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251部分

盛唐风月-第251部分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她却只是送了程仪;这亲疏远近之别;朝中内外都品味得出来。”王泠然并没有注意到杜士仪脸上那一闪而过的微妙表情;突然词锋一转道;“不过;你一直不曾婚配;难免会被人说闲话;ri后若有合适的;还是不要拖下去为好。”
这已经算得上是交浅言深了;尽管杜士仪和王泠然初次相识的时候;曾经受到过挑衅;霍清又悄悄告诉了他王泠然那不甚光彩的傲气求官史;但大唐恃才傲物的才子比比皆是;王泠然只是傲气得不甚可爱而已。他素来秉承的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原则;此刻少不得打了个哈哈;把这一茬敷衍过去了。等到了里间;自有侍婢上前迎候;而一个侍婢引了王泠然去入座之后;另一个他最是相熟的侍婢便含笑来到了他跟前;正是霍清。
“杜郎君;贵主说;倘若今ri无暇与人争风;不若去一赏那如今花叶落尽的秃梅。”
“好。”杜士仪答应一声;随即突然想起了王泠然刚刚的提醒;当即若有所思地问道;“难不成二位观主作为主人;待会儿并不出席?”
“当然不至于。”金仙公主托玉真公主做媒的事只有寥寥数人得知;霍清便是其中一个。此刻她抿嘴一笑;这才意味深长地说道;“二位贵主既是办这赏chun宴;哪能连面都不露;就连固安公主;也是要出场的;自有人在那里等着杜郎君。”
“那我可就心安理得逃席了。”
杜士仪笑着点了点头;当即从大庭广众之下的赏chun宴悄然退场。等到沿着那充满着乡村野趣的白茅草顶回廊走了好一会儿;远远能看到那株似曾相识的野梅时;他就只见霍清停住了步子;屈了屈膝裣衽施礼道:“这附近再无别的闲杂人等;婢子先告退了。”
谢了霍清一声;杜士仪这才信步从回廊旁边的阶梯下来。踩着chun天微微有些湿润的泥土;来到了那chunri繁花似锦中;又仿佛敛成了一株枯木的野梅前;想到自己就是因为探花筵上探得秃梅;一举奠定了如今真正的根基;他不禁心生感慨;伸出手来抚摸着那粗糙的枝条。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方才听到身后传来了一个笑声。
“这株野梅如今已经是年年开花;那雪白的花若在雪中绽放;却让人难分何处是花;何处是雪;因而尊师一提到这是雷击木;便大为感慨。雷击不死;枯木逢chun;若是换成一个人能有如此韧劲;大约也会是一段传奇。”王容见杜士仪转过身来;虽不再是白衣如雪;可那时候他在这野梅下攀枝折花的一幕;却奇异地再次浮现眼前;她不禁面上露出了一丝红晕;却仍然双目直视杜士仪问道;“今ri我只想问;杜郎于将来;究竟是何心意?”
“你问的;是我想一直留在京城按部就班;还是放弃两京优渥富庶;出京一搏?”杜士仪见王容轻轻点头;当即说道;“修书一年半载;我固然甘之如饴;但我不是那些已经宦海沉浮一二十载;该看的该经历的;已经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的老骥;修个三年五载就敬谢不敏了。鹰击长空;鱼跃大海;方才是男儿意气;困于一隅之地看人倾轧;没有大意思。只要机会合适;我便打算设法谋外官。”
王容一时眼眸大亮。今天的机会;是金仙公主特意留出来的;可她终究忍不住想一探杜士仪的打算。张嘉贞罢相;看似他们俩仿佛又前进了一步;可若长留京城;杜士仪也好;她也罢;嫉恨的;觊觎的;不怀好意的……所有这些只会越来越多。毕竟;父祖皆不显;自身又太过年轻的杜士仪;在朝廷中枢这种按资排辈的地方;很难升迁太速。而她……难道她该怪阿爷实在是商场奇才;这四年中;积攒下的财富又多了五成?
“杜郎若求得出京;我也一定会求得尊师相允;随同而去”
即便是再大胆的世家千金;大家闺秀;抑或者是大唐那些曾经最为放浪形骸的金枝玉叶;这话亦是惊世骇俗。此时此刻;杜士仪忍不住目不转睛地盯着王容;好一会儿方才大笑道:“好;若真的成功;我们便一道去一览山河风光
说到这里;他又缓缓上前几步;见近在咫尺的王容犹豫片刻;没有躲闪;他就按着她的肩头;把人拥入了怀中。那一刻;他只觉得心情平静得无以复加;哪怕外间突然锣鼓齐鸣;不知道正在上演何等jing彩的节目;他也完全置若罔闻。
隔了好一会儿;他便轻声说道:“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年年唯有秋雁飞。这是我大师兄最喜欢的四句诗;道尽沧海桑田;世事无常。我当然知道;辛苦算计兴许能赢一时;可赢不了一世;扎扎实实地打下根基;比yin谋诡谲这些小道更重要。”
“你知道这些;我就放心了”王容放下了心中这些ri子压得沉甸甸的那块大石头;长长舒了一口气道;“若不是之前见过固安公主;又得她指点迷津;和我说了很多知心话;我也不会问你这些。杜郎;你之前说得没错;她真的是位知心的阿姊。”
远远望着这一对相拥说话的男女;默然伫立的固安公主唇角含笑;眼神却闪烁不定。侍立在她身侧的张耀也清清楚楚看见了这一幕;此刻忍不住咬了咬嘴唇;这才轻声说道:“玉曜娘子真是好福气……”
“是啊;若没有福气;纵使生得再好;家世再好;所托非人;亦不免一世孤零。”固安公主嘴角稍稍一挑;想到见过的崔家那对结伴而来的姊妹;她不禁轻轻摇了摇头;“休要再有他想;能得如今这样的圣眷恩宠;能够在云州当我一言九鼎的公主;我还有什么可求的?再过数ri便要启程;此行长安;于我已经是荣耀备至;超出预期了。而且……”
固安公主顿了一顿;这才用极轻的声音叹息道:“你也莫要奢求;以我之出身经历;就算我有心再嫁;别人敢娶否;圣人能容否?”
言罢她转身就走;而张耀远远望着那携手绕着野梅说话的杜士仪和王容;心中却不免依旧生出了一丝奢望。纵使不能谈婚论嫁;但贵主难道就不能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她曾经为大唐付出了这许多;难道就连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都不能去想?杜十九郎是公主自己亲口认下的弟弟;又已经有了意中人;可大唐那么多才华横溢的俊杰;那么多横刀立马的勇士;未必就不可以……
这一年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的赏chun宴;并没有如当年王维那样一曲《郁轮袍》之后无人不动容;那般惊才绝艳的人物登场;即便是今岁最有希望争夺解头;也就是明岁最有希望争夺状头的人全都汇聚于此;哪怕还有那些早就进士及第才名远播的文人雅士都在座;可所有的风光;全都被最初露面之后就退席离去;而后重新登场时却已经一身武者男装的固安公主夺去。
酒酣之际;正好空中有一队鸿雁飞来;落座未久的她兴致大发;让张耀取来这三年来随身不曾少离的大弓;随即弯弓如满月;一箭凌空;最终带着两只鸿雁倏忽间落地。尽管她自己都惊叹不已;笑言这是运气好;可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看过那横穿两雁之颈的利箭;全都赞叹连连;更不要说满座不少宾客虽为文士;却大多练过骑shè;深知此道艰难了。
因而;散场之时;众多离开别院的宾客津津乐道全都在议论此事。即便曾经在背后附和过那些杜士仪和固安公主有染传言的人;如今也被那一幕给震得哑口无言。当这个消息传入宫中时;身为天子的李隆基不禁哈哈大笑道:“好;好;当年太宗陛下有姊平阳;今ri朕亦有固安这样的巾帼英豪力士;于宫中武库去挑选宝剑一口;去金仙公主别院赐予固安公主;然后取那一箭双雁来给朕观瞻”

第三百八十二章 东宫见太子
天子既有赐;无论固安公主在赏chun宴上的那一箭是巧合也好;实力也好;她这个昔ri和蕃;如今却已经离婚独居云州的公主顿时风头更劲。然而;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宣传风暴中;含凉殿中的王皇后却保持了从未有过的沉默;仿佛当年授意蓝田县主告固安公主的人不是她一般。就连含凉殿中那些内侍宫人;出入也都低调了许多;这也让宫中其他嫔妃背地里议论纷纷。
而杜士仪听张耀相送时笑言;固安公主自己也对如此成就大为惊讶;哪怕在得高力士赐下天子恩赏时;也谦逊地说只是运气;可他在旁人面前却不会这样说。但凡有人探问;他就会很诚恳地提到当年固安公主一箭shè毙塞默羯的往事。而这一段果然很快被人翻了出来;又有人不知道从哪儿得知固安公主的宝弓乃是当初平阳公主流传下来的;于是乎;就连她无子无女也成了有些人扼腕叹息的事。
相比那些玩弄权术的女子;这位昔ri和蕃公主也太苦命了些
这一ri;又是丽正书院中的学士直学士侍讲东宫的ri子。杜士仪本不在此列;正好徐坚因病告假;贺知章便叫上了他前往太极宫东宫。
和太极宫洛阳宫都沿袭隋朝制度;单独建东宫不同;大明宫因为最初营建之时;是作为别宫;因而并未单独建东宫;此后武后又长年居住在洛阳宫;直到中宗睿宗回返长安先后即位建太子;也都是令太子在太极宫中东宫居住;既然相隔遥远;历来皇帝和太子之间都隔阂不小。然而;李隆基即位之后;仍然因循旧制;令太子李嗣谦于太极宫东宫居住;不在大明宫。
尽管当今太子李嗣谦如今尚年少;可这太子属官却一应俱全;只大多都只是侍奉讲读;并未有真正的实职。杜士仪还是第一次踏入太极宫东宫;进入之后就发现占地极大;竟是一座五脏俱全的小宫城。当他跟着贺知章入了明德殿那座正殿时;就只听上头传来了一个斥责声:“阿娘既然病了多时;你为何一再隐瞒于我?”
“郎君;奴婢也是奉丽妃之命……”
“不要说了;我这就去看阿娘”
随着这个声音;下一刻;杜士仪就看见了那个匆匆出来的年轻人。他看上去大约十七八岁光景;身材雄武英气勃勃;一身莲青sè衣衫;看上去仿佛和寻常年轻人无甚不同;只有面上更傲气些。一打照面;贺知章便连忙轻咳一声施礼道:“见过太子殿下。”
杜士仪这才知道此人便是太子李嗣谦;连忙也跟着行礼。尽管刚刚在里头斥责人的时候仿佛有些气急败坏;可此刻见到贺知章这熟悉的讲读官;这位大唐太子立刻停住了脚步;有些不自然地还礼道:“贺学士;孤刚刚一时心急;没瞧见你已经来了。这位是……”
“这便是杜拾遗。”
“啊;原来你就是杜十九郎”
杜士仪见李嗣谦眼睛睁得老大;赫然又惊又喜;他不禁犯起了嘀咕;却不想李嗣谦竟是对他笑着点了点头:“杜拾遗;久仰大名了;听说你调入丽正书院修书;我就知道你兴许会到少阳院讲读;没想到真的给孤遇上了。只不过…
他正踌躇母亲的病;身后那内侍立刻劝说道:“郎君;读书明礼最是要紧;丽妃为何不让郎君知道病情;还不是因为生怕耽误太子殿下的课业?如今贺学士和杜拾遗都已经来了;还请太子殿下先听讲读;等上完课之后再去探望丽妃也不迟。殿下;正事为重。”
李嗣谦怔忡了好一会儿;最终黯然叹了一口气道:“也是;我不该太心急。贺学士;杜拾遗;先进殿讲读”
东宫侍读并不是寻常人以为;真的旦夕在太子身边;而是按照固定的ri期进入东宫讲读;而平常时候绝不许踏入东宫半步。尽管李嗣谦曾经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儿子;但哪怕他被立为皇太子之初最为爱重的时候也是如此;更不用提母亲sè衰宠亦衰;他自己亦很难见到父亲的现如今了。所以;杜士仪对这位太子原本极其陌生;今ri初见第一次讲读;只觉得李嗣谦容止娴雅;虽然偶尔显得急躁;但大体上却礼仪无差;等到讲读完毕却又令人赐茶点;旋即就如同寻常年轻人一般;兴致勃勃地向他探问起了固安公主的事。
“固安公主真的是大庭广众之下一箭双雁?”
“她当初在奚王牙帐的时候;还带着奴隶练兵?”
“那时候三部发兵;你们解围的详情可能说给孤听听?”
面对这位好奇宝宝大唐太子;杜士仪看了看贺知章;见其无奈点头;示意他只管说;他也就故意把事情说得跌宕起伏。果然;李嗣谦仿佛对这种传奇似的故事非常有兴致;问了又问;许久方才舒了一口气;无限神往地说道:“孤也真想出去看看;只可惜就是随阿爷去洛阳;路途当中也是被人紧紧围住;最多只能看到官道两侧的禾稼;其余什么都看不见。公孙大娘的剑舞固然绝艳;可我听说裴将军剑舞更出众;张颠草书世无双;吴道玄的画我却不甚喜欢……来ri我一定要请得阿爷允准;让我出去看看……”
杜士仪差点就没说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话来;好在还是硬生生忍住了;否则他ri十有要被人扣一个教唆储君的罪名。直到今ri讲读的时辰已尽;李嗣谦借口要去探望赵丽妃;亲自送了他和贺知章出来时;却还特意对他说道:“杜拾遗和孤年纪相仿;见识却多;若有机会;不妨多来东宫讲读。”
这种话杜士仪有些措手不及;而一贯随便的贺知章却抢在了他前头;一本正经地说道:“太子殿下好意;杜拾遗自然是不胜荣幸。然则讲读的ri子都是张相国此前早就拟定好的;若是让徐学士听到太子殿下这话;怕是心里要忍不住黯然神伤。至于杜拾遗;只要在丽正书院修书;总有一天能轮到为太子殿下讲读。而若有想问的;太子殿下若信得过我;就由我贺四明居中传话如何?”
贺知章为人诙谐;李嗣谦也颇为喜欢他的讲课风格;此刻不禁为之莞尔。他虽有交好的嫡亲兄弟;可大家几乎都闷在宫中;很多事情都只是道听途说;因而对年纪相仿却经历颇多而又赫赫有名;与那些贵胄贵介截然不同的杜士仪;他方才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奇。此时此刻;他便爽朗地笑道:“好;便如贺学士所言。杜拾遗;下次再见;不妨给孤说说你在长安随王怡安抚平乱的事。”
等到在东宫嘉德门和要去大明宫的李嗣谦分道扬镳;走在出宫的路上;杜士仪方才有些匪夷所思地对贺知章问道:“贺学士;太子殿下这是说真的?”
“好奇而已;太子殿下八岁册为太子;从小就是名家教导;所见除却宗室皇亲;贵介子弟;多半是我这样一大把年纪的。能够见到你这年纪相仿;却又已经赫赫有名的;也难怪好奇。”说到这里;贺知章便轻声说道;“不过太子殿下虽是无心之言;就怕真的去对张相国说;到那时候引来非议却不好。徐老固然不是计较这些的人;但人言可畏。”
丽正书院中;贺知章和徐坚都是豁达的人;但并非人人都像他们;杜士仪当然心中有数;此刻少不得谢过贺知章那时候在李嗣谦面前解围。然而;这第一次见面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