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奉系江山 >

第375部分

奉系江山-第375部分

小说: 奉系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战胜了一个列强,虽然是在这个列强最虚弱的时候,但是也足以震撼世界了,中国舆论首先就沸腾了,被欺辱多少年的中国人太需要胜利了。比起半年前中日的边境交手,这次来的更加劲爆。

奉军跨出国境,攻城略地,痛击强敌,开疆拓土。就算在太平盛世,这也是堪称壮举的大事情,何况是国运衰微的末世。多少百姓听到这个消息,痛哭流涕,各地载歌载舞,鞭炮齐鸣,大街上满是过年才有的舞龙舞狮。

报纸上更是连篇累牍的报告前线的情况,邵飘萍专门组织了一批战地记者,向国内报道最真实的战场情况,这些报纸在第一时间全都销售一空,还要不断的加印。

学校里老师和学生上课前第一件事就是读报纸,了解前线的情况,读到动情之处,声音高昂,情绪饱满,他们为了胜利欢呼,为了牺牲而悲戚。同为一个国家的青年,奉军治下正在抛头颅,洒热血,争取国权,收复故土。而他们只能干瞪眼看着,所有人心中都有些愧疚。

“同学们,我们要成立一个爱国支前联合会,边防军士兵在前线浴血牺牲,我们不能白白看着。捐款,捐物,甚至捐出这条命!把所有人都组织起来,到各地去宣传他们的战绩。走上街头,呼吁南北停战,一致对外!”

“对,南北停战,一致对外!”

“南北停战,一致对外!”

全国的学生又一次打着巨幅标语。出现在了街头之上,原本这种游行是家常便饭,矛头所指往往是北洋政府,如今情况完全不同,不只北洋,就连南方的民党也遭到了唾弃。

听其言而观其行,以往学生们对民党,对孙文保有希望,并不代表着他多好,而是北洋比他们更烂。如今有了奉系的崛起。对比更加鲜明,民党在台上的时候,也并未强硬起来,孙文临时执政几个月,就把汉阳铁厂卖给了日本人。

如今成了在野党,他们不用承担责任。就能肆无忌惮的谩骂,甚至到了挑起内战的地步。在如今的情况之下,奉军扬威域外,任何打内战,专注内斗的集团都会受到本能的排斥,民党和北洋全都感到了强烈的压力。

不只是学界动了起来,各地的百姓也都被吸引起来,各大城市的酒楼茶肆全都添了一个读报员的角色,那些说书先生也都临时改行,绘声绘色的讲起前方的战事。当然他们虽然认识字。但是也不懂现代的战争,就把自己的熟悉的三列国东西汉之类的故事临时改编,甚至还效仿三国演义,给奉军上下排出了五虎上将,弄出了不少的笑话。

虽然知道这是胡说。但是各地的百姓都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叫好,社会的民心全都动员起来。

很快学界牵头,各地的商会民众积极参与,各种联合会纷纷组建起来,在短短的五天之内,就募集到了一千三百二十五万大洋的捐款,同时还有三十万担粮食,两万套棉服,卡车,马车一类的运输工具也超过了三百辆。

除了捐款捐物之外,各行业的人才也积极参与,懂军工的,会修路的,能开车的,都向东三省涌去,好一派的热闹景象。

“大帅,各地来了不少人才,另外还有更多的年轻人要主动投军,奉天等地的招兵处,新兵营,全都围满了各地的年轻人,甚至磕头下跪,请求收下他们,只是咱们动员是有计划的,不能盲目招兵啊!”

杨宇霆也忍不住向张廷兰诉苦,人气高了,虽然不错,但是奉天也开始为了人满为患而发愁了,这些慕名前来的年轻人涌向了各个军营,为了应付热情高涨的他们,奉天每天都要牵涉精力,可是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又不好,实在是有些左右为难。

张廷兰眉头皱了皱,然后说道:“邻葛,这些年轻人就代表着民心民气,不能拒绝,我看暂时就把他们编入民兵吧,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让他们参与后勤任务!”

“拙言,来的年轻人当中很多都是学生,要是都给编入了民兵,他们恐怕还心有不甘,人家要去的可是正规部队啊。”

“那就给他们一个临时番号,也没有什么难的。”张廷兰笑着说道:“我看就叫做义勇军吧,另外为了显示咱们的重视,就让孙烈臣临时出任司令官,负责对这支部队组织训练,这回没的说了吧。”

孙烈臣可是奉军不折不扣的元老人物,让他出面,的确是最合适的选择了,张廷兰安排的的确滴水不漏,不只给这些年轻人一个交代,也能显示对老派人物的尊重,大战当头,所有人都要万众一心,尽可能的联合一切的力量,让所有人都能卖力气。

国内民气高涨,百姓们极力支持奉军,让大家都十分欣慰,不过光靠着这些,还不能打赢战争,杨宇霆也不禁说道:“大帅,国内虽然十分积极,但是社会组织落后,光靠着百姓的满腔热忱,能够起到的作用还是有限,最主要还要看我们奉军的本事,另外就有一点就是列强的态度,要是能把各国都争取过来,对苏俄绝对是一个强大的压力。”

蒋方震也笑着说道:“大帅,美英两国都刚刚派遣了新的驻华公使,美国的公使叫克莱恩,接替任职六年之久的芮恩施,至于英国方面,朱尔典也刚刚退休,换成了艾斯顿爵士。这两位公使刚刚和奉天取得联系,要和大帅直接见面,商讨一下合作的事宜。”

“呵呵,这帮洋鬼子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现在咱们打赢了,他们就来谈合作了,还没开战的时候,他们为何不来?”

“列强都是这么现实,原本多半以为奉军没有任何胜算,早就躲得远远的,看咱们的哈哈笑,现在奉军打赢了,他们自然坐不住了。”

张廷兰微微一笑:“他们想利用奉军,咱们也想从他们手上掏点东西,大家就好好谈谈,美英也该出点血才行,要知道多数党对他们的威胁才是更大,更要命的!”

奉军答应了见面的要求,不过见面的地点就选在了刚刚结束战斗的博尔贾,在战争第一线谈判,肯定有一些危险,但是这也是态度的展示,奉军正在浴血奋战,没有时间和美英浪费时间,要想让奉军帮忙,就要拿出实实在在的好处来。

两国公使都得到了国内的指示,要全力拉拢奉军,因此都毫不犹豫的来到了博尔贾。这座刚刚结束战斗的城市,空气之中还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味道,看着那些残留的弹孔,让人不得不感慨战斗的激烈。

奉军已经投入了大量的工兵和民夫,正在整修城市,他们动作极快,组织严谨,最主要的火车站周围都已经恢复了过来。

看到了这个场景,陪同着克莱恩前来驻奉天总领事白克尔也不禁说道:“公使先生,我认为奉军至少拥有了类似欧洲二流国家的组织能力,是一股非常值得重视的力量,有他们在,不只能够遏制俄国向远东扩张势力,还能在陆上牵制日本人,作用十分巨大!”

克莱恩也点点头:“没错,从现阶段来看,支持奉军符合我们的利益,不过要知道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国家,拥有巨大的潜力,一旦奉军统一了这个国家,会对远东的格局造成严重的冲击,甚至比起多数党带来的灾难还要巨大,因此我们必须拿捏好分寸。”

各国之间有着十分现实的利害算计,中国要想完成工业化,每个中国人要想达到西方人一半的生活水准,差不多就要消耗世界一半的资源。这就是最实在的问题,西方绝不会因为中国选择顺从,他们就主动割肉,让中国人吃饱。不论是满清,还是民党,他们的膝盖都是软弱的,习惯了跪倒叩拜,是绝对没有出路的。

当然目前列强认为奉军还没有超出容忍的限度,因此双方还能合作,见面之后,克莱恩就笑着说道:“巡阅使阁下,我首先要对您取得的胜利,表示衷心的祝贺,多数党是一股祸水,必须予以遏制,奉军在这个事情上,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还希望奉军能够继续努力,建立起一道强大的屏障。”

张廷兰一听,笑着说道:“公使先生,同俄国作战,是一项消耗巨大的事情,奉军的确希望维持远东的和平,但是实在是力有不逮。”

“巡阅使阁下,大英帝国政府也愿意提供支持。”艾斯顿也说道:“伦敦方面可以承购三百万英镑的战争债券,用于协助奉军作战。”

克莱恩也急忙开出了价码:“美国方面也可以承购两千万元债券,同时提供一千万低息贷款,当然我们还会根据战场的情况,提供更多的帮助!”

第五百六十六章坦克出击

在老袁的时代,向西方借款,都要求爷爷告奶奶,让列强占足了便宜,借一千万,真正到手的不过六七百万而已。

现在轮到了奉军身上,列强竟然主动提供贷款,认购债券,待遇可谓天壤之别,当然这也是奉军用实力挣来的,不然列强才不会好心做善事呢。张廷兰心里头略微算了一下,按照目前的汇率,美英两国提供的资金大约相当于七千万大洋左右,不是一笔小数目,差不多足够奉军支付三个月的军费了。

不过张廷兰显然还不满意,他不光想要钱,还要拿到技术设备,充实工业体系,争取限制列强权力,尤其是经济上的特权,为东北的商品打开销售的大门。

张廷兰笑着说道:“感谢美英两国的善意,有了国际有力的支持,中国在遏制多数党的问题上,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过目前和俄国人作战,奉军面对的困难不只是资金短缺,还有很多的难题,最主要的就是军火,油料,大型设备的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奉军的持续作战能力,我非常希望从这些实际的方面,得到足够的帮助!”

张廷兰说完之后,克莱恩和艾斯顿都忍不住互相看了一眼,他们本以为抛出的大蛋糕能够吸引住张廷兰,哪知道他竟然没有在乎,而是继续狮子大开口,实在是有些意外。

不过他们想了想,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国内已经做出了要拉拢奉军的决定,多下一点本钱也不是不行。

“巡阅使阁下,我们可以向中国出口一批步枪和大炮,另外你们可以使用贷款,按照优惠价格采购美国的额军火。”

英国公使艾斯顿也笑着说道:“大英帝**火一贯是相当精良。如果奉军能保证这些军火都用在对付俄国人身上,我们可以考虑出售一些。”

张廷兰一听这两个人的话,顿时心里头就涌起了一股怒火,美英说的好听,谁不知道他们的军火都是一战之中库存下来的老货,还美其名曰提供优惠,说白了就是拿奉军当垃圾回收厂!

北洋方面或许会考虑这个条件,但是奉军已经有了成体系的武器系统,购买美英的东西,除了能添麻烦之外。就没有任何用处。而且张廷兰真正想要的是工业技术设备,然后奉军自己生产,目前奉军的军工产品种类很齐全了,而且面对俄国人已经暂时够用了,欠缺的就是规模而已。

“公使先生。你们认为如果奉军还停留在万国造的程度,我们还有挑战俄国人的能力么?实话实说。我们目前缺少一大批的工业设备。帮助我们生产更多的军火武器,我们非常需要在这个方面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张廷兰直接点破了,希望他们能够提供工业设备,这两位公使顿时面面相觑。他们一直都在打压中国的民族工业,很忌讳这个庞大的国际走向工业时代。美英的统治层都知道,他们干了多少伤天害理。断子绝孙的事情,一旦中国的发展超出了控制,对他们来说,也有着巨大的威胁。

面对张廷兰**裸的工业设备提议。两国都显得十分犹豫,克莱恩想了想,然后说道:“张先生,采购设备,需要安装,需要培养技术工人,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你们中国有一句话,叫做远水不解近渴,战斗正在继续,因此采购一些马上能用的武器,或许会更好。”

“克莱恩先生,中国还有一句话,叫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杨宇霆笑着说道:“我们和俄国是邻国,而且你们也提出要建立一道阻隔多数党的屏障,很显然这个屏障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增强工业能力,正是为了奉军能够长久对抗俄国,更好的履行职责。”

杨宇霆的话合情合理,一下子把两个人质问住了,艾斯顿半晌才说道:“你们都准备采购什么设备?”

张廷兰笑着拿出了一张中英文的清单,送到了他们的面前。

“这上面开列着我们的主要需求,包括汽车厂,卡车厂,化工厂,造船厂,还有大批的采矿设备,勘探石油的钻井设备,同时还包括配套的无缝钢管厂,机器维修厂,轴承厂,石化厂等等。”

林林总总,一共开列了三十几项,刚刚看了开头几项,这两位公使的脸色就变了,开玩笑,要是把这些技术都给了奉军,把这些工厂都建立起来,再加上东三省的工业基础,奉军一下子就变成了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小号列强。而且奉军可以轻松整合国内的市场,到时候列强在华的利益随时可能被废除。

可以说答应了这个条件,简直就是在自掘坟墓!艾斯顿脸色涨的通红,急忙摇头说道:“巡阅使阁下,你的要求完全超出了我们可以准许的范围,而且我建议您提一些更加合理的要求。”

艾斯顿断然拒绝,美国公使克莱恩觉得直接回绝有些不礼貌,他耸耸肩,苦笑着说道:“发展工业是很费钱的事情,而且投资周期非常长,如果奉军需要类似的产品,我们可以直接提供成品,质优价廉,比起自己生产更有优势!”

对于克莱恩的忽悠,张廷兰才不会写相信,虽然自己生产,在初期要投入的资金相当巨大,也的确会出现质量低劣的问题,但是一旦形成了体系,就能够自我更新,不断的进步,迟早能生产出更好的东西。

而且工业是否自主,是涉及到能否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大事情,张廷兰绝对不会含糊。可是从美英两国的态度,张廷兰也能看出,想要拿到所有的技术是不可能了。

“两位公使先生远路而来,这里又是战争的第一线,还是先休息一下,公事可以暂时押后。”

初次的会面被张廷兰终止了,送走了两位公使之后,杨宇霆和蒋百里一左一右,陪着张廷兰坐在一起。蒋百里苦笑着说道:“美英两国对中国的工业发展十分忌惮,想要从他们手里拿到这些东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