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539部分

山河血-第539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制问题!
杨杰的回答,让管明棠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这四个字来,但旋即他却又是一笑,似乎自己想多了,正像杨杰说的那样——影响部队的战备。
“有没有办法克服一下,毕竟,老部队的战斗力更强,如果他们先完成换装的话,战斗力势必将提升一个台阶。;
“司令,这恐怕有些困难!;
杨杰摇了摇头,然后解释道。
“现在,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部队的战备状态,其次才是其战斗力的提升,我们一共有20个师,按照公司目前的产能,每个月提供四个师的新式装备,如果首先对老部队进行换装,那么两个月内,就会有8个师的部队几乎相当于解除战备,出于安全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不能接受的……;
安全!
作为华北防务委员长副委员长以及华北集团军群参谋长,杨杰必须首先考虑到安全问题,这正是首先对新建部队实施换装的原因。
“不过,在过去的半年间,我们已经完成了四个师的换装,而各师的换装不仅牵涉到单兵轻武器,同样还寄涉到炮兵兵器以及战车等各种重型武器的换装,比如,过去只有少数主力师突击营装备两门野战战防炮,而根据民二九年战力提升方案,各营均配属两门二四式野战炮,用于增强步兵营火力,尤其是提升对战车战力,同时,各团炮营撤销野战,改装备二六式l0。5厘榴弹炮,同时将二六式15。5厘重炮作为各师直属重炮营的制式装备。;
杨杰口中的“民二九战力提升案;,是根据“达里冈爱冲突;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华北集团军群的火力,完成“战力提升案;整编的部队,火力较之于过去有很大的提高,在火力上达到甚至超过欧洲陆军强国的水平。
在表面上“民二九战力提升案;是“鉴于冲突期间部队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高部队战力”,但实际上,这一提升案的本质,却是为了进一步华北军的进攻力量,为收复东北击败东北地区日军作准备。
而按照“提升案;的要求,华北军二十个师,除去三个装甲师之外,还编成7个机械化师、l0个摩托化师,而7个机械化师则以一个重战车团为核心,两个机械化步兵团为辅,至于l0个摩托化师,则是以一个轻战车团为核心,两个摩托化步兵团为辅,而在编制时,即考虑到部队的扩编,可以随时根据战争需要对各师进行改编。
在理想的情况下,机械化师在战时可以抽调一个机械化步兵团编成一个摩托化师,同时由摩托化师抽调力量对其加以补充,而摩托化师亦可抽调部分力量用于编遣轻步兵师。当然,这一切都是在理想的情况下,只不过,直到现在“二九型部队;的编遣与组建仍然正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
“……按参谋部的计划,“二九型部队;编遣与部队换装是同步进行的,除去单兵武器换装30系列兵器外,30式中型战车,均将作为“二九型部队;的装备……;
“30式中型战车,开始装备部队了?;
听n30式中型战车,管明棠的眉头微微一扬,立即露出一副颇感兴趣的样子。
一直以来,华北军的战车只有轻重两种战车,其中重战车的“研制;时间最长,从民二十五年完成试制,直到二十九年才定型为29式重战车,尽管定型晚,但是从试制到定型先后却制造了超过六百辆,每一批次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造,以适应公司的工业技术水平和军队的作战需要,直至民二十八年才真正成熟。至二六式轻战车,从民二十六至今都是华北军的主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军队对其并不满意,认为其不过只是仓促而成的“拼装货”。
重型战车火力强、装甲厚,但重量超标,桥梁适应力差,轻型战车桥梁适应力好,但火力弱、装甲薄,也正因如此,联勤署才会下达研制新型战车的命令,从民27年开始研制,直至去年新型战车方才定型,管明棠没想到,竟然这么快30式战车便装备部队了。
“司令,正好,中心战车教导队有几辆30式训练战车,要不,我们一起过去一趟!;
对于杨杰的建议,管明棠自然不会反对,30式战车与其它武器一样,从研制直至定型都由联勤署负责,这也是发展的必然,在过去的几年间,他早已经惯了将事物交由各个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因此,虽说知道30式战车已经定型,但是对它却并不怎么了解,甚至都没有见过实车。
“走,一起去看看!;
不过是刚一进入战车教导队的训练场,还未下车管明棠便看到了几辆正在训练场上行驶的战车,那几辆战车立即给他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是29重战……
不对!
有些特殊的炮塔让管明棠下意识的否决了这个念头,这绝不是29式重战车,虽说29重战经过多次改造,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都没有脱离t55的概念,现在的29重战实际上是t55的缩水版,除去取消了火炮稳定装置,主炮更换为88毫米炮之外,其为了增强战场通过能力,更是对装甲进行减薄,可它的外型依然与t55极为相似,因此管明棠绝不会认错。
但眼前的这四辆坦克,从正面看确实和29式重战车相似,但是从侧面看,它的半蛋型炮塔的后方似乎多了一个……难道是弹药舱?
“这是30式中战车?;
盯视着在训练上奔腾着的四辆战车,管明棠诧异的问了一声。
“是的,总司令,这是刚30式战车训练型,;
赶过来的战车教导队队长的李裕强向司令介绍道,
“训练型?;
在他介绍时,已经有一辆战车朝着他们开了过来,不过分钟后,战车便停在众人的面前,随后五名战车兵从舱口跳了出来,列队站战车旁。
“总司令部,与标准型相比,它取消了车首机枪,加装了教练席,至于主炮,则使用适配器发射l2。7毫米训练弹或25毫米炮弹,除此之外其装甲亦为普碳钢制成!;
典型的“华北式;军事经济学!
这会管明棠明白了什么是“训练型战车”,和步兵的小口径训练步枪一样,都是在保障正常训练、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前提下节约经费,战车炮身管寿命有限,加之炮弹昂贵,一个炮兵一年不见得能进行十几次实弹射击训练,但是用机枪或小口径炮弹,却能够进行上千次打靶。
“……车首以及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60毫米,侧面为40毫米,其主炮是在24式野战炮的基础上研发,炮弹与24式野炮通用,使用被帽穿甲弹可以在1000米处击穿l00毫米装甲,就其火力而言,目前于全世界战车中,仅次于29式重战车……;
在李裕强的介绍中,管明棠这会已经跳进了混杂着柴油与机油味的战车炮塔内,在炮塔的后方果然是弹药舱,而在弹药舱一旁则是无线电台,相比于管明棠的身高而言,炮塔的空间似乎有点狭窄,但是对于身高普遍在160公分甚至l50公分的战车兵来说,炮塔的空间却勉强够用,向下看去,突然脚下的地板吸引了管明棠的注意力。
“炮塔吊篮……;
如果管明棠没有记错的话,t55坦克并没的炮塔吊篮,尽管有活动式插座,但在战斗时,装填手往往是站在底装甲板上不能随炮塔转动,操作相当吃力,而30式战车竟然设计了了炮塔吊篮!
“看来,在战车设计方面,公司那边来越成熟了!;
虽说30式战车还无法脱离t55坦克的概念,但管明棠还是为炮塔后方的弹药/无线电舱以及这个炮塔吊篮,为战车设计人员暗叫声好,无论是从这辆战车的研制以及其中的细节改进,都在证明一点,设计人员已充分了解到军队需要什么样的战车,什么样的战车更适合战场,而不仅仅只是照猫画虎的仿制t55。
“……因为采用风冷柴油机,因此其在低温条件下启动性更为优良,完全无需对发动机进行加热,相比于29式重战车,重量不过只有26。5吨的30式战车,无疑更适合东北战场,且因其重量较轻,在冬季条件下的东北,直接通过大多数冻结河面……;
在管明棠钻出炮塔的时候,听着李裕强的介绍,他只是面上含笑的点了点头,对于这辆战车可以说非常满意的他,立即看着杨杰询问道。
“耿光,现在,30式战车的生产情况怎么样?能够满足部队的换装需求吗?;
深知战车重要性的管明棠知道,仅仅依靠几百辆甚至上千辆战车绝不可能赢得战争,二战这个特殊战场所要求是像“海”一样的武器狂潮去压垮敌人,否则,其势必将被敌人的武器海所压垮。
“司令,这……;
话声稍稍一顿,杨杰用似有些无奈的腔调答道。
“我想,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北方重工才能回答!;(未完待续)

第一十一章 小夜曲

民二十七年的盛夏,那一年,弥漫在中国上空的硝烟刚刚散去,而在中国大地上依然满是战争创伤的时候,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在硝烟尚未散尽时,便已经展开,那场例时不过12个月的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太多的改变。
济宁,在收复济宁的战役中,这座城市几乎被完全荑为平地,曾经的城墙被炸塌了,一栋栋房屋只剩下些许断垣残壁,数以万计的难民每天只能依靠难民救济署的救济为生,如何安置这些难民,则成为山东战后重建最重要的工作。
北方技工学校招生处,这是一个设于济宁城内的招生处,招收技术工人,这也是难民安置救济的一部分,毕竟,中国对于技工的需求,从未曾得到满足,站在他前面的是一个身穿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孱弱女子。女子看上去只有十**岁的样子,却是菜一样的脸色。浮肿的眼皮,遮着一双羞怯的眸子,在一群男子中,她整个人甚是显眼。
一个穿着卡其色衬衫的青年人,则坐在一张桌子后面。虽说他是一身职员打扮,但是打着绑腿的脚从桌子下面伸出。他的右手里拿着支钢笔,而在他背上却还背着一支步枪,这或许正是战区招生、招工最大的特点——职员出外必须要携带武器。
而在桌子上,是一大摞报名人员的表格,每个人回答过他的问题之后,他便在表上做一个记号。
看着面前的女子,他显然先是一愣,随后便问那女子的名字。
“李芳珍”
在报名表上登计了她的名字之后,他又继续问道。
“你为什么要报技工学校?”
面对报名人员的问题,女子有些怯怯地回答道。
“为了工作。”
相比于其它的工作,报考技工学校无疑是最好的,只要有初小毕业生就可以报技工学校,虽说要求的条件高,但是这却是一个机会——毕业后,每个月至少可以拿4、50块钱,足够几家人吃用的。
对于失去了父亲,还需要抚养弟妹的女子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更何况在学校期间,每个月还有4块钱的津贴,这同样可以贴补家人。
“你要知道,这所学校教的可是操作机器,干这活,可是有些辛苦!”
“辛苦没啥,家里的四个弟妹要读书,要吃饭……学这个,将来挣得钱多……”
在女子的回答中,那人低头哗啦哗啦地在纸上记着,如同拿刀子在割一块牛皮,根本不看站在他面前回答问题的那些人。也许不能那么苛求他,现在他有些累了。他只是抬头看了一眼站在他面前那个诚惶诚恐、十分诚实的女子,然后让她的那张表格上签了名字。
“好了,明天下午,进行心理测试,如果通过的话,会通知你什么时候去学校!”
一个人的前途,便这样简单地、三言两语的决定了。
北方重工福田分公司,或许对于外界来说,这座工厂或许是整个北方新区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占地近十平方公里,这座工厂却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拖拉机厂。一九三六年三月,一个由十三名北方公司工程师组成的代表团来到美国,与许多美国公司洽商援建一座年产五万辆卡特皮拉型拖拉机的工厂,而此时拖拉机厂的初期工程已经搞了一段时间,但主体车间直到美国的设计图纸于六月份到来后才开始施工。拖拉机厂的全套设备均在美国设计、制造,然后运往中国。欧洲最大的拖拉机厂就是这样产生的。美国工程师在这里监督这些工作。在整个过程中约八十家美国公司参加了这项工程。每项工程和设备都由一家美国大公司负责:工厂设计,是艾伯特?卡恩公司;锻造车间设计,r?史密斯公司;铸造车间设计,弗兰克?c蔡斯公司;冷轧车间设备,尼亚加拉和布利斯公司;淬火设备,罗克韦尔公司;发电设备,塞坡和威斯汀豪斯公司;输送系统中的链带,链带公司;建筑材料,麦克克林托克和马歇尔公司。
这座工厂完全是整个新区之中,第一座完全由美国人设计、建造和投产的。而与普通的拖拉机厂不同,这座工厂原本应该实现中国农业“耕地不用牛”,这一象征着中国农业现代化期盼的工厂。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座纯粹的拖拉机厂,而是一座坦克工厂。
在这个庞大的如一座小城市般的工厂中,除去一座庞大的用于安置生产流水线的大型整体式厂房外,还有数十座十八米跨、九百米长的标准厂房,这种大型厂房则生产着供流水线组装使用的各种零部件,尽管各个厂房都有自己的编号,但在工人们的口叫却不过只是“金工*车间”。
入夜时,“金工3车间”内的轰鸣的机器早已经停了下来,工人们都已经下班了,尽管现在北方公司大多数企业依然实施着战时体制,但对于生产配件的金工3车间来说,每天只需要完成两个班,即可完成当天的生产任务,即便是在战时,亦不是每座车间都需要实施三班生产,此时的车间显得空荡荡的。
走进车间的休息室,方振国从衣柜中拿了自己的衣物,正要离开的时候,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一个娇弱的身影,正站在一台万能铣床边上,手中拿着一份图纸,不知在忙着什么。
“李芳珍。”
方振国走过去喊了一声。现在全车间的工人都下班了,她还留在车间里,李芳珍是金工车间少有的几名女工中的一个,看着她在那里忙活着,方振国只觉得一阵惭愧,自己成天浑浑噩噩地只想着过一天是一天,而像李芳珍这样的女工却这么认真,着实让他的黑脸为之一红。
“振国哥……”
李芳珍回过头来,眼睛里闪着一丝神采。
“那个那个,这么晚了,怎么还在这里忙活着,咦?这不是考试的科目啊。”
虽说平时方振国仗着脸皮厚,说话什么的从没脸红过,可这会说起话来却磕磕巴巴地,他看了下李芳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