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571部分

山河血-第571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又把男孩子推了一下。
“好了,伊万!你惊吵别人了!大家都在休息…”
男孩向前走了一步,又站住了,用不友好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人。
“年轻人这样的举动究竟是什么道理?”坐在瓦利茨基旁边的那人还不肯罢休。
女人在条凳角上坐下,把倔强地扭动着肩膀的男孩子拉到身边来,回答说。
“知道吗,他不肯和我一起撤走!他说只有胆小鬼才会在日本人入侵的时候离开这里……请您原谅,”
她忽然省悟到,这个车厢里的都是要撤往后方的人,接着又补救似地加一句。
“他爸爸在前线呢。”
“为什么到后方去的就是胆小鬼呢?”
坐在对面条凳上的一个剃光了头的中年男子显然有点生气地说,他穿着一件军便服,但没有领章。
孩子顿时挺直身子,有些激动大嚷起来:
“胆小鬼!当然是胆小鬼!大家全说应当做一个勇敢的人,勇敢的人!可是现在,你们却都撤到了其它地方,还拉着我一起去,我怎么能做一个勇敢的人呢?!”
男孩的喊声,让一些人的神情变得尴尬起来,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好不容易才争取到这个机会。
“你认为只有留在这里战斗才算勇敢吧?”
那个光头男子已经比较平静地问他道。
孩子用毫不稚气的眼神对他看了短短一会儿,然后似挑衅地说。
“可是您……您也应当上前线!你,你是军人……”
“我也上过前线的,”
光头男人现在已经很和气地回答他了。
“喂,你瞧,如果你不相信。”
他提起左脚的裤管,所有的人全看到他脚上打着石膏。然后他看着男孩说道。
“无论在任何地方,我们都是在为俄罗斯的生存而战斗,留在这里的同志们是为俄罗斯而战斗,我们同样也是,我们会在其它的地方,更好的、更顽强的与敌人进行战斗!只不过,我们所处于的战场不同!”
“伊万!快过来!”
那女人在他耳朵边大声说,又把男孩拉到身边来。这一次男孩依从了她,低着头在她旁边坐下,列车继续沿着铁路前行着,在那些许透过车窗映进的月光中,人们慢慢的似乎睡着了,在车厢里,没有人知道他们会撤到什么地方,也同样也没有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回来。比奇提示:如何快速搜自己要找的书籍


第六十一章 胜利进军
赛音山达,蒙语赛音山达的意思是“好水池”,可它偏偏又是蒙古高原上最干燥多尘的省会之一,这座东戈壁省的省会是一座被沙漠包裹着戈壁小城,如同黄色波涛里的一叶孤舟,在过去的几天中,一个消息一直悄悄的在这里传播着——俄国人要离开蒙古了。
俄国人离开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清晨时分,当这座人口不过只有两千多人的小城刚刚从睡梦中苏醒的时候,当其中的一些人民革命党员准备一如往日的开始今天的工作时,
“第一书记和省长都离了……“
悄无声息的,这个惊雷般的消息不过只是短短片刻功夫便传遍了整个小城,数以百计的人们在得到消息之后,纷纷涌出了简陋的房屋,人们围拥在省政府门前的广场和街道上,这时候一些眼尖的人看到,在几名军官的护送下,第一书记和省长等十数名高官,坐上了省政府的汽车,在另一辆卡车上则装满了物资,而在车队的周围的则是骑着马的上百名苏蒙军,此时那些高官的神情显得极为难看,他们甚至都没有看周围的百姓一眼,便匆匆的坐上了汽车。
离开了!高级官员和军队一同离开了!
而这时,人们才注意到省政府内的旗杆上,国旗降了下来!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几乎没有人知道,作为公安局局长的苏木赫骑在马上,他朝着身边的那几名下属看去,此时他的神情显得极为复杂,就在一个小时前,在省政府召开了紧急会议。
“苏军已经撤出蒙古,而中**队对蒙古的入侵迫在眉睫,为了保存革命的力量,乔巴山元帅已经决定同驻蒙苏军一同撤往苏联……“
各省的高级官员自然是随同撤离,至于他——苏木赫,自然没有人过问他的命运,现在却成为了这座城市中的“最高长官“。
中国人要来了!
苏木赫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紧张,他的额头不时的涌着汗,因为他知道,在过去的几年间,他的手中沾了多少血,他的目光甚至不由自主的朝着城边的几处土丘看去,那里曾是一座喇嘛庙,就在那里,他杀死了十几个喇嘛。
“局长,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办?“
“怎么办?“
没有告诉苏木赫应该怎么办?他还能怎么办呢?“全力配合……“这是第一书记在临走的时候悄声告诉他的。
“尊敬的局长同志,发生了什么事情?“
面对众人的询问,苏木赫却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们,如何回答他们呢?
告诉他们,他们被乔巴山元帅抛弃了?估计他们会立即欢呼出来,可是在他们欢呼之后,会发生什么呢?想到那些曾被自己逮捕的反革命分子的家人,也许他们会立即生吞了自己。
不能说,不能说!
“好了,都站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快点散了……“
多年的积威使得苏木赫这么一喊,人们纷纷散去了,生怕被当成反革命分子抓起来,就在这座城市看似恢复平日的静寂的时候,五辆沙黄色的“jeep”车拖着滚滚黄烟在荒芜的沙漠公路着飞驰着,“jeep”车出的轰鸣声打破了一望无际的戈壁上的死寂。数分钟后“jeep”车停在了这座被沙漠包裹着的小城的边缘。
“那哲大喇嘛,我觉得,我们还是我们护送你进去的好!“
在汽车上,一名中尉军官看着车那哲喇嘛轻声劝说道,这位大喇嘛希望大家能在城外等待半个小时再进城。
“我相信他们!“
大喇嘛望着不远处的城市,那张瘦削的脸上,显得很平静,下了车,在几十名士兵的目视下,在两名喇嘛的陪同下,他们三人默默的朝着小城走去,几分钟后,他们便出现在市民的视线中,看着忽然进城的三个喇嘛,市民们的神情显得有些复杂,一些人的目光显得有些激动,一些人则连忙闪躲起来,还有几个人甚至回头就跑。
在蒙古,众所周知,无论是接济或是收留喇嘛都会被视为反革命分子,将同喇嘛一样遭受最严厉的惩罚。一些虔诚的老人则默默的在家中跪下去,跪拜着那三名喇嘛。
三名大喇嘛默默的朝前走着,就在他们快走到省政府的时候,伴着马蹄声,几匹马跑了过来,马背上的是几名警察。
“局长,果然是反革命分子!“
一个警察厉声喊着,就在他跳下马准备去逮捕那三个喇嘛的时候,却看到神色一直不对劲的局长,在跳下马后,做出了让他目瞪口呆的一幕——伏身拜倒在路边,嘴唇间不时的发出祈求佛祖原谅的祈求声。
这,这是怎么回事?
不单那个警察被惊呆了,就连透过门缝看着的人们也惊呆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幕,局长同志没有抓喇嘛,反而虔诚的跪拜着。
“局长同志,你怎么可以这样……“
就在一个警察大声叫喊着的时候,这时,有一个老人走了出来,老人那形成枯树的脸上带着些泪水,曾几何时,他还以为此生再也无法见到喇嘛,虔诚的信仰让他一步一跪的朝着喇嘛走去,面对这些虔诚的信徒,那哲大喇嘛显得很平静,如高声坐定一般诵读着经文。
慢慢的街道上的人越来越多,即便是许多革青团的青年人,这会也跪拜了下去,在大喇嘛的经文中,似乎所有人都找回了失去的东西,所有人都受到了祝福。
在大喇嘛的诵读完经文之后,那瘦如鸡爪的枯手轻抚着信徒的头顶,为其祝福,在这时一个40多岁的穿着苏式服装的蒙古人从人群中挤出来,他从衣袋中取出人民革命党的红色证件,将其撕碎扔在了地上,他的这一举动同样带动了其它的人,一个个人民革命党或革青团的红色本本被撕碎了,扔在喇嘛的面前,更有许多人从家中取出乔巴山和斯大林的挂像,很快,在省政府门前的广场上,党团证件和挂像就堆成了一小堆,一桶灯油被人们倒在了上面,随着一根火柴扔过去,雄雄的火焰在省政府前燃烧着。
在烈焰中,大喇嘛依然诵着经文,而上千名市民则虔诚的跪拜于大喇嘛的面前,面对这熊熊的烈火,广场上既然没有咆哮、也没有欢呼,有的只是一种似被佛光笼罩般的安宁,也就在这个时候,汽车驶进了这座城市,一些原本犹豫着而在周围围观的人们看到汽车的时候,心头却是一紧,就在他们恐惧着即将到来的镇压的时候,在这一瞬间,无不是惊呆了,因为他们看到那汽车上坐着的竟然是“万恶的中国侵略者“——中**人!那些穿着打扮与苏蒙军截然不同的军人衣臂上的中国国旗甚至醒目。
半个多小时后,东戈壁省省政府内那空荡荡的旗杆上升起了一面中国的国旗,人们神情复杂的看着那面中国的国旗。他们不知道等待他们将会是什么,但是更多的人却长松了一口气,或许,蒙古“**”了数十年,但是对于这些蒙古人来说,至少蒙古属于中国的时候,他们的生活从未被打扰。
“也许是一件好事!”
更多的人们反倒是露出了笑容,至少中国人把他们的传统带了回来。
省政府这是一座简单的砖瓦大院,此时,在这座省政府内,几名军官显得很是兴奋,没的任何抗议、没有任何抵制,有的只是发自于内心的欢迎。
“我们不仅将收复蒙古,还必然将收复这里的民心!“
华北**第十三旅旅长,韩小武瞧着那些挤在喇嘛面前的祈求祝福的蒙古人,直到这会,他终于明白了,明白了,为什么参谋长会那么的自信。
“韩旅长,蒙古族间喇嘛教或许已经呈现衰落之势,在外蒙,乔巴山他们几乎杀死了所有的喇嘛,但是在蒙古人的心中尤其是他们的精神之中,喇嘛教依然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所以……”
作为一名随军僧侣同,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赵国相神情中带着一丝得意,“让喇嘛与军队一起行军”,这是参谋部的计划,从一开始,参谋部就认识到几百年来喇嘛教在蒙古人的生活中的巨大影响,所以在制定收复蒙古的计划中,便制定了对喇嘛教的一系列的计划,而利用喇嘛教收复蒙古的民心、稳定外蒙古则全部由宗教处负责,而赵国相则是这一计划的直接参与者。
“对于经历了“大镇压”和极尽压榨的各种名目的献纳的蒙古牧民来说,对他们最具吸引力的不是我们可以给予他们什么,而是我们可以给他们带来传统的恢复,而最根本的传统就是……”
曾在五台山寺院里作过和尚的赵国相指着远处的大喇嘛。
“就是喇嘛教,这就是蒙古人的传统,而这些喇嘛则会把中国的友善告诉每一个蒙古人,从新回到蒙古的喇嘛、重新建立的喇嘛庙,仅仅只是这两者就表明了,我们同乔巴山之流最大的不同……”
在赵国相的得意之中,韩小武只是笑了笑,然后他轻声说道。
“真正想要稳定像蒙古这样的边地,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移民,蒙古有70万人口,如果移民过来80万汉人,那么这里的一切都会改变!”
不过,韩小武知道,至少这是一个开始,一个良好的开局,至少这说明参谋部早有了相应的计划,想到这里,他的视线朝着北方投去,现在他们不过只是刚刚进入蒙古,这里距离边境依然太过遥远了,在北方还有广阔的国土等待着他们去接收……

第六十二章 无法回避
星光在草原上升起,月色使草浪看来有如碧海的清波,空旷的草原上不知相隔多远才能瞧见几顶白色的帐篷点缀在这无际的草原中,点点灯光与星光相映,看来是那么的渺小。
突然,这静寂的夜色被一阵轰鸣声所打断,先是几辆汽车快速沿着土路驰速行驶着,汽车的大灯映亮了这条土路,在领头的吉普车上,操作机枪的机枪手警惕的看着周围。
又过了十几分钟,在夜幕笼罩着的蒙古高原的这条简易的土质公路,完全被一片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所笼罩,甚至就连附近的蒙古牧民都被惊醒了,这些先前刚刚被强征过牛羊的,已经一无所有的牧民们,在听到那轰鸣声的时候,神情显得不自然起来,生怕再遭受一次劫掠。
难道又是军队来了?
民30年9月17日,这一天,根据中苏两国达成的协议,中**队的主力可以在这一天进入蒙古,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华北集群2个集团兵,兵分多路迅速挺进蒙古,而在部队挺进的同时,留守于蒙古的苏军开始沿着铁路撤退,在两年前,苏军工兵修建这条铁路的时候,为的是抵御中**队的“入侵”。
可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想到,几乎是在铁路刚刚投入使用的同时,他们却不得不撤出这个“国家!”
苏军的撤退并不是仓促的,经过一个月的准备,苏军连天加夜的将屯积于蒙古数十处基地内的数万吨军需物资用汽车、火车运回苏联,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撤退的军队、运输物资的汽车,日夜不停的在公路上行驶着。
对于蒙古人来说,几乎听到车队的声音就可以判定经过的一定是苏军车队。
而在苏军撤退时,被蒙古各级政府“收购”的上百万只牛羊组成的牲畜队,则在蒙古骑兵的护送下越过边境,谁也没有过问,在“收购”这些牛羊的时候,给蒙古的牧民留下了多少悲痛的记忆。
此时,这些失去了牲口的,正在饥肠辘辘中挣扎着的牧民们,听着那车队的轰鸣声,内心中只是涌起一阵阵的恐惧感,一些虔诚的牧民则在帐蓬里默默的祈祷着,妇人们却在哭泣着……
在简晚的土质公路上,挤满了一辆挨着一辆的战车、卡车、装甲车,车龙沿伸了长过数十公里,车辆的大灯,将黑压压的草原照成了白昼,这或许是蒙古高原上所出现过的最为庞大的车队,由数千辆各种车辆组成的车队,碾压着荒芜的贫瘠的南部草原。
从五个小时前,这支庞大的车队从苏蒙军于五天前撤出,并由中**队接收的东戈壁省进入蒙古腹地,庞大的车队沿着这条中国历史上西北地区最为著名的“张库公路”向着库伦挺进。
同样的场面亦出现在蒙古南部的其它的公路上,同样的沙黄色车龙,除去战车、装甲车外,每一辆卡车上都挤满了穿着沙漠迷彩服的军人,在他们中间的地板上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