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691部分

山河血-第691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缅语或者生硬的国语,却在提醒着他,这是在缅甸,在街道上还有一些穿着深蓝色警服的警察,根据施逸文的了解,现在仰光的警察学校正在培训一批新的警察,学校内的教官来自中国,更准确的来说是来自天津高等警官学校。
“现在在仰光,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机构,都有中国顾问,与其说是缅甸**政府在动作这个国家,倒不如说是中国顾问在帮助他们让国家正常的运转!”
武达的话听在施逸文的耳中,让他的心里不禁涌起一阵骄傲,在来到缅甸的一周之中,他目睹着来自华北的顾问们,是如何让这个新生的国家维持正常的运行,在顾问的帮助下一个从不曾存在地国家,目前已经能够正常的运转下去,甚至在军事顾问的训练和指挥下,缅甸****作为远征军的盟友,已经能够承担一些作战任务——清剿雨林中的残余日军。
“我们现在所目睹是一个奇迹,一个国家的诞生……”
“这些话,你最好不要在和平饭店说,要不然,那些左翼人士肯定会把唾沫把你淹死!”
他口的左翼指的是国内的那些记者,在缅甸云集着来自国内的上百名记者,这或许是因为华北实施的严格的“随军记者”制度,从而使得许多报社为了报道战事,只能把记者往没有记者审查制度南方战场派遣,而那些记者又都集中在和平饭店。
毫不疑问,在仰光,除去缅甸临时政府和远征军司令部之外,没有什么地方比和平饭店更嘈杂的地方了,自仰光光复之后,在和平连锁饭店自缅甸临时政府手中收购了这家曾经的“敌产”后,云集在这里的不仅有来自中国的记者,同样也有许多来自美国、英国甚至还有苏俄的记者,这些记者们之所以云集于此,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整个同盟国事业中,仅有两个地方总是会传来胜利的消息,而对于美英等国的民众来说,无论是中国东北也好,东南亚也罢,或许距离他们极为遥远,甚至许多人压根就不知道它们在什么地方,但这里的胜利却像黑暗中的明灯一般,总能给予他们精神的鼓励,广播电台、报社自然知道民众的需求,他们自然便将记者派到这里。
在饭店的酒吧中,尽管沿是白天,但酒吧中便已经聚集了来自各国的战地记者,他们或是在等待着远征军司令部发放的战地采访许可,或是刚刚从战地回来,或者是刚刚抵抗,不仅有外国人,更多的却是中国记者,也许是因为同行的关系,使得他们之间有着诸多的共同语言。
“……美国不会输掉这场战争!”
在一片嘈杂中,施逸文听到一串英语,显然是一个美国人,他顺着声音看去,看到在一个圆桌边挤坐着五六名各国记者,还有两名中国的同行。
“只要有像中*人那样的,最优秀的军人作为盟友,美国就不会输掉这场战争!”
冯克深信不疑的说道。
“我曾去过欧洲,也曾去过太平洋,不可否认,德*人很优秀,在太平洋,在瓜岛,陆战队也很英勇,当然,日本军人的意志也极为顽强,甚至可以说是让人佩服的,但是在毛淡棉前线,我看到的却是一群比日军更英勇、更顽强的军人!”
冯克的语气中尽是浓浓的佩服,刚刚从毛淡棉前线归来的他。
“冯克,你这么说,未免也太过夸张了!”
一个英国记者,斟满一杯威士忌,显然他对冯克的夸张有些不甚满意,在他的话中,压根就没有提到英*人。
“如果没有美国的武器,美国的飞机、美国的重炮,中国人……”
“我们很早以前就击败过日军!”
不满的声音从桌边发出,其中一个中国记者扶了下眼镜框。
“你们的报纸上过去曾说过,日本是一个三千年来都未曾被击败过的国家,显然,你们根本就不了解亚洲历史……”
听着那边的记者为美国人上着历史课,施逸文只是面带着微笑,作为记者,他更喜欢听,而不说,更喜欢用文字去进行辩论。
“……从唐代直至明代,每一次,日本试图挑战中国,都会被击败,这才有了日本以中国为师的历史,纵观自唐代白河口之战后的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中国只有在被异族奴役的时候,日本才能击败中国,”
显然,他指的是蒙元对日本的远征以及满清的甲午之战,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只败过这两次。
“但是,那是历史……”
“确实,那是历史,我们没有沉浸在历史中,民2……西元1937年,中日事变,在战争初期,我们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损失,损失了上百万军队,几乎失去了经济、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可是我们仍然坚持了下来,我们不仅以劣势兵力守住了南京,而且在山东,我们发动了“夏季攻势”,到攻势结束时,我们几乎光复整个山东,日军伤亡超过二十五万人,这难道还是历史吗?”
笑看着与英国记者进行辩论的记者,在这里摘掉了眼镜,尽管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可施逸文还是注意到他的小眼中的闪动的光彩。
“你们总是说,日本是一个三千年未败的国家,日军如何英勇善战,如何的顽强,可却总是有意无意的忽视一点,他们确实被我们击败过,而且我们会不断的击败他们,或许,几万日军可以像赶鸭子似的横扫东南亚,但是现在,是轮到我们横扫东南亚的时候了!”
听到那个记者口中的“赶鸭子”,施逸文忍不住笑了起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相比于东南亚各国守军,作为进攻方的日军兵力远少于对方,可是他们却像赶鸭子似的把几十万欧美军队或是赶到了印度、澳大利亚,或者直接赶到了他们的战俘营之中,在缅甸,十几万英印军团更是达到了“望风而逃”的地步。
“……”
“刘,没有人能够否认中*队的善战,在我的眼中,中*人绝对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人!”
为辩论变成争论,冯克连忙打断乔尔斯的话,然后用钦佩的口吻对乔尔斯说道。
“乔,你的前线采访许可,很快就会被批准下来,等到你到了战场,你就知道什么是最优秀的军人,或许,他们的个头不高,或许,他们的身体没有欧洲人强壮,但是在战场上……嗯,我敢说,你一定会惊讶于他们的表现,甚至可以说,中国人,根本就是天生的战士,最顽强的、最善战的,那怕就是日本人和他们相比,也是相差甚远!”
“听到了吗?”
深深有吸了口烟,武达用看着小丑似的神情朝着那个英国人看去。
“这就是英国人对我们的成见,看似是英国人,但实际上也许应该是所有的白种人,或者说,他们骨子里轻视我们,不仅仅只是中国人,应该还有日本人,也许是所有的有色人种,我们为他们流血,可他们依然看不起我们,这就是现实,可是就那,”
用视线扫了下酒吧中的那些同行,武达接着说道。
“却还有许多人附和他们,他们甚至觉得,咱们应该……算了,不说这个了,照我说,有时候,我倒是挺佩服日本人的!”
“嗯?”
施逸文扭头看着武达,显然不明白他的意思。
“至少,他们狠狠的教训了一下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白种人,依我来看啊,如果……”
突然,武达的话声止住了,他看到两名海军上尉走进了酒吧,他们穿着白色的海军军装,在他们朝吧台走去的时候,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甚至还有几名中国记者有些激动的站了起来。
“他们,他们是……”
站起来的武达指着那两名海军军官,他们之所以引人注视是因为他们的帽徽。
“是第三舰队,他们,他们怎么到了仰光!”
第1147章 华北之优(求月票)
(2014的最后一天了,祝大家的新的一年里,事业顺利、万事如意、艳遇连连、随时任性!ps:求月票!)
十一艘自由轮组成的船队满载着坦克、火炮、弹药以及汽车,驶入仰光港泊位,这只船队中不少商船都悬挂着中国的国旗,在过去的两年间,招商船局通过租借法案自美国接收五十六艘自由轮,相比于危险的大西洋航线,在印度洋尽管可能会遭到日军潜艇的攻击,但所幸船队总能得到海军的护航。
和过不同的是,在船队驶入泊位时,四艘为船队提供护航的艾瓦茨级护航驱逐舰并没有驶进港,这种护航舰是美国提供给中国海军的,此时,他们只是泊于泊位上,舰上的水兵和军官们都用一种复杂的眼光看着驶入仰光港的军舰,更准确的来说,是一支舰队。
一位身材矮胖的少校穿着一身雪白制服,他的双眼凝视着驶入港口的军舰,领头的是两艘重巡洋舰,这两艘法制的重巡洋舰是战争初期被英国解除武装扣留,几个月前,在美国的斡旋下,由第三舰队租借,充当舰队主力旗舰的巡洋舰。
而在巡洋舰的后方,除去几艘常见的美制驱逐舰之外,两艘航空母舰却更为引人,尽管只是两艘护航航空母舰,但对于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庞然大物,相比于现在规模越发庞大的第三舰队,中央海军又拥有什么呢?日本提供图纸建造的高雄级因冲突停工十个月后,才在美国的帮助下再次复工,相比于第三舰队,中央海军根本就不值一提。
“他们有重巡洋舰、有几十艘驱逐舰,有登陆舰,还有的航母,在美国的造船厂里还在为他们建造着两艘航母,可我们又有什么呢?”
何海恩叼着香烟,凝视着这只庞大的舰队,对身边的舰长说道,瞧着舰艏的那门3英寸舰炮,那根本就不值一提啊。
“是啊,我们有什么呢?除了四海一心的口号之外,还有什么?”
这会领头的“邯郸号”重型巡洋舰已经驶进港口,尽管同样的海军旗迎风飘扬着,可对于港内的海军官兵来说,他们却感受到一种压力,随着港外涌进的涨潮漂动着,舰队那一艘艘军舰灰色的舰身和大炮被初升的太阳蒙上一层粉红色。
在一艘艘自由轮轮上,一个个穿着迷彩服的军人们,正在用激动的眼光打量着这个城市,他们中的许多人,曾经从这里乘船离开亚洲,前往非洲受训,现在,他们终于又一次回到了这里,只不过,他们来到这里是即将踏上战场,就在他们进入这座港口的时候,伴着初升的太阳,自由轮和登陆舰上的官兵们看到了码头上随着朝阳缓缓升起的国旗,在国旗歌的曲调传来时,官兵们纷纷立正对着远处的国旗敬礼。
“……我们选择的登陆地点为普吉地区,这里海滩平缓且地形并不复杂,有利用机械化部队展开……”
在仰光城内的远征军司令部内,面对罗卓英这位远征军司令,指着地图向其解释着陆战一师的作战计划,根据年初与美方达成的协议,陆战队将协助美军在太平洋实施作战,但随着战局的变化,打通马六甲海峡成为首要目标。
而根据双方的任务分配,美军负责进攻苏门达腊,第三舰队负责夺取马来亚,这是竭力争取的结果,按照英国人的想法,他们更希望由美军进攻马来亚,以方面未来恢复在马来亚的统治,不过最终英国人还是作出了让步。
“会不会太远了点?”
站在地图边,参谋长司可庄的眉头锁着,神情显得有些严肃,在过去的几年间,即便是中央军的战术思绪也发生了许多变化,重视空权则是其中之一。
“英国人不准我们使用安达曼岛上的机场,从毛淡棉到普吉,差不多有一千公里,即便是飞机飞过去,也需要2个半小时,抵达战场后留空不超过半个小时,太冒险了,要不……”
虽说英国人勉强同意由中*队进攻马来亚,但他们还是以安达曼岛上的机场遭到日军空袭等借口,拒绝了中*队使用岛上机场,这意味着空军只能从毛淡棉的战地机场上起飞。
“长官,是有点冒险,不过我们的“河北号”和“山东号”航母上有56架最新型的“海冬青式”战斗机,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在质量上却处于优势,虽说日本有345架飞机,但是,其中大多数是已经落后的零战,考虑到舰队自身的防空火力,我觉得的没有任何问题!”
说话的是第三舰队第一机动部队司令,在说话时,他的神情显得极为平静,事实上,从出征,他便意识到这次出征,恐怕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英国人甚至美国人都会给他们使绊子。不过尽管如此,但他依然相信舰队和陆战队能够完成战斗任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对于自身实力的相信。
虽说第一机动部队的军舰大都是美制,但在接收后,舰队还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大量改造,从加装雷达到25毫米火神炮,一系列的改造赋予了舰队远比美舰更为强大的防空火力。
听到这么说,罗卓英和司可庄两人互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读懂了彼此的意思,既然他们认为可以,那就同意吧,反正……第三舰队并不是中央的舰队,再则,人家不也是财大气粗,不在乎那一两艘军舰嘛!
“既然如此,那……”
沉吟片刻,罗卓英站起身来,朝着行了个军礼。
“那就拜托了!”
第三舰队将打破战场上的僵局,对于罗卓英来说,他深知突破马来半岛北部的雨林山岳地带,至少需要付出数万官兵的伤亡,而现在第三舰队在敌后实施登陆,却从根本上瓦解了日军的防御,为挺进新加坡打通了道路。
即便对方愿意担负风险这么干,那他这个作司令的,自然要承对方一个情,这个军礼是免不了的。
“这是职职责所在!”
虽说并不隶属一个系统,甚至分属两个军种,但面对罗卓英这位远征军司令的敬礼,还是连忙起身回礼,毕竟对方是陆军上将,而他只是海军少将。
“好了,那就开始着手准备吧!”
远征军参谋长,司可庄阻断两人客气下去的意思,然后笑着说道。
“在咱们中国,这可是第一次三军联合作战,没准这一仗能写进陆大的教材里!”
司可庄的脸上带着笑,可人们还是听懂了他的意思,这一仗关系很大,不单单是三军联合作战,这是中央陆军、空军与华北海军的第一次配合作战,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有可能被写入陆大教材,只不过一个是反面,一个是正面罢了。
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合作,还将关系到未来中央与华北的合作,即便是这些骨子里有着“派系之见”的中央军将领,也会尽可能避免与“派系”扯上关系,毕竟一但失败,没有谁能承担责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