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数据三国 >

第469部分

数据三国-第469部分

小说: 数据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逊道:“司马懿若退往邺城,孙权又有何处可退?如今孙权只有兖州一地,怎会轻易退却?”

    张郃道:“莫非孙权欲退往三韩、高句丽之地。”

    黄忠点头道:“儁乂所言有理,假若司马懿退兵邺城,孙权独木难支,退兵亦有可能。”

    贾诩道:“司马懿先前四处劫掠粮草岂是退兵之状?依我之见,此乃诱敌之计,可令人远远哨之。”

    南烨也觉得事有蹊跷,便下令士卒不必追击,只是多派探马探听虚实。探马次日回报道:“司马懿离此三十里下寨。”

    郭嘉道:“我料司马懿退后扎营定是算准我军运石不便,以此破我霹雳车。”

    南烨道:“既然如此,我等可步步紧逼,令其不能立寨。若无营寨依托,吴、魏两军皆不是我等敌手。”

    贾诩道:“司马懿诡计多端,国师急于进兵,恐怕反中其计,不如坚守寨栅,命人再探。”

    过了一日探马又来回报道:“吴、魏两军已然起营去了。”

    南烨闻言率领众将亲自上前查看,果然司马懿又退出三十里下寨。南烨大奇道:“若司马懿是因霹雳车退却,此次我等尚未采石,他又何故后退?”

    魏延道:“依我之见司马懿所用乃是缓兵之计,意在渐退邺城,国师不必怀疑,当早追之。延愿前往决一死战!”

    贾诩道:“司马懿智计极高,倘有差池,我军锐气丧矣。不可轻进。”

    魏延道:“我去若败,甘当军令。”

    张郃道:“我愿与文长同往。”

    南烨见二将如此积极,便看向郭嘉。假如司马懿真的退兵,这倒是个进攻的好机会,南烨也不禁有些心动,只是不知郭嘉等谋臣如何看待,因此南烨想让郭嘉拿个主意。

    郭嘉明白南烨心思便道:“你等若偏要去,需小心防备。依我之见可分兵三路,魏将军、张将军为第一路引军先行,若遇埋伏须要奋力死战。赵将军、杨将军、黄将军可领二路紧随其后接应,以防伏兵。国师可率领众将为第三路接应,留甘将军、太史将军守营。三军每日前行可半途驻扎,使兵力不乏,以应伏兵。”

    次日天明,魏延、张郃引南汉精兵五万奋勇先行,每日半路下寨。赵云、杨雄、黄忠领兵紧随其后,南烨大军则在最后。

    行兵半日的做法虽然能保证士卒体力,可是进军速度难免下降。司马懿探马得知南烨起兵半路而歇,便来回报。

    当夜司马懿得到消息唤众将商议道:“如今南烨来追,我等退无可退必然死战,你等须以一当十。我欲以伏兵截其后,非智勇之将不可当此重任,不知何人愿往?”

    曹彰闻言道:“我愿前往一战。”

    司马懿知道这任务危险,不愿令曹彰涉险,于是摇头道:“殿下勇则勇矣,只是临战经验不足,恐难当此任。”说罢看向孙权下手的周泰。

    周泰见司马懿向自己看来刚要上前应命,就感觉旁边有人拉扯自己衣襟。周泰不用看也知道旁边站的是吕蒙,既然吕蒙提醒自己,周泰也就不再想强出头,而是低头不语。

    曹彰没看出来司马懿是照顾自己,他听司马懿说自己难当重任反而急了,大声道:“我久经战阵,如何不能担当?若此去有失,愿当军令。”

    司马懿见曹彰执意要去,只得叹道:“殿下肯舍身亲冒矢石,真忠臣也!虽然如此,南烨兵分三枝前后而来,殿下纵然智勇双全,只可当一路军兵,岂可分身三处?须再得二将同去为妙,怎奈军中再无舍死当先之人!”

    周泰听司马懿激将,也不顾吕蒙拉扯,上前一步说道:“我愿前往!”

    韩当同时挺身上前道:“我亦愿往!”

    司马懿见二将上前心中暗喜,继续激将道:“南烨征战一生胜多败少,麾下名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恐你二人并非敌手。”

    周泰不服道:“事若有失,愿献首级于帐下。”

    司马懿道:“你既敢去,可与殿下各引精兵,伏于山谷中。待南汉前军赶上,由他过去,你等引伏兵从后掩杀。若南烨随后赶来,便分兵两头。周将军、韩将军引一军当住后队,殿下引一军截其前队。两军须要死战。我自有别计相助。”

    三人受计引兵而去。司马懿又唤曹纯、曹真上前,取出一个锦囊交予二将吩咐道:“你二人引一万精兵,偃旗息鼓,伏于前山之上。若见南烨兵马围住殿下与周、韩二位将军,十分危急,不必去救,只开锦囊看视,自有解危之策。”

    二人受计引兵而去。司马懿又令吕蒙、鲁肃二将上前,附耳吩咐道:“如来日南烨兵到,锐气正盛,不可交战,且战且走。只看祖茂引兵来掠阵之时,你等便回军赶杀,我自有兵接应。”

    吕蒙、鲁肃闻计看向孙权,见孙权点头二将才领命而去。司马懿又唤祖茂吩咐道:“你引一万精兵,伏于山谷。只看山上红旗飘动,便引兵杀出。”

    祖茂虽不愿与南烨交兵,但事涉吴国生死存亡,祖茂也只能听命。南烨对祖茂有恩只能算是私交,远比不上祖茂对孙权的忠诚。

    却说魏延、张郃领兵前来,士气如虹。吕蒙、鲁肃二将领兵接战,出马交锋。吕蒙、鲁肃都算得上是文武全才,二人之中吕蒙偏武,鲁肃偏文,搭配起来十分完美,只不过二人皆是领兵帅才,并不擅长单挑。

    张郃将鲁肃、吕蒙当成了断后人马,驱兵追杀。鲁肃、吕蒙早知南汉军兵士气正旺,并不硬拼,且战且走。

    魏延、张郃领兵追赶约有二十余里,正值六月天气,十分炎热,人马汗如泼水。走到五十里外,南汉士卒尽管训练有素,也都气喘连连。不过魏延、张郃依然紧追不舍,因为前方吴兵也好不到哪里去。

    南烨在后队一直用技能探查有无伏兵,不过由于探测距离有限,并未探知司马懿的伏兵所在。此时前队人马突然加速去追鲁肃、吕蒙,一下子也脱离了南烨的探测范围,这让南烨心中一惊,生怕二人是诱敌之计,急忙催促人马快行,准备接应魏延、张郃。

    司马懿在山上见吕蒙、鲁肃引着南汉兵到,便将红旗一招,祖茂引兵杀出,鲁肃、吕蒙一齐引兵掩杀回来。

    张郃、魏延见有一支东吴生力军加入并不畏惧,凭借兵强马壮死战不退。就在两军交战之时,忽然喊声大震,三路军马从后方杀出,乃是曹彰、周泰、韩当。三将各自奋勇追杀,截断南汉兵马后路。

    魏延见曹兵果有埋伏,朗声对众士卒道:“你等到此,不决一死战,更待何时!”说罢奋力冲突,可惜吴、魏两军太多,一时不得脱身。

    正当魏延、张郃被围之时,忽然背后鼓角喧天,赵云、杨雄、黄忠三将引第二路兵马而来。三将指挥众军,将曹彰、周泰、韩当三将反包围在核心。

    周泰大呼道:“司马都督真神人也!计已算定,必有良谋。我等当决一死战!”言罢分兵两路,曹彰引一军截住魏延、张郃,周泰、韩当引一军力敌赵云三将,两头死战,叫杀连天。

第六十回 战东吴南汉扬威 驱曹魏中原一统(16)

    南烨后军紧跟在赵云、杨雄兵马之后,闻听前方人喊马嘶杀成一片,南烨就知不好,急忙催军上前助战。

    周泰、韩当二将截住赵云等人已然吃力,此时南烨人马又至,周泰、韩当马上陷入苦战。好在山路宽度有限,南烨兵马虽多却无法全力施展,这让周泰、韩当还能坚持一时。

    曹纯、曹真一直伏在山上探望,见南汉兵马势大,吴、魏两军力危,渐渐抵当不住。曹纯便对曹真道:“如此危急,可开锦囊看计。”

    曹真闻言点首,二人拆开视之,内有书道:“若南烨兵马来围周泰、韩当至急,你二人可分兵两路,去袭南烨之营。烨必急退,你等可乘乱攻之。营虽不得,可获全胜。”

    二人得计大喜,即刻分兵两路,径袭南烨大营而去。南烨正领兵与吴、魏两军争锋,错以为司马懿伏兵尽出,也就没有施放技能,根本没发现两路兵马偷营。反倒是郭嘉、贾诩早料到司马懿有计,沿途不断令人回营传报消息。

    南烨正在催战,忽有流星马飞报,言曹兵两路竟取大营去了,南烨闻言大惊失色,问众将道:“司马懿果然有计偷我营盘!虽有兴霸、子义守营,只恐司马懿兵多,这当如何是好?”

    郭嘉道:“我等撤兵倒不妨事,只是文长、儁乂尚被困于重围当引兵救之。”

    典韦在一旁道:“俺愿领亲卫去救,请国师应允。”

    南烨施放技能,观察了一番战场局势,发现己方兵马数量占优,于是吩咐道:“文和先生且领黄叙、臧霸、张燕、张任四将回兵救应。我与洪飞率亲卫、陷阵营和藤甲军救出二人便回。”

    贾诩得令引后军而退,南烨翻身下了白罴,换上一匹普通战马,而后吩咐典韦、周仓、高顺等将道:“稍后我令白罴阵前冲杀,你等紧随在后。救出前队人马莫要恋战。”

    众将闻言齐声应诺。南烨施展控魂技能,控制白罴冲向阵前。虽然白象比白罴的威力还大,可是在这乱军之中却不如白罴灵活,反而容易误伤自己人,所以两军乱战之时,南烨更喜欢让白罴出马。

    周泰、韩当遥望南烨退军当时一喜,他们能敌住赵云、杨雄、黄忠的进攻已然不易,有南烨兵马在后,周泰、韩当绝无胜理。此时南烨兵马一退,二将便以为赵云三将不久也退,就等着领兵追击败军。可没想到赵云兵马非但不退,还从后阵杀来一支人马,当先者非兵非将,而是南烨的坐骑金甲白罴。

    此时白罴在南烨的控制下已然人立而起,仿佛一个巨人冲入吴军阵中,一双熊掌左右开弓,不论是人是马,无不一击而飞。

    紧随白罴之后的是典韦、周仓二将,这二人比起白罴的力气自然差这一个等级,可是比起吴军、吴将的力气却高出不止一等,两双铁戟上下翻飞,挨到就伤,碰到就亡。

    法师亲卫紧随二将,人马如龙,一百名亲卫就是一百名武将,吴兵没有一合之敌。一千名陷阵营士卒在高顺的率领下扩大战果,多少有些郁闷,因为他们平日都是冲锋陷阵,如今和法师亲卫一比显然还差了一截,竟然沦为了补刀的角色。

    陷阵营郁闷,藤甲军就更郁闷了。别看藤甲军防御力惊人,可都是步卒,速度不够快,等前方陷阵营都开出一条路来,他们还在后面打酱油。

    最郁闷的当然还是吴兵、吴将,周泰、韩当知道赵云、杨雄、黄忠的厉害并没在阵前冲杀,就怕三将突入阵中斩将夺旗,因此敌住南烨兵马的都是部将、士卒。这些普通将士哪里是白罴对手?被杀的节节败退,死伤无数。

    周泰、韩当在阵中见白罴杀出一条血路,金甲皆被血水染红,爪上挂着碎肉无数,皆是一惊。二将为了应对南烨麾下猛将冲入阵来也做了一些准备,忙令亲卫士卒持强弩射之。

    东吴以水军起家,水上作战又以弓弩为先。因此吴军强弩虽不如交州科学院改良的强弩,但是威力也很强,至少比得上当年袁绍麾下先登死士的强弩。数百士卒瞄准白罴强弩激发,箭如飞蝗向白罴射去。

    假如白罴还是活物,就算有金甲护体,恐怕也难敌强弩之威。不过白罴金尸就不同了,只要体内的金尸虫不死,白罴就无所畏惧。虽然白罴不怕弩箭,但是白罴身后的典韦、周仓可禁不住强弩连射。因此南烨控制白罴双掌齐出,插入左右两匹吴军副将战马腹中,直接将两匹战马举起,挡在典韦、周仓身前。

    吴军见白罴凶悍如此,冒着箭雨还向前冲,尽皆大惊失色。箭雨过后,除了两匹战马被射死之外,南汉将士皆无折损。

    周泰、韩当见强弩无用,白罴已然到了近前不敢再战,分兵往左右小路而走,让出一条通路。二将这一退,截击魏延、张郃的曹兵可就惨了。白罴直接冲入曹彰率领的曹兵后队展开了新一轮的杀戮。

    曹彰正在与张郃单挑,二将已然打了五十余合,依然不分胜负。此时就听曹兵后阵大乱,曹彰往后一看,就见一个金甲怪物浑身是刺,正向自己杀来,再仔细一看才发现是浑身中箭的金甲白罴。

    张郃也认出了南烨坐骑,当时大喜。他与魏延中伏之后便分兵为二,魏延在前敌住鲁肃、吕蒙、祖茂人马,张郃在后迎战曹彰。吴、魏两军兵马极多,南汉士卒又多疲惫,因此一直处于下风。张郃见曹彰年少,还想斗将取胜,不料曹彰武艺比起自己只强不弱,张郃也没讨到好处。此时见曹彰分神,张郃大喜,一枪刺向曹彰。

    曹彰如今也算久经战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张郃枪来挥画戟一挡,拨开长枪。不过此时他也不敢恋战,拨马转身而走。一个张郃还没什么,假如再加上个白罴,曹彰就一点胜算都没有了。

    司马懿选择的这处伏兵之所还真有学问,一条大路是主战场,两旁还有山间小路,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这些小路路口,还都在吴、魏两军身侧,南汉军马想要利用小路败逃还十分不易。

    周泰、韩当、曹彰三将先后从小路败走,典韦、周仓便杀到阵前遇到张郃。典韦道:“儁乂速走,国师令我等断后。”

    张郃闻言道:“文长还在阵前,我等同去救应。”

    典韦见张郃要去也不阻拦,众将跟随白罴冲到阵前,与魏延合兵一处,敌住吕蒙、鲁肃、祖茂率领的吴军。鲁肃三人也没料到南烨麾下强兵猛将如此之多,竟然在退军之后还能留精兵反扑阵前救将。

    司马懿原以为南烨大营被劫定然全军尽退,想不到还有反击之力。但事已至此,司马懿只得孤注一掷,将自己和孙权麾下的预备队全部投入进去,解烦军、虎豹骑先后冲到阵前与鲁肃、吕蒙、祖茂合兵一处。

    典韦、周仓一路冲杀救出魏延,有白罴在前,击退周泰、曹彰等将并不费力。魏延见救兵来心中松了口气,他原以为今日要葬身于此,没想到南烨亲军如此厉害。既然性命保住,魏延就有了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