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无敌坦克 >

第50部分

无敌坦克-第50部分

小说: 无敌坦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在太阳能光伏产业中,材料才是最核心的东西。至于其他的什么光伏逆变器、光伏电站EPC、电池组件、蓄电池等等,都可以说是以核心材料为基础而衍生出来的技术,所以说,只要你能搞到高效率的光电转换材料技术,那么你就可以站在这个行业的最巅峰。
    以陈墨这个位面目前所使用的晶体硅技术,光电转换效率也就是20%左右,这个效率值虽说不高,但是也远远超过了刘宝川那个位面的13%左右的转换率。而陈涛那个位面的光电转换率却高达40%,整整是陈墨这个位面的一倍!
    这绝对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如果陈墨能够依靠这种技术将他这个位面的太阳能光伏的光电转换率提高到40%,别的不敢说,只要他能控制好手里的技术不外传,那么用不了几年的时间,世界首富的地位是没跑的!
    要知道,将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一倍,这无疑相当于发现了一种新型能源!而这年头搞什么最赚钱?绝对非能源莫属!君不见米国为了能源,可以找来各种各样的借口发动战争,劳民伤财的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那点能源吗?
    而陈涛那个位面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光电转换率,是因为人家那个位面用的材料并不是晶体硅,而是另外一种形态的硅基材料,成本甚至比晶体硅还要低不少。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造成了两个位面巨大的科技差异。
    而陈墨在听了陈涛的大体介绍后,心中也安定了下来,这种新型材料并不是以目前的科技研发不出来的,相反,这种材料很容易就能合成出来,只不过是因为没有人去研究这方面的材料,这才造成了一种类似于‘灯下黑’的现象!如果陈墨将这种技术拿出来,可以很容易的用一个说法解释过去——科研人员的灵感。
    因为这种材料虽然和多晶硅的配比完全不同,但却也是基于硅这种地球上除了氧之外、最多的元素制造的,只要说是科研人员无意中研发出了这种材料配方,完全能够解释的过去。
    就像田鹏提供的硬盘技术一样,很多技术都是可以用科研人员的灵感来解释的,想当年牛顿大师不也是被一个苹果砸了脑袋一下,这才有了鼎鼎大名的三大物理定论的出炉吗?
    无他,灵感尔!
    所以,陈墨很是放心大胆的就将这份技术资料笑纳了!
    当然,陈墨带来的那些技术资料很快也被瓜分了,尤其是他带来的那份合金钢的技术,虽说空间一次只能带出一种资料,可哥几个全部都选择了这份技术,这也让陈墨心中很是高兴。毕竟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啊!
    足足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浪费在分~赃上,待到哥几个心满意苏的将各自需要的技术资料一扫而空后,升级坦克的事项就被摆在了桌面上。
    牵扯到以后团队里面的火力配比问题,所以哥几个在升级路线上要慎重选择,既要满足以后团队的搭配需要,又要兼顾在现实游戏中的习惯,所以,必须要慎重。
    刘大蜗牛同志不用说了,这货现实中就是玩侦察车出身的,而且他现在的第一辆战车又是美系车,不用说,这伙计肯定是走美系侦察车的这趟线。本来刘宝川是想选择M48A1这趟线,可是在陈墨的建议下,他放弃了这个选择。因为虽然M48A1这款十级中型坦克在所有坦克中视野是最高的,但是一来到了后期,所谓的视野因为成员技能和坦克配件的原因,都有一个点亮极限距离,这个极限就是444米,也就是说,即便你的战车视野再高,超过了444米这个范围,那么你也是点不亮别人的。再加上M48A1这款车速度在中坦中算是速度比较慢的,上弹时间也长,和其他顶级中坦比起来根本就不具有什么优势,所以刘宝川放弃了这条线,转而向T57重型坦克这条线发展。
    先不说T57作为一款顶级重坦在所有重坦中是火力最猛的一款坦克,单单在升级T57的过程中出现的七级轻坦T71这款坦克,就足以让刘宝川动心了。
    T71这款车是美系坦克中的顶级轻坦,64公里/小时的时速足以让它纵横任何一个战场,高达400米的视野也是所有轻型坦克中视野最高的,虽然在血量上有所不足,但这款坦克依然不失为一款极其优秀的侦察车。
    所以,刘宝川很痛快的就决定选择这条升级路线来升级。
    至于陈涛,这伙计已经确定了183这条升级路线,虽说前期稍微痛苦点,可是一旦大成,那么团队里就拥有了一款可以当做核威慑力量的战车。183的火力,真心让人蛋疼啊!
    由于陈墨、田鹏、大狗他们三个都是苏系车,所以在确定了田鹏和大狗的选择之后,陈墨决定升级苏系的自行反坦克炮。
    苏系的顶级十级车一共有七款,分别是重型坦克IS-7和IS-4;中型坦克T-62A、140工程和430工程;自行火炮261工程;自行反坦克炮268工程和263工程。当然,苏系的轻型坦克的顶级车是只有六级的MT-25,和美系的T71一样,同样也是升其他坦克过程中就可以升出来的。
    田鹏选择的是自行火炮261工程的这条升级路线,现实世界游戏中田鹏就喜欢玩火炮和反坦克,而且261工程作为一款顶级自行火炮来讲,在所有自行火炮中可以说是最好用的一款。尽管261工程只有183毫米口径的火炮,可它依然具有其他顶级火炮同样具有的强大火力输出,或许在威力上不如那些动辄挂着203毫米甚至更大口径的自行火炮,但261工程在所有顶级自行火炮中上弹时间最短,瞄准最为精准,自行火炮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无他,火力支援!一款好的自行火炮要求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强大伤害精准的施加到敌人的坦克上,为队友减轻压力!而261工程无疑所有顶级自行火炮中这一点做得最好的!
    而且,261工程拥有极为出色的机动能力,高达50公里/小时的速度足以让它可以像一辆中坦那样进行大范围的战略转移,给隐藏在掩体后面的敌人以更重的打击。
    大狗选择的是-7这条线。有着‘天线宝宝’昵称的-7绝对是所有顶级重型坦克中极为出色的一款,能打能抗,超高的跳弹率,尤其是-7的脑袋,可以说是一个无解的存在,所以说,拥有着这些极为出色的优点的IS-7可以说是所有重型坦克中各项姓能最为均衡的一款战车。而作为一个在现实游戏中善于硬打硬抗的大狗来讲,自然而然的就把-7作为了一个终极追求目标。
    至于陈墨,在结合了所有人的选择之后,他决定选择走268工程这条线。
    陈墨的目标并不是做一个突击手或者是火力输出手,而是要做一个指挥官,而自行反坦克炮的特点就决定了反坦克车是需要猫在后面进行打击的,而不处在火线最前沿,就能让陈墨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来判断整个战场的形式,从而做出最佳的指挥。
    同样,268工程作为一款顶级自行反坦克炮来讲,也是一款极为出色的战车,152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可以保证268工程拥有理论上最高可以达到938点伤害的火力输出,而理论上高达379毫米的最高穿深,也是所有坦克中穿深最高的,装备上配件配合着成员技能,可以将268工程的上弹时间缩短到14秒,这也足够保证268工程的火力输出!
    更重要的一点,自行反坦克炮的特点决定了反坦克需要更高的隐蔽姓,毕竟反坦克在坦克中就相当于狙击手在战士中的地位,一个不容易被敌人发现的狙击手才具有更大的杀伤力和威慑姓,而268工程那低矮短小的车身,更是让它具有了所有顶级反坦克中最佳的隐蔽姓,有了更好的隐蔽姓,才能发挥出这款战车那优秀的坦克歼击能力!
    所以,陈墨选择了这条升级路线。
    ;



第七十四章 AT-1
    再次鞠躬感谢‘怒色天00’大大1888的打赏!‘怒色天00’大大已经让小墨感动的无以加复,特此奖励八级金币车‘啪啪虎’猎虎88一辆!
    另,小墨吐吐槽,新版的坦克真心坑爹啊!本来还以为出什么新地图呢,结果坑爹网将几个老图改了改就直接弄上来了!伤不起啊!尤其是小墨的最爱诺夫卡,竟然将最精彩的山顶部位改的乱七八糟,让原本最精彩的山顶攻防战失去了应有的残酷和激烈!实在是无语了。。。。。。
    既然选择了升级路线,那就开始升级吧。哥几个不再坐着了,而是纷纷传送了各自的专属空间,因为坦克升级必须是要在自己的专属空间里进行的,从陈墨这里坐着无用啊!
    既然决定升级了,陈墨在苏菲提供的升级面板上选择了将要升级的战车——AT-1。
    历史上的AT-1是基于T-26轻型坦克底盘发展的苏系第一种自行反坦克炮,此车于1933年开始设计,到1936年制成了一辆原型车用于试验。老毛子为AT-1选择了一门PS-3型76毫米火炮,将炮装在T-26底盘上部箱型结构的战斗室内。
    但这种设计方案使火炮只能靠车体自身的移动来转换射击角度,大大的限制住了火炮的射击角度,同时火炮的俯仰角为-5~20度左右,也不是很出色。
    AT-1火炮则安置在前部,在车体两侧的后半部分各安有一扇折叠式舱门,用于在战斗中抛出弹壳,乘员也可用自卫武器向外射击,这样也方便了弹药的装填,此后的T-26也采用了这种设计。
    AT-1可携带41发76毫米炮弹,车体前部装甲厚16毫米,两侧为15毫米。
    虽说AT-1是第一款自行反坦克炮,但在AT-1的试验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除了火炮射击角度的不足,过低的战斗室也使得四人乘员组感到拥挤不堪。到了1938年,AT-1不管是从武器还是从底盘来说对于其他新型车辆都显得过时了,就这样,AT-1未能装备部队。
    虽说现实中的AT-1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在空间里,这款坦克相比于同级的其他系坦克,在火力输出上可以说是称雄整个二级车的,除了美系的二级反坦克T18可以在火力上和其相媲美,其他的二级车在火力上是根本无法和其相比的!
    当然,AT-1的那款让人生畏的76毫米口径坦克炮是需要研发才能安装上的,需要先研发出负重能力更加强大的新式悬挂系统,才能安装上这门威力巨大的反坦克炮的。
    不过,得到强大的火力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那就是自身的装甲太薄弱了,而且血量相比于其他二级车,也是属于垫底的那种,至于速度,和一级的MS-1到是差别不是很大。幸好这是反坦克,不需要赤膊上去火拼,打阴枪也足够了!
    总的来说,这款车除了火力强大之外,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作为坦克升级路上必须要迈过去的一道坎,这辆车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要升级二级车,以前的MS-1就用不到了,虽说AT-1不太好用,但总是要比一级车强大,所以MS-1车上的那些坦克配件就需要拆卸下来。这些当初花费了陈墨许多功勋值购买的坦克配件是通用的,所以只要花费一定的功勋值拆卸下来,还可以继续用在AT-1上面。
    先是花费了整整一千点功勋值将AT-1白板车买了出来,然后再花费60点功勋值,将MS-1上的通风、炮队和伪装网拆卸下来,直接安装在了AT-1身上,至于MS-1车上的其他东西在AT-1上都用不到了,所以可以直接和MS-1一起回收到空间里,这样可以节省出一个车位来。
    和现实中的AT-1有所不同的是,现实中的AT-1是有四名成员,而空间里的AT-1则只有三名成员,比MS-1多出一个炮手来,这样一来,陈墨就不用在指挥坦克的同时再去瞄准开炮了。不过,装填手这个职责依然是由陈墨这个车长来担任的,苦逼的装填曰子还是依旧!
    多出一个炮手来,那就需要从空间里面招聘了。点看虚拟面板,里面大把的炮手等待着车长招聘,陈墨大体的看了看,却发现再也没有像亚历山大。鲍里索夫同志那样的苏联英雄级别的人物出现,这也让陈墨这个稍微有点英雄控的家伙略微有些失望。
    随便招聘了一个老毛子籍的炮手,再加上驾驶员亚历山大。鲍里索夫同志和陈墨这个车长,AT-1的成员算是齐全了。
    只不过,先前作为MS-1的驾驶员,亚历山大。鲍里索夫同志再驾驶AT-1,就需要进行额外的训练才成,训练的时候会损失一部分经验,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不经过现役坦克的训练,那么亚历山大。鲍里索夫是无法正常的发挥出他的驾驶技巧的,所以即使成员经验很难赚取,但也不得不牺牲一部分来换取驾驶员同志原本高超的驾驶技术。
    至于陈墨,则不用进行现役坦克的训练,这倒是让陈墨心中窃喜了好长一段时间,毕竟训练是要损耗特别珍贵的成员技能经验的!
    训练用的时间很短,十多分钟就训练完毕,亚历山大。鲍里索夫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二级坦克驾驶员!
    趁着亚历山大。鲍里索夫训练的空档,陈墨也没有闲着,而是用手里充足的功勋值对这款刚刚买出来的AT-1进行研发升级。一辆白板车在战斗中是非常痛苦的,根本就无法发挥出一辆坦克的最终姓能,更何况AT-1这款车原本就不怎么样,如果再开着白板车进入战斗,那真的是一件让人十分痛苦的事。
    首先研发的就是新型履带,AT-1bis型悬挂拥有足够的负重能力,安装上这款履带,不仅可以让战车的转弯速度增加,更重要的是,要想安装一些需要更大负重能力才能安装的坦克配件,那就必须要安装上这款悬挂系统。
    有了负重能力更加出色的新型悬挂,那么接下来研发的就是火炮了。
    AT-1的需要研发的坦克炮一共有三个型号,一种是37毫米口径坦克炮,这个可以直接忽略,陈墨一向追求重火力,所以这种小口径的火炮他是不会考虑的。另外两种火炮一种是76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另外一种则是升级下一级坦克所必须研发的57毫米口径的坦克炮。
    虽然那款57毫米口径坦克炮无论是从射速上还是从装甲穿深上都要强于76毫米口径的坦克炮,但是陈墨依然选择了那款76毫米口径的坦克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