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盛唐神话 >

第278部分

盛唐神话-第278部分

小说: 盛唐神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虽如此,可毕竟还是有少数人会被抢夺,没有被律法确定下来,心里总觉得不放心啊,总觉得这天下不是自己,没有主人的意识,不会主动守护这天下。”

    萧去病不大的声音缓缓响起:“下面是第二个好处,有了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这个名义,就会让人生出主人意识,譬如之前天下都是皇帝一人的,那么天下出了问题,乱臣贼子造反,外敌入侵等,在大多数人看来,就会认为,这是皇帝的事,这是两个人争天下,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很多人就会漠不关心。

    但有了主人意识之后,天下之人就会认为,这是危害我的天下,就会和皇帝同仇敌忾,主动帮助皇帝抵抗叛乱还有外敌入侵,主动维护皇帝的统治!

    皇帝并没失去什么,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最大的利益,只是给了天下之人一个名义,一个保证,就能让天下之人归心,又何乐而不为呢?

    再回到君臣共治上来,之前是什么?之前是皇帝愿意君臣共治,这才能够君臣共治,譬如太宗时期,譬如开元时期;但若是皇帝不愿意君臣共治,则大臣就只能劝谏,劝谏了不听大臣就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朝政一点点变坏。

    为何如此?就是因为名义上,这天下是皇帝一人的,好比有人要烧自己的房子,别人只能劝,不能阻止是一个道理。

    现在则不同,天下是天下人的,大臣就有了名义和皇帝君臣共治,而不是之前那样只能依靠皇帝的赐予才有共治权,我就有名义将君臣共治这一条写入律法,千秋万代传下去!

    除此之外,这个国家获得的好处就更多了,有这个这个名义和保证之后,更加可以调动大唐对外扩张的积极性,之前是为皇帝征战,收获的是皇帝的赏赐,现在是大唐,为自己征战,收获的是自己的利益;

    再有,还能使经济变得更好,更能使所有人更加热爱这个大唐这个国家,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更多的还是爱自己的宗族,所有的人,对大唐会有更多的认同感,大唐也会拥有更大凝聚力!”

    萧去病的话一下戛然而止,因为他发现包括李隆基在内,很多人的眼中已经开始出现蚊香圈,一片的茫然,只有达奚珣一副若有所得的样子,而李倓则是眼睛发亮,很想说话却又只能忍着的样子。

    沉默了片刻,李隆基这才道:“这就是你的理想,你主张的,能够让大唐成为不灭的王朝,千秋万代传下去的办法?

    说来说去。就是要限制君权。可君权神授。自古之理也,皇帝若有过错,上天也必定降下征兆,以为警告。

    君权共治自然是很好,可若是凡事都争执不下,又当如何?皇帝为天子,却不能最后拿主意,让大臣争来争去。最后这天下岂不乱了套?”

    萧去病微微一笑,心说跟我争,我可是有一整套的理论知识的,无论是后世种花家的民~主~集~中~制,还是西方的三~权~分~立,还有他们的来历,优缺点,我的笔记本电脑里都有较为详细的资料,随便搬出一成的内容,就足够把你们说晕。

    “臣也同意君权神授。所以臣才想办法让李氏永为天子啊,但董仲舒那一套天人感应理论则完全是狗屁不通。董仲舒不过一凡人而已。这些都是他杜撰出来的,而臣,无论哪方面都要比他强强上一百倍!

    譬如蝗灾的原因,大唐驿报早就解释得非常清楚了,都是自然规律,跟皇帝做没做错事没有一点关系,而且从逻辑上根本说不通,大唐驿报上举了很多例子,不必赘述了。”

    萧去病看了众人一眼:“至于问题会发生争执,那一切就都按律法来啊,皇帝相比所有大臣来说,还是拥有最高的权利啊,但大多数事情,皇帝并不能一言而决,而必须商量着来。

    而且怎么会乱了套?臣的意思不过是强制一定要君臣共治而已,请问陛下,贞观时期君臣共治,朝政可乱了套,开元时期可乱了套?”

    “你……”李隆基脸涨微红,一时无语,李隆基不笨,完全听懂了,就是舍弃一个实际做不到的虚名,换取天下人对大唐的认同。如此一来确实能让臣子和百姓更爱这个国家,貌似李氏政权也确实能更受到爱戴,千秋万代传下去。

    可话虽如此,在这个改变之前,全天下都是皇帝的,比如所有的土地,虽然皇帝不可能都独占了,但只要哪一天皇帝想要哪块土地了,那块土地上的人就必须乖乖献出来;

    但是改变之后,在想这样却不能了,皇权平白丧失这么一大块,总是不舒服;再有君臣共治也是,以前是皇帝想共治就共治,想任性就任性,以后就是再也不能任性了!

    虽然这萧去病说起来是为了李唐皇权好,而且朕也不能再做皇帝了,可是心里总觉得非常的不爽啊!

    众人则是一脸疑惑,道理好像是这个道理,可总觉得就是不那么对。总之,长期以来都说皇帝是天子,富有天下总不会有错;可兰陵王这个办法,这套理论貌似又对大臣,对天下百姓都有好处,而且目前这种情境,也不是他们能讨论的,所以干脆不说话。

    萧去病再次拱手行礼,道:“陛下,臣之心思已向陛下表明,臣之心可昭日月,心心念念只是为了能让大唐一直强盛下去。臣还有臣的妻子,儿女后代,能永远生活在这样一个强盛的国度,过得幸福开心。陛下的疑问可尽去否?”

    李隆基这才一下反应过来,回到了眼前的现实——萧去病这可是在带兵逼宫,他长叹了一口气道:“朕现在相信你没有篡逆之心,可是你有没想过,你这么做,会不会反倒把天下弄得大乱?再者,你想过没有,你要做的这些事情,会有多少困难?你就坚信,你做的这些,一定会使得大唐变成你想的那个样子?”

    萧去病和李倓对望一笑,略有些激动道:“因为我深爱这个国家,深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无比热爱这传承数千年的汉家文明;因为自我读书认字起,我的师父(祖国、长辈、老师)就把我教育成了一个这样的人。

    我坚信,大唐一定能变成我想要的那个样子,无论困难再多再大,亦余心之所善,虽九死其犹未悔。”

    李隆基微微点头,扫了萧去病萧去病一眼,却见他刚才微有动情的英挺面目,此刻两只眼睛却突然放出逼人的光来,目光锐利得有如实质,让人不敢对视,心里也是悚然一惊。

    这萧去病不但有满腔的理想,更有雷霆手段,杀伐果断,也绝不会手软,这可是一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主。

    李隆基最后的眼光落在了太子李亨身上,这看起来比他还要大二十岁,头发苍白的太子,此刻虽然一脸肃穆,但身体却轻微的颤抖,一双眼睛从未有过的有神,却是怎么也难掩内心的兴奋——这个傻孩子,真以为萧去病会将大权交你手上吗?

    这江山就交到建宁王和萧去病手上吧,但愿这萧去病果真是赤子之心未变,果真能将大唐变成他所说的那样吧。

    朕当了四十年多年天子,也确实早就倦政了,只要建宁王和兰陵王不缺朕的奉养,朕就索性放手好了,就看这大唐江山,在你们两人手上,会变成什么样子也罢!

    想到这,李隆基也不再啰嗦,他环视了众人一圈,咳嗽两声,朗声道:“朕在位四十二年,倦于政事,元子亨,睿哲聪明,恪慎克孝,才备文武,量吞海岳,应天顺人。付之神器,佥曰宜然,宜令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建宁王至纯至孝,英明神武,与诸孙有异,且为国立下大功,当为皇太子。

    今皇帝受命,天下大事,皆决于皇帝及皇太子,朕心顿如释负,将凝神静虑,偃息大庭也。”

    一番话说完,大唐两代天子的交接就已完成,连同第三代皇帝的名位也一同定了下来,在回到紫宸殿写好内禅诏书,盖上玉玺之后,内禅正式生效,连同萧去病李倓在内,在场十几名文武大臣同时对着李亨山呼拜倒:“万岁,万岁,万万岁!”

    于是乎,便在长安城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中,大唐大唐第七位皇帝新鲜出炉,李亨连同他的贴身宦官李静忠(李辅国)激动兴奋得直哆嗦。

    即位之后,便是大肆封赏,李亨病态的脸上因为兴奋满面红光,眼睛发亮,声音颤抖的开始封官,李倓为皇太子,天下兵马大元帅;萧去病封为燕王,原有职位不变外,又封范阳平卢节度使,河北道采访使;杨国忠的职位空出来了,李亨也没什么心腹,问了萧去病的意思,于是封李岘为中书令右相;韦见素仍为左相,柏欣和杨南放了出来,仍为左右飞龙军使;李晟为羽林大将军……

    李亨兴奋异常,一群保住了官位的文武高官欣喜连连,李隆基和杨贵妃坐在后面,看着这一切,只是冷冷一笑。(未完待续。)

第八十七章 自以为是

    大唐天宝十三年九月十六。

    一轮红日冉冉从东方升起,洒下无限光芒,照在雄伟壮阔长安城中,一夜的混乱景象总算过去。

    昨夜飞龙禁军和天策骑兵,在李晟、柏欣、杨南的带领四处抓捕杨国忠一党,接管长安城防,弹压金吾卫,天武军,查抄杨国忠,以及五杨的家产,动静响了半个晚上,连带着长安城内两百万士绅百姓也震惊得半宿没睡,

    然后天亮之后,坊门打开,所有的人就都睁着一双兔子也似的红眼睛,见人就问昨晚之事,却是一夜之间,大唐已换了皇帝,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李隆基的尊号)退位,太子李亨登基!

    局势变化的太快,让所有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当告示贴出来,飞龙禁军、天策骑兵、还有京兆府、长安万年两县的衙役挨个里坊宣告这个消息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一种极其不真实的感觉,呆愣愣地嘴巴张得老大,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轻飘飘一句话,这就换皇帝了?开什么玩笑!

    然后消息很快就被确认,卯时末刻,长安城内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各地使节,都被叫到含元殿参加登基大典,之后又到太庙祭祀,长安百姓这才终于确信了这个事实,但仍旧感觉说不出的不可思议。

    “太上皇之前还被气得晕过去了,怎么突然就同意禅位了呢?”

    “这兰陵王……现在是燕王了,竟然真的将如此惊天大事做成了……可他到底怎么做的?”

    “你们还不知道?那燕王可是神仙弟子,半夜的时候他突然背生双翼一下飞了起来。从天而降飞入大明宫……然后带着天策骑兵一路杀到太上皇面前……太上皇四十年太平天子。哪见过这个呀……”

    “燕王如此英雄。这天下莫不是要改姓了……太上皇现在怎么样了……”

    “胡说八道,太上皇是倦于政事,这才传位太子,如何就受到胁迫,被囚禁了……”

    直到李隆基在李亨、李倓、萧去病的陪同下,不走夹城而走丹凤门从大明宫来到兴庆宫,并在兴庆宫接见了长安百姓,各种谣言才渐渐止息。人心开始安定下来。

    再之后,两百万长安百姓的注意力,就被杨国忠一党的抄家给吸引了,五千多万缗的财货,金银珍宝,简直把人的眼睛都晃花了,一个个大骂杨国忠祸国殃民,罪该千刀万剐。

    可没想到的时候,杨国忠极其一干心腹,却只判了一个个斩刑。仗势欺人,气焰嚣张的五杨(铦、锜及韩、秦、虢三夫人家)只判了一个抄家人却没事。倒让很多长安百姓大失所望。

    然而不久后,安禄山、田乾真、高秀岩、张通儒等幽州叛军头目被押到长安,在丹凤门广场被凌迟处死,活剐了三千六百多刀。

    这一天,整个长安城可谓是万人空巷,一大半的人都跑去观刑,争抢生吃安胖子的肉,还有人做起了生意,一片安禄山的碎肉,竟然被最高卖到五百个银币,倒让一些市井混混发了一笔大财!

    不管怎么说,这个祸乱大唐江山的妖星,罪魁祸首总算是遭受到了应有的审判和惩罚,而在他死后不久,萧去病、李晟、马燧,曹雪阳、郭子仪、李光弼、南霁云、安思顺、哥舒翰,就带着各自的大军彻底平定了幽州军的叛乱,杀敌五万多人,余者投降成为奴隶,等待他们的也是活活累死在石炭矿中的命运。

    幽州军的高级头目,蔡希德、田承嗣、阿史那从礼,牛廷阶、向润客、等畏罪自杀,史思明和十几名心腹逃亡到回纥,被移地健抓捕,送到长安活剐而死,至此幽州叛乱彻底平定,河北胡化的问题也被连根解决。

    大唐乘着这个契机从河北道开始,逐步对境内所有的胡人部落进行编户齐民,河北道胡人自然是伏地颤抖,战战兢兢,而其他地区的胡人部落则是人心慌慌,焦躁不安,开始私下串连。

    另一边,日本还在激战,唐军在日本甲州金矿,和石见山银矿两个最大的据点,已经凭城据守了一个多月。于是便在在郭子仪、李光弼、安思顺、哥舒翰等人继续带兵清剿幽州叛军残余的时候,九月二十九,萧去病连同曹雪阳、马燧在河北道带着一万五千天策老兵,三万战兵登上东海舰队,征讨日本。

    与此同时,四海商社所属的清心茶社和大唐驿报则开始以此次幽州军的叛乱为引子,发起了广泛的讨论。

    论题一,为什么内附大唐的胡人总是反叛成性,对待这些劫掠成性的异~族,还有南方相对温和的异~族该采取什么政策?

    论题二,皇帝的权力应不应当受到限制,皇帝如果执意要败坏天下该怎么办?

    各方意见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总的来说,还是天策书院的学生慢慢占据了上风,他们的发出的声音,越来越传入更多人的耳中,引起共鸣、得到认同:

    其一,对待胡人,编户齐民,发展当地经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只是低阶手段;他们之所以反叛成性,劫掠成性,关键还在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根本的办法还在于教化的力量,文化的推广,最重要的是文化认同感!

    其二,皇权必须受到限制,皇帝拥有最高的行政决策权,但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