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盛唐神话 >

第132部分

盛唐神话-第132部分

小说: 盛唐神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禄山有八千多个干儿子,自然会有亲疏远近之分,比如八千曳落河就只是名义上的,安禄山可能名字都叫不出几个来;

    而加入蛇牙的一百家僮则亲近得许多,起码有七成以上安胖子是叫得出名字的。

    但康神奴和康黑奴却是不同,他们和安禄山不但是的义父和义子的关系,还是实实在在的亲戚,确切来说他们都是安禄山的亲侄子。

    安禄山的老爹就是六州胡出身,在六胡州有妻也有子,他后来随着商队来到东北营州做生意,结识并勾搭了当地跳大神的突厥巫师,也就是安禄山的老娘,生下了安禄山。

    安禄山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就是康神奴和康黑奴的老爹康铁头,正是在三十年前跟随当时的六州胡酋长康待宾谋反作乱的一个小头目。

    康铁头在唐将王晙平定叛乱的过程中被马槊刺中大腿,成为残疾,对大唐一直怀恨在心。

    后来康铁头在江淮流放地郁郁而终,死之前嘱咐两个儿子一定要找到自己那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康轧荦山。

    最后的结果就是,康神奴两兄弟便认了这位亲叔叔为父,康神奴还在安禄山的支持下,成为六州胡的大酋长,大唐宥州刺史。

    听到张献诚要他立刻组织动员全部可战之兵准备迎敌,并拿出所有方便携带的钱财,派遣十几名高手和他一同前去周边的党项羌和吐谷浑部收买盗匪和部落头人的时候,康神奴是颇不以为然的。

    “张阿叔,我认为不必如此兴师动众,不就两千兵马么?我这里有一万一千多大军,六个打一个,还打不过么?”

    张献诚端着端着一碗浓白的羊汤喝了两口,感觉浑身舒服多了,这才一脸讥笑道:“你们打不过,再多一万也打不过。

    只能集中兵力据城而守,再派出三千骑兵在外袭扰。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坚持得了五六天。

    所以我明日就要走,你赶紧安排,将所有金银珠宝交给我带走,你再立刻动员,备战!”

    “怎么可能?那狗贼带得都是骑兵,没有攻城器械,又是长途奔袭,人马疲惫……”康神奴喋喋不休,浑没有把萧去病这两千兵马当一回事。

    张献诚狠狠瞪了他一眼,眼中厉芒一闪,这位往日在六胡州附近嚣张跋扈,凶神恶煞,生食人肉的粟特胡头子立刻有些畏怯。

    他是知道这位蛇牙大统领的身手的,自己这样的,两百个都不是他的对手,更兼他还是义父的义弟,身份非同一般。

    张献诚越发鄙视这个色厉内荏,狂妄自大的废物,但还是放下他骄傲的架子,耐着性子道:“三十年前,康待宾麾下有一万五千军队,如何半日不到就被王晙攻破县城?

    实话跟你说吧,萧去病现在这两千兵马远胜王晙麾下四千将士,只这萧去病一人,就能抵两千兵马,他在河中一人就冲破两万严阵以待大食军阵,杀敌两千。”

    “三十年前,还不是那王晙狗贼出其不意,这一回……”康铁头呐呐说道,突然又悚然而惊:“什么,怎么可能,一人冲破两万军阵?”

    三十年前,康待宾啸聚近两万六州胡战士造反,突然发作打得周围州县措手不及。一时声势浩大,让康待宾飘飘然自以为天下无敌的同时,也让大唐朝廷极为重视。

    李隆基命令朔方军大总管王晙联合陇右节度使郭知运一同平叛,但王晙却认为单凭朔方军就绰绰有余。

    于是王晙一方面奏请皇帝让陇右军返回,一方面先行率领三千骑兵出击,康待宾措不及手,果然一战而溃,自己还被生擒,叛乱迅速就被平定。

    康神奴言下之意,若不是王晙不按套路来,搞了个突然袭击,三十年前那场战役还胜负未定呢。

    总之这些昭武九国粟特人都的极其暴躁好战,狂妄自大,偏偏极其不善战能战,战斗力弱得可怜而又没有自知之明。

    张献诚严厉道:“怎么不可能?此人的厉害连你义父和我都不是对手,我让他们两个跟你说一下他的事情,你就知道他有多恐怖了。”

    停顿了一下,张献诚用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眼神看着康神奴,音调森冷:“我这不是在和你商量,而是传达你义父的死命令,同时也是在救你。

    你若敢违背丝毫,有一丝掉以轻心,我敢保证你一定会在三天内,被那萧去病生擒活捉,送去长安腰斩。”

    康神奴这才紧张认真起来,然后整个延恩县城就忙开了。他不知道的是,在高尚这个计划里面,他们早就是弃子,炮灰。

    ……与此同时,同样的月色之下,在宥州治所延恩县九十里以南的一处不大的六州胡部落,大片篝火燃了起来,篝火旁边,上千飞龙禁军和安西骑军,正围着篝火把羊架在火堆上烤。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有人轻轻地哼唱着秦王破阵乐,也有人低声谈论说笑,还有的小口小口地抿着萧去病的配发给每人一水囊的仙人醉。

    篝火的后面是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帐篷,在帐篷群的一角,有许多发色还有肤色各异的妇人和孩子惊恐万分地听着外面的声音,吓得瑟瑟发抖。

    若是他们能够走出帐篷,就可以看到在火堆的南边两百步的地方,堆积着成片的尸体,在零下二十多度寒风中,早已经冻得僵硬,那是他们的丈夫和父亲。

第八十七章 潮流和角度(修)

    他们完全搞不清楚这是什么状况,大唐难道不是最仁慈,最商量的吗?即使我们犯了错,也一定会得到宽宥的吗?

    我们这所在的地方就是叫做宥州,乃是大唐皇帝专门为宽宥我们的之前犯的罪责新设的,宽宥治所延恩县还是大唐皇帝下令宰相牛仙客筑造的。

    延恩正是延续恩泽的意思,表示大唐将继续对迁回这里的六州胡延续恩泽。这三十年来,也确实如此,大唐官府和周边的朔方军,河东军都对他们秋毫无犯。

    可现在这是怎么了?在半个时辰之前,天黑后不久,这群大唐骑兵偷偷从四个方向包抄过来,然后一句话都没说,就开始了杀戮。

    她们的丈夫,孩子父亲在杀戮开始后没多久,就立刻跪地乞降,但这些衣甲鲜明的大唐骑兵还是没有任何犹疑就砍下了他们头颅,甚至连半大的男孩也不放过。

    李倓脸色发白地坐在萧去病旁边,目光迷茫地看着萧去病正在消灭一只羊腿,师父太能吃了,这才不到半刻钟的时间,已经快吃掉一整只羊。

    “你怎么不吃?”萧去病故意明知故问:“怎么不合你胃口?”

    “为什么?师父,你这是在滥杀无辜,他们已经跪地乞降了。就算师父不想让他们泄露大军行踪,也可以把他们都圈禁起来。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他们?”

    萧去病从篝火架子上取下一只烤得金黄,滋滋冒油的烤全羊,用匕首切下一条羊腿:“我不跟饿着肚子的人说话。”

    李倓很快把这只羊腿吃完,还噎了一下,萧去病又递过去一碗温热的羊汤,他仰着脖子喝完,依然怔怔地看着萧去病:“为什么?”

    萧去病看了一眼在旁边冷笑的阿米尔江,突然问道:“阿米尔江,你怎么看?”

    阿米尔江这次带了一百葛逻禄亲卫跟随高仙芝一路来到长安献捷。因为在怛罗斯之战中坚定站在大唐这边,阿米尔江受到李隆基的表彰,被封为金山郡王。

    而他的父亲顿毗伽,也因为这个原因被赦免,如萧去病所料,和并。波悉林一起在长安被羁押看管。

    此次萧去病出征六胡州,阿米尔江也带着五十名亲卫前来帮忙,一个是想多捞一些功劳和战利品,一个是想跟着萧去病多学些功夫。

    阿米尔江笑道:“建宁王,哪有这么多为什么?我一点都不觉得他们无辜,大唐给了他们一块最好的草场,这里盛产的河曲马比天山的骏马还要好。

    这群六州胡每年光靠贩卖马匹就能赚取大量的钱财,可他们对大唐却没有一点感激,难道不该杀吗?”

    萧去病笑了下,道:“说得对,哪里有这么多为什么?这世间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在生产力不发达,资源又只有这么多的时候,又不必承担同归于尽风险的时候。

    每一个群体,他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量地消灭周围的威胁,占有尽量多的资源,否则就是对自己这个群体的不负责!

    好比一块陆地上有十几个国家,实力都差不多。这个时候甲乙两个相邻的国家,乙国在这一年突然受了灾害,紧接着又发生内战,国力大损。

    你说这个时候甲国是不是应该趁火打劫,或者直接出兵,或想其他办法操纵,趁机吞并了乙国,增大自己的实力?

    好让自己在与其他国家的角逐中,实力占于上风?”

    李倓想了下,虽然前面听得不是太懂,但后面例子却听明白了。

    “自然应该如此,若是甲国碰到这样的事情,乙国也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他点点头,然后又道:“可是这些六州胡和我们不是甲国和乙国的关系,他们也是大唐子民。”

    萧去病心平气和道:“在师父看来,但凡不是大唐编户齐民的,不习唐音的,不遵行大唐律法,风俗习惯不想大唐主流文化靠拢的,都不算大唐子民,而是潜在的威胁。”

    看李倓不说话,萧去病继续道:“还记得那天我去接安贼时说的话吗?重要的不是血脉,而是文化和归属感。

    好比那安贼,每次见到陛下,左一个臣是胡人,右一个按我们胡人的风俗如何,他在心里从来不当自己是个大唐人。

    这些六州胡也同样如此,他内附大唐,也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唐人,大唐只是他们临时的避难所和获得好处的地方。

    在三十年前,大唐对这些六州胡还不够好吗?最好的草场给了他们,不用他们交一个开元通宝的赋税,还派兵保护他们的安全。

    可是他们是怎么报答大唐的呢?他们在突厥动乱的时候逃到大唐来避难,在突厥稳定以后,毗伽可汗只用了一个召唤,就让他们毫不犹豫的背叛了大唐,背叛他们的恩人。

    最为可恨的是,他们在劫掠边境之后,竟然嗜杀成瘾了,到处屠城,虐杀之前恩养他们的汉民。

    现在三十年过去了,他们依然还是如此,在心里把自己当做一个大唐人。大唐现在暂时强大,也暂时没有外敌相召唤。

    但一旦大唐虚弱了,就好比高宗时候征讨吐蕃两次失利,突厥不就反了么?或者有外敌相召唤,你是知道的,安贼一定会反的。

    安贼本就出自六州胡,现在就在六胡州设有蛇牙基地。等安贼造反的时候,肯定也会召唤他们加入。

    到时候整个六胡州所有的六州胡都会像三十年那样,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就起兵造反。

    小倓,如果你一个这样迂腐的人,非要等到他们造了反以后,像三十年前那样,屠杀了几个县的汉民以后才对他们动手,那就太让我失望了。”

    李倓脸色有一些舒展开来,但还有有些转不过弯来:“师父,我知道你说的没错,但他们现在不是还没造反么,我们为什么不把他们圈禁起来。”

    “小倓,你以后永远要记住这一点,对敌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萧去病淡淡笑道:“你知道这样做有多麻烦么?我们是八百里突袭,深入敌境,四面皆敌。

    我们把他们圈禁起来,想对待妇孺那样用绳子捆绑在一起,这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而且肯定还要派人看守对不对?

    我们明天还要打仗呢。却要把力气用在对敌人的好上面?而且最重要的是,万一有人半夜逃脱,那就是对我们这两千多人不负责任,对自己的残忍。

    小倓,你说,我们为什么要冒这么大风险,花费这么大力气,去做对自己只有害处没有好处,而对敌人有好处的事情?”

    其实,萧去病也想过可能安禄山已经派人通知了,但不管对方知道不知道,做事情还是要有一定的准则的。

    李倓想了想,没再说话,虽然心里对杀已经跪地乞降的人还是有些抵触,认为不够光彩。但至少心里差不多已经想通了,开始大口大口地吃东西,喝羊汤。

    嗯,这羊肉真难吃,羊汤也膻,他心里想道。

    萧去病看着他这个样子,忍不住在心里想,自己选得这个徒弟,这条路到底是对,还是错?

    李倓确实各方面都很优秀,人也聪明,怎么思考问题的角度还是这么单纯,而且过于善良。

    这样的想法闪了一下,萧去病就一下把它甩出去几千里远,对着李倓语重心长地道:“小倓,你可知道,你今天让我有些失望,又有些欣慰。

    我们除了要开始做好准备,应对将来安贼的造反,以后我们还要做更多的事情。有一些东西,我想要你记住。

    所有的事情,不止有对错,有善恶,更有利害和立场。很多事情,我们不应该太纠结于对错善恶,而更多地应该站在大唐,站在我们这个团体的立场上去考虑他的利弊。

    这才是做大事者,和为大唐,为我们这个团体负责任者应该有的想法和思考问题的角度。

    而除了立场和利害这两点,还有一个更高的层次,就是潮流。师父并不是个嗜杀的人,师父其实也想让他们都活着。

    但为了我说的这个潮流,他们就必须死!师父就是想做出改变,告诉天下所有人,潮流变了,以前那个可以随意背叛,不用担心后果的大唐没有了,从现在起,大唐对背叛和反叛都是绝不容忍。

    师父就是要做给他们看,让其余与六州胡心思一样的内附部落,知道反叛的下场!”

    ……同一时间,在萧去病对李倓循循善诱的时候,同样的月光下,名叫张小苟的斥候队长,带着三名精锐斥候,骑着四匹然后又牵着四匹白马,一身白袍,人衔枚,马裹蹄,正向着延恩县城方向悄然摸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