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219部分

山河血-第219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些田大都成了水浇田,地价涨了差不多三倍,这田啊!
心下感叹着,望着那些面带喜色的佃农,此时王富梁反倒不像去年限租而对专员那般记恨了,在他看来,今年这麦子收了,不知多少户人家会寻思着买地,到那时,这旱田卖上水田的价,没准到时候,王家就能在城里头设上一个工厂,也许可以考虑在乡下办个工厂,就像那个什么合作社似的。
那黄澄澄的则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阵风吹过,遍地流金,空气里弥漫着醉人的麦香。在麦田内间,人们头也不抬的挥动着镰刀,割下的麦子伏在地边,女人们推着车和孩子们一同,把麦子抬到车上,然后麦场运着,在那麦场上,牛马拉着石碾由外往里的一圈圈的压着麦,最后女人们又在那拍打着,然后女人们用木叉着麦草叉到一旁,在扬尽麦芒后,麦子被装进了一个个布袋中。
“三娃子,快回家拿着袋子,”
往年的布袋子,今年不够装麦的,似乎家家户户都是如此,满面欢喜之色的小媳妇瞧着那堆成堆的麦子,想到的给娃还有自己添件新衣裳,至于一些老农,在田间休息吸袋烟的功夫,则瞧着那收成,在心里寻思着家里要不要添块地,至于娃娃们心里头想的则是新衣裳,一些打光棍的汉子,甚至寻思起了娶个媳妇回家。
丰收,一场大丰收,不知承载着多少百姓的梦想,而此时,在与天时抢麦的时候,却不妨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满是憧憬的想象着。
从汽车上下车之后,走到田间,管明棠用手捋下一穗麦,在掌心里搓了一下,将土红色的麦粒塞进嘴里,麦香,浓浓的麦香立即于口间弥漫着。
此时原本那些正在田间收割麦子的男女老少停下镰,七嘴八舌,即有些怕怯,又有些期待的热地和这从车上下来的人搭着话。
一位老者用粗糙的双手搓了一个麦穗,“噗”地吹去麦壳,双手托着送到这个大官面前说道。
“您瞅瞅,看看这麦粒有多饱!这一穗可顶往年两穗呢!要不是政府修了水渠,给田里浇了三次水,这,今年这天景,老天爷不收人,都是烧了高香了……”
这是专区成立之后的第一次麦收,同样也是第一次大丰收,庄稼人的激动和感激之情是炽热挚诚的。
“大爷,你家有几口人!”
接过那一把麦子,管明棠问道面前这满面皱纹如沟壑般的老农。
“六口人!”
“有几亩田啊!”
“九亩半,又租了六亩!”
“那今年收成咋样……”
在说话的功夫,管明棠已经坐到地头,同这老农说道了起来,一句句的问着,看着那一张张尽是满足的脸庞,他只是不住的点着头。
“大爷,今年这水利公司浇水一亩地收三毛,这前后浇了三次,你觉得的贵吗?”
三毛钱,这是水利公司在专区实施灌溉的成本价,当然这只是对外宣传的成本价,实际成本价远低于这个价格,其中差不多50%被专区公署以“资源所得”收回,以用于今年专区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毕竟现在教育,是专区最大的一项开支。
“叭!”
吸了。旱烟,老农瞧一眼这身后跟着两三人的年青人,这人没准是城里来的大官吧。
“三毛钱,贵到不是不贵,俺打听过,在定县那边,浇一亩田,可是要7毛哩,一开始时觉得浇三次水,多了点了,不过这多打的麦子就回来了,俺这一亩孬田,还打了差不多两百斤哩,去掉水钱,还能多挣差不多五块钱那!”
听老农这么说,管明棠总算是放下了心,这次离开公署来到田间地头,就是想看看这场丰收对老百姓是否有利,还有那三毛钱的水费有多大的影响,这三毛钱的水费是合作社水利公司制定的基价,相比于他地便宜一倍有余,不过虽是如此,依然让水利公司获得数百万元的利润。
“就是,就是……”
又吸了。烟,老农看着身边这可能是个大官的人,自己该说不?
“是啥?大爷?”
“就是,现在乡里乡亲的都寻思着,这等入了秋,今天,能不能从合作社买着那红皮种子!”
相比于其它,对于这乡间的老农来说,他们最在乎的就是入了秋的种子,毕竟这几日麦收下来,相比于他们两百多斤、三百多个甚至还有那上等肥田四百斤的产量,那去年加入农业合作社,用合作社贷种种的麦子,一亩地少则六百多个高的甚至都有千斤田,这样的种子,谁都想要,可那边合作社会员的田里产出的麦子,刚打好就被合作社上门被收走了。
红皮种子,现在早就成了压在专区老百姓心里的一个担子,一亩田一季粮食就能挣几十块钱,若是家里种个十几亩田,老百姓自然会算那个帐,于是乎有着农民般狡黠的老农瞧着这个坐着车来的青年人,试着道出了他的担心。
“红皮种子……”
先是一愣,随即管明棠便知道这个老农说的是什么,是合作社推广的小麦良种,今天的《邯彰日报》上还报道邯郸县出来了千斤田的报道,虽说那千斤田是农技所的试验田,但这一切,都是为了秋季的良种推广造势,而现在老农的担心,却是因为前阵子为了给农村合作社造势,而产生后遗症,于是便出言宽慰道。
“大爷,你放心吧,今个我管明棠在这向您老保证,到了秋种的时候,专区所有人都能买着那红衣种子!”
啥!管明棠……老农愣着,这名咋听着嫩耳熟,直到这年青人拍了拍身上的土坐车离开的时候,老农方才像是回过魂来似的嚷了起来。
“俺的个娘来,那,那是专员老爷!”


第三百七十二章 1地之困
五辆福特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行驶着,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青翠的山峰有时候会因为盘旋的山路忽然遮挡了人们的视线,但转过一个弯之后忽然又扑面而来,向人们展示了它壮美峻峭的身姿。
不过此时,车上的乘客却没有闲情逸致欣赏这天然美景,张振生紧绷着脸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浓眉下一双深邃锐利的眼睛直视前方。线条硬朗而略带些皱纹的脸庞上,带着浓浓的忧色,他紧皱着眉头,心不时的随着汽车的行驶以及道路的变化而铁上铁下的跳动着。
在这样的盘山公路上,汽车行驶总是让人难免提心吊胆,直视着前方,此时张振生所担心的正是安全问题,此时他甚至后悔为什么没能劝阻先生,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实在是
“再慢点,不要急!”
又一次,张振生驾驶员吩咐道,同时,他又不时的观察着车窗外,以防发生落石或者其它的什么意外,虽说大股土匪现在几乎从林县绝迹了,可是在林县这个穷山恶水之地,总会有一些衣食无着的人会铤而走险。
“振生,心放宽些!”
出言安慰着张振生,管明棠的视线则朝窗外走去,这里是他的专区之行的最后站——林县,全专区最穷的一个县,不仅如此,这里还是各项工作最落后的一个县,就像这公路,这里是全区唯——个没有修筑标准县道的县。
而且,与山西接壤的拥有50万人口的林县,按人口比例应在六月份完成15万民团的组织工作,可实际上,至今却仅组织编练了10万民团,在今年专区普遍大丰收的情况下,林县再一次遭受旱灾,为此,管明棠不得不再一次免去了林县的田赋以及相应的附加税,甚至除此之外,这里还是专区十二县之中,唯——个由县政府打报告要求专员公署救济灾民的地区。
不过,在管明棠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是顺理成章的,相比于其它各县地处平原不同,林县位于太行山区,县境内可谓是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对于这个林县,管明棠并不陌生,当年他考上公务员的时候,市人事局曾组织他们那一批新录入公务员前往林州市红旗渠参观学习,而那个林州市就是这个林县。
虽说在车入林县之后,未见与后世参观红旗渠时所说的“光岭秃山头”但对于“水缺贵如油”管明棠却从林县县长的报告中,多少了解了一些,尽管去年民团司令部针对林县的特殊情况,在林县投入了近十万民团以及近六十万元专项资金,修建水渠、水库、池塘、旱井、水井,引山泉,实现了十万亩灌溉,但却依然无法改变林县缺少农业用水的现实情况。
“水,千百年来,水是林县最稀缺的物什,没有水,今年专区其它县能依靠灌溉实现丰产,而林县,除去十一万亩田地实现灌溉,大多数田地都是靠天吃饭,水只够人吃饭的,那里还有闲水浇地,”
在林县县政府,这座使用了几百年,早就有些破旧不堪的县衙里,杨子泰在汇报时,那张被山风吹黑的脸膛上,尽是愁容。
去年受行政院委派他和九十二名青年干部从南京来到邯彰专区,每一个县派六人,这是专员公署制定的派遣方式,他同另外五人被派往林县,其它五人先后离开了林县,而后来公署又先后派来了几人,不过只有三个人留了下来,而他在年后从民政科长晋升为县长,作为县长,上任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水!
“水,几乎是在林县唯一需要考虑的事情,只要把水的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林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7个村人畜吃水困难,其中跑2。5公里以上取水吃的有181个村,跑5公里以上取水吃的有94个村,跑5一公里吃水的有30个村,跑一20公里吃水的有两个村……
因为有一半的人在跑水取水的路上,所以,不可能编练民团,因为水的不足,使得林县大多数土地无法灌溉,只能靠天吃饭,所以粮食平均亩产量仅只有百个因为……总而言之,在杨子泰的汇报中,只有一个中心,水!
在杨子泰汇报时,管明棠只是沉默着,参观红旗渠的经历,使得他对林县有一定的了解,因为缺水,在林县大地上屡见不鲜地出现“村村兴建龙王庙户户能闻祈雨声……”的现象。一眼井旁数通碑,一座池边几个亭,为掘井者歌功,给挖池者颂德。明代万历年间,滋阳县举人谢思聪奉命来林县担任知县,为解决当地的吃水难题,他曾动员老百姓从洪山寺修了一条小水渠,将洪峪泉水引出山外,解决了18个村庄人畜饮水的问题,老百姓为感激他,称这条渠为“谢公渠”,以世世代代纪念这位为百姓谋福利的好官。
长久以来,林县人省吃俭用,淌汗流血,祈求天神,找水、寻水、挖水、引水……甚至今年之所以林县能组织编练了十万民团,只有一个原因——去年民团的团兵为林县修建了563条水渠、13座水库以及上千座池塘、旱井,使得民团在民众间建立起了一定的声望,大多数水渠也都是以民团番号命名。
“所以,想要解决水的问题,只能考虑修建水渠引水,而修建水渠引水需要钱,仅依靠林县……”
从外部引水,这是杨子泰在作民政科长时,对林县县境内的几条河流以及邻近的几条河流考察的结果,现在专员来了,在他看来正是自己争取专员支持的时候。
水!
或许今年还可以通过动员民团大兴水利工程,但是,这些水利工程和历史上林县的水利工程一样,只能起到了一个暂时缓解的作用,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林县缺水的问题,想经解决水的问题,就只有一个途径——引水。为什么不引水?为什么不引漳河水!在杨子泰的建议中,管明棠沉默着,引漳河水,可能吗?
修建1500公里水渠、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l座渡槽、开凿2u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j…立方米……所有的与“人工天河”有关的一切都是天文数字,都是一个此时的林县、专区公署无法承受的数字。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漳河水还是邯郸重要的水源,尤其是随着新区的工业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自然随之增加,即便是现在,在用水问题尚未显现出来之前,公司就已经计划汇同专员公园,修建大型水库以及水渠,以引黄入库,从而满足未来公司发展的需要。
水!
林县的农业需要水,同样,邯郸公司新区的工业也需要水!
“林县有多少人?”
在思索良久之后,看着杨子泰,管明棠打断话他的话。
“有40多万,按目前的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是423816人。”
作民政科长时,杨子泰在主持人口普查时,曾用几个月的时间,跑遍了整个林县。
“林县的山河是不是和我来的路上看到的一样,山上有很多树林吗?”
“有一部分山上分布着许多自然林,也有一些山上土薄石厚,不过也有一些自然林。”
听专员提及树林,杨子泰的眉头一跳,在主持人口普查时,他曾注意过一个现象,即树越多的地方,旱情越低,树越少的地方越是缺水。
点点头,管明棠皱眉沉思片刻,又问道。
“那么,按照县政府的统计,今天的灾民有多少?我是说,可能会饿死人的?”
“大约一两万人所居住的地方,旱情严重,几乎颗粒无收!”
“一两万人啊!”
感叹着,管明棠摇头说道。
“按照保住一条命一个月需要3块钱,那么一个月就需要五万,半年就需要三十万,再加上其它地区的适当救济,半年需要支付超过五十万元,而今年林县的财政收入又有多少?”
在杨子泰的诧异中,管明棠的表情立刻严肃起来。
“一年五十万的救济、几十万元水利建设,对应的又是几万元的财政收入……”
摇着头,管明棠怎么都觉得这是一个极不划算的事情。
“每年拿出一百万,结果换回来的只是几万元的回报,杨县长,你觉得这笔生意划算吗?”
沉默,杨子泰沉默了下来,他没有想到,自己提出的引水的建议,换来的竟然是这么一个回答或者说是问题。
“当然,于民生不能考虑划算不划算的问题!”
做了一个否认手势,管明棠看着杨子泰,又接着说道。
“但是,现在专区的确拿不出这笔钱!”
这一句话只让原本刚涌起一点希望的杨子泰心神一黯,看着专员,他的脸上流露出浓浓的失望之色,在此之前,对于修建引水工程,他至少还有一半的信心觉得自己能够争取到专员的支持,可谁曾想,专员依然还是直截了当的拒绝了,用的还是最简单的理由——钱。
就在杨子泰显露出失望之色时,管明棠却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川林,不要失望,专区拿不出钱,并不意味着,没有其它办法!”


第三百七十三章 0年之问
横水镇王家饭店,午饭口时分,饭店内显得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