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奉系江山 >

第311部分

奉系江山-第311部分

小说: 奉系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尤其是直系的人马也跃跃欲试,想要取代段祺瑞。

就算在皖系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那些尚有一丝爱国心的地方诸侯,对于老段的作为也感到了不耻。

段祺瑞手握着报纸,上面的字好像变成了一把把的匕首刀,直接刺向了段祺瑞的心口,将他切成了一万块。

“哎,当年袁宫保称帝的时候,众叛亲离。才三年多的时间,段某竟然也走到了这一步,这天下间还有谁愿意支持段某啊,还有什么脸面留在中央,我愧对北洋。愧对黎民啊!”

靳云鹏一看段祺瑞语气之中充满了凄凉,他也感到了不妙。急忙说道:“芝翁。这些报纸的胡言乱语,根本不用在意,我现在就去带着人,把他们都抓起来,谁要是再敢乱嚼舌头根子,我就毙了他。”

“哼。闭嘴,你还嫌惹得麻烦不够么?”

就在段祺瑞发火的时候,突然有从人前来报告,日本公使小幡酉吉前来拜会。面对这些日本人,老段也是五味杂陈,级需要日本人的支持,又对日本的狼子野心感到了极大的威胁,老段心里头清楚,张作霖就是被日本人炸死的,这天下诸侯,如果谁不顺了日本人的心思,说不定也会遭到同样的待遇。

想到这里,老段竟然有种兔死狐悲之感,他甚至对张作霖还有着一丝羡慕,至少老张死的时候,名声不差,全国上下都知道他是一条汉子,没有投靠日本人。如果轮到了自己身上,只怕连这个身后名都没有,彻底的身败名裂,万劫不复。

老段心里头越发的凄凉,小幡酉吉反倒是喜气洋洋,见到段祺瑞之后,小幡笑着说道:“段公,帝国政府十分感谢你的帮忙,帝国政府已经批准向你提供五百万日元的贷款,后续还会有贷款和军火的援助。”

靳云鹏一听日本人又给了五百万,脸上也露出了喜色,急忙说道:“芝翁,日本的确很够朋友,和日本合作,好处还是很大的。”

老段并没有搭理靳云鹏的话,而是淡淡的问道:“公使先生,你们不会没有条件,想要我做什么,就直说。”

“段公英明,事情也很简单,奉军偷运违禁设备,帝国方面认为有必要仔细排查一下奉天的所有工厂,将违禁设备都找出来。”

“奉军也不是纸糊的,他们会允许你们搜查么?”

小幡酉吉冷笑道:“有些事情不是他们想拒绝就能拒绝的,帝国政府的意志是十分坚定的,日本的海陆军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采取强硬措施!”

老段也不傻,听到了这里,哪还不明白日本人的意思啊,吃惊的问道:“你们准备对东三省动武么?”

小幡酉吉的眉头挑了一挑,笑着说道:“不是对满洲动武,而是要解除奉军的工业力量,维持远东的平衡。”

“无非就是借口而已,不占领东三省,又怎么能解除奉军的工业呢!”

“段公,你当然可以这么理解,帝国现在需要你的配合,只要你愿意为帝国提供便利,帝国在结束对奉军的军事行动之后,可以将东三省的控制权交给你。这样你们的中央政府才能名正言顺,才能号令天下,而且帝国会提供更多的帮助,中日两国共存共荣。”

听到日本人要对奉军动武之后,靳云鹏突然眼前一亮,他早就有心成为东三省巡阅使,独霸一方。如果日本人真能兑现他们的诺言,说不定他的机会就来了。

“芝翁,奉军不服命令,违抗中央,早就应该处理了,如果日本方面愿意出手,也是好事情,您就答应了。”

“奉军不服命令,那是内部的事情,不用外人插手!”

“哼,段公,你可别忘了,这个地方势力可不是你能对付的,没有帝国出手,北洋早就被奉军取代了!”

“胜败由天定,段某才能不如人,或是败,或是死,都是天意。但是有一点,段某万万不能学吴三桂,搞什么借师助剿。那是要留下千古骂名的!”

北洋诸位统帅之中,出卖国家利权者,不胜枚举,但是真正到了最后关头,超出了底线,又没有几个愿意心甘情愿的当汉奸了。老段心里头也清楚,日本人一旦攻击东三省,北洋作为中央政府,袖手旁观,坐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那就是投敌卖国,只会背上千古的骂名,他是绝对不愿意干的。

小幡酉吉冷笑一声:“段公,不管你愿不愿意,帝国政府都会对奉军采取行动。绝对不会允许他们挑衅帝国的尊严。”

甩下了一句狠话之后,小幡酉吉转身离开。老段的神色越发的落寞。仿佛瞬间老去了十岁一般,他颓然的坐在椅子上面,嘴里头反复叨念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拙言,日本人正在积极调兵遣将,从国内调了一个骑兵旅团到大连。另外在朝鲜又增加了驻军,天津的华北驻屯军也成倍增加,看现在的架势,他们大有对奉军动武的架势啊。”

张廷兰听着杨宇霆的接受。脑子之中飞快的旋转着,半晌冷笑着说道:“日本人既然拉开了架势,咱们也不能落后,而且也不能光摆出一个挨揍的架势。让边防军做好战斗准备,只要日本人敢动武,就把双城子打下来,切断西伯利亚铁路,让十万日本人都困死在远东。”

“拙言,这么安排恐怕会引起列强的不满。”

“管不了那么多了,生死关头,就应该拼一把,绝对不能在日本人面前弱了气势。”

听到张廷兰的话,杨宇霆笑着说道:“拙言,你是真有这个打算,还是想要虚张声势啊?我看你不是真心想要鱼死网破?”

张廷兰微微一笑:“邻葛深知我心啊,凡事不能光想着成仁,还要想着成功。摆出这个攻击姿态,既是虚的,又是实的。如果一切都不可挽回,那就要奋力一搏,好歹还有一丝胜算。不过说回来,我还是希望用这个姿态敲打列强,让他们出面阻止日本人动武。”

杨宇霆点点头:“如果再给奉军准备五年,效果会好很多,现在的确不宜和日本开战,可是拙言连云港的那批机器是你故意透露出去的,虽然这样做能打击老段的威信,但是也给日本人出兵制造了借口,是不是有些不智啊?”

“邻葛,工厂就摆在那里,咱们想隐藏,能藏住多长时间,如果日本人真的发现了那些关键的设备,只怕他们马上就动手了。现在让他们看到一些次一级的设备,正好能迷惑他们,让他们产生对奉军实力的误判。甚至也能打消列强对咱们的猜忌,一石数鸟啊!”

杨宇霆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张廷兰的算计的确没有错误,连云港的设备主要是生产火炮和炮弹的,还有配套的发电设备。从这些东西就能得出奉军没有彻底解决火炮生产的难题,这就是一个错误的信号,能让日本人降低对奉军的忌惮,在兵法之中,虚虚实实,奥妙就在这里。

“拙言,这招用的妙!”杨宇霆伸出了大拇指,他又笑着问道:“拙言,现在**弹应该差不多了,什么时候才把那些宝贝机器运回来啊?”

“邻葛,已经在路上了,马上就要运回东北了。”

张廷兰说的不错,在西北太平洋上,三艘货轮正披荆斩棘,向着庙街驶去。庙街位于黑龙江入海口,是俄国在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原本为中国所有,后来被俄国人强行霸占。

相比于繁忙的东南太平洋航线,西北太平洋的船只稀少,往来业务也不多,在这条航线上最多的船只就是美国通往俄国远东的,主要是运输战争物资,支持白军作战。

由于俄国霸占了外东北,使得东三省北线的出海口就消失了,所有就造成了一个思维惯性,认为奉军想要从海上运输设备,就要走渤海,或者是运到东南沿海的港口,然后转运到东北。

月亮女神号和连云港事件都印证了这种设想,此时日本人和西方的间谍都在死死的盯着,不希望再有关键设备运入奉天。

张廷兰在这个时候,就利用这种思维惯性,反其道而行之,利用黑龙江巷道,将设备运回东三省,这是最安全,最保险的一个选择。

不过要想顺利把设备运回来,还要面临着一个大麻烦,那就是在俄国远东地区,还有大量的日本驻军,这些人就像是狗一样,牢牢的守卫着地方,不把他们解决了,想要把武器运输进来,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就在三艘货轮往回赶的时候,另外一颗棋子也到了使用的时候了。伊万诺夫召集了远东多数党的所有高层开会,在会上,伊万诺夫兴奋的说道:“同志们,红军已经连续挫败了高尔察克的部队,很快就会杀到远东,在这个时候,我们也要行动起来,用铁拳将日本人的统治秩序砸碎,解放远东,驱逐侵略者!”

“乌拉,乌拉!”

伊万诺夫的讲话获得了所有人的赞同,掌声一浪高过一浪,远东的红军终于行动起来。

第四百七十三章冲锋枪

“白克尔先生,实在抱歉,大战临头,总司令已经视察军工企业了。”袁金铠解释道。

“我非常希望见到张先生,要和他沟通一下看法,我认为中日之间不应该发生战争,应该由各国成立一个专门的调查团,把发生在连云港的事件调查清楚,不应该让这种事件成为引发远东战乱的导火索。”

袁金铠仔细听着白克尔的话,看来美国竟然有意出面调停矛盾,对连云港的那些设备也不是太在乎,实在是让袁金铠有些欣喜。

“奉天方面自然是爱好和平的,也不希望战争,但是也不会惧怕战争,我们的军队、军工企业、工人农民都做好了打全面战争的准备。我还可以向你透露一个消息,奉军新组建了一个轰炸机中队,一旦日本对奉军动武,我们就切断西伯利亚铁路。”

什么?白克尔听到这话,顿时眼睛就瞪圆了,大声的说道:“不可以,绝对不可以,你们这样做只会便宜俄国的多数党,会破坏干涉俄国的大局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日本一意侵略中国,奉天使用任何手段,都是可以的,西伯利亚铁路不被破坏,日本人的军队随时可以从北线攻入东北,不能不防啊。”

白克尔一听,还是连连摆手,如果西伯利亚铁路真的断了,干涉俄国的战争就彻底没戏了,美国人万万不愿意看到这一点,他还有心劝一劝。

袁金铠笑着说道:“白克尔先生,总司令在会议上面已经做出了决定,我们是为了生存而战,退后一步就是死亡。真正能阻止这种悲剧的只有日本,他们放弃侵略东北,一切就有转机,不然一切就不好说了。”

白克尔听到这里,也知道奉天方面的意志不可改变,急急忙忙的转身告辞,他要去联络其他列强,共同拿出一个计划,一定要阻止中日之间的战争。

这时候张廷兰正在奉天兵工厂视察生产情况,现在和日本的战争氛围越来越浓密。张廷兰虽然有心避免战争,但是有些事情还是没法预料的,必须确保军工生产的稳定,应付不测的局面。

陶吉平一面走着,一面向着张廷兰介绍着生产情况:“总司令。自从得到了美国的步枪和子弹生产线之后,我们的产能突飞猛进。如果全面动员。一年能生产三十万到五十万杆步枪,足够装备全部军队。另外在火炮上面也有很大的进展,每个月我们能生产七十六毫米山炮三十门,其他迫击炮超过一千门。”

张廷兰听到之后,微微点头:“步枪能够满足需要了,但是除了迫击炮之外。其他的山炮野炮还有不少的欠缺,就算把吉林兵工厂和哈尔滨都加起来,数量还是严重不足。”

“嗯,总司令说的不错。吉林方面已经把小口径火炮生产转移给了我们,他们全力生产大口径重炮,但是每月只能生产八到十门一百五十二毫米榴弹炮,一年也只有一百门左右,缺口的确不小。”

陶吉平现在负责全军的装备,对这些事情,烂熟于心,他苦笑着说道:“说到底还是设备的问题,我们的工人经过努力,已经差不多把俄国的设备潜力挖掘到了最大的程度,不过俄国设备本身产能有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也不用着急了,很快就会有一批重要设备运回奉天,到那时候,我们就能自行生产机器设备了,或许质量赶不上外国的,但是好歹是自己的东西,要多少有多少,靠着规模,军工产量还能翻番,争取在五年之内,火炮的产量要提升十倍。而且品种也要丰富起来,要生产超大口径的重炮,用来攻击坚固堡垒,还要生产海军炮。另外我们装备了装甲车,下一步要装备坦克,有矛就要有盾,也要研究反坦克炮,把武器系统都配齐。”

“总司令,您来工厂一次,就把目标给翻着番的增加,说起来难度不小啊!”陶吉平叹口气说道:“世界上能生产各类型火炮的国家屈指可数,基本上就是那几个列强,东三省要是都解决了,我们不也成了列强的一员么?”

“难道陶部长没有这个野心么?中国自古以来不是列强,而是独霸!论起国力,整个西方世界在工业革命之前,加起来都不是咱们的对手,当了两千年的超级霸主,现在虽然落魄了,但是成为列强也不是我们的目标,而是要重回霸主的地位,傲视天下,万邦来朝!”

陶吉平也没有想到张廷兰竟然有如此的野心,也只是笑道:“总司令气度让人折服,的确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天朝上国,要是不能恢复曾经的荣耀,也愧对祖宗。不过总司令,还请您透漏一二,咱们究竟在欧洲弄到了什么好东西,才让您有这样的气魄啊?”

野心必须以实力作为基础,张廷兰敢喊出霸主的目标,就证明至少他有把握成为列强。那如何成为列强呢,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要击败另外一个列强,现在看起来,目标就应该是日本。

陶吉平并没有参与到核心机密当中,并不知道在欧洲真正弄到了什么,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推测,绝对是少有的宝贝,不然张廷兰不会这么豪情万丈。

“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无非就是光学玻璃技术、三千吨级的锻压机、合成氨技术、三五千台精密机床、汽车和拖拉机的生产线、生产万吨巨轮的造船设备、还有一大批的技术资料和专业人才。”

张廷兰每说一样,陶吉平的嘴巴就张得大大的,到了后来,几乎都闭不上了,这些东西哪样都是填补东北工业空白的,只要都能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