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南海风云录 >

第90部分

南海风云录-第90部分

小说: 南海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固的习惯和文化,不是能用几句话或者几次会议就能改变的过来的,现在刘芾整天为了大开发的计划忙得四脚朝天,也根本没有时间去顾忌这些人的感受和想法。
    南海联邦这几年开疆扩土,开发完安南三省开发菲律宾,现在又开发东印度群岛,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转当中,不过就是再忙,刘芾也没敢忽视了情报工作,现在的联邦内务部和国防部军情处已经变得非常庞大了,估计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最重视情报工作的就是南海联邦了,因为他们有一位知道未来但是不清楚未来的总统,所以就非常需要各种情报来帮他唤起脑海中的记忆。

第十五章 西部大开发(四)

    自从袁世凯倒台之后,中国大陆上就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各个地方的集权zhèng fǔ,由于失去了zhōng yāng的控制,便纷纷利用自己手中的军队,牢牢的把握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起了土皇帝。在北方,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曹锟、李纯、陈光远、王占元等,控制了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地;而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控制了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等地;再加上奉系军阀张作霖,晋系军阀阎锡山、傅作义,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庭荣,整个中国被分成大大小小好几块。除了这些军阀,还有以孙中山为首的护法势力,联络了桂系和滇系军阀,以广东为根据地,同北方的皖系相抗衡。
    在历史上,直系军阀是英国人的代理人,而皖系、奉系和晋系军阀,更倾向于rì本人,不过由于刘芾的穿越和台湾的撅起,rì本人连续遭到打击,国内经济一蹶不振,虽然在这几年中获得了美国人的大力扶持,但是仍然没有太大力气去插手中国的事情,所以rì本人只扶持了一个奉系作为他们在中国的代理人,皖系和晋系转而投向了美国人的怀抱。
    在这些军阀中,除了张作霖和阎锡山之外,其他的几乎和南海联邦都有接触,尤其是离海南岛和台湾岛比较近的桂系军阀陆庭荣、滇系军阀唐继尧以及孙中山所领导的部分护法军。在这些接触中,各地军阀们最想要的无非就是联邦的枪支弹药以及军舰大炮,不过按照刘芾的指示,联邦zhèng fǔ只答应与对方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一切军火生意免谈。
    不过,联邦在与这些军阀交易的时候,并不是以货易货或者货币购买,因为这些军阀手中哪点有数的资金,都攒着扩充军备呢,根本不可能拿出来购买粮食、药品、煤炭等物资,而联邦与其交易时收取的报酬是人!
    其实也不能直接说是人,那样不就成了奴隶买卖了吗,联邦按照数量,向与其交易的军阀提供相应的货物,而这些军阀所需要付出的就是允许联邦zhèng fǔ派遣人员,到其管辖区内设置招工点,并对招工点的安全和秩序予以保证。
    其实说白了,这就是在买卖人口,只不过手法更婉转了一些,手段也更柔和。联邦招工点的人并不强迫当地人来应聘,只是开出各种优惠条件来吸引当地的闲散劳动力去联邦工作或者入籍。而当地军阀能用他们最不缺的人口来换取相应的物资报酬,而且人口数量流失的并不很多,他们虽然知道长此下去也不妥当,但是为了眼前的利益,也就顾不上那么长远了。
    由于国人眷恋家乡和土地,联邦zhèng fǔ的招工并不是非常顺利,2年多的时间里,总共从大陆南方几个省,只招收了不到100万人,而付出的物资却非常多,不过联邦zhèng fǔ并不心疼,也不觉得冤,因为联邦的粮食产量非常高,除了向欧洲的战区贩卖之外,剩下的也足够支付这些军阀的胃口,而且由于粮食的大量输入,南方很多地区的粮价越来越低,这样导致种田的农民的收入也越来越低,最终就是入不敷出,破产了事,而这些破产的农民和因为战乱逃荒的流民都是联邦招工的主要对象。
    除了在大陆上招募移民之外,联邦zhèng fǔ还在大陆上开办了一些小型的商业店铺和小型的工厂,在大城市里贩卖一些联邦的高档产品和生产一些诸如打火机、香烟类的小产品。这些产业都是联邦zhèng fǔ投资开办的,而且大多是内务部和军情处直接负责的,一般当做一个正常的买卖做,一半当做情报机关的常驻点。而且联邦zhèng fǔ并不鼓励去大陆投资做生意,因为那里的政局不稳定,私人的投资很可能会血本无归。
    除了中国大陆上继续乱糟糟之外,欧洲也乱成了一团,继美国参战之后,虽然美国的军队不太好用,但是凭借着其强大的制造业和生产能力,把各种武器装备源源不断的运上了欧洲大陆。本来由于俄国国内爆发了革命退出战争而更显颓势的英法等国,依仗着美国人的强力加入,很快就缓过劲来,并对德国展开了积极的反攻。
    由于德国人错误的估计了美国的军事实力,在他们看来,美国就算是参战,光是动员和准备工作就需要1年到1年半时间,等到那时候,英法两国应该已经在德国陆军的强力进攻和德国潜艇的无限制潜艇战夹击下投降了,而美国的参战也就变得无所谓了。谁承想,美国人为了他们在欧洲的利益,短短半年时间就向欧洲大陆运送了几十万部队和大批的装备,并且由于美国的参战,原来处于中立状态的中国、希腊、巴西、古巴、利比亚、泰国和一些南美国家都纷纷加入了协约国的阵营,这使得德国人有点扛不住了,毕竟他们已经在欧洲上血拼了2年多了,就算是鼎盛时期的德国,也禁不住这么多国家一起上啊。
    在1917年后半年,同盟国的生铁产量下降到了1500万吨,而协约国达到了5000万吨;钢产量同盟国为1600万吨,协约国达到了5800万吨;煤炭产量同盟国为3亿多吨,而协约国达到了8亿多吨。虽然这些数字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是在一场无法快速结束的战争中,这些数字往往代表着战争的最后走向。
    到了1918年chūn天,美国已经在法国战场上投入了100万的美国士兵,他们会同法国和英国的部队,把德国人的190个师牢牢钉死在法国北部的战线上,使得德国人无力再前进一步,而英国人则腾出手来,在非洲和中亚等地,把德国人的势力一扫而光,进一步削弱了德国的战争潜力。
    趁着德国人有些支持不住的时候,南海联邦通过其中立国的地位和与英法等国达成的协议,拼了命的把一船一船的大米、钢材、煤炭、药品、纺织品运向欧洲大陆,并用它们与欧洲各国换取大量的贵金属和外汇再返回亚洲。另外,由于英国和美国的造船厂在初期无法弥补被德国人潜艇所击沉的商船数量,所以联邦的3座造船厂都接到了大量的订单,不仅赚取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还为联邦培养出了大批的造船工人。由于船舶制造是一个综合xìng的高端产业,所以这些船舶制造还间接的为联邦的很多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并从一个侧面,帮助了联邦工业和制造业的升级换代。
    国内的企业吃饱了,那么zhèng fǔ的税收就增加了,从09年开始,刘芾就开始刻意把自己名下的产业与zhèng fǔ慢慢剥离开,这并不是说这些产业挣的钱都让刘芾装自己兜里了,刘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慢慢的让联邦zhèng fǔ正常化,不要过于依靠某个人或者某个集团去生存,而是应该能够自己做到收支平衡。
    当然了,刘芾也不是一点都不管了,他把他的一部分收入都投入到银行中去,然后利用这些资金,对中小企业发放低息和无息贷款,慢慢的扶持这些小企业成长起来,然后这些企业就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利润,zhèng fǔ也就会跟着获得更多的税收,等于变向帮助这个新的zhèng fǔ慢慢的有了自己的造血功能。
    除去拿出一部分钱来发放贷款,刘芾的收入中有多一半都投入到了联邦的几个主要的研究所中,这些研究所大多是从1888年就建立在基隆的研究所转变分化出来的,现在它们的研究项目更多,更明确也更烧钱。联邦zhèng fǔ每年拿不出太多的资金来维持这些研究项目,因为联邦zhèng fǔ管理的地方越来越大,需要开发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各种建设都需要大批的资金,所以,这些研究所的研究资金基本都是刘芾在自掏腰包,不过刘芾并没有什么怨言,以他一个穿越者的脑袋是很明白科技的力量的,他还有很多想法需要依靠研究所去完成,所以,每年,从山德鲁集团和施耐德石油公司转来的大笔分红,都被刘芾投到这些烧钱的研究项目中去了。

第十六章 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

    就在美国人参战之后不久,世界上出现了一件大事,俄国在经历了二月革命之后,在1917年11月又爆发了10月革命,之所以叫10月革命而不叫11月革命,是因为公历11月7号正好是俄国历的10月25rì。
    在这次革命中,由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采用武装起义的方式,彻底推翻了由资产阶级组成的俄国临时zhèng fǔ,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由巴黎公社建立的。
    不过,看过《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的本书的刘芾知道,俄国的革命还没有完全胜利,俄国内战至少要维持好几年,并且欧美列强比讨厌德国还讨厌这个社会主义新政权,因为这已经不是海外殖民地和一些利益上的争夺了,而是一场意识形态上的交锋,如果不是一战还没有结束,这些列强们肯定会直接出兵干涉俄国内政了。
    这场社会主义革命不仅仅给俄国带来了新生,还为世界上许多比较贫穷落后的国家指明了一条道路,那就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些受到启发和影响的国家和民族当中,也包括正处于军阀混战之中的中国。
    在此之前,历经了无数次浴血斗争才推翻了**统治,但始终不能动乱、分裂和列强压迫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先进的人们,突然看到了一丝能让中国摆脱这种命运的光芒。在中国,最先接受十月革命的是一群受到无zhèng fǔ主义影响的知识份子,他们创办的报刊连续报道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动向和欧洲各国对此的态度。其后,随着俄国苏维埃zhèng fǔ的rì渐巩固,其社会革命的主张逐渐在欧洲各国产生影响,并随之影响到了中国的进步知识份子。孙中山甚至致电列宁zhèng fǔ,对其社会改革的胜利表示祝贺,而《国民rì报》上也连篇累牍的发表文章,预言社会革命思cháo将波及东亚及中国。
    身处于这个世界当中,刘芾所领导的南海联邦也不能避免这场红sè海啸的冲刷,由于联邦zhèng fǔ对外交流更多,与欧美等国的交流也更通畅,所以这场风暴来的也更猛烈。从1918年起,联邦的多所大学中就出现了社会主义研究小组这种学生组织,内务部也就此向刘芾特别汇报过,不过刘芾不打算马上采取什么行动去干扰这些学生的研究,他到底想要看看,是一个主义重要,还是让百姓们吃好住好更重要。
    1918年4月,在整个世界都处于一个躁动不安的时候,刘芾搭乘着联邦的第二艘飞机母舰“增长号”在6艘驱逐舰的护送下,从基隆港出发,前往安南省的金兰湾,开始了他对联邦各省的巡视。
    本来,刘芾可以搭乘更舒适更便捷的邮轮前往安南,在16年初,台湾和安南三省以及吕宋、三宝颜省都开辟了固定航线,乘坐这些定期往来于固定港口的客货两用船,人们可以非常方便的在联邦的各个省之间zì yóu往来,这也是联邦为了推进各省经济发展而做出的一种努力。
    但是当刘芾知道了“增长号”通过了1年多的适航xìng测试后,已经加入了联邦海军的正式编制,并作为联邦第二飞机母舰编队将要入驻到金兰湾时,马上改变了主意,并通知内务部把自己的行程由基隆至西贡改成了基隆至金兰湾,而座驾也由一艘小型邮轮变成了排水量近2万吨的飞机母舰。
    在刘芾还没有登上“增长号”飞机母舰的时候,就在码头上被这艘自己参与设计的巨型舰船给惊住了,由于飞机母舰不用装备很厚的装甲,更没有安装成百上千吨重的主炮,所以这艘飞机母舰看起来要比它16000吨的排水量要大得多。刘芾站在码头上,仰着头看着它露出水面的舰体,就好像站在一幢长200米的5层楼下,那条3折的舷梯看起来是那么的窄,那么的细。
    为了维护自己一国总统的形象,刘芾使劲吸了口气,佯装自如和走上了曲折向上的舷梯,并且还在中途停下来,冲着码头上送行的人群挥了挥手,而这种装B动作带来的后果就是越向下看,越感觉有点晕,随之而来的就是胸腹间的一阵翻腾,刘芾总统还没有登上甲板,就有些晕船了。
    强忍着不适感,刘芾登上了“增长号”的主甲板,由于是正式转岗驻扎,所以“增长号”的甲板上停满了海军的鱼雷机和侦察机,它们都被钢质绳索牢牢的固定在自己的机位上,而那些驾驶员和船员们,正笔挺的列队站在甲板中间,准备接受总统的检阅。
    就像刚刚得到了一个心仪已久的大玩具,刘芾按照惯例检阅完部分飞行员和船员之后,就在内务部的几名安保人员的陪同下,由“增长号”的第一任舰长内奥米·贝文斯带领着,参观了这艘母舰的大脑,舰桥指挥室。
    这位内奥米·贝文斯舰长,看名字就是一位外国人,那么联邦zhèng fǔ为什么会让一位外国人来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呢?其实不是联邦zhèng fǔ知人善用,也不是联邦内部已经达到了各民族完全融合的程度,而是这位内文斯舰长从小就出生在台湾,他的父母作为第一批来台湾的科研技术人员,在台湾相识、结合并于第二年有了小内奥米·贝文斯。
    对于一个从小就出生在台湾,而且父母都加入了台湾籍的欧美血统小孩来说,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和一个华人小孩并无诧异,他从小居住的环境也与一个华人小孩一模一样,如果仅仅因为他的肤s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