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数据三国 >

第465部分

数据三国-第465部分

小说: 数据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南烨,还可经过魏地退往三韩、高句丽。”

第六十回 战东吴南汉扬威 驱曹魏中原一统(9)

    鲁肃见司马懿不愿前往扬州毫无办法,毕竟大军以司马懿为主。鲁肃此时只能命人快马给孙权传信,让孙权定夺。

    信使快马来到建业,将书信呈上。孙权见信大惊,忙问计于众将道:“子敬来信,言并州、青州、徐州皆失。曹魏司马仲达虽已出兵,但只肯坐守兖州,不肯前来救援,令我等前去汇合。诸公以为如何?”

    张昭出班道:“城外南烨以霹雳车日夜攻城,若援军不至,城破只在早晚之间。陛下何不应子敬之言前往兖州与司马仲达合力破南烨之兵。”

    周泰道:“陛下不可!江东乃陛下基业所在,此时弃城容易,可日后若要复夺建业难矣!”

    张纮道:“目下存亡只在瞬息之间。若再不走,我等皆死于此地,何谈复夺基业?依我之见当先保全性命,再做他图。如今徐州已失,豫州岌岌可危,不知吕子明可守到何时。若等豫州失陷,我等再难走矣!”

    周泰见一群文臣只想保全性命不由大怒,当年赤壁之战前想要投降曹操的也是这群文臣,多亏了周瑜主战,这才击败了曹操。想到此处,周泰对孙权道:“此事非同小可,陛下何不向周都督问计?”

    孙权本来不想麻烦周瑜,可事到如今东吴危矣,孙权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反正弃城而走的话也瞒不住周瑜。孙权知道周瑜病重,也不宣周瑜上殿,而是率领文武一起前往周瑜府邸,名为探病,实为问计。

    周瑜闻听孙权率领一众文武前来便知不妙,当他听孙权道明来意,得知东吴六州已然失了三州,当时怒气填胸昏晕过去。

    众人见状大惊,孙权忙唤左右救醒周瑜。周瑜悠悠转醒之后长叹一声道:“司马懿不愿进兵,是忧南烨暗藏兵马去取冀、幽二州。子明退守许昌并非长久之计,早晚被南烨所破。援军不至,豫州退路又失,建业便是孤城一座,我等皆危矣。陛下可领兵速走,臣愿在此阻南烨之兵。”

    孙权闻言泪下道:“公瑾可与朕同去再图后事。”

    周瑜面色苍白摇头苦笑道:“我非不欲尽忠报国,怎奈天命已绝。与其一路奔波身死于半途,还不如留于城中为陛下尽忠。南烨国师用兵如神,只怕司马仲达也不是对手,兖州若失,陛下可前往三韩、高句丽之地再做他图。”

    说完这一番话,周瑜似乎已经用尽了全身力气,缓了一口气又对众文武道:“你等当善事陛下,日后共成大业。”

    众人闻言无不泣下,纷纷称是。孙权按周瑜之计,下令城中士卒暗做准备。当夜三更,孙权打周泰旗号开城而走。

    南烨闻听细作来报周泰出城,误以为孙权想要偷营,便命麾下将士埋伏准备。可是等了半晌也不见周泰兵来。南烨施展技能一看,却见周泰领兵已然走远,不仅如此,孙权、张昭等人也在军中,这让南烨大吃一惊。

    南烨猜不出孙权因何深夜离城,便问计于郭嘉道:“适才出城吴军已然远走,孙权、张昭等将皆在军中,不知何往。奉孝以为如何?”

    郭嘉知道南烨有奇术在身,因此听说孙权在军中也不奇怪,稍作思量便道:“孙权所用乃是金蝉脱壳之计。想必是孙权得知青州、徐州已失,不敢再留守于此,欲与曹魏合兵共抗我军。”

    南烨闻言点头道:“既然如此,我等当领兵追之。若能擒得孙权,建业不攻自破。”

    郭嘉劝阻道:“国师不可,若我等去追孙权,建业城中兵马尽出断我粮道,我军危矣。既然孙权已去,城中兵马无多,国师何不先取城池,再追孙权。”

    南烨以为郭嘉所言不错,也不等天明,便命士卒点燃火把,架起云梯,连夜攻城。周瑜命人将自己抬上城头亲自督战守城,南汉士卒进攻一夜却无法破城。

    待至次日天明,高顺见南汉士卒无法入城,便向南烨请战道:“国师,末将愿率陷阵营登城。”

    南烨本以为孙权一走,建业便可轻松拿下,因此便没有动用陷阵营和藤甲军。可是进攻一夜依然不能破城,这就让南烨加了小心,施放技能之后才知道是周瑜亲自守城。此时听高顺请战,南烨也不知该不该答应。

    郭嘉在一旁拿着望远镜观察了半晌,没等南烨说话便道:“高将军不必心急,周瑜是被人抬上城头,恐怕已然病入膏肓。我等不必强攻,只要日夜佯攻,周瑜命不久矣。”

    南烨知道周瑜的厉害,也怕周瑜拼个鱼死网破,用出放火焚城的无赖招数,拖着南汉兵马同归于尽。于是便按郭嘉之计日夜佯攻。

    周瑜本就病得不轻,又日夜守在城头督军,一连三日几次昏绝。到了第三日夜间,周瑜从昏迷中徐徐又醒,仰天长叹道:“既生瑜,何生烨!”连叫数声而亡。寿止三十六岁。。

    后人有诗叹道:“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建业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周瑜虽死,却命士卒秘不发丧,城头布置宛如在世之时,想要震慑城下南汉军兵。假如城下是旁人领兵,定然不知周瑜身死。可是南烨搜索将星录一看,便知周瑜已死,不由长叹一声道:“周瑜死矣!今日全力攻城。”

    赵云、杨雄、典韦、周仓、高顺等将得令之后四面围城,陷阵营、藤甲军一同登上城墙见人就杀。吴军没了主帅统领纷纷请降,半日工夫建业便被南烨所得。

    南烨入城之后张榜安民,厚葬了周瑜,又命扬州郡守诸葛瑾接管城防,而后率领大军北上追击孙权。

    就在南烨攻取建业的时候,马超在并州击败曹休攻占晋阳,黄忠在豫州击败吕蒙攻占许昌。东吴六州中的五州被南烨所得,马超、黄忠也各自起兵往兖州而来。

    却说司马懿和鲁肃在兖州合兵不久,甘宁、太史慈也合兵进入兖州地界。这日甘宁领兵正往前行,忽报山谷中捉得东吴细作来见。

    甘宁命人将细作押入跪于帐前。其人叩拜道:“小人不是奸细,有机密来见将军,误被伏路军士捉来,请将军暂退左右。”

    有道是艺高人胆大,甘宁纵横四海也不怕这细作耍花样,命人去其束缚,左右暂退问道:“你有何事禀报速速道来。”

    细作道:“小人乃鲁子敬心腹人也。受上官差遣来送密书。”

    甘宁问道:“书信安在?”

    细作从贴肉衣内取出书信呈上。甘宁拆而视之,书中言道:“罪将鲁肃百拜,书呈甘将军、太史将军。肃食吴禄,守御边城,深受厚恩,无门补报。国师兴兵,攻取并州,肃虽身怀怨恨,却也心服口服,只叹兵不如人。胜败乃兵家常事,肃失并州,本想求助于曹魏复夺城池,不料误遭司马懿之计。

    司马小儿口是心非,言出兵助我,实则图谋我兖州。如今兖州已被曹魏所得,肃陷身于巅崖之中。思念旧国,深恨曹魏!今观天下之势,我东吴州郡皆失,旦夕亡矣。肃宁投国师麾下,不愿为曹丕背义小儿所欺。

    二位将军若不相疑,可亲提大兵而来。如遇敌人,可以诈败,肃当在后,以举火为号,先烧曹军粮草,二位将军以大军翻身掩杀,则司马懿可擒也。望二位将军速进。”

    甘宁看罢大喜道:“天助我成首功也!”言罢重赏来人,令其回报依期会合。

    细作走后,甘宁请太史慈、陆逊等将前来议事,诉说前话。陆逊道:“司马懿多谋,鲁肃智广,或是司马懿所使,恐其中有诈。”

    太史慈道:“鲁肃乃聪慧之人,可识时务。东吴一亡,其人或降我等或降曹魏,再无别图。鲁肃深恨曹魏背信弃义,又感国师大军所向披靡,前来降我又有何疑?”

    陆逊道:“二位将军不可轻去,可命一军接应鲁肃。如成最佳,倘有奸计,二位将军可领兵接应。”

    甘宁、太史慈可不敢小觑陆逊年少,南烨用人从来就没有出过错,陆逊能出任军师之职就说明他的智慧非凡。所以二人皆无异议。

    张郃、张任、张燕、臧霸四将一听有任务,同时请战道:“我愿代将军领兵去接鲁肃。”

    甘宁、太史慈见四将如此积极便命四人引五万兵为前哨先行。四将得令便往前行,两日之后探马回报:“前方山谷道中有曹军来。”

    张郃催兵而进。曹兵一见南汉军马未曾交战便先退去。四将引兵追之,曹兵又来。两军方欲对阵,曹兵又退。如此者三次,追至次日申时。南汉士卒一日一夜,不曾敢歇,随时准备与曹兵交战。

    张燕、臧霸皆是猛将,只想杀敌立功,并没多想。张任却是统兵的高手,感觉情况不对,便与张郃商议道:“曹军来而又去如此往复,恐怕是疲兵之计。我等还是安营扎寨歇息一番再去追击不迟。”

第六十回 战东吴南汉扬威 驱曹魏中原一统(10)

    张郃观曹军去而复返数次,同样感觉情况有些不对。若是放在往常,张郃早就加以提防。可是自从跨海登陆之后,南汉大军势如破竹,青州、徐州先后易主,这让张郃多少也有些轻敌。此时听张任一说便觉得在理,下令士卒暂且屯军造饭。

    南汉士卒方欲打水造饭,忽然四面喊声大震,鼓角齐鸣,曹兵漫山遍野而来。门旗开处,闪出一匹马来,司马懿端坐其上,高声言道:“甘兴霸何在?”

    张郃遥见司马懿心中暗喜,虽说自家士卒疲惫,似乎是中了司马懿诱敌之计,可是若有鲁肃为内应,擒杀司马懿也不是没有可能。张郃回顾左右道:“如曹兵掩至,便全军退后。若见山后火起,则回身杀去,自有兵来救应。”

    吩咐已毕,张郃跃马而出道:“与你交战何用甘将军出马?有我张郃足矣!”

    司马懿笑道:“无名下将安敢言勇?速唤甘宁答话。”

    张郃骂道:“司马匹夫,欲见甘将军先胜我再说。”

    司马懿闻言大怒,挥剑一指,左有曹纯,右有曹真,两路兵马冲出。南汉将士得了张郃将令也不交战,见兵便退。

    张郃领兵退去不到三十里,便望见曹兵背后火起,喊声不绝。张郃以为是鲁肃号火,便回身杀来,曹兵齐退。张郃、张任、张燕、臧霸四将见曹兵退却,心道鲁肃计成,于是往喊杀处追赶。

    四将向前冲杀将近火光,忽然山路中鼓角喧天,喊声震地,两军杀出,左有韩当,右有祖茂。山上矢石如雨,往下射来。南汉将士本就人困马乏,之前逃一阵,追一阵,更是体力透支,当时大败。

    张郃知是中计,退军往山谷中而走,士卒人马困乏。此时背后喊杀又起,曹彰引生力军赶来,南汉士卒自相践踏,落涧身死者不知其数。好在张郃四将勇武过人,魏、吴两军想要擒杀也不容易,被四将突围而走。

    曹彰、韩当、祖茂三将见南汉人马突围也不心急,只是随后掩杀。张郃四将引兵逃到山口,正遇一彪军马拦路,为首者乃是鲁肃。

    张郃见了鲁肃大骂道:“反贼无信!竟用奸计骗我!”

    鲁肃笑道:“我欲擒甘宁、太史慈,不想误擒于你。速下马受降,我便饶你不死!”

    张郃知道鲁肃是个文官,不由破口大骂道:“你有何本领擒拿于我?”说罢纵马挺枪来战鲁肃。

    不等张郃马到近前,鲁肃背后杀出二将,正是曹纯、曹真。此二人单拿出来皆非张郃对手,可此时双战张郃,一时也不落下风。

    张任见状大骂道:“以多欺少算何本领,且吃我一枪。”说罢便要上前助张郃一臂之力。

    臧霸、张燕看张任欲上前助战,便也要打马上前,想让曹纯、曹真也尝尝以一敌二的滋味。可是还不等三将出马,忽然后军乱起,曹彰、韩当、祖茂三将领兵掩杀而来。

    张郃力敌二将不落下风,还能眼观六路。此时见后军大乱,便高声叫道:“你等速去战背后之敌,此处有我足矣!”

    张任三将听了张郃吩咐,返身与背后曹彰三将交战。这六将武艺相差不远,一时打了个难分难解。

    鲁肃在军阵中见南汉四将如此厉害,不由大吃一惊。南烨麾下众将最有名的便是典韦、周仓、赵云、杨雄等人,这些武将跟随南烨征战四方广为人知。至于甘宁、太史慈两位海军将领的名声就不太响亮了。张郃、臧霸等将负责守备一方,知名度还不如甘宁、太史慈。正因如此鲁肃根本没将四将放在眼里,可是张郃四将此时敌住东吴、曹魏五员战将,鲁肃怎能不惊?

    鲁肃心知小觑了张郃四将,便挥动令旗,命士卒一拥而上。在鲁肃看来,张郃四将单挑再厉害也不是千军万马的对手。

    曹军、吴军得了将令齐齐出马,与南汉士卒战在一处。南汉士卒虽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可是却人困马乏,数量又不及曹、吴两军,一时间节节败退。张郃四将被围在众军之中,败亡只是早晚的问题。

    鲁肃见大势已定,不由叹道:“可惜来者不是甘宁、太史慈。”

    司马懿;在阵中听鲁肃之言也不由叹道:“可惜大计小用矣。”

    张郃四将眼看自家兵马越来越少,心中不由焦急万分。便在此时曹军背后喊杀声忽起,太史慈挺枪跃马杀入重围高声道:“东莱太史慈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原来张郃四将领兵走后,陆逊担心四人中计,便和甘宁、太史慈挥兵紧随其后。当听到前方喊杀声起,便领兵前来接应。

    司马懿、鲁肃也没想到南汉兵马来的如此之快,包围圈一下就被太史慈撕开了口子。张郃四将趁机突围而出,与甘宁、太史慈合兵一处对战曹、吴两军。

    甘宁、太史慈虽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是曹兵数量众多,曹将又不上前单挑,甘宁、太史慈一时间也无法得胜,只能挥军与曹、吴两军厮杀。

    正在两军僵持之时,山路之上喊杀声又起。这下不但甘宁、太史慈吃了一惊,司马懿和鲁肃也吃了一惊,因为双方都不知道这彪人马从何而来。

    交战双方吃不准来人是何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