载重卡车按照图纸给拼装起来了,工艺居然不错,仔细看也看不出这是由一群19世纪的根本没见过汽车摩托车啥样的人拼装的。令刘芾惊喜的还不是拼装的成功,而是机械组里一个德国工程师卡尔。施耐德提出的建议。他对刘芾说,这么好的机械为什么不大量生产出来呢?这是上帝送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是不是上帝的礼物刘芾心里门清,不过生产汽车和摩托车卖肯定是好主意。刘芾记得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也是19世纪末出现的,电视里慈禧太后还有一辆外国人送的汽车呢,如果自己也造汽车,那么那些奔驰啊,福特啊,估计都得破产,他们那个汽车和自己的比,根本就是破烂。
    刚开始刘芾准备在台湾建厂,生产汽车销往全世界,正好可以弥补自己光有药片一种收入的窘迫。经过了几天计划和筹备以后,从汽车帝国梦里逐渐清醒过来的刘芾被自己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先不说原材料和销路运输问题,也不说流水线和工人技术的问题,光是这个汽车是台湾产,就能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那些欧美资本家会容忍一个清国人造出如此跨时代的机械吗?只要自己的汽车一面世,那么紧跟着来的不是英镑和美元,而是各个发达国家的商业间谍;如果自己答应把汽车以白菜价格卖给他们,那还罢了,只要自己有半句不字,那么军舰和大炮就会随后而来。那些资本家们一定会想出各种办法把自己抓到他们的工厂里,给他们生产汽车摩托车,或者让自己消失,干脆谁也别生产。到那个时候别说大卫。沃伯格这个小贵族了,就是英国女皇也保不住自己,这就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了。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就不要做那么大的事情。
    不仅不能再台湾建厂,全世界哪里都不能建厂,这种汽车和摩托车就不能卖,只能秘密的掌握在自己手里,至于什么时候生产,那要看自己什么时候有自保的能力了。

第二十章 长江750和东风牌

    虽说不能建厂量产,不过小规模的生产几台试验车,用来完善生产工艺流程和调整产品设计还是可以的。随后的2个月里,刘芾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所里和科研小组度过,在解决了橡胶的硫化、减震弹簧的材料特xìng、传动齿轮等问题以后,先后试制了多辆汽车和摩托车,并最终定型了东风牌小型客货两用车和长江牌两轮/三轮摩托车。
    东风牌小型客货两用车是刘芾参考了后世的皮卡摸样让攻关小组设计定型的,它采用了仿制的汽车柴油机长城1型,120马力,1。5L排量,近6米的车身长度和2米的车宽,看着不太像皮卡,有点像小号的老嘎斯。这个车能搭载4人的同时载重500公斤,设计最高时速70公里,越野时速40公里。由于是仿制的现代柴油机,xìng能很是稳定,油耗也不高,不过由于很多材料这个时代还不过关,这种车的缺点也很多,比如载重量太小,车灯很容易损坏,减震很硬乘坐舒适xìng很差等等。不过这些缺点都是刘芾自己认为的,在研究所里,大家都一致认为,这个车比上帝的闺女还美,尽管连油漆都还没上,满身红一块黄一块的各种钢板原sè。
    长江摩托车就是按照船舱里的长江750仿制的,虽然很多参数上有些出入,但是摸样尽量保持了原样。
    长江750摩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挎斗摩托,原来是仿造的苏式M72摩托,苏式M72又是仿制的德国宝马的R71;,可以说是个3国混血儿。这种摩托车在二战之中在德军里就大量装备了,战后被苏联拿到了原设计,又在R71的基础之上,设计生产了M72,再后来又转让给新中国,才有了长江750。
    这种摩托车从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诞生,就一直有很高的产量和利用率,主要装备在军队和公安系统里,七八十年代的电影里,一般都是穿着白衣服的公安干jǐng骑着这种摩托车闪亮出场。
    改革开放以后,各种先进的摩托车涌入中国,长江750不再一枝独秀,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过作为一种收藏品,这种只有中国一个国家在生产的摩托车,还是销售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在欧洲,人们专门给他重新注册了商标“BlcakStar”黑星。这种摩托车动力强劲可靠易保养,整车越野xìng能优异,皮实抗造,可以用于军民等多种用途。
    1889年是收获的一年,刘芾之前种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了。首先是台北到基隆的铁路建成通车,台北到新竹的路基也已经铺设了大半,估计到年底就能通车了;然后是炼钢厂和机械厂都已经部分投产,虽然还没有完全建成,但是已经有了部分生产能力;发电厂和化工厂也基本投产,不过由于原料不足,产量和产品都不多;港口已经基本完工,造船厂正在建造2艘小型渔船,用以训练工人;金矿和煤矿早就完成了机械化改造,产量大增,不过除了给老爹的煤以外,剩下的全部封存,当做战略储备。新建的炼油厂还在基础建设,能看到效果需要等明年了。枪炮厂和子弹厂都全部建成,正在仿制德国的1888式委员会步枪和无烟火药。
    通过大卫的努力,头一拼2条法国潜艇已经拖运到了基隆港,正在船厂里秘密拆解研究。剩下的4条德国潜艇和一批鱼雷水雷也正在路上,随之前来的还有从德国聘请的退役潜艇兵。
    研究所的研究进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虽然没有再出成果,但是随着加入的人员越来越多,开花结果那是必然的,何况还有刘芾给他们提供各种超时代样品。
    “金象大药房”已经在沿海主要城市都建立的药店,共计11家,现在的药房伙计和掌柜都是由头2批里训练出sè,文化程度和忠诚度比较高的护厂队员去担任,他们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卖药,而是打着卖药的幌子收集各种情报,主要是针对当地朝廷和各国使领馆、洋行。
    “山德鲁制药公司”在美国也发展的不错,虽然也有大家族大财团试图插手,不过由于药品来源太过神秘,再加上大卫雄厚的资金和欧洲背景,也都不了了之。刘芾还没有能力去插手欧洲和美国的事物,不过刘芾特别叮嘱过大卫,让他利用遍布欧美的销售网点去适当的了解一下各国科技和政治的动向,理由是为了以后再欧美发展做准备。
    “基隆矿业”“基隆重工”和“基隆化工”这三家公司在专业管理团队的管理下随不能说是rì新月异,但也是逐渐起sè。不仅为台湾铁路、造船厂提供了不少产品,还接到了美国的几笔小订单,也算是出口创汇了。最让刘芾满意的,就是管理团队一直坚持的培训方式,分批分时的对工厂里所有的员工进行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成绩好的还推荐给刘芾,让他安排出国进修,并以培训的成绩来评级,以级别来评定工资。为此,刘芾特别在基隆工业区里,建立了3座职业技术学校,老师大多从欧美和大陆留学生中聘请,专门作为工人和护厂队做短期的文化知识提高。
    护厂队已经发展到第三批队员了,总数1300余人,部分装备了台湾自产的仿1887委员会步枪,除了rì常的军事训练,还增加了文化课考核,文化课不及格的不能晋升。
    水上巡逻队发展的比较慢,只有200多人,原因是没有合适的船只训练。对于这点刘芾也没辙,训练的潜艇还在路上,再等等吧。
    教育上没什么成果,2所小学已经开办2年了,所说是免费的,可是入学率也不太高,主要是当地的人民比较怕洋人,不愿意把自己孩子送到虎口里。在校的大多数是工厂工人的孩子,他们和洋人技术人员打交道比较多,不是很惧怕洋人。另外一所小学还是由那3个美国创业大学生在负责,基本都是军事化管理,每周都会去金矿附近的护厂队基地训练两次,洗脑工作也天天不落。

第二十一章 好人有好报

    就在刘芾一心一意的经营着自己的小天地的时候,刘福私下告诉了刘芾一个消息,台中的彰化闹农民起义了。刘芾赶紧跑回巡抚衙门,向老爹询问了事情的大概。原来刘铭传打算在台湾清丈田亩,结果彰化的知县李嘉棠可能对政绩看的比较重,心情有点急迫,手段有点强硬,在清丈田亩的时候和当地反对的村民起了冲突,还抓了人动了刑。结果一个叫施九缎的率领着几千人,围攻了彰化县城,现在刘铭传正下令调动兵勇,去解救彰化县城。
    “这个县官肯定贪污了。”这是刘芾心里的第一个想法。
    “这个时候不能乱啊,万一把朝廷惹毛了,派人来台湾检查工作或者把老爹给调职可就麻烦啦。”刘芾听完,立刻觉得应该迅速把事态控制住,千万可别给自己的基地建设带来影响。这是刘芾心里的第二个想法。
    “把自己的护厂队拉过去试试身手?都说没见过血的士兵不是真正的士兵,趁机会去试试。”这是刘芾心里的第三个想法。
    刘芾的想法别老爹无情的拒绝了,一点商量都没有,按照刘铭传的说法,这种事情不是刘芾能做的,自己手下不是没兵没将,用不到护厂队冲锋陷阵。而且打仗不是过家家,你还是看好你的工厂矿山吧。
    刘芾也没辙,只能建议老爹从速从快的扑灭民变,最好动静闹的小点,另外那个知县也不是啥好鸟,最好能换人。
    刘铭传对刘芾的建议不置可否,连饭都没留儿子吃,就把刘芾赶了回来。
    随后的几天,刘芾特别关注着民变的消息,特意让几个本地的巡jǐng,换上农家服饰,去彰化附近打探消息。刚开始,一个叫朱焕明的提督,孤军深入,结果被起义军给打死了,不过后来几天,从台北和澎湖的援军陆续抵达,把起义军给打散了,彰化县城解围,官兵们正四处抓捕起义军首领呢。
    刘芾这才放心,反正前后就十几天的起义,估计不会影响太大,除了那个倒霉提督,和被老爹撤职查办的彰化知县,基本没啥大的损失和破坏。
    伴随着彰化起义失败,1889年悄然离去,刘芾迎来了穿越的第五年,1890年。
    年初,刘芾从大陆各药店传回来的情报中,看到一条消息,湖广总督张之洞打算开办汉阳铁厂,正在四处筹款准备开工了。虽然对历史不是很清楚,但是刘芾记得在小说里描述,汉阳铁厂的规模挺大,设备也还成,是个官督民办的企业。不过由于后来铁矿的成分不合适,结果炼出来的钢铁都不太合格,最后好像让rì本人占了便宜。
    抱着打击敌人就是保全自己、自家人能帮就帮一把的原则,刘芾通过刘铭传转给了张之洞一张20万两银子的银票,和一封书信。书信是刘芾的意思,刘铭传的笔迹,主要意思就是先化验好铁矿的成份,再购买适合的设备,免得以后换起来费钱费时费力。当然了,这个主意不能说是刘芾,也不能说是刘铭传出的,只能假借洋人工程师之口,就说是台湾有个以前在汉阳待过的工程师,对附近的铁矿比较了解云云。至于张之洞听不听,那刘芾就管不着了,尽人事听天命吧。
    另外,刘芾还从大卫的电报中了解到,德国和法国都有了汽车公司,分别是德国戴姆勒。本茨、法国的阿尔芒。标志。看到汽车的雏形正在逐渐长大,刘芾心里很是痒痒,好几次想把手中的汽车和摩托车建厂量产,不过想想自己的小命,还是忍住了。
    看到世界各国都在大步向前,刘芾也不敢怠慢。基隆的工业区已经初具规模,钢铁厂、炼焦厂、化工厂、机械制造厂、造船厂、水泥厂、发电厂和一些配套的小型工厂都基本建设完毕。煤矿、金矿、银矿、铜矿都在全速开采。不过铁矿就比较废劲了,台湾不盛产铁矿,淡水北边有一些铁砂矿,但是品质不高,储量也不大。
    刘芾偷偷看了看旅游地图,离台湾最近的大铁矿就是海南岛。哪里有石碌铁矿,而且是个露天的富矿,不光有铁,还有镍、铝、铜、钴、硫等资源,储量也是不小。
    矿是好矿,可是怎么去采啊,问过刘福以后,刘芾知道了现在海南岛叫琼州府,下面还有琼崖直隶州和11个县,对照了地图,大概能确定石碌铁矿就在昌化县境内。位置是确定好了,剩下的就是谁出面,找谁批准,用什么名义去开采了。这个事情刘芾玩不转,还得找老爹想办法。
    刘铭传听说了这件事以后,答应的很干脆,并告诉刘芾,好人有好报,上次他送张之洞的银子该发挥作用了。刘芾听的一头雾水,张之洞是湖广总督,琼州府是归两广总督管,难道张之洞还兼任两广总督?兼任总督是不可能的,但是张之洞确实和两广总督关系很深,因为他就是上一任的两广总督。
    刘芾这个高兴啊,虽说是上一任的总督,但是也不是退休了,而是平调的,更是刚调走的。下一任就是动手再快,也不能刚上任就把前任的手下都清洗一遍吧,再怎么说,前任上司的面子应该还够用,又不是什么大事,就是采个矿,还是自费的。
    事不宜迟,赶紧催着老爹手书一封给还在远在běi jīng的大哥刘胜芬,让他速去湖北拜见张之洞,并带去刘铭传的另一封手书,把大概的事情讲清楚,另附银票20万两,作为打通各种关节的费用。按照刘铭传的意思,不用破费这么多,因为后面还有现任两广总督李翰章需要打点呢。不过刘芾觉得,礼多人不怪,能用银子解决的事情就用银子砸。
    这边让家人带着书信去běi jīng找大公子,剩下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刘芾也急不得,其实刘芾很想自己去湖北找张之洞,见见这位据说是近代很开明的封疆大吏,不过想到自己连句场面话都说不利落,对大清朝知之甚少,怕把事情弄砸了,也就耐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