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数据三国 >

第44部分

数据三国-第44部分

小说: 数据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恭喜,可是我刚才心血来cháo起了一卦。按卦中断,玄德此去并不能尽如人意,反而会惹上不小的麻烦。”

    刘备与南烨相处了也不是一两天,他深知南烨为人。虽说南烨法师平时爱开玩笑,总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可关键时刻从不虚言,而且每言必中。老师卢植就曾被南烨救过一命。此时听南烨说自己会惹麻烦就是一惊,急忙问道:“不知法师所言是何麻烦?可有对策?”

第八回 刘备交兵任县尉 典韦裸衣战张飞 9

    ()    南烨心中所想的麻烦自然是张飞怒鞭督邮,刘备弃官而走的事。不过他也不知道应不应该将此事提前告知刘备。万一刘备知道以后阻止了此事的发生,使历史出现了重大转折,那自己熟知三国历史的优势可就荡然无存了。

    此时见刘备发问,南烨只好硬着头皮道:“不瞒玄德,我一时也推算不出是何麻烦,更谈不上对策。玄德容我再占一卦可好?”

    刘备闻言忙道:“还请法师再占一卦,备稍等便是。”他这一着急也不称呼南烨的表字了。

    南烨假装掐指占卜,实际心中却在盘算要不要告诉刘备督邮一事。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历史还是不要出现重大改变为好。再说就算刘备不知此事对他的影响也不大,并没什么生命危险,于是便对刘备道:“天机难测,我也无法尽知,只是算出几个字来,我这便写与玄德。”

    刘备、关羽闻听此言皆起身道谢。南烨取过纸笔,歪七扭八的写了三个字:邮、代、恢。刘备认了半晌才认出这三个字,便问南烨道:“不知光华所书这‘邮代恢’三字到底何意?”

    南烨故弄玄虚道:“我也不知这三字何意,只知道这三个字中蕴含了玄德将要遇到的麻烦和破解之道。恐怕要到玄德将来遇到难处之时才能明白其意。”

    刘备与关羽对望一眼,都猜不透三个字的含义,也只好先将南烨的“墨宝”贴身收好,暂时将此事放到一边。

    刘备收好了字条之后对南烨道:“备临行之前还有一事想要托付光华,还请光华莫要推辞。”

    这回南烨可算不出刘备心思了,便问道:“玄德所言何事?还请讲在当面。若是我力所能及,绝不推辞。”

    刘备道:“我此去任职县尉,所用者不过一二十人。安喜县小也养不下许多兵马。如此一来光华助我挑选的三千jīng兵便没了去处。若是将他们悉数散回乡里,备深感可惜,亦感对不起这些有功将士。故此yù将这些人马托付于光华,还请你为他们寻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让他们皆有用武之地。”

    南烨闻言大喜,刘备手下的兵都是他jīng挑细选出来的。每个人的武力值都在30以上,只要稍加训练使他们略通武艺,武力值超过40亦不是难事。

    普通人与将星录中在册的人物有一点不同,就是他们的将星会随时而变。一个普通三岁孩童,他的智力、武力可能只有3到4,随着年龄增长各项将星会逐步提升。不过一旦寻星之后发现这孩子是诸葛亮,他的智力值变为98、99都不稀奇。

    刘备将这样一支极具发展潜力的jīng锐部队交予自己无疑是一种信任,不过也确实是个难题。南烨同刘备一样,根本没有养兵的理由。再说若干年后刘备还要起兵,那时他若来向自己讨要这些兵马,自己又该如何是好?

    南烨经过初时的惊喜后慢慢冷静下来。他有些明白刘备此时的心情了,这些兵马对刘备来说就是鸡肋,留之无用,弃之可惜,所以才来找自己想办法。于是对刘备道:“玄德麾下士卒我甚为熟悉。他们皆是穷苦百姓出身,随我等征战沙场不为建功立业,只是为了能吃饱饭而已。如今若是将他们散回乡里,他们便同以前一样衣食无着,实在可怜。那些收编的黄巾士卒说不定复又从贼,那就更加可悲。我与玄德一样,希望他们能有用武之地,可如今黄巾已平,我与玄德也都不再领兵,实在没有理由再养着许多人马,徒惹朝廷猜忌。”

    刘备知道南烨所说在理,他自己也是同样的心思,可他还是希望南烨能有办法帮这些人马找个出路,便问道:“难道光华就没有一点办法吗?”

    南烨道:“办法我倒是有,就是不知道玄德舍不舍得。”

    刘备闻言喜道:“光华若无办法,这些士卒就只能遣散。光华若有办法,备还有什么不舍呢?”

    南烨点头道:“既然玄德已有遣散士卒之意,那就好办了。我收的那些弟子之中多有乡绅、富商,只要将这三千人马打散编制变兵为民,我就可让弟子为他们谋条生路。或安排他们做工,或安排他们务农,总之让这些有功士卒衣食无忧便是。只是玄德若打算让他们再上沙场,我却没这个本事。”

    刘备此来就是为了给麾下士卒谋条出路,根本没指望这些士卒能再上沙场建功立业,更没想过将来天下大乱自己还会用到这些兵马。于是痛快道“光华能保这些士卒衣食无忧备便感激不尽,哪还敢再有奢求?若将这些有功士卒弃之不顾,备着实不忍,如今他们有光华关照,我也能安心上任了。”

    南烨见刘备同意自己随意安排,并没有再要回这些兵马的意思也就放下心来。问刘备道:“玄德何时上任?又打算何时与我交接人马?”

    刘备道:“此事宜早不宜迟,今rì便可与光华交接。只要此事一定,我便可安心上任矣。”

    南烨起身点头道:“那我们这就去军营。”说完便让李岳去找张飞、典韦回来。

    只过了片刻,满身酒气的张飞和典韦便被寻了回来。此时二人哪儿还有之前的剑拔弩张?勾肩搭背的样子简直如同亲兄弟一样。看来酒桌之上这二人也拼了个旗鼓相当。幸亏南烨和刘备聊的时间不长,要不然这二位估计就要被人抬回来了。

    南烨与张飞、典韦的关系都不错,见他俩能化干戈为玉帛也很开心。都说文人相轻,武人相重,看来果然如此。高手过招之后,相互佩服对方武艺,通常都会成为好朋友!而文人之间的口舌之争难分伯仲,各个门派各执一词,谁都不服谁,最后只好不欢而散了。

    寻回两人之后南烨又叫上了李岳和张世平,一行七人骑马直奔城外军营而去。当众人抵达军营之时不但见到了正在集合人马的简雍,还见到了分别多rì的苏双押运一批粮草也到了军营之中。

    众人相见之后自然又是一番攀谈。原来简雍算到刘备去找南烨法师必能成事,所以便先行一步来到军营做些交接准备。而苏双是买完一批粮草刚到洛阳,正打算将粮草存放于军营之中再进城去找南烨,却没想到能在此相遇。

    简雍拿出一份名单对刘备道:“玄德公,我从军中选出了二十余个亲随同我等一起去安喜县,其他将士便交予法师。这是随行士卒的名单,请玄德公过目。”

    刘备对简雍办事还是相当放心,取过名单扫了一眼,就发现二十余人皆是军中曲长、屯将、都伯之流,这说明简雍所选之人还是相当有能力的。不过刘备又担心南烨怪他将军中jīng锐尽数挑走,便将名单递给南烨道:“光华看看宪和所选之人,若是想留下谁尽管开口。”

    南烨对那名单看也不看,他还希望刘备将军中将领尽数调走,这样他才好安排亲卫管理这支军队。于是也不接那名单,便对刘备道:“玄德此去任职便要造福一方百姓,尽可多带得力人手,也好在任上干出一番事业。这些将士本就是玄德一直统带,我若将人留下平白埋没人才,只要玄德看中,尽管带走无妨。”

    刘备见南烨如此为自己着想,感动的一代哭帝眼泪都要下来了,对南烨道:“光华高义,这些人马交予光华我便放心了。”

第八回 刘备交兵任县尉 典韦裸衣战张飞 10

    ()    刘备屯兵洛阳这几天,麾下的士卒也是人心浮动。他们都不知道黄巾打完了,自己又该何去何从。今rì一早简雍回到军营,士卒们便预感到有事要发生。没想到半rì之后,刘、关、张三位将军竟然将南烨法师请回来了。

    这些士卒一见南烨,悬着的一颗心便放了下来。其实他们一点不傻,都知道军中了粮草一直不缺,多亏南烨法师供给,所以他们认定,只要有法师在就饿不着。而且南烨平时没事就喜欢在军中与士卒吹牛打屁,和每个人都混了个脸熟,他虽不指挥带兵,但是鼓舞士气的作用不小,有点像现在军队中的政委或指导员。很多士卒见到南烨比见到刘、关、张还亲热的多。

    士卒们悬着的心一放下便开始议论起南烨法师的来意。在一处营帐中收拾东西准备集合的**也和冯达、石超在议论此事。

    自从宛城一战,登城有功的**便晋升为都伯。农夫出身的他知道自己并非当都伯的料,这功劳来的也莫名其妙,可是军令如山,他想不当这个官也不行。于是他便把冯达、石超二人提拔为队长,事事与他们商议,倒也没捅什么娄子。

    **此举可以说是歪打正着。冯达、石超二人都是老行伍,冯达长于统兵,石超智计颇多,两人配合之下还就让**这个都伯做的稳稳当当。此时石超正给**分析当前形势。

    “我听说朝廷封赏讨伐黄巾的有功将士。想必这次是刘将军得了封赏,做了大官,所以才聚集我等,宣布我等去留。”石超说道。

    冯达道:“这还用你讲?!我是想知道南法师的来意。听说法师已然金殿拒官,显然这次不会是与刘将军一起上任。”

    石超道:“南法师在洛阳摆擂**已然名满京师,就连当今天子都召见了数次,若是封官,肯定不在刘将军之下,当然不可能还在刘将军帐下为官。此事关键,不在于南法师为何而来,而在于刘将军封了何官。”

    **问道:“你猜刘将军得了何官?”

    石超道:“如今黄巾平定,再用不到诸多将士,而有功之人多矣,总不能皆封将军。以我之见,刘将军被封为文臣的可能要比封为武将的可能大。”

    冯达问道:“若是刘将军成了文臣,要我等将士何用?”

    石超断言道:“我等必遭裁汰。”

    冯达怒道:“这怎么行?黄巾为祸之时毁我家园故土,断我生路。我这才应募从军,出生入死只为能填饱肚子。如今黄巾平定,朝廷又要裁汰我等,断我生路。这朝廷与黄巾何异?”

    石超道:“冯大哥听我把话说完。刘将军乃是仁义之人,定不会将我等弃之不顾。就算真要裁汰,想必也会优厚抚恤。此次南法师前来营中,八成是为我等之事。”

    冯达闻听此言才熄了怒火道:“法师神通广大,他那两个弟子也都生财有术。若是能让他们来处理此事,定有办法。”

    **没有冯达、石超肚子里的墨水多,所以更加迷信被神话了的南烨,因此十分赞同冯达的说法,便道:“有南法师在,天塌下来都不用担心。我等就不要在此瞎cāo心了,到时听南法师和刘将军安排便是。”

    冯达、石超一听**这话也对,就算在这里商量出花儿来,到时候不还是要听上面一句话。就算真的裁汰士卒,难道还能造反不成?恐怕这就是身为一个小卒的悲哀吧!

    等待刘备、南烨宣判命运的士卒岂止是**他们三个?听到军中聚将鼓响,所有士卒都集合到了练兵场上,等待着未知命运的降临。

    刘备和南烨站在三千将士之前都有些激动。刘备是因为就要与这些一同作战的将士分开而感到有些伤感。而南烨却是因为要拥有这样一支jīng兵而兴奋。

    刘备用有些哽咽的声音对士卒们说道:“诸位将士,备因讨逆有功,获封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克rì赴任。此职非是武职,今后恐怕再无机会与诸君上阵杀敌,备心中甚为不舍,今rì特来向诸君辞行。临别之际,我所牵挂者唯有诸君出路。故我将诸君托付于南烨法师关照,还请诸君rì后尽心竭力辅佐法师。”

    刘备说着说着便落下泪来。别说是那些士卒,就连旁边的南烨都有些伤感。心想:真不愧是深得人心的一代哭帝,把他们丢给我还是你的功劳了,这厚黑学修炼的果然到家。

    见士卒们听完刘备讲话都盯着自己,南烨也不得不整两句道:“我和诸位兄弟都是老熟人了,今天也没什么说的。既然刘将军把大家伙交给我了,那rì后诸位就跟着我混。我南烨别的不敢说,但我向大家伙保证,只要有我南烨一口饭吃,就绝不让诸位兄弟饿肚子。

    如今黄巾已然平定,诸业百废待兴,虽说没有仗打,但也正是用人之际。我相信凭诸位的本事,rì后不愁没有饭吃。我会设法给诸位都谋个差事,在此之前,诸位就还在军营照常训练。营中诸事就先由我的亲卫统领李岳和弟子张世平负责。”

    南烨的一番话朴实无华却很实在。至少让士卒们都知道rì后不会饿肚子。只要能吃饱饭,跟着哪位将军还不是一样?再说南烨法师又不是外人,而且是出了名的善待士卒,军中绰号“一rì三餐”,跟着他混也没什么不好。

    都说上下一心,其力断金。上到刘备,下到士卒,对于南烨接管一事都没有反对意见。于是交接工作进行的异常顺利。

    简雍已然将花名册、账簿之类的军中文书都提前准备好了,一股脑交给了南烨。南烨简单翻看了一下,发现刘备真是仁厚之人,并未将辎重粮草倒卖一空,而是都留给了自己。所带走者只有亲随二十余人,和这些人所配的军器、马匹。

    送走了刘备等人,南烨便将李岳、张世平留在军营训练士卒。只带着典韦,苏双回到了府邸。与张世平相比,苏双的武艺不行可是智力更高,也更善于经商,对于自己的赚钱大业更有帮助。

    府中的一群御用工匠早就盼着南烨回来,他们还想早点听南烨讲完麻将制法好开工呢。于是忙了一天的南烨只好加班加点,熬了一个通宵,才算是将麻将的制法讲完,然后倒头便睡,将所有的事都丢到一旁。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