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奉系江山 >

第67部分

奉系江山-第67部分

小说: 奉系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大限度的撇清了中国的责任,同时也避免了日俄之间直接的对抗,这个结果也是美英等国乐于看到的,因此这两国纷纷调整立场。警告日本,不要随意扩大在中国的利益,更不准使用武力威胁。

美英两国都深通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道理,为了安抚日本。他们答应向日本提供一些贷款和粮食,用来解决国内的米骚乱,还愿意扩大军火采购数量,特别是又帮助说服了俄国人,继续维系两国之间的军火贸易。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日本对中国动武的可能性就基本消失了。袁世凯也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总算又闯过了一关,不过事到如今,老袁对于东三省的险恶局面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夹在日俄两强之间,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要天下大乱,在这种地方,继续用段芝贵这种饭桶,绝对不行了。

老袁百般不愿意,也要把眼光放在张作霖的身上,或许只有这个胡子出身的家伙,能够应付各种局面,保住东北的安全,但是老袁还有一些不甘心。

就在这个时候,张大师长带着满身的征尘回到了奉天,老张这些天别看在外作战,但是天天都看报纸,向张廷兰发电报,了解情况,身为一方的统帅,老张承受的压力其实比张廷兰还要大。

在最初几天老张几乎都睡不着觉,满嘴起泡,两眼一直通红通红的。就连杨宇霆也不例外,虽然张廷兰信誓旦旦的保证,能够力挽狂澜,搅乱日本政府,缓解中国的压力。

但是张作霖心里是真没底儿,毕竟在他们看来,张廷兰同日本相比,比蝼蚁和大象还要悬殊,根本不成比例。只是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放手让张廷兰折腾吧,死马当活马医。

有一点希望,就要竭力去争取,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日本大举向东北调兵,把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吧。结果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兴兴旺旺的日本被打回了原型,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混乱之中。

得到日本发生米骚动的消息之后,张作霖眼珠子都差点掉了出来,杨宇霆也同样震撼莫名,那么强大的日本,竟然被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给算计了,直接扯下了内裤。

这是何等的谋略!何等的算计啊!

杨宇霆自诩多谋善断,但是比起张廷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日俄等列强玩弄于鼓掌之间,还是差得太多,这位小诸葛彻底心服口服,甚至都产生了一丝恐惧之情,这样的人只能为友,绝对不可为敌!

老张也彻底放松了下来,安心的收拾了俄国土匪,然后带着得胜之师,大马金刀,耀武扬威的回到了奉天。老张这一次的确了劳苦功高,段芝贵甚至都出城相迎。

老张还是一副极为谦恭的模样,对段芝贵恭恭敬敬,一不邀功,二不叫苦,甚至主动把功劳推给段芝贵,说这都是段芝贵领导有功,这位干殿下也十分满意。

不过老张回到了大帅府,立刻就把手下的老兄弟召集过来,张廷兰也被叫了过来,经过了这段时间,张廷兰在老张心中的地位也是直线上升,成为真正的左膀右臂。

“廷兰,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办了这么大的事情,我看也给该你个正式身份,你到独立旅先当个代理团长,学习一段,就给你转正!”

在场的其他人都有些眼红,一上来就给了团长的位置,这日后还不把自己这些人超过去么,真是后生可畏啊!

“我不同意!”正在此时,一个充满了怒火的声音喊了起来。

第一百零九章战斗总结

张廷兰办了这么多事,为了张作霖可谓是殚精竭虑,要是没有张廷兰的折腾,二十七师只怕还是一副叫花子模样,根本没有眼前的兴旺。

正是靠着走私,二十七师基本上都换上了水连珠步枪,也配齐了重机枪,还拉起了重炮营,在所有地方部队之中,绝对首屈一指。另外又解决了资金短缺,成功把奉天商人都绑在了二十七师的战场车,拿下官银号,老张这段时间就没为钱发愁过。

还有就是引荐了王永江,虽然接触不多,老张也知道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实在在的功劳,老张心里都有数,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当家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赏罚分明,有功要赏,有过要罚,把一碗水端平,不然谁会信服你,又哪里来的威望。

张廷兰必须要赏,但是怎么赏就成了老张的一块心病,凭着功劳和能力,独挡一面完全可以了,但是一堆叔叔大爷挡在前面,贸然升到高位,肯定老一辈人心里都不舒服。

而且张作霖还有自己的小心思,张廷兰这么能干了,再加上张作相,足以让老张感到威胁。思前想后,老张决定把张廷兰安排在军队之中,虽然成为军官,会加速培植自己的势力。

但是军队之中升迁是有规律的,最起码张廷兰要干几年,才能升到高位,老张也能借助这段时间,仔细观察这个侄子,看看他究竟能不能重用。

本来很好的设想,没想到居然有人反对,老张眉头就皱了起来。

“四哥,廷兰是咱们的侄子。这段时间立下不少功劳,让他历练历练,以后咱们老了,就指着这些孩子了,你还有意见么?”

汤玉麟脸色阴沉,晃着大脑袋说道:“七爷,部队就那么多,官职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多少老兄弟都没升职呢,安排一个小辈当团长合适么?让别人怎么想?再说要培养年轻人。我也同意,但是不能光培养张作相的儿子吧,我有两个儿子,景惠还有一个儿子,再加上小六子。这几个孩子都该给个机会!”

听着汤玉麟的话,在场的几个人都直撇嘴。就他那两个儿子。奉天有名的恶少,街头的霸王,正事不干,专爱惹是生非,根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至于张景惠的儿子,年纪不大。但是也是一身毛病,甚至还抽鸦片,玩女人,也不是可造之材。

虽然对于汤玉麟的话不屑一顾。但是也提醒了大家,奉军年轻一代之中,也就张廷兰早早崭露头角,其他的孩子还都是十足的混小子。因此大家看张作相的眼光都有些不同了,还是人家教子有方啊!

“孩子们是要培养,过一段时间我准备重开讲武堂,让他们都进去学习,廷兰也不例外。不过这段时间廷兰干得不错,付出了不少心血,给个团长一点都不过分!”

“不过分?他干了什么,我堂堂一个副师长,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四哥,廷兰负责的事情事情关系重大,牵连甚广,我没告诉你!”

汤玉麟冷笑了一声:“七爷,我明白了,你这是嫌老汤没用了,以往咱哥们无话不谈,但是现在你有什么事情都不找我,我这个旅长也碍眼了,你干脆把我撤了吧!”

其实汤玉麟闹情绪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涉及到人事任命,汤玉麟总要闹一闹。尤其是这一次老汤心里更不舒服,以往大事小情都要和他商量,这段时间以来,他基本上被排除在了决策圈子之外,心里能平衡就怪了。

老张心里同样不痛快,不论是对俄国走私的事情,还是建设北市场,支持商业发展,直到和日本人一次次的较量,哪一件事情也是汤玉麟能参与的,和他能商量出什么啊!

打江山靠武将,守江山就离不开谋臣,老张现在正从一个将军转变成一方诸侯,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复杂,汤玉麟的那点水平怎么行啊,告诉他非但帮不上忙,还有泄密的风险。

“四哥,有些事情的确不适合你参与,你就把部队带好,士兵训练好,以后冲锋陷阵,还要仰仗着四哥呢!”

“冲锋陷阵在前,论功行赏在后,这是什么道理!”汤玉麟嘟囔了几句,满肚子都是牢骚,但是他也改变不了张作霖的主张,只能气哼哼的离开了老虎厅。走出帅府的时候,老汤眼角露出异样的神色,紧紧拉了拉袖口,袖子里面正藏着一封密信!

“七大爷,这一次风波之后,袁世凯也会明白,段芝贵管不了奉天,一切还要靠您坐镇。不过还有些犹豫罢了,都督宝座其实已经触手可及了,我看只需要增加一个筹码就可以了!”

“说说看,要是有道理,就证明这个团长没白给你!”

“瞧您说的,升不升官,我不都应该给您老出谋划策么?”张廷兰笑着说道:“这一次日本人闹起来米骚动,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日本人粮食不够吃了。我听说日本政府已经在朝鲜大肆低价收购粮食,为的就是平息国内的动乱。而且也开始在东北收购粮食,咱们索性送一个顺水人情,帮着日本人收购粮食。缓和一下关系,只要日本人不反对您当都督,这个位置就跑不了!”

从心里讲,张廷兰恨不得让日本人都饿死,但是这明显不现实,由于米骚乱是张廷兰提前引爆的,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成熟,杀伤力远没有历史上那么大,日本人很快就恢复过来。

而且日本人要是真的饿疯了,未必不会出兵抢夺东三省,以奉军现在的兵力,根本就挡不住。

另外日本人也展开了收购行动,既然阻止不了,索性就当做人情送给日本。

“七大爷,您可以向日本方面提议,由咱们出面收购粮食,然后打九折出售给日本,正处在困境之中的日本人一定会感谢您的,然后咱们再利用报纸宣传一下,这样一来日本人就不好干预你登上都督宝座了!”

老张有枭雄之姿,自然不会感情用事,心里面已经认同了这个办法,只是嘴上还有不情愿。

“这帮小鬼子把咱们折腾够呛,咱们还要上杆子,打折扣,给他们送粮食,老天爷怎么不把这帮畜生都饿死啊!”

“便宜粮食未必就好吃,咱们要做的是借着这个机会,把粮食买卖控制住,以后东三省的粮食,都要经过咱们的手,才能出口外销。东三省最值钱的不是粮食,不是人参,而是黄豆!等咱们实力够了,就把粮食公司规模扩大,变成农产品出口公司,把黄豆出口权力抢回来。”

东北的大豆在民国时期,绝对算的起是一个拳头产品,出口量占据世界九成左右,已经足够形成垄断,每年都有四五亿大洋的利润,这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不过很可惜,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人将榨油工业中心从营口搬到了大连,至于日本的掌控之中。从此之后,东北的老百姓都成了给日本人打工的,辛辛苦苦工作,却眼睁睁看着日本垄断豆油出口,捞取丰厚的利润,自己只能挣一个辛苦钱。

这也是张廷兰来到这个时空之后,才了解到的情况,心中越发的愤恨。日本从中国掠夺的财富,都会变成机枪大炮,飞机坦克,在二十年之后,日本人正是用着这些武器,大肆屠杀中国人,数以千万计的同胞惨死,成为了每个中国人心中最深的一道伤口。

既然到了这个时代,就不能坐视这种局面继续下去,张廷兰把目光早就落在了大豆上面,不过正因为利润太丰厚,贸然动这块肥肉,日本绝对会发疯,因此张廷兰只能迂回行动,从控制粮食做起。

老张拍了拍张廷兰的肩头:“好好用心办事,别在乎汤玉麟怎么看,这些长远的谋划,不是他能理解的,七大爷到什么时候,都不会亏待你的!”

老张也是性情中人,汤玉麟刚刚闹过,换成谁心情都不会好,结果张廷兰非但没有找自己诉委屈,还主动帮着谋划都督位置,规划以后的经济发展,每一样都是自己心中最关心的事情,老张怎能不感动啊!

辞别了张作霖之后,张廷兰就回到了独立旅,正式走马上任,现在独立旅除了炮兵营之外,其他部队还有一半以上的缺口,还要继续招兵。不过张廷兰已经等不及了,他要求把尽快把现有的新兵训练起来。

从队列内务开始,凡事都严格要求,吃饭洗漱,说话坐卧都要有统一的规范。要把这些新兵身上的懒散都训下去,把他们变成真正的可战之兵。

理想很好,但是这帮新兵训练起来,的确不容易,就连最基本的左右都分不清楚,队列更是七扭八歪,教官和张廷兰都准备了一个木棒,谁犯错了,毫不留情,就给一棒子。

正在校场上训练的时候,杨宇霆突然找了过来,经过一个月的剿匪行动,杨宇霆的才能正式获得了张作霖的认可,这些天经常出入帅府,和老张商量军队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邻葛先生,您怎么有空找我啊,没去大帅府么?”

“拙言,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我还是重炮营的营长呢,正儿八经的独立旅的人,找你这个团长商量点事情,难道还有问题么?”

说话之间杨宇霆拉住了张廷兰,低声说道:“咱们和日本人打了一场,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别看咱们赢了,但是和日本兵差距太大了,我总结点东西,你帮我看看吧!”

第一百一十章俄国技工

奉天南大营的东北角新建了一处小院,一共三间正房,看起来有点像土地庙,这就是临时安放牺牲的四十九名士兵骨灰的地点。正中间安放着四十九个灵位,供桌上还摆着香炉祭品,专门安排了两个门卫,另外有人定时打扫卫生,把小院弄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不时有参加过劫车案的士兵过来看一看,和这些老弟兄念叨念叨一些心里话,没有人不怕死,但是更怕死得孤单冷清,就像蒿草一般无人问津。对于士兵来说,这里就是一个精神的寄托,一旦牺牲了,他们也可以拥有一个灵位,会有无数的人前来拜祭,想到这里,这些士兵的心里就会欣慰不少,似乎死亡也不是那么可怕。

而且这一次奖励标准也的确惊人,每个牺牲战士给予一千元,家人每个月还会得到两元钱和五十斤粮食,子女的学费也由独立旅承担,完全能保证家人衣食无忧。参加行动的士兵也获得了三百元奖励,而且张廷兰已经许诺,会把这次行动当做优先提拔的条件,只要他们努力学习,表现优秀,很快就会成为中下级军官。

当然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们必须严守秘密,如果敢走漏一个字,不只享受不到优待,还会被直接枪毙,绝不留情。

在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保证之下,这些士兵显得与其他人都不相同,无论是训练,还是识字,都比其他人要努力数倍,知道了拼搏,懂得了自爱。

在谈论战斗总结之前,杨宇霆和张廷兰特意来到了小院之中,向牺牲的士兵恭恭敬敬得上了三炷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